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制原则及依据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453274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101.49KB
项目编制原则及依据教案.docx
《项目编制原则及依据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编制原则及依据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编制原则及依据教案
目录
第1部分 项目编制原则及依据 ……………………………………………… 1
1.1 编制原则 ……………………………………………………………… 1
1.2 编制依据 ……………………………………………………………… 1
1.3 工程使用的主要规范章程…………………………………………………1
第2部分 项目的选择与概况 …………………………………………………3
2.1 工程概况 ………………………………………………3
2.2 选择原因 ………………………………………………3
2.3 施工条件及特点 ……………………………………3
第3部分 项目范围管理 …………………………………………………………4
3.1 项目范围管理-产出物界定 …………………………………………4
3.1.1 项目管理目标………………………………………………4
3.1.2 主要工程做法………………………………………………6
3.1.3 交界面配合及人员协调说明………………………………16
3.2 WBS分解……………………………………………………………………………17
3.2.1 按施工阶段分解的原因………………………………………17
3.2.2 按阶段说明工作内容…………………………………………17
3.2.3 项目范围变更预测及措施……………………………………18
第4部分项目组织管理-项目组织结构图……………………………………………20
4.1 项目组成原则……………………………………………………20
4.2 项目经理部组建说明…………………………………………20
4.3 项目组织结构图………………………………………………22
第5部分 时间管理……………………………………………………………………25
5.1 项目时间管理---活动清单…………………………………………25
5.2 项目时间管理—顺序网络图…………………………………………26
5.3 项目时间管理---绘制横道图(甘特图)……………………………27
5.4 项目时间管理—工期保证措施…………………………………………27
5.5 项目管理时间—工期变更管理…………………………………………28
第6部分 工期质量回访、保修制度…………………………………………………29
一、项目编制原则及依据
1.1、编制的原则:
1、本公司在经过全面研究招标单位的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并对工程环境、现场条件、气候、市场供应能力进行调查研究之后,依据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及本公司的项目管理办法、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资料编制而成。
2、本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本公司的施工经验、施工能力、设备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统筹安排,并通过优化施工方案,使质量指标、价格指标、工期指标符合招标文件的精神,为中标后的实施施工合同提供一个纲领性文件。
3、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重庆市建筑管理条例》、《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市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及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及施工工艺标准,认真遵守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和施工验收标准。
4、根据工程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计划及方法,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地生产,缩短工期。
5、为加快工期、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贯彻建筑工业化方针;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努力提高标准化、机械化施工水平。
6、贯彻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按GB/T9002—IS09001标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7、保证施工不扰民,树立企业形象。
讲究经济效益,实行定额用料,减少大型临时设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节约能源,降低工程成本。
8、针对本工程的地理环境特点、结构特点、工期要求及护墙、护坡、公路作法等具体之处,提出合理可行的保证措施,对难点进行阐述。
采用计算机、复印机、照相机和摄像机辅助管理,对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监控,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管理,保证技术资料准确、及时、完整、美观并符合归档要求。
1.2、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及答疑记录
