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思考.docx
- 文档编号:3450933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28KB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思考.docx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思考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思考
摘要
全球化的深入,使国际间的文化往来日益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使以文化安全为核心的非传统安全观念日益凸显。
我国正处在改革与转型、发展与复兴的关键期,维护文化安全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文化安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亡,能否有效维护本国文化安全、拥有本国特色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独立程度乃至独立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
为此,要增强忧患意识,采取一系列战略对策: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国家文化安全观;建立和完善我国文化预警系统与安全机制;加强法制建设,运用技术手段,为国家文化安全提供法制和技术保障;发展先进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确立“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坚持与时俱进,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构建中国文化产业体系。
关键词:
全球化文化改革文化安全
目录
引言1
1全球化与文化安全1
1.1全球化的概念2
1.2文化安全的概念2
2全球化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3
2.1全球化对我国文化的积极影响3
2.2全球化对我国文化的消极影响4
3我国政府保护中国文化的策略5
3.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5
3.2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5
3.3大力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与创新能力6
3.4建立文化预警机制,加强防范意识6
4我们如何维护我国文化安全7
4.1大学生如何维护我国文化安全7
4.2传媒学子如何维护我国文化安全7
结束语8
参考文献9
引言
当今时代,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大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安全已经成为继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之后的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由于文化对国家安全的深层次、多方位、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安全构成了国家安全的深层主题。
文化安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亡,能否有效维护本国文化安全、拥有本国特色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独立程度乃至独立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
西方利用一切手段对我国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渗透,“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受到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逐步转型,内部文化遇到外来文化的激烈竞争与挑战,出现了强烈的动荡。
思想多元化对人们原有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同时,网络传媒的高速发展也大大加速了西方国家传播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渗透,使我国文化环境更加复杂,文化价值体系受到很大影响,文化安全遭遇空前威胁。
因此,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保持文化的民族独立性而不受外来侵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我们复兴中华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也是日前国内学术界高度探讨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更是我国政府和领导人高度重视和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
1全球化与文化安全
1.1全球化的概念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自从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列强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掠夺和殖民贸易开始,全球化进程便得以启动并日益加深。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
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1.2文化安全的概念
文化安全进入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1993年夏天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上发表的《文明的冲突?
》为标志,提出“在新世界里最普遍最重要最危险的冲突时属于不同文化实体人民之间的冲突”,从而引起了国际政治领域对于文化问题的广泛探讨,不可否认,文化深深影响着国家、民族交流、融合、碰撞。
从而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影响了文化与国际政治的诸要素的关系,其中包含文化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究竟什么是文化安全?
或者说文化安全的概念是什么?
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和把握,是我们研究文化安全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对文化安全概念的界定,关于文化安全的概念,胡惠林教授在其著作《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伦》一书中做出了这样的定义: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文化生存和发展系统运行和持续发展状态及文化利益处于不受威胁的状态。
它是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为基础的集合,这集合形成的动力结构规定和影响一个国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的全部合法性与合理性的集合体。
它既包括客观的存在,反映着一个国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免于威胁和危险的状态,又包括主观的心理感受,反映着主体对这种状态是否存的一种价值判断。
2全球化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
2.1全球化对我国文化的积极影响
首先,全球化使各国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得以加强,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在经济全球化的号召下,我国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正慢慢走出国门,向世界显示我们文化的魅力。
像是如今风靡全球的孔子学院,向世人展示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它秉承了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全球化有利于我们吸收国外文化的长处,使我国传统文化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世界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和创造了很多的优秀文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管理运作技术等等。
正是这些先进的思想观念给西方国家带来了优秀的文明成果,使得西方文明获取巨大的成功。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西方文化知识的平台,借鉴西方的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政治制度,从而不断完善我们的不足之处,更加解放我国人民的思想,增强人民的创新意识、科技意识等等。
再者,国外从不同角度审视和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这为我们思考和关注传统文化提供了新视野。
当外国的思想家读到《老子》时,他们发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奇思妙想,发现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才是人类持续发展的根本;从《易经》中外国人了解到世界的千变万化,但变化总是遵守某种规律。
从《孙子兵法》中他们学习到了真正的战略战术方法,影响着现代国际的战争方式。
而这些,都是我们不曾发现的。
经济全球化下,当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们的文化时,我们看待同一事物的视野越来越宽广了,我们的文化被剖析地也就越来越深刻了。
2.2全球化对我国文化的消极影响
首先,西方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实力、资金实力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虽然我国有川菜鲁菜粤菜湘菜等各大菜系,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各个城市的繁华街区处处可见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已经在深深的影响着未成年人的饮食习惯。
柏油马路上穿梭不息的各种外国汽车更是人们买车时的首选座驾。
电视荧屏上充斥着外国产品的广告宣传,总是在表达着同一个主题我们的就是最好的。
