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电子书第二章 腧穴概述.docx
- 文档编号:3466479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4.31KB
经络腧穴学电子书第二章 腧穴概述.docx
《经络腧穴学电子书第二章 腧穴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腧穴学电子书第二章 腧穴概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络腧穴学电子书第二章腧穴概述
第二章腧穴概述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腧,又作“俞”,通“输”,有输注、转输的意思;穴,原义为“土室”,引申指孔隙、空窍、凹陷处。
腧穴在《内经》中又有“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名称;《针灸甲乙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称“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腧穴与经络有密切关系。
《素问·气府论》将腧穴解释为“脉气所发”。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
“节之交,三百六卜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灵枢·小针解》作了解释说: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腧穴归于经络,经络属于脏腑,故腧穴与脏腑脉气相通。
《素问·调经论》:
“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灵枢·海论》: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明确指出脏腑一经络一腧穴之间的关系。
《千金翼方》进一步指出:
“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人抽病也”,说明如果在体表的穴位上施以针或灸,就能够“引气远入”而治疗病症。
脏腑病变又可从经络反应到相应的腧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
“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
经络腧穴学,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论述腧穴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腧穴部分,将分述其定位、主治、刺灸方法、解剖及古今文献选录等。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腧穴的类别,一般将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称“经穴”,未归入十四经的补充穴称“经外奇穴”,还有按压痛点取穴则称“阿是穴”。
(一)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亦即归属于十四经的穴位,总称“经穴”。
经穴均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
经络学说就是以这些腧穴为主要依据,就其主治规律、疾病症候等进行总结,使分散的腧穴系统化,并由早期的基本穴逐步发展到全部经穴。
《灵枢·本输》论列各经五输穴,《素问·气府论》列各经“脉气所发”穴,《灵枢·经脉》论列各络穴,这是经络在四肢的基本穴,说明《内经》书中已为腧穴的分经奠定了基础。
《内经》多处提到“三百六十五穴”之数,但实际其载有穴名者约:
160穴左右;经穴专书《针灸甲乙经》载古代《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共349穴《千金翼方》所载相同);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同)穴数有所增加,穴名数达354;明代《针灸大成》载有359穴;至清代《针灸逢源》,经穴总数才达361。
目前经穴总数即以此为准。
穴位有单穴和双穴之分,任、督脉位于正中,是一名一穴;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是一名双穴。
历代代表性针灸医籍所载经穴数见表2—1。
、
表2一1历代医籍记载的十四经穴数
年代
作者
书名
穴名数
正中单侧
双侧双穴
穴名总数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内经
约25
约135
约160
三国魏晋(256~260年)
皇甫谧
《甲乙经》录《明堂》
49
300
349
唐(682年)
孙思邈
《千金翼方》
宋(1026年)
王惟一
《铜人》
51
303
354
元(1341年)
滑伯仁
《发挥》
明(1601年)
杨继洲
《大成》
51
308
359
清(1742年)
吴谦
《金鉴》
52
308
360
清(1817年)
李学川
《逢源》
52
309
361
(二)奇穴
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奇穴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如百劳穴治瘰疬,四缝穴治小儿疳积等。
历代文献有关奇穴的记载很多,如《备急千金要方》载有奇穴187个之多,均散见于各类病症的治疗篇中。
但这时没有“奇穴”这一称法,只因其取穴法不同于经穴,近人都把它算成奇穴。
明代《奇效良方》才专列“奇穴”,收集了26穴。
《针灸大成》始列“经外奇穴”一门,载有35穴。
《类经图翼》也专列“奇俞类集”一篇,载有84穴。
《针灸集成》汇集了144穴。
可见,历代医家对奇穴颇为重视。