(2)、企业管理层对招标文件的研究分析结果
(3)、工程现场情况
(4)、发包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
(5)、有关市场信息
(6)、企业法定代表人头标决策意见
(7)、国家对于建筑业的法律规章
(8)、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
(9)、工程设计施工图纸、说明、图集、施工工艺、施工预算定额和踏勘现场施工场地及条件。
(10)、符合国家规定的工程施工管理经验,机械设备供应能力,施工技术力量,工人技术等级。
(11)、严格遵行《建筑施工手册》和《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止手册》。
《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安全文明施工规范》
1.3、工程使用的主要规范章程: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50164-9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0399-98
二、项目的选择和概况
2.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某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项目管理。
建筑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建筑使用年限和屋面防水等级:
80年/Ⅲ级。
建筑等级和建筑耐火等级:
三级 三级。
建筑抗震防裂度:
八级。
建筑填充墙体: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墙厚240mm。
屋面:
平屋面 有女儿墙 双面自粘防水卷材。
内墙面、顶棚为水泥砂浆抹灰外墙面釉面外墙瓷砖面。
楼地面细石混凝土。
门为木门、窗为不锈钢窗。
建筑层数和建筑面积:
建筑长14.59m,宽13.67m。
建筑占地面积199.43㎡,其中地面以上六层,建筑高度由室外地面到女儿墙为20.4m,层高一层3.2m,其余3m。
建筑尺寸:
V本施工图所注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皆以毫米为单位。
合同工期300天。
2.2选择原因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因此我们将我们此次的课程设计确定在民用建筑范围内。
为了利于我们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理解,为了方便工程施工,为更加贴合课程设计要求我们将我们的项目设计确定在工业建设项目范围内,为了能够详细直观的做好项目各方面的分析,我们缩小了项目设计范围,最终我们设计的项目为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项目管理上。
2.3 施工条件及特点
1、本工程位于繁华的城市中心,合理安排工序,加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改善设备性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和噪音污染,确保周边正常的工作秩序,周边路人的安全极为重要。
2、本工程地处交通要道,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协调与相关单位的关系,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进场尽量错开车流高峰期。
3、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在安全、文明施工方面要求极高
4、施工场地地处重要位置,应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尽量缩小占地面积,
保证道路畅通,做好文明施工
5、施工现场交通比较便利,外运物资设备均可到达,施工用水用电能满足供给要求。
6、对外通讯采用无线通讯的方法解决,现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
配备手机,以便项目内部以及和监理人员之间进行联系。
7、本工程在施工期间要经历夏季高温和雨季,受气候影响较大需采取季节性施工措施。
8、现场开工条件:
“三通一平”已做好,场外交通已按要求完成。
9、劳动力要求:
公司满足本工程所须劳动力数量要求。
10、生活条件:
工地要提供40名外地工人住宿和所有施工人员在工地午餐场所,及其它临时设施。
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采用两层活动房作为主要的临时设施。
11、材料:
现场浇筑混凝土采用胶木模板或其它工具式模板;钢筋可由公司加工厂制作加工,运到现场绑扎,也可现场加工;C2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可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搅拌厂搅拌运到工地泵送。
12、机械:
公司满足供应一切施工机械。
13、水电:
建设单位已引进城市电网和给水管网,满足施工要求。
三、项目范围管理
3.1项目管理--产出物界定
3.1.1项目管理目标
质量管理目标:
优良工程
1、保证合同承诺,交付满意产品;
2、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
3、确保优良工程,力争市级样板工程,创国家优质精品工程。
4、全面履行“质量责任终身制”的保修责任,科学施工、严格管理,让业主放心满意,工程产品交付后的回访率及维修率达到100%。
