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一点.docx
- 文档编号:3446559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2.97KB
感性一点.docx
《感性一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性一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感性一点
感性一点 浅近一点 轻松一点——让我们再次发现儿童
(2012-03-0112:
10:
44)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语文教育探索
最近翻看人教社小学语文课本,读到五下所收的小小说《桥》。
坦率地说,我个人并不喜欢这篇作品;但本文要说的不是我作为读者对这篇作品个人的好恶,只是想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力求客观地指出它不太适宜选入课本让小学生去作为范文学习,试图说说我的理由,并联系几位老师的教学情况,谈点有关小学语文教学的浅见。
我总觉得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和小学语文教学似乎太过理性,太过深沉,太过繁重,应当更加感性一点,浅近一点,轻松一点。
其中太过理性又是问题的根本和关键。
由《桥》这篇课文,我依稀记得《小学语文教师》曾经发过两位老师《桥》的教学实录,还展开过相关的讨论,就立刻找来认真阅读,发现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印证了我的看法。
《桥》和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一样,理所当然地有理性的渗透;我想说的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它涉及人性与党性、党的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等深层次的问题,并不适宜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执教的郑瑞梅老师、韩春梅老师,她们的敬业精神和教学艺术令我钦佩不已,参加“小小说怎么教”这场讨论的老师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也令我十分敬服,许多真知灼见启我实多。
朱文君老师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我想问,学生被故事里的人物感动了吗?
”刘振东老师说:
“我的感觉是学生没有被打动。
”原因之一,我认为就是作品太过理性,甚至多少有点说教的成分或是虚假的东西。
李振村老师尖锐地指出:
“当一个人连他儿子的生命都不顾的时候,你觉得他是一个好党员吗?
如果这样的人也算是好党员,那么共产党员的人性就值得怀疑。
我觉得这篇小小说塑造了一个‘高、大、全’式的形象,无法让孩子们感动。
”他又补充说:
“同样是这篇课文,同样发生在一个真实的课堂上,一个孩子就提了个问题,说课文中这个老汉,觉得他很了不起。
可是就在前几年,克拉玛依的那场大火,为什么大会主持人说,同学们,让领导先走!
结果,我们的领导出来了,几百个孩子被烧死了。
这个问题让我们的老师无言以对……”“这个问题”发生在现实之中,我们的课本和老师难以左右,但课本和教学却可以避免去触及这个深深的伤疤,让他们去承受他们这个年龄段无法承受之重。
即便是这篇课文不存在人物形象“高、大、全”的问题,非常真实,十分自然,这篇课文所涉及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也仍然是太深沉了一点。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郑老师的课堂上就有学生发现“这个‘盯’仿佛是对人们的一种警告”。
本来“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后来“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但经他一“盯”,就“很快排成队”,变得秩序井然了。
——这个画面也让另一个小朋友联想起另一个画面,说:
人家“911”从世贸大厦撤出时,没人“盯”着,不照样是“很快排成队”秩序井然的吗?
也让我无言以对。
太过理性,太过深沉,在课本中并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是笼罩在课本中的一种氛围。
二下有一“口语交际”活动是“过生日”:
“小朋友最喜欢过生日。
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怎样才能过一个愉快又有意义的生日?
”这是口语交际的好题目,好在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切中他们的兴趣爱好,但也有一个可以商讨的问题,这就是,在我看来,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儿童,“愉快”就是最大的也是最有意义的“意义”,不必在“愉快”之外另提有别于“愉快”的要求。
——难道“有意义的”这一天经地义的要求错了吗?
