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32页正式版.docx
- 文档编号:345723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56
- 大小:33.87KB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32页正式版.docx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32页正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32页正式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32页正式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7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1.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
0805
专业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
2.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水平的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初步掌握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受到工程技术和研究技能的初步训练,能在材料基础理论、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加工与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与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与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既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管理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又可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科技管理工作。
3.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的制备合成、加工工艺及设备的基础理论、组成、结构、性能及加工生产条件间的关系,具有材料测试、生产过程设计、材料改性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设备及技术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
(3)、系统地掌握较宽的必要的本专业领域技术基础理论,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相近专业基本知识。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技术文献,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有效吸收人类文明中有用的信息知识,具备不断拓展知识面和终身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念,有效地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善于把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行政决策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能够胜任管理协调、技术洽谈和国际交往等工作。
(10)、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应对工作变动和环境的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能使自己有效地参与竞争。
针对培养基础研究型、应用开发型、工程技术型、经营管理型人才各有侧重,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和创新能力培养。
4.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主要课程:
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科学研究与测试方法;材料工程研究与测试方法;材料性能学
相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复合材料工程专业;材料检测专业等
5.学制及学分要求
学制:
四年
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58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公共课程44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6学分),学科基础课程38.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56.5学分(专业基础课30.5学分;专业方向限选课14学分;专业任选课12学分),实践教学课程19学分。
6.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要求:
应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规定。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1.公共课程(44学分)
(1)公共基础课程(38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院系
课程属性
考试
考查
总
学
分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总
学
时
每周学时数
备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一
学期
第二
学期
第三
学期
第四
学期
第五
学期
第六
学期
第七
学期
第八
学期
0110100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人文
必
Y
3
48
48
2+1
01101002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人文
必
Y
2
48
48
2+1
01101003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人文
必
Y
3
48
48
2+1
01101004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人文
必
Y
6
96
96
3+3
031(1-4)10014
大学英语(1—4)
外语
必
Y
16
320
320
5
5
5
5
含听力:
1学时/周
331(1-4)10014
体育(1—4)
体育
必
Y
4
128
128
2
2
2
2
251010011
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
必
Y
3
32
32
64
2+2
661010011
军事理论
必
Y
1
16
2
661010021
就业指导
环院
必
Y
16
2
011010061
形势与政策
环院
必
②
②
②
②
②
②
②
②
每学期开
课2学时
入学教育
环院
必
周学时小计
14
12
10
7
6
学分小计
38
10
9
8
5
6
(2)公共选修课程(6学分)
在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术这三类公共选修课中,学生应至少每类选一门修读,但不能选本专业的公共选修课。
2.学科基础课程(38.5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院系
课程属性
考试
考查
总
学
分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总
学
时
每周学时数
备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一
学期
第二
学期
第三
学期
第四
学期
第五
学期
第六
学期
第七
学期
第八
学期
011010071
大学语文
人文
必
Y
2
32
32
2
111(1-2)10022
高等数学
(二)
数学
必
Y
10
160
160
5
5
131(1-2)10012
普通物理(1-2)
光电
必
Y
6
96
96
3
3
111010021
线性代数
数学
必
Y
3
48
48
3
131010011
普通物理实验
光电
必
Y
1.5
48
48
3
251010021
程序设计基础
计算机
必
Y
3
32
32
64
2+2
131010041
电工电子学(C)
光电
必
Y
3
48
8
56
3
822010161
无机与分析化学
环院
必
Y
3
48
48
3
211010011
无机化学实验
化院
必
Y
1
32
32
2
822010031
有机化学
环院
必
Y
2
32
32
2
822010041
物理化学
环院
必
Y
3
48
48
3
212010081
物理化学实验
化院
必
Y
1
32
32
2
周学时小计
12
10
13
8
3
学分小计
38.5
11
10
10.5
7
3
3.专业教育课程(56.5学分)
(1)专业基础课程(30.5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院系
课程属性
考试
考查
总
学
分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总
学
时
每周学时数
备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一
学期
第二
学期
第三
学期
第四
学期
第五
学期
第六
学期
第七
学期
第八
学期
822010021
材料概论
环院
必
Y
2
32
32
2
822010051
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
环院
必
Y
3.5
48
16
64
3+1
822010061
机械零件及原理
环院
必
Y
2
32
32
2
822110071
材料科学基础
环院
必
Y
6
96
96
4
2
822010081
材料工程基础
环院
必
Y
4
64
64
4
822010091
材料科学研究与测试方法
环院
必
Y
3
48
48
3
822010101
材料工程研究与测试方法
环院
必
Y
2
32
32
2
822010111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
环院
必
Y
1
32
32
2
822010121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
环院
必
Y
1
32
32
2
822010131
材料性能学
环院
必
Y
3
48
48
3
822011371
材料力学
环院
必
Y
3
48
48
3
周学时小计
2
9
15
7
学分小计
30.5
2
9
13.5
6
(2)专业方向课程(限选14学分,在专业任选课、其它方向或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任选12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院系
课程属性
考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32页正式版 材料科学 工程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doc 32 正式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