5、确保工程竣工验收质量一次性合格,现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包括各专业技术部门在内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工序质量标准,按质量体系文件进行过程控制,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计划,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
并严格过程质量监控。
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和“样板制”。
6、优选施工作业队伍,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层层把关,做好质量验评,确保质量目标实现。
7、单位工程质量目标:
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规范要求,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质量标准,全面履行施工合同中的各项承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观感质量评价为“好”,争创“用户满意工程 ”。
8、分部工程质量目标:
确保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电气等五个分部及卫生器具安装子分部工程优良,其它达到现行标准的合格标准。
本工程工期300天内,结构封顶工期为136日历天,开工日期为2013年3月1日,竣工2013年12月21日。
为确保工期实现,将编制详细的施工综合进度计划,每月有月生产计划,以便均衡组织生产,协调各专业施工进度,严格执行进度计划,确保计划完成,对各分项工程进行协调、管理,在特殊情况下,分三班轮流上岗作业,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性,同时向市上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延长施工时间,经同意后方可施工。
我们充分利用早6点至晚10点的时间,以极大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现场施工中去,从而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以确保工期控制目标。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火灾事故和人员中毒事件发生,轻伤频率控制在1.5‰内,入场职工安全教育面100%;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安全管理工作以安全达标为中心,以目标管理为目的,以检查评比为手段,狠抓落实和兑现。
从基础工作开始,我们建立16项安全管理措施,8项管理台帐。
其次制定严格的检查考核办法,并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勾,同时加强班组建设,制定班组安全活动的考核办法。
通过上述措施,巩固达标成果。
安全达标目标:
以安全为本,突出抓好现场管理。
达到全员无人身重大伤亡事故,安全达标在75%,力争100%达标。
项目环境目标
主要抓好施工现场环境建设,严格实行噪声、建筑垃圾综合治理。
做到施工扰民,不破坏生态环境,保证施工现场的治安管理,使施工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做到环境整洁,紧张有序。
我们采用8小时工作制,分两班上岗作业,本工程位于家属区,为尽可能减少噪声,对周围居怕影响,凡遇夜间施工易产生噪声的施工项目和加工制作,项目部将进行施工调整,避开夜间休息时间。
围绕上述目标,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
对项目的实施,实施项目管理、核算、质量、进度一条龙负责制。
①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严要求的组织施工。
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程序,每一个职能,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人。
②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传递均以书面形式完成。
③充分利用经济的杠杆作用和组织手段,激发和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建设热情和工作责任心,加强全体人员重科学管理、重质量、重文明施工的责任意识,使本工程能够保质、按期、安全的顺利完成。
3.1.2主要工程做法
1工程测量
本工程施工测量要求比较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为此,本工程特设施工测量专业小组,整个工程由开始的坐标、标高、各层的轴线测量,均由测量专业小组负责。
为测量小组配备J2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
仪器使用前,应经检测。
一、施工测量放线
本工程我们将成立由测量工程师和技术员等人组成的测量小组,专门负责定位、轴线、标高的测设,保证建筑物的几何尺寸正确无误。
施工放线前,应提前复核建筑与周边红线的距离,经规划部门现场验线及设计单位确认后方能正式施工。
1、工程平面控制
(1)控制点的选取
土方开挖前,要作好工程测量控制,根据工程场地实际情况,采用主轴线控制法,测设和作好建筑位置控制桩。
具体以四角及转角轴线设置控制桩点,形成“#“形主轴线平面控制方案。
控制点设在已有建筑物墙上或地面控制桩。
(2)控制点的定位
以城市规划或建设单位指定的红线桩和红线为基准,J2经纬仪测设轴线控制网,并据此测量出建筑物各轴线。
各控制点测定后,在已有建筑物墙上的,应用红三角标记和注明轴线号;地面上的控制点用混凝土浇筑成300x300x1000mm桩,顶面覆以200x200x4mm钢板,板面上刻十字作为桩点标志,并砌筑窨井型式加以保护。
(3)工程高程控制
根据现场情况设四个水准点桩。
实际测设时,应用精度为S2级水准仪。