这就牵涉到儿童观这个大问题。
首倡发现儿童的卢梭指出:
“儿童不是小成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他认为“儿童时期自有儿童时期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方法,企望以成人的方法代替儿童的方法,那是最愚笨的事。
”应该“让他尽情地去享受他的游戏,他的嬉戏和愉快的本能”。
总之,要崇尚自然,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蒙特梭利也认为儿童有其特有的步调感知世界,他们的心智并不只是成人的儿童版,应当根据儿童的内在生命让儿童自由自然的发展,成人不应误以为自己是儿童的创造者,以自身行为决定其好或不好,有意义还是无意义。
周作人说:
“大抵在儿童文学上有两种不同的错误:
一是太教育的,即偏于教训;一是太艺术的,即偏于玄美。
教育家的主张多属于前者,诗人多属于后者。
其实两者都不对,因为他们不承认儿童的世界。
”他提出了“无意思之意思”这一概念,认为儿童通过阅读大人看似“无意思”的作品,能够使儿童充满空灵的幻想与快活的嬉笑,让他们“愉快的活动,这便是最大的实益”。
我在去年出版的《后唐宋体诗话》一书中,曾经举出他的《儿童杂事诗》里如下作品:
甲之二 新年二
昨夜新收压岁钱,板方一百压枕边。
大街玩具商量买,先买金鱼三脚蟾。
甲之十 书房一
书房小鬼忒顽皮,扫帚拖来当马骑。
额角撞墙梅子大,挥鞭依旧笑嘻嘻。
甲之二十 苍蝇
瓜皮满地绿沉沉,桂树中庭有午荫。
蹑足低头忙奔走,捉来几许活苍蝇。
丙之二 花纸二
老鼠今朝也做亲,灯笼火把闹盈门。
新娘照例红衣裤,翘起胡须十许根。
我认为,它们“真正值得称道的,就是不但以儿童为主角,而且以儿童为本位,写出了儿童心中所有或可能有的那点‘意思’,当然在大人看来也许是‘无意思’的。
但可贵处恰恰就在这里。
”
我们的课本和教学似乎就有“太教育的,即偏于教训”的倾向,虽然也讲童心童趣,但常常并不是作为真正的目的,而是以之为“诱饵”,引他们上大人“教训”的钓钩。
一篇篇地看,大多都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作品,但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就会发现真正的童心童趣太稀缺了,就连过生日也得在“愉快”之外加进所谓的“有意义”,似乎儿童自身的“愉快”是没有“意义”的,这实际上就是把儿童看成“小成人”或要教育成为“小成人”。
我不是主张不要教育,而是反对“太教育的”倾向,这中间有个分寸拿捏的问题。
恕我大胆直言,正是在“太”这一点上,我们继承了太多的传统,尽管教育的内容天差地别。
由此一“太”,我们的儿童往往就不太会被“感动”,往往就不太喜欢课本,就不太喜欢语文课。
皮亚杰指出:
“学习从属于发展,而非相反。
”他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不能错误地认为儿童的智力活动和道德活动始终只是受外界支配的,你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你怎么教他们就怎么学。
儿童确实富有可塑性,但千万不能把这种可塑性理解成为因受外界压力就改变形状、性质的一种特性,好比油灰或蜡那样,人要把它们塑成什么就能塑成什么。
可塑性指的是“发展各种倾向的力量”(杜威),这种力量不是外加的,而是儿童天性中本来就潜在的。
对儿童的发展成长,我们的要求似乎太过急切、急躁了。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盼望儿童快快成龙成凤的心愿,自然无可厚非,但千万不能陷入因此而有意无意地把我们的儿童教育成“小大人”,欲往城南望城北,这太可怕了。
我真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二上的这篇题为《从现在开始》的课文:
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
于是,他宣布:
“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
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
”
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
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
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第二个星期,轮到袋鼠上任了。
他激动地说: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
”听了袋鼠的话,大家直摇头。
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苦练跳的本领。
第三个星期,轮到小猴子当“万兽之王”。
大家都非常担心:
他会不会命令我们从现在开始,都得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
谁知,小猴子只说了一句话:
“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话音刚落,大伙儿立刻欢呼起来。
狮子见了,笑眯眯地说:
“不用再往下轮了。
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了!
”
我们不应像猫头鹰、袋鼠那样,而要学一学小猴子:
从现在开始,每个儿童都照自己的天性生活,学习,过得快乐幸福!
针对“太过深沉”的缺陷,我认为,课本与教学不妨浅近一点。
像五上《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大树”向“小苗”提出了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主张,“大树”明明指出这是对“21世纪的青年”的要求,我以为“小苗”暂时不学也罢。
又如三下《妙不可言的位置》,光读懂就须有相当广泛丰富的“前理解”,其中“质量”“紫外线”等物理学概念,“地球距太阳1.496×108公里,而金星跑太阳只有1.082×108公里”等语句,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就未必“妙不可言”,似乎可以换上更加浅近的文章。
浅近并不一定就是肤浅,像《走遍天下书为侣》《落花生》就是浅近而不肤浅的显例。
肤浅我们当然是要力求避免的,但浅近却应当是小学语文课本和教学所追求的。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马虎不得,但相关知识的深浅却值得推敲。
如这样来讲“祭奠”两字,我感觉就未免失之过深:
这两个字是会意字。
(出示甲骨文的字形)这就是“奠”的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表示酒坛子,下面是放酒的台子。
那“祭”呢?