奇穴的分布较为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有的虽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但却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有的奇穴并不是指一个穴位,而是多个穴位的组合,如十宣、八邪、八风、华佗夹脊等;有些虽名为奇穴,但实际上就是经穴,如胞门、子户,实际就是水道穴,四花就是胆俞、膈俞四穴,灸痨穴就是心俞二穴(据《针灸聚英》说)。
(三)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等,通常是指该处既不是经穴,又不是奇穴,只是按压痛点取穴。
这类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作为刺灸的部位。
阿是穴多在病变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处。
“阿是”之名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
“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掐)其上,若里(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因其没有固定的部位,故《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称“不定穴”,《医学纲目》称“天应穴”。
其名虽异,意义则同。
这种取穴法,出自《内经》所说“以痛为腧”。
《灵枢·五邪》说:
“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缪刺论》也说:
“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
《素问·骨空论》还说:
“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说明或痛、或快、或特殊反应处,都有阿是之意。
本来取经穴或奇穴时也注意压痛等反应。
如《灵枢·背腧》:
“……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懈),乃其腧也”;又如奇穴中的阑尾穴、胆囊穴等,初时也是以所在部位的压痛或特殊反应作取穴根据的。
临床上对于压痛取穴,凡符合经穴或奇穴位置者,应称之为经穴或奇穴名,都不符合者才可称“阿是穴”,用此名以补充经穴、奇穴的不足。
二、腧穴的命名
腧穴各有一定的部位和命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气穴所发,各有处名。
”腧穴的名称都有一定的意义。
故孙思邈《千金翼方》说:
“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有关腧穴命名含义的解释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
如《素问·骨空论》:
“憶譆背下侠脊旁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憶譆,憶譆应手”,故称憶譆穴。
隋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对十五络穴的穴名也有较完整的释义,如通里,“里,居处也,此穴乃是手少阴脉气别通为络居处,故曰通里也”;内关,“手心主至此太阴少阴之内,起于别络内通心包,入于少阳,故曰内关也。
”唐王冰《素问》注对鸠尾穴的释义:
“鸠尾,其正当心蔽骨之端,言其垂下,如鸠鸟尾形,故以为名也。
”穴名意义常反映腧穴的部位和功用。
古人对腧穴的命名,取义十分广泛,可谓上察天文,下观地理,中通人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结合腧穴的分布特点、作用、主治等内容赋予一定的名称。
清代程知(扶生)著《医经理解》对腧穴命名意义曾作以下概括:
“经曰:
肉之大会为谷,小会为溪,谓经气会于孔穴,如水流之行而会于溪谷也。
海,言其所归也。
渊、泉,言其深也。
狭者为沟、渎。
浅者为池、渚也。
市、府,言其所聚也。
道,里,言其所由也。
室、舍,言其所居也。
门、户,言其所出入也。
尊者为阙、堂。
要会者为关、梁也。
丘、陵,言其骨肉之高起者也。
髂,言其骨之空阔者也。
俞,言其气之传输也。
天以言乎其上,地以言乎其下也……。
”现将腧穴命名归纳介绍如下。
(一)天象地理类
1.以日月星辰命名如日月、上星、璇玑、华盖、太乙、太白、天枢等。
2.以山、谷、丘、陵命名如承山、合谷、大陵、梁丘、丘墟等。
3.以大小水流命名如后溪、支沟、四渎、少海、尺泽、曲池、曲泉、经渠、太渊等。
4.以交通要冲命名如气冲、水道、关冲、内关、风市等。
(二)人事物象类
1.以动植物名称命名如鱼际、鸠尾、伏兔、犊鼻、攒竹、禾髂等。
2.以建筑居处命名如天井、玉堂、巨阙、曲垣、库房、府舍、天窗、地仓、梁门、
紫宫、内庭、气户等。
3.以生活用具命名如大杼、地机、颊车、阳辅、缺盆、天鼎、悬钟等。
4.以人事活动命名如人迎、百会、归来、三里等。
(三)形态功能类
1.以解剖部位命名如腕骨、完骨、大椎、曲骨、京骨、巨骨等。
2.以脏腑功能命名如脏腑背俞和神堂、魄户、魂门、意舍、志室等。
3.以经络阴阳命名如三阴交、三阳络、阴都(腹)、阳纲(背)、阴陵泉、阳陵泉等。
4.以穴位作用命名如承浆、承泣、听会、迎香、廉泉、劳宫、气海、血海、光明、
水分等。
第二节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一、腧穴的作用
腧穴作为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特殊部位,其作用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诊断和治疗两方面。
(一)诊断
腧穴有反映病症、协助诊断的作用。
《灵枢·邪客》说:
“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张介宾《类经》注:
“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
”可知,腧穴在病理状态下具有反应病候的作用,如胃肠疾患的人常在足三里、地机等穴出现压痛过敏,有时并可在第5至第8胸椎附近触到软性异物;患有肺脏疾患的人,常可以在肺俞、中府等穴有压痛、过敏及皮下结节。
