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散谈.docx
- 文档编号:3456642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3.95KB
作文教学散谈.docx
《作文教学散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教学散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教学散谈
作文教学散谈
李亚洲
作文教学散谈
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是关键,一切都为之服务。
语文教学最终目的是写好一篇文章,它的意义在于,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明一样事物,清楚地叙说一件事情,严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这样,一个人才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人(应该说,一个人的语文素质高低,就看他一篇文章。
),语文教学才算完成它的任务。
今天谈的话题不是这个,所以不多谈。
作文教学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如果介绍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为了避难就易,我把题目拟为“散乱”谈,而不是漫谈,因为漫谈含有“全面有序有势”之意,这个的确不容易做到,既然这样,就胡乱谈一点,有点到面,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这胡乱的一点,能够粗略地反映我是怎样进行作文教学就行了。
先简单地介绍我作文教学的思路和观点。
七年级,注重词语积累和阅读,培养语感很重要,让学生先把句子写通顺,还要解决内容混乱、结构混乱不完整等问题,这是初一的通病。
训练手段是写日记。
八年级,训练语言:
生动、形象,严密、准确富有逻辑性;传授写作知识。
训练手段写周记。
九年级,写作理论传授,让理论指导写作,较初二写作知识深难些。
就学习文章而言,由阅读欣赏上升到评价。
训练手段是学生优秀作文欣赏评析。
在这里谈写作知识的传授。
传授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点滴散乱传授,换句话说,就是今天教一招,明天教一式,不一下子全面系统地传授,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积累,这样容易掌握,它的特点是形象,不是抽象的理论说教。
二是到了初三,进行全面系统的写作理论讲座,形成整体认识。
今天再把范围缩小,只谈第一点:
点滴散乱传授。
点滴散乱传授的途径有三种:
一是挖掘教材,讲解教材本身含有的写作知识,二是遇到写作知识很突出的片段、文章等及时讲解,三是有目的地寻找课外材料,传授写作知识。
这种做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具体例子中得出或总结出写作知识,具有形象性,学生易理解,易掌握。
一.内容要真实,符合生活实际,客观规律
1.鲁迅修改文章(茶壶盖)。
2.鲁迅评价青年木刻作品《开工了》。
3.有一个学生的作文,写他的舅舅,是个杀猪卖肉的。
开头一段外貌(经常性而不是偶然性)描写:
面目清秀,衣着干净朴素,头发整齐等。
我告诉他,你舅不是杀猪屠夫,而是白面书生;如果你舅真是个屠夫,你这样写,就是想当然,回家观察,或到猪肉摊上看看,用一个词来突出外貌特征:
油腻。
没学过《范进中举》一文吗?
胡屠户打范进一巴掌,范进洗脸就能洗出二两猪油来。
4.审偷钱案例
5.偷辣椒案例(大小、老嫩)
---这就要求外貌熟悉生活、体验生活。
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是自然规律。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体验生活。
8.这是一个中学生写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考试没有考好,挨了多方面的批评,心情十分沮丧。
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心爱的瓷猫,咪咪笑的样子十分可爱,平时学习时,常常亲昵地摸它几下。
可是这时它却龇牙咧嘴,仿佛也在嘲笑他,他一怒之下用胳臂一推,本想用胳臂把它推倒,谁知用力过猛,啪的一下,瓷猫掉在地上碎了,他立即发出惊叫一声,后悔莫及。
---同一事物,由于心情不一样,对其态度就会改变。
这个片段很真实,说明作者平时很注意体验生活。
9.有一篇文章写了这样一个片段:
一个老太太去世,四
个人来哭,丈夫哭得痛不欲生,儿子哭得惊天动地,闺女哭得死去活来。
写得最成功的是女婿。
女婿也哭,用手捂着脸,开始哭得心不在焉,且一会儿叉开手指露出眼睛看看周围的人,不巧被媳妇娘家堂哥看见,瞪了他一眼,于是他赶紧用手捂着脸,可着嗓子吼叫起来,就想一头老叫驴一样嚎叫,声音很大,惊动了周围的人,就连哭得死去活来的媳妇也惊得不哭了。
可他就是不留眼泪。
他用手捂脸动作就是来掩饰没流泪,他的哭是假的,因为死的不是他亲娘。
这个片段写得很真实。
常言道,出家的姑娘哭是笑,落第的举子笑是哭,这都是对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
文章不真实的根源:
不了解常识,不注意观察,不细心体验。
二.塑造人物形象在写作方面最复杂最艰难的一点。
初
中阶段虽然不要求学生塑造多么典型的人物形象,但也应重视引导。
比如作为《我的母亲》,大部分都这样写母亲:
勤劳、善良、疼爱子女,只有极少数同学除这三点之外还写了其他方面,人物算有点个性,这是稍微好一些的。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这样的人物形象缺乏个性,不可能典型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怎样教学生塑造典型具有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呢?