±0.000以上标高引测,主要是沿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等向上竖直进行。
水准标高应由四处同时向上引测,以便相互校核。
四处用钢尺向上引测投点后,把水准仪架设到施工层上,核测四点误差在3mm以内,再以四点平均值为引测点在施工层上抄测标高。
砌块墙砌好后,弹出每个楼层500mm高水平线。
构造柱拆模后,同样在柱和墙壁上弹出每楼层500mm高水平线。
(4)沉降观测的保障措施
为了反映建筑物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变曲等,需要对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基点使用标高控制网基点,采取妥善保护措施,使控制网点在整个施工期间能准确、牢固地保留至工程竣工,并能移交给建设单位继续使用。
(1)沉降观测标志设置:
沉降观测标志点的布置,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形特征和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为原则确定。
(2)沉降观测:
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根据,如初期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弥补,还会造成沉降观测中的矛盾,所以首次观测必须精确,要求进行两次观测,并及时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
测量采用闭合法,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锢钢尺,视线长度控制在20~30m内,视线高度不低于0.3m。
测量精度按Ⅱ级水准测量进行,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mm,闭合误差不大于±0.4nmm(n为水准仪安设的次数)。
观测时,前后视应使用同一根水准尺,同时固定观测人员、固定水准仪、固定水准尺、固定观测方法,以保证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及时分析每次观测的数据,校对无误后,及时填入沉降观测记录表中。
第二次观测在首层完成后进行,之后每完成一层测量一次,竣工时再观测一次后移交建设单位。
2、模板工程
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系统必须满足承受上部包括施工荷载在内的全部荷载,模板工程所用材料必须认真检查选用,模板应具有制作、安装、拆除方便,牢固耐用、运输整修容易等特点。
2、模板工程安装及拆除前,应在下达任务书的同时,由技术人员负责组织生产,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根据翻样图交代清楚轴线关系、尺寸、标高、预留洞及预埋件等,所用模板材料及支撑的规格等要求进行模板安装或拆除,施工顺序及工序搭接操作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成品保护等施工注意事项。
3、模板及支撑系统应连结成整体,竖向结构模板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水平结构模板应加强支撑系统的整体连接,对木支撑纵横方向应加强钉拉杆,采用钢管支撑时,应把钢管扣成整体排架。
一、模板选材及支设方法
1.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并确保结构达到合格的质量目标,在模板工程选材上采用12mm厚的镜面板,主体剪力墙采用全钢清水大模板。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造价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进行配模的深入优化设计。
2.根据同类工程经验,经与各方沟通认为梁板模板满堂红支撑架选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撑架较为适宜本工程。
顶板支撑采用φ48*3.5钢管做支撑,立杆纵横双向间距1200㎜,横杆最下道距地200㎜,其上每1200㎜设置一道,最上部横杆距顶板下皮距离不得大于600㎜,横杆通长设置两侧与墙体模板锁紧。
3.地下筏板、承台梁、墙、柱模板均采用12mm厚镜面板、方木龙骨,钢管拉杆结合加固
4.标准层墙板采用全钢大模板定型模板,保证砼施工质量。
墙体支模高度约2.7米,墙体模板横向龙骨采用双排Ø48钢管,最下一道距地200mm,其上间距按600*600mm设置。
穿墙螺栓为Ø14普通螺栓,施工时加设PVC套管螺栓重复使用;模板支撑体系主要利用顶板满堂脚手架体系,作为墙体支撑。
5.标准层楼梯踏步。
楼梯梁模、踏步挡板、底模均采用15mm厚多层板及方木现场拼装。
主龙骨采用100³100mm方木,间距不大于1200mm;次龙骨选用50³,100mm方木,间距不大于300mm,确保楼梯踏步尺寸准确。
二、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结构施工中,模板按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材料的模板。
2.支模前按弹线校正钢筋位置,钉好压脚板;转角部位应采用连接角模以保证角度准确,按要求设置好保护层垫块;梁柱接头要按大样图进行安装,而且连接要牢固。
3.750mm梁高以下模板之间的水平加固木枋不少于两道,梁底与梁侧模用木枋进行连接。
大于750mm梁高的侧模,加对穿镙杆,模板支撑的尺寸和间距的排列,要确保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刚度,模板支顶的底部应在坚实地面上。
4.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三、支撑系统
