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强化训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
- 文档编号:3436555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05.59KB
高考化学总复习强化训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
《高考化学总复习强化训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总复习强化训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总复习强化训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主要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一些特殊性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和特性,常与晶体结构、元素周期律及相关实验探究结合,同时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也是常考内容;以氯为代表的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氯水中各成分的检验和性质,HClO的氧化性、漂白性和弱酸性;Cl2的氧化性、实验室的制法实验综合问题;氯碱工业等;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的还原性,亚硫酸根离子和流酸根离子的检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等;氮氧化合物、氨、铵盐及硝酸的性质。
铵根离子的检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硝酸的强氧化性及硝酸的工业制法等尤为考查的比较多。
1.【2019年江苏卷】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向浓度均为0.05mo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I)>Ksp(AgCl)
C
向3mL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用pH试纸测得:
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
9,NaNO2溶液的pH约为8
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
2.【2019年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3.【2019年全国卷1】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4.【2019年全国卷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实验
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
5.【2019年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
C.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D.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
考点突破××××××××
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2.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量的二氧化硫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
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C.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
D.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98变为4.68,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了
3.化学渗透在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富含高碘酸的食物适合于所有人群
B.化石燃科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造成污染。
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利用铁比铜金属性强的性质,常用FeCl3溶液腐蚀Cu来刻制印刷电路板
D.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是利用了明矾溶液的酸性
4.制取Na2CO3和高纯Si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属于固氮反应
B.步骤②为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O2至饱和后,再通入NH3
C.反应⑤、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用精馏的方法可提纯三氯氢硅
5.对
的性质进行探究,设计了以下实验()
已知:
、
、
等称之为拟卤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均与卤素单质相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颜色变红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B.红色溶液褪色表现了
的漂白性
C.氧化性:
D.无色溶液Ⅱ中滴入适量的
溶液,溶液又变成红色
6.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B.11∶3C.3∶1D.4∶1
7.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
①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可证明SO2有漂白性
②浓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稀硝酸可除去
试管内壁的银镜,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
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③取少量Na2SO3样品加入Ba(NO3)2溶液后,
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证明Na2SO3已氧化变质
④某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
无味气体,该溶液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确定该溶液存在CO
⑤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
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一定有NH
A.②⑤B.④⑤C.①②D.全部
8.将足量Cl2缓缓通入含0.02molH2SO3和0.02molHBr的混合溶液中。
在此过程中溶液的pH与Cl2用量的关系示意图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且不考虑Cl2与水反应)()
A.
B.
C.
D.
9.2018年10月15日,中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系统第15、16号卫星,其火箭推进剂为高氯酸铵(NH4ClO4)等。
制备NH4ClO4的工艺流程如下:
饱和食盐水
NaClO3
NaClO4
NaClO4
NH4ClO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4ClO4属于离子化合物
B.溶解度:
NaClO4>NH4ClO4
C.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H4Cl
D.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10.《本草纲目》中对玻璃有如下叙述:
“本作颇黎。
颇黎,国名也。
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即水晶,主要成分为SiO2)同名。
有酒色、紫色、白色,莹澈与水精相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文中所描述的玻璃颜色,来自某些金属氧化物
B.玻璃质地坚硬,不易破碎
C.将石灰石、纯碱、石英在高温下熔融,可制得普通玻璃
D.不能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
11.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主要以铵盐和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可用电解法从溶液中除去。
有Cl-存在时。
除氮原理如图1所示。
主要依靠有效氯(HClO、ClO-)将NH
或NH3氧化为N2。
