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5学生版.docx
- 文档编号:3467293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255.56KB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5学生版.docx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5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5学生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5学生版
必修1--5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
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必修2《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必修5《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1.《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
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
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
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战国策》:
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至易水上,既祖。
易水:
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
因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此作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而名扬天下。
后人常用“易水”指代“荆轲”或“易水歌”。
祖:
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为变徵之声 复为慷慨羽声。
变徵、羽:
古时音乐七音中的两种声调。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
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0.诸郎中执兵:
宫廷的侍卫。
11.《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
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2.沛公欲王关中:
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13.沛公居山东时:
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文中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14.季父、亚父。
季父:
叔父。
古代兄弟或姐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亚父:
对对方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
15.毋内诸侯:
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16.项王、项伯东向坐: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右,以右为尊。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
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
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
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
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文中项王的座次最尊,张良的座次最卑。
1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18.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
都尉一职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的战事中。
西汉时期,都尉一职的含义不断扩大,并逐步扩大成为一个都尉体系。
东汉后,都尉的地位不断下降,到魏晋时代,都尉的地位主要在第五品至第七品,总体地位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且职务虚化。
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9.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1)无能为也已 通________,
(2)共其乏困通________,(3)秦伯说通________,
(4)失其所与,不知通________,(5)秦王必说见臣通________,(6)往而不反者通________,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________,(8)卒起不意通________,
(9)秦王还柱而走通________,(10)皆为龙虎,成五采通________,
(11)距关,毋内诸侯通________,通________,(12)张良出,要项伯通________,
(1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________,(1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________,
(15)令将军与臣有郤通________,(1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________,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且贰于楚也:
____________
(2)朝济而夕设版焉:
________(3)何厌之有:
______________
(4)唯君图之:
______________(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_________
(6)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________(7)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__________
(8)唯大王命之:
________(9)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____________
(10)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_______(1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__
(1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_____________(13)卮酒安足辞:
(1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_____________(15)旦日飨士卒:
______________
(16)鲰生说我曰:
____________
21.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6)持千金之资币物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8)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0)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22.解释下列多义词
(1)鄙
(2)敝
(3)见
(4)顾
(5)军
(6)谢
(7)意
2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夜缒而出:
___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________________
(3)越国以鄙远: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________________
(5)邻之厚,君之薄也:
(6)因人之力而敝之:
(7)又欲肆其西封:
__
(8)樊於期乃前曰:
__
(9)使使以闻大王:
___
(10)皆白衣冠以送之:
___
(11)乃朝服:
___
(12)函封之:
___
(13)太子迟之:
_
(14)群臣怪之:
___
(15)则秦未可亲也:
___
(16)素善留侯张良:
____
(17)籍吏民,封府库:
______________
(1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___
(19)此亡秦之续耳:
(20)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_
(21)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________
(22)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____
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4.重点虚词系列练指出下列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1)客何为者:
____
(2)窃为大王不取也:
___
(3)我为鱼肉:
_
(4)为击破沛公军:
____
(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_
(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_________
(7)吾属今为之虏矣:
________________
(8)何辞为:
_________________
(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_
四、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________
(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______
(3)夫晋,何厌之有:
________
(4)常痛于骨髓:
_______________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________________
(6)群臣侍殿上者:
_
(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__
(8)欲呼张良与俱去:
___
(9)大王来何操:
_______
(10)沛公安在:
___
(11)吾属今为之虏矣:
__
五、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6.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
2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译文:
28.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文:
29.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
30.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译文:
3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六、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3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乱易整,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
33.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
(《荆轲刺秦王》)
必修2《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1.岁在癸丑:
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这里指永和九年。
2.暮春之初:
春季的末一个月。
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修禊事也:
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禊,一种祭礼。
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4.七月既望:
过了望日(农历十五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
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
如每月第一日为“朔”,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5.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称二十八宿,其中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
斗和牛都在其中。
斗宿,就是北斗七星,大熊星座的七颗最亮的星,勺子状。
牛宿,有星六颗,即摩羯座六星,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
6.寄蜉蝣于天地:
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7.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梵语(古代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
《愚公移山》: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汉阴”指汉水南面。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
9.临川王某记:
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0.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1)悟言一室之内 通________,
(2)举酒属客通________,
(3)冯虚御风通________,(4)长乐王回深父通________,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列坐其次:
(2)足以极视听之娱:
__
(3)信可乐也:
_
(4)向之所欣:
___
(5)凌万顷之茫然:
______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___________
(7)山川相缪:
____
(8)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_
(9)苟非吾之所有:
____
(10)纵一苇之所如:
____
(11)知不可乎骤得:
___
(12)而卒莫消长也:
_____
(1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_____________
