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docx
- 文档编号:3450253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76
- 大小:83.52KB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 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本期所教的四年级,从上学期了解的情况来看,由于学生存在着年龄的差异,所以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
但仍有少数同学,由于智力、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引导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重点难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全册教材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六、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以前的教具和学具,一些仍可继续使用,本册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下:
1、数位顺序表
2、用硬纸条做的三角形
七、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八、策略预设
1、课堂教学: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和学校教育计划,分析教学内容,进行教材的主题化、信息化、生活化的再处理,备好课时教学计划,把整体课堂教学优化和新课程教学思想真正落实到实处。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好每一堂数学课,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学中采用生活化,趣味性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中进行学习,加强学习的开放,因材施教。
2、课外活动兴趣小组:
根据学校奥数辅导的工作精神,从四年级3个班中抽取15名学生,作为奥数辅导的对象,利用空闲时间,组织奥数兴趣小组,进行奥数知识的辅导,争取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3、科研课题:
以《以主题教学为主线,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与研究》课题为本教研组的学科研究课题。
以《利用数学教学中错例,进行纠错和抑错的研究》为本教研组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以数学磨课为载体,追求理想数学教研作为本校和本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在新课程教学中教材的处理与应用,提高的研究是本教研组研究的主方向。
九、课时安排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根据本班具体情况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1、四则运算......................(6课时)
2、位置与方向.....................(4课时)
3、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
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
3.简便计算..........................4课时
营养午餐.........................1课时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
3.生活中的小数........................3课时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5、三角形.................................(6课时)
1.三角形..................................4课时
2.图形的拼组..........................2课时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7、统计...............................(4课时)
8、数学广角...............................(4课时)
小管家..................................1课时
9、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
每个区有多少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 全班汇报:
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
(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
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
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
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
A加减混合。
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
(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一)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
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6例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
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24+24+24÷2
(2)24×2+24÷2
=24+24+12 =48+12
=48+12 =60(元)
=60(元)
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课堂作业本P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三)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270÷30-180÷30
(2)(270-180)÷30
=9-6 =90÷30
=3(名) =3(名)
运算顺序: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
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四)
(1)42+6×(12-4)
(2)42+6×12-4 运算顺序:
=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 =114-4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 =110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
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
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
0不能做除数。
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
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P14、15、16(练习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算一算,比一比
56+25-1724÷8×2
56-25+1724-8×2
56-(25+17)(24-8)×2
2、计算下面各题
(15+20)×3(59+21)×(96÷8)
(124-85)×12÷26(75+240)÷(20-5)
3、看谁算得快
75+360÷20-572-4×6÷375+360÷(20-5)
(72-4)×6÷3(75+360)÷(20-5)(72-4)×(6÷3)
二、问题解决
1、王老师要批48本作文,已经批了12本,如果每小时批9本,还要几小时?
2、动物园里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2天吃72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是熊猫的几倍?
3、水果店运来苹果、梨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梨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几千克?
4、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几厘米?
三、综合提高
P14(5)、P15(8、9、10、11)P16(12、14)
四、小结
四则混合运算有几种类型,它们的计算顺序分别是怎样的?
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或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
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小组讨论:
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①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
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②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
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
二、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质疑:
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
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
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标:
地。
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
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一练:
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
(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
例:
我把熊猫的家安在 偏 , 的方向上。
例:
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
讨论:
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
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
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
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试一试解决。
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三、练习:
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巡洋舰的位置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