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电解时,氮的去除率和水中有效氯浓度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H=3时,主要发生ClO-氧化NH3的反应
B.pH>8时,有效氯浓度随pH的增大而减小
C.pH>8时,NH
转变为NH3·H2O,且有利于NH3逸出
D.pH<8时,氮的去除率随pH的减少而下降的原因是c(HClO)减小
12.用
与
反应制备KI固体,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关闭K,在各装置中加入相应试剂,向装置B中滴入30%的KOH溶液,制得
;③打开K,通入
直至饱和可制得KI,同时有黄色沉淀生成;④关闭K,向所得溶液滴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充分逸出
;⑤把装置B中混合液倒入烧杯,为除去硫酸,加入足量碳酸钡,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可得成品。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②可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无色
B.步骤③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硫化氢
D.步骤⑤中一系列操作为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蒸馏
一、考点透视
1.【答案】C
【解析】A.先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加入KSCN溶液前溶液中存在Fe3+,而此时的Fe3+是否由Fe2+氧化而来是不能确定的,所以结论中一定含有Fe2+是错误的,故A错误;B.黄色沉淀为AgI,说明加入AgNO3溶液优先形成AgI沉淀,AgI比AgCl更难溶,AgI与AgCl属于同种类型,则说明Ksp(AgI)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故C正确;D.CH3COONa和NaNO2溶液浓度未知,所以无法根据pH的大小,比较出两种盐的水解程度,也就无法比较HNO2和CH3COOH电离出H+的难易程度,故D错误。 【点拨】在检验离子时注意试剂的滴加顺序也很关键,应先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在滴加氯水,观察到溶液变红,则证明有Fe2+。 2.【答案】B 【解析】A.NH4HCO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体现Al2O3具有两性。 【点拨】主要考查非金属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漂白剂类型有氧化型(双氧水,氯水等)、吸附性(碳)、形成新化合物型(SO2)。 3.【答案】A 【解析】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 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 A项、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故A错误;B项、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故B正确;C项、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D项、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故D正确。 【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握物质性质、反应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A.氯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碳酸氢钠,不能制备次氯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选;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双氧水的分解,因此可以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能达到实验目的,B不选;C.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与乙酸乙酯不反应,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选;D.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可以制备二氧化硫,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选;答案选A。 【点拨】因为酸性: HClO>HCO ,所以得不到高浓度的次氯酸而是会生成次氯酸钠和碳酸氢钠。 5.【答案】B 【解析】A.液氯就是液态的氯气,与钢瓶不反应,可以储存在钢瓶中,A项正确;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B项错误;C.石英、水晶、硅石、沙子的主要成分均为二氧化硅,C项正确;D.硫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火山口处有硫单质,D项正确。 【点拨】考查物质的性质,注重在记忆。 二、考点突破 1.【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该物质能够与很多金属反应,根据选项B最符合,该强水为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属;答案选B。 【点拨】文言词义的解析是关键,性最烈,能蚀五金,五金八石皆能穿第,说明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选项中只有硝酸最符合。 2.【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硫可以杀菌消毒,微量的SO2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A正确;B.汽油不是可再生能源,故B不选;C.漂白粉与二氧化碳和水结合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光照分解,所以漂白粉变质不是被氧气氧化,故C不选;D.CO2的饱和溶液pH为5.6,雨水pH小于5.6是因为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了亚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亚硫酸能被空气氧化成硫酸,酸性增强,pH下降,故D不选;故选A。 【点拨】二氧化硫虽然有毒,但微量使用是可以的;能杀菌消毒的很多物质都有毒,只要用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是可以使用的。 3.【答案】D 【解析】A.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吃富含KIO3的食盐,但不能多吃,多吃会导致升高血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故A错误;B.化石燃科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造成污染。 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会导致温室效应,故B错误;C.利用Fe3+的氧化性比Cu2+强的性质,可用FeCl3溶液腐蚀Cu来刻制印刷电路板,故C错误;D.明矾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为Cu2(OH)2CO3,溶于酸性溶液,故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故D正确;答案为D。 【点拨】注意CO2会造成温室效应,同样是不利于人类生存。 4.【答案】B 【解析】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气,是氮元素的单质变为化合物的过程,因此属于氮的固定,A正确;B.CO2在室温下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若先通入CO2,后通入NH3,则反应产生的HCO 离子浓度较小,最后得到的NaHCO3就少,或根本不产生NaHCO3固体,而NH3易溶于水,先通入NH3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CO2的吸收,因此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NH3,再通入CO2气体,B错误;C.反应⑤、⑥中均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这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由于三氯氢硅沸点只有33℃,比较低,与其它杂质的沸点不同,因此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提纯,分馏方法也叫精馏,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 【点拨】本题以制取Na2CO3和高纯Si的工艺流程为线索,考查了物质制取过程中加入物质的先后顺序、反应类型的判断、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等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在实验中的应用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A.