因此,临床上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的方法,察其腧穴的压痛、过敏、肿胀、硬结、凉、热及局部肌肉的坚实虚软程度,并审其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肌肉的隆起、凹陷等来协助诊断。
这就是《灵枢·官能》“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及《灵枢·刺节真邪》“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的具体应用。
近年来,应用声、光、电、磁、热等物理学方法,对腧穴进行探查以协助诊断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如经络穴位测定仪、生命信息诊断仪等。
通过仪器对腧穴的探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经络、脏腑、组织器官的病变,为协助诊断增添了新的内容。
(二)治疗
腧穴有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
《素问·五脏生成》说:
“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这表明腧穴不仅是气血输注的部位,也是邪气所客之处所,又是针灸防治疾病的刺激点。
通过针刺、艾灸等对腧穴的刺激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平衡,脏腑趋于和调,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邻近作用这是经穴、奇穴和阿是穴所共有的主治作用特点,即腧穴都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的病症,如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球后各穴,均能治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翳风、耳门诸穴,均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门等穴,均能治疗胃病。
邻近作用还可包括较宽的范围,头和躯干部、分段选穴,都出于腧穴的邻近作用。
如脏腑俞募穴的应用等。
2.远道作用这是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的主治作用特点。
这些要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到达的远隔部位的病症。
这就是常说、的“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如合谷穴,不仅能治上肢病症,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症;足三里穴不但能治下肢病症,而且能治胃肠以及更高部位的病症等。
近代耳穴、头穴大有发展,这些在高部取穴的治法,也可归人远道作用范围。
3.整体作用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某些腧穴,可起整体性的调治作用,这是远道作用的扩大。
一般经穴都具有对某方面病症的调治作用,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则能通便;心动过速时,针刺内关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针刺则可加快心率。
有些穴位还能调治全身性的病症,这在手足阳明经穴和任督脉经穴中更为多见。
如合谷、曲池、大椎可治外感发热;足三里、关元、膏肓俞作为强壮穴,具有增强人体防卫、免疫功能的作用。
这些均属于腧穴的整体作用。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每个腧穴都有较广泛的主治范围,这与其所属经络和所在部位的不同有直接关系。
无论腧穴的局部治疗作用,还是远隔部位的治疗作用,都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的,一句话就是“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如要掌握腧穴的主治规律,一般可以从腧穴的分经、分部两方面来归纳。
(一)分经主治规律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五输、原、络、郄穴对于头身部及脏腑病症有特殊治疗作用,这是腧穴分经主治的基础,也是古人所总结的“四根三结”主治规律的由来。
四肢是经脉的“根”和“本”部,对于头身的“结”和“标”部有远道主治作用。
各经有其主要治症(主病),邻近的经又有类似作用,或两经相同,或三经相同,这是“三阴”“三阳”在治疗作用上的共性。
现归纳成手足三阴三阳经穴主治表,并配合四肢经穴图以便于理解。
图表中只列远道主治病症而不是四肢部病症,因为腧穴的局部治疗作用不言而喻,故不多罗列(表2—2、表2—5)。
表2—2手三阴经穴主治规律
经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手太阴
肺、喉病
手厥阴
心、肺病
神志病
胸部病
手少阴
心病
表2—3手三阳经穴主治规律
经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手阳明
前头、鼻、口齿病
手少阳
侧头、胁肋病
耳病
眼病、咽喉病、热病
手太阳
后头、肩胛、神志病
表2—4足三阳经穴主治规律
经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足阳明
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病
足少阳
侧头、耳病、项、胁肋、胆病
眼病
神志病热病
足太阳
后头、项、背腰、肛肠病
表2—5足三阴经主治规律
经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足太阴
脾胃病
足少阴
肝病
前阴病
腹部病
足厥阴
肾、肺、咽喉病
