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中医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docx
- 文档编号:3430452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21.09KB
浅谈高等中医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docx
《浅谈高等中医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等中医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高等中医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
浅谈高等中医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对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作为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原创的医药科学,具有极大的自主创新潜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当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正处在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好形势下,如何正确的分析形势,科学制定发展策略,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1必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分析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现状
1.1发展成就不容忽视
建国以来,高等中医药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历史性成就。
高等中医药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大变化,显示出了蓬勃生机。
初步实现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基本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的卫生保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中医药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中医药事业与产业焕发蓬勃生机。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业已形成领导重视教学、制度保障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和长效机制;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以中医、中药类专业为主体,临床医学专业为延伸,公共事业管理、医药经济类专业为补充的专业布局;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研究成果积极服务人类健康,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中医药在重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交流领域不断扩展,高等中医药教育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深受世界人民的欢迎;中医文化传承方向不断凝聚,中医文化正在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1.2发展问题不容回避
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一样,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社会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认识还不统一、投入还不足,校际之间、各科类之间发展还不平衡;②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创新能力还不强,中医药教育水平总体上还不高,办学理念、教育观念亟待变革与创新;③定位不准、特色不明、趋同发展、盲目攀升的现象还存在;④高等中医药教育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偏低,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亟待提升;⑤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较弱,教育质量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⑥教师数量总量不足,学科带头人缺乏,特别是高水平的中医教育家还不多。
以上问题和困难说明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完全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符合,与自身应有的地位和影响还不完全相称。
1.3发展环境不容错过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中西医并举,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方针。
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
这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无穷动力。
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度逐步提高,国内中医药事业的竞相发展,中医药产业的综合效益逐渐凸显;中医药作为中国软实力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可,群众对中医药简、便、廉、验越来越信赖;随着民众灾难意识的增强,中医防大疫的功能将更加凸显,从2003年的非典的防控到前不久的手口病的治疗和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都说明了这一点。
国际上对中医药越来越接受,中医药市场逐步扩大。
我们要看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政府的重视和要求,社会的关注和企盼,百姓的需求和信赖,国外的热心和认同,自身的职能和责任;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奋发图强,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铺好振兴中医药的必由之路。
2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2.1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中医药人才观
人才观是指关于人才的本质及其发展成长规律的基本观点。
在进行人才培养、教育、使用、考核、引进等方面工作中,都受到一定的人才观的影响,社会的人才观影响中医药教育观。
当前,社会上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层次提高,范围扩大,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存在求全责备的现象,比如认为中医博士、硕士这样的高级人才,就应该手段高超、个个能开方看病、药到病除,岂不知中医药学是一个需要反复实践、反复临床的经验性很强的学科,人才成长有特殊的规律,需要特殊的环境,不可能在院校教育中解决终身精进术业的问题。
还有,社会对中医药人才需求范围扩大,中医药毕业生不可能都是进医院、进药厂,也可能进社区、进农村,甚至进美容院、洗脚城,而且随着中医保健业的发展,中医药技术性人才进入服务产业的比例还会越来越高。
不进政府部门不高贵、不进医院不体面的观点必须改变。
传统人才观念已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要,观念的更新必须及时推进。
这种推进需要政府的宣传以及有识之士的传播,更需要中医药院校去营造氛围。
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要增强引领力,特别是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要积极主动适应人才观的变革,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中贯彻科学的人才观,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标准与管理模式,改革培养层次,增强人才的适应性。
2.2地方政府树立科学的中医药教育观
教育观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党和国家对于教育是高度重视的,制定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于中医药教育也进行了大力的扶持和支持,原国家教委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1997),强调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对中医药教育的宏观调控。
但在现实中,地方政府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尽相同。
有的省市将振兴中医药作为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把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重点高校加以建设,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些中医药院校发展势头强劲,同时又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
但是,有的省市对高等中医药教育重视程度却没有那么高,总体投入和外部环境的营造上都存在些许问题。
此外,中医药学生的培养对实验仪器与实验室、病种选择、医院条件、带教老师的素质等诸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作为投资主体的地方政府不加大对中医药院校的投入是很难造就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
而且在地方整体医学教育中,结构还要合理,医药学各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要协调发展,专业设置不能重复。
有限资源必须用以提高学术研究和临床医疗水平,否则教学质量无法面对众多优秀考生及其付出不菲费用的家长们的期望和精品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胜任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2.3高等中医药院校树立科学的中医药教育发展观