全现浇钢筋砼梁、板、支架用Φ48脚手钢管,结合门架早拆支撑,同时也作为柱墙的水平支撑,对于梁高小于Φ800,钢管排架沿梁两侧设置立管,间距@700-1000,当梁高大于800时须作单体设计(根据钢管抗压f=205N/mm2和扣件抗滑移Ne=6KN/只进行设计计算),层高高于4M时,设水平拉杆四道,每一道中间设纵横方向剪力撑一道,对于楼板厚度小于200时,排架钢管主杆间距纵横向可≥1000且顶部承横管与立管交叉处加托扣件,立管下加垫板,每排独立架必须设置斜撑,实现“自我稳定”,相邻斜撑的间距不得大于6M,必要时设置连续斜撑(见下图),异型柱、墙体的支撑与板的支撑联结牢固,离楼面150及离顶板200设对拉螺丝杆一道,中间平均在600-800分别设置对拉螺丝杆,对于楼梯、坡道等坡度较大的构件排架搭设时,立杆可搭成与构件底垂直的斜杆,斜杆根部在浇筑时,预埋钢筋或预埋件作为支点。
1.模板使用前必须使用隔离剂。
2.墙模板支模程序
弹位置线→焊限位钢筋→一侧墙模吊装就位→安装斜撑→放置撑块,插入穿墙螺栓及塑料套管→清扫墙内杂物→安装就位另一侧墙模板→安装斜撑→穿墙螺栓穿过另一侧墙模→调整模板位置→紧固穿墙螺栓→斜撑固定→与相邻模板连接。
3.梁支模程序
梁板支模架施工→梁模板施工→板模板施工→安装→验收合格→浇筑混凝土。
4.板支模程序
弹出板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搭设板模板支架→安装板底主梁和小梁→安装板底模板→板底起拱→绑扎钢筋→复核板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办预检→检查合格→交付使用。
四、模板构造及安装
1.模板安装前必须做好下列安全技术准备工作:
(1)应审查模板结构设计与施工说明书中的荷载、计算方法、节点构造和安全措施,设计审批手续应齐全。
(2)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班组应熟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并应做好模板安装作业的分工准备。
采用爬模、飞模、隧道模等特殊模板施工时,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应对模板和配件进行挑选、检测,不合格者应剔除,并应运至工地指定地点堆放.(4)备齐操作所需的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和器具(5)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顺序拼装.钢管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2.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臵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3.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4.安装模板应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臵的正确,构造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承受新浇混凝土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5.对梁和板安装二次支撑前,其上不得有施工荷载,支撑的位臵必须正确。
安装后所传给支撑或连接件的荷载不应超过其允许值。
6.施工时,在已安装好的模板上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
已承受荷载的支架和附件,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
7.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设臵应符合本规范第6.1.9条的规定。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两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8.斜支撑与侧模的夹角不应小于45°,支于土壁的斜支撑应加设垫板,底部的对角楔木应与斜支撑连牢。
高大长脖基础若采用分层支模时,其下层模板应经就位校正并支撑稳固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模板的安装。
9.在有斜支撑的位臵,应于两侧模间采用水平撑连成整体。
五、柱模板工程
立模前应弹出中心线和两边线及轴线检验线(即校核线)弹出柱子边线,校对标高,模板下应先用砂浆找平,模板内清扫干净。
(1)柱模:
柱模采用钢框覆膜合板,此模板尺寸校钢模准,刚度好,在柱中设对拉螺栓夹紧模板,模板包箍和对拉螺柱高度分布,间距为600,最下一道距板面150mm,最上一道低于砼面200mm,异型柱的模板施工与墙板的施工相同,每个异型柱的支撑必须与满堂脚手形整体性。
异型柱模板施工时,应检查各边的垂直度和整体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将支撑拉牢,通排柱模板安装时,应先将两端柱模板找正吊直,固定后,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或作为中间柱模板施工依据,柱模除各柱自身固定外,还应设剪力撑彼此拉牢,也可采用整体排架式支撑,以免浇筑混凝土时发生偏斜。
圆柱模或异形柱模,宜用竖直狭条木料和圆弧档分半拼,要求平整度较高时,模板内可衬钉铁皮,也可采用薄钢板。
在柱模顶端距梁或板底50mm范围内,为确保柱与梁板接头不变形不漏浆,所有接头处模板应制作认真,拼缝严密,严禁乱拼乱凑和用废纸、破布堵塞。
当用组合钢模板时,接头处非模数段可用木模塞,拼缝应严密、牢固。
(2)梁模板:
梁模采用侧包底的支模法,便于拆除侧模以利于周转,保留底模及支撑有待砼强度的增长,达到规定强度时拆除。
当梁宽小于500时,用50厚木板做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编制 原则 依据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