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串讲资料.docx
- 文档编号:3467531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40.47K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串讲资料.docx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串讲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串讲资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串讲资料
第一部分、根据大纲要求和历年命题重点整合知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发展及研究对象
从历年命题来看,本章命题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为主,有时候也会有简答题。
一般来看,单项选择题为1-2个,1个多项选择题,或1个简答题。
从大纲的要求和考核的重点来看,本章的所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基础上,创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它的创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变革。
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的人物:
威廉配第开始,亚当斯密集其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
2、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这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原因在于: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4、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三个简单要素:
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
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对象有2类:
天然存在的自然物:
原始森林、矿藏等;劳动的生产物:
棉花、砖瓦等。
(要能够区分不同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
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做生产资料。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又要在人和人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前者表现为生产力,后者表现为生产关系。
6、生产力:
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包括人的因素(劳动者)、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日益深入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促进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从而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因为在促进现代生产效率提高的各种生产要素中,科学技术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占绝对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效能的提高,越来越依*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振兴我国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
8、狭义的生产关系:
直接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指: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环节:
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
9、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1)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
(2)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
一是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二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三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形式,四是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
(3)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二是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三是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0、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
第一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的推动作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的阻碍作用。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表明:
第一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
1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有三种:
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一个社会形态独有的经济规律。
1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13、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1)认识经济规律是指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2)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14、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
(1)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
(2)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
(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
15、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2)从具体到抽象的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3)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 (4)对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的借鉴。
1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揭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客观要求,深深根植于现实经济活动的土壤中
(2)它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入的体系,是一个不断地与时俱进,随同时代一并发展的体系。
(3)它是实践的、发展,而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也不是某种教义,它的创始人首先提供给我们的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科学方法,而不是某种不可改变的教条。
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经济规律是反复考察的内容,应熟练把握。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每年都是命题的重点,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都曾出现,特别注意。
必须把握的基本知识点,多以选择题地形式出现:
1、商品经济的内容: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
一般基础和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存在。
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具体劳动——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社会属性——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关系。
两者统一于商品体之中,又是互相排斥的。
4、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关系。
二者在时空上是统一的,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6、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7、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8、社会劳动产生条件——社会分工;
私人劳动产生条件——生产资料私有制;
私人劳动的产品卖出,得到社会承认,私人劳动即转化为社会劳动。
9、价值形式的四个阶段:
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一般价值形式——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一种商品上;货币价值形式——一系列商品的价值通过货币表现出来。
10、等价形式的特点: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3)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11、货币的五种职能:
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在的货币),贮藏手段(蓄水池的作用),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12、货币流通规律: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
三个决定因素:
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一定时间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3、通货膨胀: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14、流通手段——买卖的是空脱节,使经济危机具有了形式上的可能性
支付手段——赊购赊销结成债务链条,扩大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15、世界货币的三方面职能:
(1)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
(2)作为国际购买手段购买外国产品;
(3)作为社会财富代表,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16、价值、交换价值、价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17、价值规律内容:
价值量的决定;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8、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19、价格机制的实现形式——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及趋于一致。
供求机制的实现形式——供求关系在不断变动中取得相对的平衡。
多以简答或论述形式出现的知识点:
1、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1)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
(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二者的统一性,集中表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体之中。
(3)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
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使用价值。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是通过商品交换解决的。
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得到了使用价值。
2、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2)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创造了包含着剩余价值在内的新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3)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如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
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存在矛盾。
社会分工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其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质,要求劳动产品在数量和品种上符合社会需要,但劳动的私人性质却使生产的商品往往不能与社会需要直接相一致,这样就产生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原因是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4、货币的本质
(1)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既不是智慧的人发明的,也不是人们协商的产物,而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是价值形式和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过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货币形式。
(2)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表明,货币本质上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5、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自发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6、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区别和联系)
区别:
(1)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
(2)产生时间不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中才出现市场经济。
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经济。
具体表现在:
第一,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第二,商品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
第三,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7、商品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1)商品是在物的外壳下掩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经济关系。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人们交换商品看起来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各自劳动的关系,是将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关系。
因此,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经济关系。
(2)第一,价值体现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经济关系。
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的不同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各不相同,但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这样,价值就将同一生产部门不同生产者的劳动平均化,体现了它们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
第二,价值又体现了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经济关系。
不同生产部门生产不同的商品,其具体劳动和劳动复杂程度不同,部门之间为进行商品交换而决定价值量时,必须把不同的具体劳动转化为同一的抽象劳动,把复杂劳动转化为倍加的简单劳动。
这样,价值就将不同部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差别同一化,因而价值体现了不同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经济关系。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命题的重点,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都曾出现,特别注意
必须把握的知识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有2个: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2个最基本条件:
(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源。
3、劳动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价值包括三个部分:
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供给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费用。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5、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2个特点:
(1)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
(2)劳动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6、价值增殖过程:
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7、资本的本质:
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8、资本一般或资本的共性:
(1)资本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
(2)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
(3)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
9、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划分标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区分的意义——
(1)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2)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10、剩余价值率的表示形式:
(1)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物化劳动的形式;
(2)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活劳动的形式。
11、生产剩余价值的2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提高劳动强度),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2、资本家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
工作日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
(1)工作日的最低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
(2)工作日的最高限取决于两个因素:
生理因素,道德因素。
13、相对剩余价值:
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
14、超额剩余价值:
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15、资本主义工资:
本质——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
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16、社会再生产:
内容: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按照规模:
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7、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
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或者说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家不断无偿占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
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剩余价值。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
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如果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不变,预付资本量越大,积累的规模越大。
18、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生产不断社会化,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
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产阶级不仅为自己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而且为自己灭亡造就了掘墓人。
19、资本有机构成:
技术构成——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
20、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
单个资本的增大。
21、单个资本的增大的途径:
资本积聚——单个资本依*剩余价值资本化增大自己资本的总额。
资本集中——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少数大资本,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杠杆。
22、相对过剩人口主要有3种形式:
流动形式;潜在形式;停滞形式。
23、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
以简答或论述形式命题必须把握的知识点:
(1)形式不同:
买卖的顺序,起点和终点,流通的媒介。
(2)内容不同:
不同使用价值间的交换;价值的增殖。
(3)目的不同:
获得所需的使用价值;价值的增殖额
2、简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条件
(2)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同价值规律相矛盾,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交换不能引起价值量的变化,而资本总公式却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值。
这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
分析说明,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发生价值的增殖,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所以,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货币本来不是资本,只有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
(2)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表明,流通中的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资本家在流通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
劳动力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部分的价值。
(3)劳动力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括三个部分: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使用价值。
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2)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
5、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
因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工人及家庭必须生活资料的价值;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提高生产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以及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当上述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时,生活资料价值便会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3)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
(1)两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虽然不同,但是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因为任何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都必须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能生产剩余价值。
同时,只有工作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才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技术水平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日益成为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7、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是关键)
(1)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它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是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则是劳动力的使用。
(2)劳动不是一种商品,因而没有价值或价格。
第一,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在出卖之前必须独立存在。
但是,当资本家同劳动者在市场上发生交换关系时,劳动还没有开始。
如果劳动有独立的存在,那只能是物化劳动即劳动产品。
由于劳动者是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因而他不可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原理 串讲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