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期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十九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docx
- 文档编号:3424105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33MB
清朝中期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十九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docx
《清朝中期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十九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朝中期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十九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朝中期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十九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清朝中期“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十九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
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
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
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
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
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代中期,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
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
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
扬州八怪包括:
高翔、黄慎、金农、李方膺、李鱓、罗聘、汪士慎、郑板桥(郑燮)八人绘画作品。
我们先来分享金农白描绘画作品。
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
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
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
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
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
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
五十三岁后才工画。
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淡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主要传世作品有《梅花图》、《礼佛图》、《墨梅图》、《红兰花图》、《红绿梅花图》、《兰花图》、《竹图》、《神龟图》、《牵马图》、《佛像》、《梅花图》轴美国藏、《梅影图》、《金农自画像》、《梅花竹石图》、《醉钟馗图》、《溪山村庄图》、《月华图》、《人物山水图册》、《墨戏图册》等。
清朝中期金农《梅花图》赏析
《梅花图》轴,清,金农绘,纸本,墨笔,纵125.4厘米,横26.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墨梅是金农十分擅长的题材,尤其是花萼繁茂的墨梅,该图即为其中之一。
图中画家以湿墨写淡,以细笔圈花点蕊,墨色浓淡兼具,体现出丰富的层次。
枝干俯仰穿插,生意盎然,虽繁枝密萼,但是布局繁而不乱、疏而不散。
枝干及花萼参以金石、楷书笔法,笔墨生拙,意趣清幽,颇有古意。
自题:
“七十四翁,杭郡金农画以自赏”。
钤“生于丁卯”(白文方印)。
清朝中期金农《礼佛图》赏析