(出示金文的字形)这是“祭”的金文,左上部分表示肉,右上部表示手,手拿着肉来祭祀。
底下的部分表示祭祀的台子。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字发生了变化。
(课件显示汉字演变过程)
我们深知老师的良苦用心,但一定得要从甲骨文、金文讲起吗?
可以讨论;我以为不必,尤其是有关“奠”字的部分,徒然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其效果却未必见佳。
这就说到了我希望学生学得“轻松一点”的建议。
上面提到的五上第三组说明文,课本明确要求:
“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
”我认为三个要求中的后面两个,对小学生来说就明显太高了,放到初中还差不多。
说明文其实比记叙文要难写得多,我想这是任何一个有点写作经验的人都会同意的。
李振村老师说得好:
“一篇课文,一课时或两课时,不可能解决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老师一节课能够抓住一点或两点做足文章,就很了不起。
”两点以上就很有可能多了。
一堂课除了重点学《桥》,还要“拓展阅读”其他比《桥》还要长的《桥墩》和稍短的《画家和他的孙女》两篇文章,轻松是无论如何谈不上的。
《桥》所在的五下第四组课文,课本要求学生“学习本组课文,要入境入情,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收集一些感人的故事,和同学进行交流。
”听它的“要”“还要”“还可以”的语气,就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味道,小学生可能一听就被镇住了,要求真的是多了一点,也高了一点,确实不太轻松。
我非常体谅编写者恳望学生多学从而更快成长的一片好意,但有时实际效果却可能恰恰适得其反,乃过犹不及也。
我说的轻松还包括宽松,而宽松还可能是轻松的前提。
如上文提及的《桥墩》《画家和他的孙女》两篇拓展阅读文章,是否可以由学生任选一篇,这就比要求两篇都读宽松多了;有的学生也可以两篇都不读,只读课文;读与不读,读几篇,都由学生自己决定,这就更宽松了。
我们小学生的学习环境确实并不宽松,真可谓宽松不足,严苛有余。
典型的例子是,试卷问《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答“〔唐〕李白”者被判为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李白”。
我想,“唐”字假若没有括号,勉强尚有判错的理由可说,加了括号还判错,说得严重点,就是有意跟我们的下一代过不去!
记得我收到朋友寄来的那张披露这一事实的《解放日报》,气得我不得不绝食抗议——那天的中饭我确实无心吃,要吃也实在吃不下去,太岂有此理了!
太荒唐了!
我之所以建议让小学生学得更加感性一点,浅近一点,轻松一点,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小学生过上真正快乐、天真、活泼、自在的童年生活。
为此,我们得在前人之后继续发现儿童。
我们特别要警惕这样的误区:
教育就是让儿童尽快适应当下的社会。
教育的真谛不是适应当下,而是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创造的主人是儿童自己,我们大人不应该、也不可能越俎代庖。
仅仅着眼于适应的教育,只会成为他们创造未来的包袱和障碍,因为未来有不确定性,绝对不可能仅仅出自我们当下的预见和设计,我们应当承认,我们的预见和设计,即使我们自以为无比合理、无比美好,但由于世界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所谓“合理”之“理”,所谓“美好”的标准、内涵也无不都会随着发生我们意料不到的变化。
举个极端的例子吧,仅仅着眼于适应的教育就好比从前给女孩子缠脚,她们流了三水缸眼泪,到头来还得放脚,何苦呢?
缠脚,并不符合儿童的天性,是逼着她们适应大人“当下”的结果。
反对缠脚,就是不把大人的当下强加于儿童,就是所谓儿童的发现。
发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五四时期我们初次发现了儿童,我们今天要继续不断地发现儿童。
我之所以建议让小学生学得更加感性一点,浅近一点,轻松一点,意在重提前辈关于教育应由成人为本位转向儿童本位,和大家共勉。
我们必须看到,社会本身已经在无意之中“教育”儿童去适应当下,我们的教育因此而更有必要勇敢地承当起发现儿童、尊重儿童、呵护儿童的使命。
我总是常常想起《一地鸡毛》中那位因家长没有给老师送礼而害“肚疼”的幼儿园儿童;对这种不良倾向,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加抵制,任其“疯长”,后果将不堪设想!
献芹如上,恳望方家、读者有以教我。
2012.2.2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性 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