这是头痛的事情,因为典型一词太理论化、抽象化,学生部容易理解,必须结合例子讲解,不能过多讲理论。
典型的含义有两方面内容:
普遍性、个性化。
这不是矛盾的,而是高度统一的,难就难得做到统一。
用孔乙己人物形象来说明典型。
孔乙己是个典型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刻画成功在于作者做到了普遍性和个性化的统一。
知识分子追求功名、清高、还有点迂腐是普遍性,好吃懒做、自欺欺人、独特打扮和语言不是他人,只能是孔乙己个人。
人们既能认同孔乙己,即孔乙己应该是这样的人(普遍性),又能把孔乙己同其他人区别开来,即孔乙己是孔乙己,独一无二,不是其他人。
这样大家既认同有感觉到特别不一样,他是一个典型的可笑可悲的人物,人物形象就鲜活起来。
再如闰土。
勤劳善良、愚昧、不觉悟是普遍性,他的麻木来自两方面,一是社会重压,一是家庭重压,既有普遍性,也有个性的。
他的相貌、打扮,言语表现,和我特殊的关系等不是他人所具有的,只能属于闰土个人,任何人代替不了他,他是世上独立的,是一个典型的木头人。
既有认同感,又是独一无二的,你说能不给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吗?
再回来说开始的话题。
我们写的母亲,只抓住了普遍性,每个母亲几乎都有具有这三点:
勤劳、善良、疼爱子女,这缺乏个性,即你的母亲区别于其他母亲的那种独特的个性。
所以各人写的母亲都不是各人的母亲。
这样的人物形象自然是模糊的,不可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怎样才能写出母亲的个性?
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思想性格、心理素质、处世态度等。
每个人都有不同其他人的一面,只有抓住着一面,写出的人才不同于其他人,你的母亲才是你的母亲。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奸雄:
董卓、曹操、司马懿,都是野心家,都想篡夺天下,这是他们性格的共同点,但作者没有把他们画成一个脸谱,三个奸雄三个样,各有各的特点,每个奸雄都是独立的。
写董卓,着重写他的烧杀淫掳,沉溺女色,为了一个貂蝉跟吕布倒翻,终于死在吕布之手,突出了他的残暴、荒淫、昏庸。
曹操也杀人,但不像董卓那样强盗式的明火执杖,他杀了人还要找借口,打掩护,杀了吕伯奢一家,却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
杀了替他铺盖被子的卫士,却装成“梦中杀人”。
显示他的奸诈。
但作者着力更多的是写曹操的雄才大略。
自平定黄巾军之后,挟天子而令诸侯,逐鹿中原,因此他爱才,有容人之量,对关公搞“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就证明,他北取袁绍,以少胜多,横槊赋诗,鏖战赤壁,极显文治武功之盛。
所以曹操给我们的印象是踌躇满志的“乱世之奸雄”。
司马懿又不同于曹操,他没有形成自己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为了麻痹大将军曹爽,他假装有病,危在旦夕,而后突然发难,夺兵权沙曹爽。
他自量不是诸葛亮的对手,竭力避免正面冲突,固守不战,忍辱收下诸葛亮送来的妇人衣服。
他又装作没事地大听诸葛亮吃睡的情况,对诸将说:
“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极力渲染司马懿的阴忍谲诈,老谋深算。
这三个奸雄写得“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再如写吝啬鬼,《悭吝人》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死灵魂》波留希金,《儒林外史》严监生,由于历史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等不一样,,这几个都是吝啬鬼,但各有特点,特别具有民族性。
下面说说怪异人物的刻画。
香港电影黑社会老大塑造很典型很真实,黑社会人物都有心理变态的特点,自然会有怪异行为的表现。
其一非常爱护头发。
走到哪里,洗涤用具就带到哪里,随时随地洗头,甚至在拥挤的大街上。
其二爱口腔干净。
走到哪里让手下人把漱口水和痰盂带到哪里,随时漱口。
这种怪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一个叫李丽的同学重新写《我的母亲》较成功。
既写出勤劳、疼爱子女、关系丈夫一面,又有孝敬亲生父母不孝敬公婆、泼辣、得理不让人、时常又有悔过之心的一面。