《礼佛图》轴,清,金农绘,绢本,设色,纵91.6厘米横57.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室内一居士长跪蒲团上,双手合十,前方圆案上供佛像、香炉、经册,屋外双树围绕。
人物衣纹用线简劲流畅而略显虬曲,屋舍及屋外双树用笔朴拙厚重,体现了金石笔意。
礼佛图是宋元以来比较常见的题材,不同于蕃王礼佛、龙王礼佛等宗教意涵较强的题材,居士礼佛更注重个人的宗教和情感体验。
金农晚年静心事佛,该图融入了他个人的宗教体验和情感,生拙的笔意、富有的层次水墨与虔诚的情感相交融,使全画体现出静谧的禅意。
自题:
“杭郡金农画”。
钤“金氏寿门”(朱文方印)。
鉴藏印:
“王龙”(白文方印),“心远庐考藏记”(朱文方印)。
清朝中期金农《墨梅图》赏析
《墨梅图》轴,清,金农绘,纸本,墨笔,纵117厘米,横43.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
“香雨三兄良友以前明内库纸乞予画江梅小直幅。
因仿元人王元章法。
奉其教益,茶熟香温时定多物外之赏也。
并题一诗:
砚水生冰墨半淡,画梅须画晚来寒。
树无丑态香沾袖,不爱花人莫与看。
稽留山民金农,时年七十。
”钤“金氏寿门”朱文印。
本幅绘梅花离离疏影,生气盎然。
以湿润的淡墨写枝干,以细笔勾画花蕊。
整幅画面悠然淡雅。
清朝中期金农《红兰花图》赏析
清金农红兰花图立轴,绢本,设色,纵63.7厘米,横4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写红兰倒悬而生。
淡墨略加石绿,挥洒出飘逸的兰叶,以淡墨勾边,着笔自如。
以胭脂点写兰花,重彩略为勾描筋络,焦墨点提花蕊。
色艳而不俗,灵动清新,笔意自由奔放,古拙丽秀,反映了作者独特而不落俗套的艺术视角。
清朝中期金农《红绿梅花图》赏析
清金农红绿梅花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38厘米,横65.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从款题中可知是金农将元人辛贡、王冕所创的粉、白梅法,集写于一画之中的杰作。
全幅花枝繁密,生机勃发。
以大笔淡墨画淡,浓墨点苔,枝条疏密有致。
勾花点蕊,以粉朱、铅白点染花瓣,清丽透逸,有暗香浮动,韵清神幽之感,款署“七十三翁杭郡金农记”。
是作者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清朝中期金农《兰花图》赏析
清金农兰花图立轴,纸本,墨笔,纵130.5厘米,横3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从自题中应知此图与《红兰花图》同作一时。
笔法相同,构图上有所变化,增加了平地的兰丛,与上方倒垂之兰呼应。
用笔更为豪放纵横,挥洒自如,红兰没有用浓墨点蕊,倒也艳丽脱俗。
清朝中期金农《竹图》立轴赏析
清金农竹图立轴,纸本,墨笔,纵112厘米,横30.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作者在自题中说自己所画此竹“无潇洒之姿,有憔悴之状”。
画中竹叶晦暗粘连,似蒙尘厚重,苍凉凄婉。
浓淡墨色营造出天籁深远的意境。
构图婉丽可人,秀逸不凡。
清朝中期金农《神龟图》赏析
清朝中期金农《神龟图》纸本设色107cmx38cm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画面淡墨相宜,江面上,波浪起伏,江边一块大石头上,长满了青苔,一支神龟俯卧在石头上,悠闲自得。
石头边长满了青草,画面上端写的是神龟篇。
清朝中期金农《牵马图》赏析
清金农《牵马图》轴纸本设色49cmx80.2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写一老者牵马独步宦门。
画家以生拙苍凝的书法用笔写画,淡笔焦墨,老笔纷披,墨线古朴生涩,深沉缓重,将牵马人踌躇的神态,骏马强健的肌体,描绘得生动准确。
清金农牵马图轴为金农的言志作品,表达了画家空怀才能而无法施展抱负的悲凉。
图中人物与雄健的骏马是画家的自喻,而人物无奈的神情和骏马无法驰骋的神态又可以体会画家的悲苦。
这幅画纯以线条为之,观完人叹惋。
清朝中期金农《佛像》赏析
清朝中期金农《佛像》纸本设色134cmx64cm现藏于日本国立博物馆。
清朝中期金农《梅花图》赏析
清朝中期金农《梅花图》轴纸本,设色,墨笔,130.2×28.2厘米。
弗利尔美术馆藏。
图中取梅树老淡一截,通贯画幅正中,顶天立地,布局奇绝,又以大笔铺枝,小笔勾瓣,繁枝密萼,穿插左右,枝干以饱含水分的淡墨挥写,浓墨点苔,更显出老梅凌寒的性格。
“花光迷离,恍如晓雪之方开”。
右侧上端有作者自题,乃知为追思五十年前,观元至大辛少府贡粉矮梅卷情事,凝想而作,款署:
“荐举博学宏词杭郡金农画记,时年七十又五。
”此为金农老年精心之作。
清朝中期金农《梅影图》赏析