溶液颜色变红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故A错误;B.红色溶液褪色表现了 的还原性,故B错误;C.溶液颜色变红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该反应没有生成 ,说明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不强于 ,故C错误;D.无色溶液Ⅱ中含有亚铁离子和SCN−,根据分析SCN−与氯离子相似,具有还原性,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强于氯离子,根据拟卤素的化学性质均与卤素单质相似,所以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强于SCN−,即滴入适量的 溶液,先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溶液又变成红色,故D正确。 【点拨】三价铁离子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氰化铁红色溶液,硫氰化铁红色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三价铁离子最高价,高锰酸钾不能与三价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CN−中S为-2价,C为+4价,N为-3价,S、N均处于最低价,+4价C氧化性较弱,所以高锰酸钾与SCN−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褪色,说明SCN−和氯离子相似,具有还原性;硫氰化铁红色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由于二氧化硫具有强还原性,不与SCN−反应,而三价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被二氧化硫还原为亚铁离子,导致溶液褪色。 据此来解题。 6.【答案】D 【解析】根据ClO−与ClO 的浓度之比1∶3,由Cl到ClO-,失去1个电子,由Cl到ClO ,失去5个电子,一共失去1+3×5=16个电子;由Cl到Cl−,得到1个电子,需要16个原子才能得到16个电子,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16∶(1+3)=4∶1,故答案为D。 【点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常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运用守恒规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 氧化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 7.【答案】B 【解析】①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可证明SO2有还原性,故①错误;②浓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因为2NaOH+SiO2=Na2SiO3+H2O,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②错误;③取少量Na2SO3样品加入Ba(NO3)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BaSO3,再滴加稀盐酸,BaSO3被溶液中的NO 和H+氧化为BaSO4沉淀,,因此不能证明Na2SO3已氧化变质,故③错误;④某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可能存在HCO 、CO 离子,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确定该溶液存在CO ,故④正确;⑤含有NH 的离子的溶液,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能放出NH3气,它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该溶液一定有NH ,故⑤正确;故B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 B。 【点拨】和强氧化剂反应时,SO2一般表现为还原性,要区分还原性与漂白性。 8.【答案】A 【解析】亚硫酸根离子与溴离子都具有还原性,但是亚硫酸根离子还原性强于溴离子,通入氯气后,氯气首先氧化H2SO3为H2SO4,H2SO3反应完毕,然后再氧化Br−。 氯气氧化亚硫酸生成硫酸: Cl2+H2SO3+H2O=H2SO4+2HCl 0.02mol0.02mol0.02mol0.04mol H2SO3为弱酸,生成两种强酸: H2SO4和HCl,c(H+)增大,H2SO3反应完毕,消耗Cl20.02mol,Cl2过量0.01mol,然后再氧化Br−: Cl2+2HBr=Br2+2HCl 0.01mol0.02mol HBr全部被氯气氧化转变为Br2和HCl,HCl和HBr都是强酸,所以c(H+)不变;答案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Cl2能氧化HBr,Br2能氧化H2SO3,氯气首先氧化H2SO3为H2SO4,H2SO3反应完毕,然后再氧化Br−,由于Br-全部转变Br2,所以HBr和H2SO3都完全被氧化。 9.【答案】C 【解析】A.NH4ClO4是由铵根离子与高氯酸根形成的离子键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故A正确;B.根据NaClO4 NH4ClO4,当加入氯化铵后,析出高氯酸铵的晶体,得出高氯酸铵溶解度小于高氯酸钠,故B正确;C.最后的母液中含有的NaCl可循环利用,故C错误;D.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x+(-2)×4=0,则x=+7,故D正确;故选C。 【点拨】制备类实验题,清晰定位各步骤的产物,及反应条件,易得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Cl。 10.【答案】B 【解析】A.玻璃中含有少量金属氧化物,能够使玻璃呈现不同的颜色,故A正确;B.玻璃是一种质地坚硬,容易破碎的玻璃态物质,故B错误;C.制玻璃的原料是: 石灰石、纯碱、石英,三者在玻璃熔炉中高温熔融可制得玻璃,故C正确;D.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长时间后,塞子不容易打开,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故D正确。 【点拨】玻璃是传统的硅酸盐产品,普通玻璃由石灰石、纯碱、石英在高温下熔融烧制而成,玻璃是易碎品。 11.【答案】A 【解析】A.pH=3时,有效氯主要以HClO存在,主要发生HClO氧化NH3的反应,反应后,次氯酸被还原为氯离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HClO+2NH =3Cl−+N2+3H2O+5H+,故A错误;B.根据图像,pH>8时,有效氯浓度随pH的增大而减小,故B正确;C.当pH>8时,有效氯浓度下降,而氮的去除率却并未明显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pH升高有利于NH 转变为NH3,NH3可直接在电极上放电而氧化(或pH升高有利于NH 转变为NH3,且有利于NH3逸出),故C正确;D.当pH<8时,氮的去除率随pH的降低而下降,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可能的原因是: 随溶液pH降低,c(H+)增大,Cl2+H2O⇌H++Cl−+HClO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HClO)减小,使NH 的氧化率下降,故D正确。 【点拨】结合图象,观察分析图象中横坐标与纵坐标代表的意义,及水溶液中氯气的溶解平衡,PH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也是解题关键因素。 PH降低,c(H+)增大,Cl2+H2O⇌H++Cl−+HClO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HClO)减小,使NH 的氧化率下降。 12.【答案】D 【解析】A.滴入30%氢氧化钾溶液后,发生反应 ,棕黄色(碘水颜色)溶液变成无色,故A正确;B.黄色沉淀为单质硫,反应为 ,故B正确;C.尾气只能是 ,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硫化氢,故C正确;D.一系列操作应为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蒸发结晶,故D错误;答案选D。 【点拨】本题以KIO3与H2S反应制备KI固体,考查了两种反应物制取的反应顺序,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的方法等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在实验中的应用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复习 强化 训练 非金属 及其 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