这样的母亲是属于李丽的母亲。
这样的人物具有丰富性真实性。
在补充一点。
一般讲,完全好的人没有,完全坏的人也没有,人是复杂的丰富的,全面深刻认识人看透人的本质,不是一个中学生所能做到的。
另外中学生对普遍性和个性化二者高度统一的认识终归雾里看花,不可能有深刻的领会。
所以对中学生塑造人物要求不可能高。
像李丽能写出这样的人物实属不易了。
三.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好几种,肖像、心理、动作、语
言等。
有一次我阅读到两段话,纯粹是动作和语言描写,给学生读讲,让学生领会用动作语言刻画人物的魅力。
《隋唐嘉话》里有一段精彩的动作描写:
太宗使宇文士及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焉,士及佯为不悟,更徐拭而便啖之。
--宇文士及奉命切肉,瞒不在乎拿面饼抹手上的油,这种不珍惜粮食随便糟蹋的举动,引起李世民的不满,就多次用目光盯视宇文士及,宇文士及很快觉察到李世民的冷冷目光,并深知这目光的分量,他虽然内心很紧张,但表面不慌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继续慢慢用面饼揩手上的油,而后把面饼吃了,以此行动来表示自己很爱惜粮食,连粘在手上的油都揩抹下来吃掉,舍不得丢弃。
宇文士及这狡黠的无声的行动,起到了不申辩的申辩,不解释的解释的作用,从而消除被杀的危险。
这段描写,李世民、宇文士及自始自终谁也没有说一句话,仅仅通过切肉、揩抹、注视、吃掉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多么丰富的内容—
李世民虽为皇帝,但不尚奢侈,颇能惜物,心中不满而不轻易发脾气,实在难能可贵。
宇文士及不爱惜粮食,但他善于察言观色,机警急智,随机应变,躲过一劫。
明朝《jiǎn翦胜野闻》:
太祖召画工周玄素,令画天下江山图于殿壁,,对曰:
“臣未尝遍迹九州,不敢奉诏;惟陛下草建规模,臣然后润之。
”帝即操笔倏成大势,令玄素加润。
玄素进曰:
“陛下山河已定,岂可动摇。
”帝笑而唯(首肯)之。
朱元璋残忍凶狠,在历代皇帝中他杀人最多的皇帝,暴君秦始皇都不如。
周玄素当然熟悉朱元璋,而朱元璋有出了这么个难题,虽吃力不讨好,在殿壁上到底画多大,这很难把握,画小了不合圣意,脑袋搬家。
如果生硬拒绝违旨抗命,使皇帝丢面子,也同样是脑袋搬家。
于是周玄素委婉地先说自己见识孤陋,“未尝遍迹九州”,不敢接受这个任务,再恭请皇帝,只有皇帝才能画这个轮廓大稿。
自我贬抑来抬高对方,并暗示着恭维:
你见多识广,又是你的江山,你才了如指掌。
周把难题又推给朱元璋。
朱元璋果然高兴,立即拿笔挥了几下,完成大致轮廓。
周算是度过第一关。
紧接着朱元璋就叫玄素加工,这可是玄素自己提出的,怎么对付呢?
其实周早已胸有成竹:
“陛下山河已定,岂可动摇”。
这样的话像蜜一样迎合了朱元璋“江山永固,万世基业不变”的帝王心理。
于是朱元璋飘飘然一笑算是首肯了,周平安地度过第二关。
其实这是周玄素未躲避灾祸急中生智设置的语言陷阱,诱使朱元璋掉进去。
几句对话表现了周的聪明智慧。
一个是通过纯粹的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机警急智;一个通过纯粹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聪明智慧。
通过这两个例子讲解,人学生深深领略用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魅力。
四.结构条理
朱自清《春》,中间主体部分,从四个方面写春:
草、花、风、雨。
内容分明,层次清楚,四者之间是并列关系,这很简单,老师一点拨学生即通,关键是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后达到致用。
西汉人韩婴所写文章《孔子学鼓琴》:
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儿不进,师襄子曰“夫子可以进亦。
”
孔子曰:
“丘已得其曲(调子)亦,未得其数(结构)也。
”
有间,曰:
“夫子可以进亦。
”
曰:
“丘已得数亦,未得其意(意蕴)。
”
有间,复曰:
“夫子可以进亦。
”
曰:
“丘已得其人亦,未得其类(形貌)也。
”
有间,曰:
“邈然愿望(透过乐曲,我仿佛远远望见乐曲的作者),洋洋乎(心胸多么宽广),翼翼乎(思虑多么深远),必作此乐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作出这样的乐曲)!