清朝中期金农《梅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朝中期金农《金农自画像》赏析
清朝中期金农《金农自画像》纸本墨笔131.3×59.1cm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扬州八怪之一金农73岁时的自画像。
画中老者身着布衣,持杖侧身而立,姿态笃定,神情超然。
其头部画法较为写实,具有肖像画的特征,浓密的长髯,细细的发辫,矍烁的双目,真实传神地描绘出金农本人奇倔傲世的性格特征。
图中人物的体貌不求形似,极尽夸张,具有漫画意味,这是一种文人画家逸笔的肖像画。
画家以焦墨渴笔勾勒人物形象,线条生拙简朴,脱胎于南宋马和之“兰叶描”,与题款及诗文的“漆书”共同体现出生涩拙朴、奇绝脱俗的风格。
清朝中期金农《梅花竹石图》赏析
清朝中期金农《梅花竹石图》广州美术馆藏。
清朝中期金农《醉钟馗图》赏析
清朝中期金农《醉钟馗图》中国美术馆藏。
清朝中期金农《溪山村庄图》赏析
清朝中期金农《溪山村庄图》旅顺博物馆藏。
清朝中期金农《月华图》赏析
清朝中期金农《月华图》纸本设色116×5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幅右下款识:
“月华图画寄墅桐先生清赏。
七十五叟金农。
”钤“金吉金印”、“生于丁卯”印。
又收藏印三方。
鉴藏印“谭观成印”等3方。
此图是金农晚年画赠友人之作。
全画中只有一轮满月,里面是凹凸起伏的阴影,外缘放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光芒。
画面赋色简逸纯净,却表现出画家强烈的感情。
传统作品中月亮往往被赋予神话色彩,内有嫦娥、玉兔、桂树等形象,在文人画中,更多的是作为补景出现。
《月华图》的构思则别出心裁,以写实的手法直接表现月亮的光华,以奇致胜。
此图画法上几乎看不到传统的笔墨之法,阴影的表现充分发挥了水墨在宣纸上产生的效果,与暖色调的淡色光芒形成对比,衬托出月光的皎洁明亮。
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意与神和、迹与手化,天趣自成,展现出画家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张庚《国朝画征录》曾评金农画道:
“非复尘世所见,盖皆意为之。
”此图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清朝中期金农《人物山水图册》赏析
清金农《人物山水图册》纸本,墨笔或设色,每开纵24.3厘米,横31.2厘米,册共12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分别绘佛像、山水、人物故事等。
此图用笔灵活古拙,山石用意笔写之,淡墨轻染,岸柳、杂树、芭蕉用勾点夹叶法,钱荷用臥笔横点,佛像、人物、山鬼用笔滞涩朴拙,富有韵味。
全画笔法生拙奇奥,设色清秀淡雅,意境幽深,为金农山水人物画代表作品。
此册共12开,分别绘佛像、山水、人物故事等。
第一开:
墨笔白描佛像、菩提树,画左自题2行,款“己卯八月”。
钤“金吉金印”。
第二开:
画礼佛图,右方自题6行,款“心出家盫僧畫記”。
钤“金吉金印”。
第三开:
画秋林共话,左方自题8行,款“稽留山民記”。
钤“蓮峰居士”等二印。
第四开:
画湖山采菱,右下自题七言诗一首,下题记6行,款“冬心先生筆記”。
钤“冬心先生印”。
第五开:
画青山薄汀,上方自题词一首,款“乾隆二十四年八月十一日七十三翁金農畫記”。
钤“金氏寿门”印。
第六开:
水墨画鬼趣图,左上自题7行,款“龍梭仙客記”。
钤“金农”、“蓮峰居士”二印。
第七开:
画玉川煮茶图,自题2行,款“昔耶居士”。
钤“寿”一印。
第八开:
画板桥流水,桃林策杖。
左方自题七绝一首,款“金二十六郎畫詩書”。
第九开:
画柳塘间舟,右上自题七言诗一首,款“曲江外史畫詩書”。
钤“冬心先生”印。
第十开:
画花塘长亭,上方自书词曲,款“金牛湖山詩老小筆並自度一曲”。
钤“寿”、“朋”二印。
第十一开:
画抱膝长思,右上自题“昔年曾見,金老丁晚年自號也”。
钤“金老丁”印。
第十二开:
画山僧叩门图,左下自题七言诗,款“昔耶居士並題”。
钤“囗泉”一印。
裱边、附页有健菴、吴湖帆题记。
此图用笔灵活古拙,山石用意笔写之,淡墨轻染,岸柳、杂树、芭蕉用勾点夹叶法,钱荷用臥笔横点,佛像、人物、山鬼用笔滞涩朴拙,富有韵味。
全画笔法生拙奇奥,设色清秀淡雅,意境幽深,为金农山水人物画代表作品。
藏印:
“曾藏潘健盦處”、“銘心絕品”、“貞甫審定”等62方。
庞莱臣《虚斋名画录》著录。
清朝中期金农《墨戏图册》赏析
清朝中期金农《墨戏图册》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朝 中期 扬州 之一 十九 精品 绘画 作品 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