其次,经济全球化下导致了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争夺。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光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以致西方国家的娱乐业也开始窥视、争夺中国的文化资源。
1998年夏季,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影片《花木兰》,就借用中国的神话故事来表现美国的价值观念。
在美国各地的商场百货、服装店、书店,带有中国元素的纪念品占有显著的地位。
而韩国人也在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端午节列为韩国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就警示着我们要重视对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任意他人随意掠夺我们的文化。
再者,某些国家利用宗教主义文化来达到分裂我国的目的。
宗教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形式之一,同时,宗教本身也是当今世界现代化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塑造因素。
全球化背景下,国外的宗教运动以及宗教思潮正在影响着我国宗教的发展,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落实了宗教政策,各种宗教思潮及宗教文化在国内的传播迅速而猛烈,意图不轨的敌对分子打着“宗教”的幌子,利用宗教活动,在部分地区制造分裂,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事实上,打的是宗教旗子,行的是政治目的。
3我国政府保护中国文化的策略
3.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便不断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引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并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体系,从这些政治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成功的。
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整合社会成员价值理念,凝聚国民思想。
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凝聚国民力量。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共同基础,是全社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3.2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就要做到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建设力量和传播者。
首先党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领导者,要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保证、制定发展目标和各阶段的任务,带领人民走正确的道路;其次党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者,要站在文化的制高点,带领人民努力创造先进的文化。
再者党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要向人民大众积极宣传先进的文化思想,科学知识,好的生产生活方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共产党人长期的历史任务,更是紧迫的现实任务。
3.3大力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从而增强综合国力。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放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情况看来,破除了就文化论文化、认为文化部门是非生产性单位的观念,确立起了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破除了就经济抓经济、就发展抓发展的观念,确立了“发展要吃文化饭,文化要吃市场饭”的思想,认识到文化也能够成为一个地方的支柱产业。
3.4建立文化预警机制,加强防范意识
“所谓文化安全预警制度,就是指启动相应的国家机制,运用法律的、行政
的、市场的和经济的及其他文化安全管理手段,对那些可能危及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进行鉴定和识别,及时而准确地做出预先性和警示性的反应。
”在全球化时代十分复杂的文化环境里,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始终把握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方向,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中国文化应有的国际形象。
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国家文化安全预警制度。
之所以要强调这一方面,目的是针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全球化”,加强我们的文化安全意识,从思想上重视抵御西方的文化渗透活动,认识到文化渗透的危害。
有效的预警机制就是要在对中国的国情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文化发展的警戒线,对可能对我国文化发展构成灾难性后果的不良趋势进行分析,要能及时、准确地做出有效的反应。
在政府牢牢掌握国家文化主权的前提下,有选择、有步骤、积极、适度地引进国际文化金融资本和输入文化商品,以满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以及日益增长的人民文化消费的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文化法律体系,根据关贸总协定及WTO有关文化投资自由化的原则,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适当放开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经营权,使各种国际文化金融资本和跨国文化集团,在中国境内、在中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文化产业的合法经营。
4我们如何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4.1大学生如何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的重要组成,应当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文化强国梦想做出贡献。
我们应当自觉拒绝外国的文化中的糟粕,吸收、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4.2传媒学子如何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更先进的平台来宣传祖国的文化。
应创造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开拓新型传播渠道,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充分发挥自身在文化创新领域的先进性作用,促进文化强国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加强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树立我的良好形象。
当我们走向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时要时刻为想到为祖国的文化宣传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可以让自己的作品中多出现一些中国元素,让世界了解中国,展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我国人民的和谐理念,展现我国和平崛起的强国之路。
如果你是导演系的学生那就更加让你的作品反映出祖国人民的热情和气,反映出祖国的蓬勃发展。
如果你是播音系的学生那就更加宣传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如果你是工科学生那就更要吸取祖国文化的精髓丰富自己的思维,为祖国文化的发展创造更高的科技平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祖国文化武装自己。
祖国文化的传承、维护与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希望祖国文化明天更加灿烂。
结束语
通过本文上述论述可以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应深刻认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增强忧患意识,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战略对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努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胡惠林.论20世纪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与演变[J].社会科学,2006(11)
[2]李孝纯.读《传承与创新》[N].学习时报,2005-04-04.
[3]韩源.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评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6)
[4]吴满意等.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
[5]朱嘉林、王让新.关于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的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6)
[6]石中英.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7]包仕国,陈锡喜.试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国家文化安全[J].宁夏社会科学,2006
(1)
[8]河清.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5-89.
[9]许振洲.西方抵抗西方[M].上海三联书店,2000:
15-19.
[10]庞中英:
旧全球化、新全球化与后全球化[M].上海三联书店,2000:
7-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球化 背景 中国文化 安全问题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