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皮肤黝黑,身材修长),以王天下,以朝诸侯者,其惟文王乎(称王天下,接见诸侯,恐怕他就是文王吧!
”
师襄子避席而拜,曰:
“善,师以为文王之操也(所作的乐曲)。
”
孔子持文王知声,知文王之为人。
这段文字写作思路:
得其曲—得其数—得其意—得其人—得其类。
作者用“夫子可以进亦……得其,未得”这样的句子发复出现,推动故事不断发展,有表及里,层次分明,之间关系是递进关系。
--通过这样多次讲解,锻炼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解决了作文结构混乱,条理不清,杂乱无章的毛病。
四.段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从语言角度讲)
七年级《看云识天气》开头一段: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往往;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评析:
总分,照应,比喻,用词,详略等。
本段无论是结构(即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还是用词,文采都是非常精美的
下面讲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思维规律
--高山上有座古庙,庙里住着一老一小两个和尚,老的胖,小的瘦。
--高山上有座古庙。
一老一小两个和尚住在庙里。
胖的老,瘦的小。
分析:
第二句话,每个句子都是对的,后一句也有和前一句呼应的词,且词和意思都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只是二、三、四句中词的位置有变动,但是整段话却变得颠三倒四,不通顺了。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段话改动后,其表达内容的顺序违背了人们的思维规律。
人们的思维一般式从已知到未知,第一段话符合这一规律。
第一句“高山上有座古庙”,庙是已知的。
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发展,既有已知又有未知,应该先说已知才说未知,第二句的庙是已知,应该放在先说的主体地位。
老小和尚是未知的,应该放在后说的被动地位。
这样就显得通顺了。
因为这是顺着人们思维逻辑说下去,下句以此类推。
第二段之所以读着别扭,就是因为违背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逻辑。
这样举例讲解的目的,就是引导先说注意体会语言内部的逻辑关系,把句子写通顺,直到流畅。
《史记·高祖本记》一段写得十分精彩: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kuì馈náng馕(面饼),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这里不谈排比如何有气势,也不说动词用得如何精当,只说欲扬先抑的表达的逻辑技巧。
刘邦先极力夸赞张良、萧何、韩信的才能,称他们为人杰,自己在谋划政治、军事等方面远不如他们,抬高别人,故意贬低自己。
可是最后来个转折,这三个人杰却被自己所控制,先抑后扬,突出了自己控制全局的大才能。
张良、萧何、韩信不过是人杰,而我是人杰中的人杰。
表面上刘邦很谦虚,但字字透露出作为帝王的霸气,这里欲扬先抑的表达的逻辑技巧用得非常成功。
五.怎样写具体
方志敏《死》有一段话:
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包粟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巢似的住所;不稀罕闲逸,宁愿一天做十六点钟劳苦;不稀罕富裕,宁愿困穷,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
--这段话如果这样写就不够具体:
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不怕贫穷,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
这样太概括太抽象了,不能突出方志敏为革命事业“不追求享受,甘愿受穷”高尚品质和精神,表达效果就差了。
通过一系列排比,排比中通过对比,生动形象地表现方志敏的“不追求享受,甘愿受苦”的高尚品质。
屈原学生宋玉《登徒子好色赋》里描写东家之子的美一段: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这段话先是整体模糊描写,紧接着是局部具体形象描绘,最后侧面烘托,具体地写出了东家之子之美。
六.总结
开头讲,作文教学是一项复杂而有系统的大工程,一朝一夕是完不成的,一点一面是讲不透的,得耗费几年的时间和巨大的精力,且还得有目的有计划。
初中作文教学还应少讲理论,多讲具体事例,平常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本身包含的写作知识,分析课文也要围绕作文教学这个中心。
光靠这个也不行,还要引用大量的课外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文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