(14)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______________
(15)其文漫灭:
____
(16)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_______
(17)有碑仆道:
_____
(18)夫夷以近:
__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是日也
(2)亦将有感于斯文
(3)七月既望
(4)冯虚御风
(5)纵一苇之所如
(6)望美人兮天一方
(7)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3.解释下列多义词
(1)引
(2)一
(3)临
(4)致
(5)危
(6)属
(7)观
(8)道
(9)文
(10)名
14.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群贤毕至:
__
(2)少长咸集:
__
(3)映带左右:
______
(4)一觞一咏:
____
(5)引以为流觞曲水:
__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__________
(7)歌窈窕之章:
____
(8)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____
(9)下江陵:
__
(10)顺流而东也:
_____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______
(12)侣鱼虾而友麋鹿:
_____
(1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__________
(1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___
(1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_____
(16)火尚足以明也:
___
(17)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_______
(18)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____
(19)则其至又加少矣:
________________
(2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5.重点虚词系列练(将下面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句子归类)
①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③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④耳得之而为声 ⑤扣舷而歌之 ⑥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⑦穷山之高而止⑧箕踞而遨 ⑨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⑩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⑪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⑫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表示修饰关系的:
__B.表示承接关系的:
_
C.表示并列关系的:
______D.表示转折关系的:
____
四、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6.将下列句子按要求归类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而又何羡乎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⑦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⑧而今安在哉 ⑨寄蜉蝣于天地 ⑩渺渺兮予怀 ⑪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⑫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⑬然力足以至焉 ⑭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⑮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1)判断句:
___
(2)宾语前置句:
____
(3)状语后置句:
_____(4)定语后置句:
_____
(5)被动句:
_______(6)主谓倒装句:
___________
(7)省略句:
_______
五、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7.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18.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
19.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译文:
20.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
2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译文:
2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
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1.《孟子》:
为记述孟子言行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
此书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参与。
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
《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2.寡人之于国也:
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内遇到饥荒。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河东:
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粟:
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4.谨庠序之教:
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史记·儒林列传》:
“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汉书·董仲舒传》:
“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
5.申之以孝悌之义:
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姐妹的友爱,也包括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7.故不积跬步:
古代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8.外连衡而斗诸侯:
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也作“连横”。
9.南取汉中:
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梁州、南郑、天汉,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10.战国“四公子”:
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免于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11.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
也叫“百粤”。
郡:
古代的行政区域。
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12.而倔起阡陌之中:
在广袤田野上呈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并且相互交错的田埂。
阡,南北走向的田埂;陌,东西走向的田埂。
1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
《礼记·王制》: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后泛指天子的宗庙。
1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
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1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经传:
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六艺”有时是指礼、乐、射、御、书、术等六种技艺。
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如《春秋左氏传》《诗经毛氏传》等。
“六艺经传”一词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引其父司马谈之言:
“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
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6.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1)直不百步耳 通________,_________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________,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________,_____(4)涂有饿莩通________,_________
(5)
以为轮通________,_________
(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________,______(8)君子生非异也通________,_________
(9)合从缔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而倔起阡陌之中通________,
(11)赢粮而景从通________,____________(1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________,_____
(13)或师焉,或不焉通________,__________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河内凶:
____
(2)不违农时:
___
(3)数罟不入洿池:
__
(4)涂有饿莩:
_
(5)非我也,岁也:
_________________
(6)谨庠序之教:
_____________
(7)申之以孝悌之义: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9)金就砺则利:
___
(10)故不积跬步:
_
(1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____
(12)氓隶之人:
_
(13)然秦以区区之地:
_________________
(14)句读之不知:
______________
(15)君子不齿:
_______________
18.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寡人之于国也
(2)河内凶
(3)弃甲曳兵而走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蚓无爪牙之利
(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8)蟹六跪而二螯
(9)以致天下之士
(10)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1)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12)国家无事
(13)古之学者必有师
(14)小学而大遗
(15)吾从而师之
19.解释下列多义词
(1)发
(2)加
(3)绝
(4)假
(5)道
(6)传
20.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养生丧死无憾:
______________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_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___________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__
(5)谨庠序之教:
________________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____________
(7)填然鼓之:
___
(8)故木受绳则直:
____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0)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_______________
(1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_____
(1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1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__
(15)天下云集响应:
________________
(16)履至尊而制六合:
___
(17)序八州而朝同列:
_
(18)外连衡而斗诸侯:
___
(19)吞二周而亡诸侯:
_
(20)却匈奴七百余里:
(2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______________
(22)会盟而谋弱秦:
_____
(2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________
(24)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_______
(25)以愚黔首:
_____
(26)赢粮而景从:
______
(27)而耻学于师:
______
(28)小学而大遗:
______
(29)孔子师郯子:
_____
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1.重点虚词系列练指出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______________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_______________
(3)寡人之于国也:
______
(4)则移其民于河东:
______
(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_
(6)燕王欲结于君:
____
(7)业精于勤,荒于嬉:
_________________
(8)归璧于赵:
_____
四、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2.指出下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材 文言文 点化 复习 必修 15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