中医药教育发展观是在一定时期内,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地区、一个学校在中医药教育发展进程中对中医药教育发展及中医药教育怎样发展的总的看法。
制定区域中医药教育发展规划首先必须有明确的中医药教育发展观,离开一定的发展观而去制定中医药教育发展规划是很难想象的。
首先,树立正确的中医药教育发展目的观。
发展目的观主要回答为什么发展中医药教育。
中医药教育发展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发展观受主体的需求和利益的影响。
教育的目的应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发展。
如果把中医药院校和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当作官员或校长的政绩工程,功利目的替代教育发展本然目的,那么,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长时效性往往会屈从于利益的现时性要求,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文化性往往臣服于利益的物质性,中医药教育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往往受制于利益的强制性,从而导致有利益增长没有中医药教育进步甚至具有强大破坏性的教育发展。
其次,树立正确的中医药教育发展阶段观。
任何发展都是在一定阶段上的发展,中医药教育发展必须明确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阶段、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阶段、中医药国际化的阶段、中医药学理论的发展阶段以及中医药院校的实力发展阶段。
中医药教育应顺序这些阶段化要求,发挥自身优势,结合院校的传承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继承发扬和创新特色,保持显著性、独有性和差异性。
当然,政府也要建立多元评价指标、多元激励机制,对医学院校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
再次,树立正确的中医药教育发展内容观。
近些年,许多中医药院校热衷可见的、可量化的物质性教育发展内容,而对创新能力、个性、审美素养等隐性的、不可量化的精神性内容往往漠视甚至排斥。
比如,把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当作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把教育对经济贡献率的提高当作教育功能的优化;热衷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被忽视;热衷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忽视了中医药实用性人才的培养。
在教育的内容上中医药教育特殊的人文品格、精神性、长时效性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中医药教育既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与时俱进;又要坚持植根中华传统文化,办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3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状态找准发展的战略
3.1科学定位,保持协调发展
科学定位是学校发展的方向,科学定位的重要意义在于正确地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明确发展目标,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主动权,争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所谓科学定位关键有2点:
①要切合实际,②要有前瞻性。
从总体上看,中医的高等教育经过数十年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微观上看,各校发展并不平衡,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在目标定位上,不能一哄而上,盲目求大。
从全局上说,全国中医药院校在布局上势必有主有次、有重有轻、有先有后,不可能都是研究型中医大学定位,不可能都是教学研究型,也不可能都是大而全、大而强。
中医药院校要避免和减少同质化竞争,主动谋求错位发展和差异发展;要适应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增设一批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专业;加强针对新农村建设的专业建设,如创办农村需要的中医学专业。
3.2理清思路,推动创新发展
办学实践是办学理念产生的源泉,理性思考是办学理念丰富和提升的必然过程。
思路决定出路,中医药院校要善于总结办学过程中的经验得失,把握社会发展形势和政策理论,树立现代教育观,体现时代精神,思考形成怎样的办学理念。
要以学校的优良传统为基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发展;要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开拓校长的思路,丰富校长的思想,提高执行力度,使校长的办学理念更充实、更深入。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发展中要强化一个中心:
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二个并重:
教学与科研并重,继承和创新并重;增强三个适应性:
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建成四个基地:
建成中医药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农村中医药实用型人才与技术培训基地、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基地;发挥五种职能: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文化传承;实施六大工程:
教学质量、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学生就业、学科建设、内部管理体制。
3.3适度扩张,注重内涵发展
前一阶段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发展多表现为量的扩张,而下一阶段中医药教育将凭实力进取显示出质的飞跃,更高层次、更深层面的竞争也将展开,发展也更艰难、更富挑战性。
但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之后,并不意味着规模扩张的任务已经完成。
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本来就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确有必要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实现较大幅度的扩展,但发展方针必须由以规模拓展为主向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转变,变单纯追求外在规模的做大为注重形成内在品质的做强,毕竟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下一阶段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3.4彰显特色,着重优势发展
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地比较持久稳定地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地、独特优良地办学特征。
办学特色可体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
学科结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特色,社会服务地域和领域特色,办学传统特色,校园文化特色。
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既传授医学科学知识,又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专业教育,既具有普通专业教育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
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必须科学定位、强化特色、发挥优势,尽快突破当前统一、单一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从市场的多元需要和自身的实际出发,真正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和生存空间,并努力探索与这种发展定位和生存空间相适应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
此外,还要特别重视自身的历史传统,凝练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孕育、成长、积淀、发展起来的办学特色,始终不忘鲜明的办学特色必然建在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学术氛围、深厚的历史传统之上。
3.5深化改革,突出开放发展
一方面视野要宽,将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地方化、民族化与国际化结合来看。
将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放到地方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去考虑,同时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置于世界背景之中,以国际社会的视野确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乃至采取具体的改革措施;加大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教育经验,提高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另一方面,机制要活。
要通过深化改革,在宏观层面构建起开放多元模式,完善有效的政策和机制,激活多种社会力量投入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热情,尽快形成高等中医药教育多元主导和参与的格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高等 中医 教育 科学 发展 若干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