表2—6任督二脉主治规律
经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
任脉
中风脱证、虚寒、下焦病
神志病、脏腑病
督脉
中风昏迷、热病、头病
表2—7头面颈项部经穴主治规律
分部
主治
前头、侧头区
眼、鼻病
后头区
神志、头部病
项区
神志、咽喉、眼、头项病
眼区
眼病
鼻区
鼻病
颈区
舌、咽喉、气管、颈部病
表2—8胸腹背腰部经穴主治规律
前
后
主治
胸膺部
上背部
肺、心(上焦病)
胁部
下背部
肝、胆、脾、胃(中焦病)
少腹部
腰尻部
前后阴、肾、肠、膀胱(下焦病)
第三节特定穴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称为特定穴。
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在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这些腧穴在十四经中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在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五输穴
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称为井、荥、输、经、合的五个腧穴,合称“五输穴”。
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这是按经气的由小到大,由浅而深所作的排列。
《灵枢·本输》详细载述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唯独缺手少阴心经的五输穴,在《针灸甲乙经》中才补充完备(表2—9,表2—10)。
表2—9六阴经五输穴及与五行配属表
六阴经
井(水)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手三阴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心包(相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足三阴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肝(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表2—10六阳经五输穴及与五行配属表
六阳经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手三阳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足三阳
胃(土)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胆(木)
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膀胱(水)
至阴
通骨
束骨
昆仑
委中
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
“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
“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五输穴又配属五行,《灵枢·本输》指出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
《难经·六十难》补全了阴阳各经脉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即“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均依五行相生的顺序。
同时,又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关系,将阴井乙木与阳井庚金配合起来,成为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取穴及合曰互用开穴规律的理论基础。
五输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
临床上如井穴可用来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来治疗热病;输穴可用来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来治疗喘咳;合穴可用来治疗六腑病症等。
这就是《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六十八难》则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此外,还有根据季节因时而刺的记载,如《难经·七十四难》指出:
“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
也可根据《难经·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理论,按五输穴五行属性以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进行选穴,虚证选用母穴,实证选用子穴。
这就是临床上所称的补母泻子法,如肺属金,虚则取太渊(土),实则取尺泽(水)等。
二、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是脏腑原气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合称“十二原”。
“原”即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原穴名称,首载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提出了五脏原穴:
肺原出于太渊,心原出于大陵,肝原出于太冲,脾原出于太白,肾原出于太溪。
《灵枢·本输》补充了六腑原穴:
大肠原过于合谷,胃原过于冲阳,小肠原过于腕骨,膀胱原过于京骨,三焦原过于阳池,胆原过于丘墟。
并指出了各原穴的位置,但缺心经原穴,后由《针灸甲乙经》补齐(表2—11)。
表2一11十二经原穴表
经脉
经脉-穴位
经脉-穴位
经络-穴位
手三阴经
肺经-太渊
心经-神门
心包经-大陵
手三阳经
大肠经-合谷
小肠经-腕骨
三焦经-阳池
足三阴经
脾经-太白
肾经-太溪
肝经-太冲
足三阳经
胃经-冲阳
膀胱经-京骨
胆经-丘墟
阴经五脏之原穴,即是五输穴中的输穴,所谓“阴经之输并于原”(《图翼》),或说成“以输为原”。
《难经·六十二难》指出:
“三焦行诸阳,故置一俞,名曰原”。
意思是说,三焦散布原气运行于外部,阳经的脉气较阴经盛长,故于输穴之外立一原穴。
这样就是阴经的输穴与原穴合一,阳经则输穴与原穴分立。
据《难经》所论,原气代表原穴,原气导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脏腑,是十二经的根本。
原穴是脏腑原气留止之处,因此脏腑发生病变时,就会相应地反映到原穴上来,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在治疗方面,《灵枢·九针十二原》说:
“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
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说明原穴有调整其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功能。
三、络穴
络脉由经脉分出之处各有一穴,称络穴。
络穴名称首载于《灵枢·经脉》篇。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络穴,加上躯干前的任脉络穴、躯干后的督脉络穴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穴”(表2一12)。
《素问·平人气象论》还载有“胃之大络”名虚里,故又有“十六络穴”之说。
表2—12十五络穴表
经脉
经脉-穴位
经脉-穴位
经络-穴位
手三阴经
肺经-列缺
心经-通里
心包经-内关
手三阳经
大肠经-偏历
小肠经-支正
三焦经-外关
足三阴经
脾经-公孙
肾经-大钟
肝经-蠡沟
足三阳经
胃经-丰隆
膀胱经-飞扬
胆经-光明
任、督、脾之大络
任脉-鸠尾
督脉-长强
脾大络-大包
络穴各主治其络脉的病症,如手少阴络穴通里可治“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之络脉病症。
十二络穴能沟通表里两经,故有“一络通两经”之说。
因此,络穴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之经的病症,如手太阴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强痛等疾患。
原穴和络穴在临床上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配合使用。
原络合用称“原络配穴”。
四、郄穴
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是空隙、间隙的意思。
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十二经脉、阴阳跻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表2—13)。
郄穴的名称和位置首载于《针灸甲乙经》。
临床上郄穴常用来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孔最治咳血,中都治崩漏等。
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外丘,胃脘痛取梁丘等。
此外,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作协助诊断之用。
表2—13十六郄穴表
阴经
郄穴
阳经
郄穴
手太阴肺经
孔最
手阳明大肠经
温溜
手厥阴心包经
郄门
手少阳三焦经
会宗
手少阴心经
阴郄
手太阳小肠经
养老
足太阴脾经
地机
足阳明胃经
梁丘
足厥阴肝经
中都
足少阳胆经
外丘
足少阴肾经
水泉
足太阳膀胱经
金门
阴维脉
筑宾
阳维脉
阳交
阴跷脉
交信
阳跷脉
跗阳
五、背俞穴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
背俞穴首见于《灵枢·背腧》,篇中载有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
《素问·气府论》有“六府之俞各六”的记载,但未列穴名。
至《脉经》,才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
在《针灸甲乙经》中载有三焦俞等全部脏腑俞,《千金方》又补充了厥阴俞等,背俞穴的名称按其在背腰部的上下位置列表如下(表2一14)。
表2一14脏腑背俞穴表
上部
背俞
下部
背俞
肺
肺俞
胃
胃俞
心包
厥阴俞
三焦
三焦俞
心
心俞
肾
肾俞
肝
肝俞
大肠
大肠俞
胆
胆俞
小肠
小肠俞
脾
脾俞
膀胱
膀胱俞
《素问·长刺节论》:
“迫藏刺背,背俞也。
”《难经·六十七难》:
“阴病行阳,……俞在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病治阳”。
这些均说明背俞穴可治疗五脏病症。
背俞穴不但可以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症,也可以治疗与五脏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
如肝俞既能治疗肝病,又能治疗与肝有关的目疾、筋急等病;肾俞既能治疗肾病,也可治疗与肾有关的耳鸣、耳聋、阳痿及骨病等。
六、募穴
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募穴。
五脏六腑各有一募穴。
募穴部位都接近其脏腑所在,有在正中任脉(单穴),有在两旁各经(双穴)。
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络腧穴学电子书第二章 腧穴概述 经络 腧穴学 电子书 第二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