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新课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docx
- 文档编号:341620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81KB
落实新课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docx
《落实新课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新课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落实新课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落实新课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斗门区白蕉镇六乡中心小学
我校从2003年秋季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在这六年的实验工作中,我们加强教改科研,建立培训、教学、科研相结合的课改常态工作,以教育科研推动课改,以课改促进教育科研,加强课改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研究,大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有效的师生评价体系,加强学校特色品牌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有效的落实课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质量的完成课改工作。
一、端正思想,加强领导,把课程改革作为学校中心工作。
1、成立课改实验领导小组。
我们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遵循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原则,负责指导全校课改工作的实施,学校把课程改革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
2、制定有效保证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进程的有关方案和制度。
如为了有效保证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学校拟定《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教师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日常教学常规管理与评价细则》、《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教师教学教研绩效评价奖励方案》、《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情况评价观察量表》、《学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推进课改工作的各项制度,加强落实,扎实开展课改实验工作。
3、加强教研经费的投入,做好新课改工作的保障。
新课改实施顺利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更新和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吃透和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精神,补充和更新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手段就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先行工作,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因此,学校在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每学年拿出了约6万元的经费用于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教研活动经费,保证各种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改革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极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确保培训工作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教学行政管理理人员和全体教师必须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坚持做到“边培训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
1、系统学习。
学校教师人手一本《课标》,人手一本《课标解读》,教研组长提前分工,明确每次学习的内容,并写好学习心得体会,到每周的集中学习时间时交流学习体会。
2、集中学习。
利用每双周周一下午两节课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
一是邀请了镇区教研员、进修学校老师来校指导课堂教学,作专题讲座;二是分科组组织教师观看优秀录像课例或专家讲座等;三是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分享成功的课改经验。
3、外出学习。
按照“分级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人人达标”的培训原则,学校一方面每年有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区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及时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论理和教育教学手段;另一方面根据区镇教研部门的组织安排,每学期均组织骨干教师到外省、市听课观摩开拓视野,吸取外地专家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老师们珍惜每次外出机会,每次外出学习均有学习记录,学习体会,每次学习后回校做好传达辐射工作,以点带面。
通过培训和学习,我校100%的教师取得上岗培训合格证书,教师们对小学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新了教育理念。
三、积极开展“四课”活动,探索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
随着课标理念学习的深入,老师们必须把新理念注入课堂,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才是最终的目标。
因此,学校提出“新理念新教法新课堂”为口号的课堂教学改革,把课改的重点聚焦于课堂,我校积极开展“四课”活动,探索构建起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示范课,即典型引路课。
选定张贵明、赵燕飞、赖丽芳、何娟红、马素秾、赖乙端等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每学期上一次专题研究课展示,供大家学习,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二是汇报课(达标课)。
即全员必做的课,在典型引路的基础上,教师每学期至少在所在年级上一节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公开课,作为自己课堂最高水平的汇报。
三是抽查课,即推门进的课。
学校中心教研组通过推门深入课堂,了解教师课堂中的实际问题,再学习研讨不断改进。
四是评优课。
每学期均分学科分别组织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空间,鼓励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并选送优秀的青年教师参加镇区的优质课教学竞赛活动。
通过六年来四类课的坚持开展,极大地推动了我校课改工作,语文、数学、英语初步形成了以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
(“四读”教学结构模式)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2、朗读课文展现个性
3、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4、课外读文拓展延伸
英语学科:
(“仿练”教学结构)
1、情景中引出语言材料(理解)
2、
仿说
3、机械代换(操练)
4、复用练习
5、活用练习(表达)
数学学科:
(“四步”教学结构)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组织探究获取新知
3、应用新知拓展思维
4、总结评价
模式的建立实施,增强了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增强了实际教学的可操作性。
课堂中更多的呈现出宽容、鼓励、自主、合作、积极、大胆的和谐氛围。
四、以课题探索为切入点,加强校本教研的力度,推进新课改进程。
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贯彻“聚焦课改,以校为本,立足教师发展,促进教师学习,加快名师培养,服务教育教学”的教科研工作思路,加强以校为本的科研课题研究。
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将教科研工作渗透到常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以科研提升课改、促进教学。
(一)课题情况
六年来,我校在各级科研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申报立项的课题情况如下
申报年份
级别
科目
课题名称
实验教师人数
组长
2003
国家
综合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的观念与实践模式”的研究
8
何娟红
2004
国家
数学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四动九段’评价系统”
6
曾志勇
2004
省
语文
广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一般课题“口语交际与综合学习”子课题“创设口语交际情景,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的研究
18
吴丽嫦
2004
国家
心理
“中小学生学习技术的心理探究”之“小学生作文技术的心理探究”的研究
6
朱一优
2009
省
语文
6
吴丽嫦
(二)加强组织领导,重过程,求实效。
一是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
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科组长、科研骨干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有明确分工,职责清楚。
二是成立课题实验小组。
学校根据课题的申报情况,精选实验教师,成立了各个课题实验小组,发给实验教师聘任证书。
指定科研骨干教师为该课题的实验研究小组长,组织带领实验教师开展日常研究工作。
三是加强管理。
建立“教育科研学习制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课题研究管理及工作制度”、“教育科研奖励制度”等,对教师各类公开课、学术活动、论文交流、发表,教育教学经验介绍,优秀成果等科研情况列入教师业务考核之中,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激励。
四是加强实践探索,过程到位。
加强课题的过程性管理、指导是教育科研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确保研究达到预期目标的有效措施。
我们要以过程为主,坚持“学习——实践——反思”思路引导教师开展研究,立足于学以致用,做到边研究,边总结,边学习,不断把科研引向深入。
(1)开学初,摸底调查各教师承担课题的情况,分课题召开研究人员会议,组织学习并修改方案,讨论阶段性研究计划,且要求计划有实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研究,学校分管领导将加强指导和督促,听取意见,协助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 利用各立项课题之间的联系,进行协作研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4)组织实验教师上各类公开课。
(每学期每人至少一次)
(5)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每人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
(6)评选优秀教案、论文、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每学期各一次)
(7)编制实验成果。
如优秀论文集、优秀教学案例与反思等。
(每学年一次)
(8)注意材料的积累,分类归档。
科研资料包括:
计划性资料、基础性资料、过程性资料、专题性资料、效果性资料、总结性资料等。
实验资料在形成、积累、归档时,材料要真实、准确;完整、系统;建立课题档案要科学、适用。
五是加强交流。
为了展示课题实验所取得的成果,我们每学期定期组织科研成果经验推广活动,并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课题实验经验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在活动中可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
六是加大投入。
足够的资金投入是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保证。
我校在教育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保证科研经费的投入,因而有力地保障了教育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每年,我们大约投入3万元,用于教育科研的立项、培训实验教师外出学习,订购学习资料等教育科研经费的支出。
五、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常规是课程改革的基础,课程改革是进一步优化教学常规,更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管理,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是落实常规管理制度。
我们制订了对教师的教学实绩考核制度,落实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查监督工作,落实听课、评课、科研等制度,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学校推行《六乡中心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管理评估方案》,对教学工作中“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查、指导学生预习、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早读、学风建设、听课”等10项常规工作,通过每月进行1次听课、查阅资料、学生访谈、巡堂等方式加强管理,定期量化公布检查结果。
二是突出重点,加强课堂调研督导力度。
备课和上课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只有抓好备课和上课两个环节,才能够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进一步加强落实备课与上课检查制度,备课主要体现四个特点:
导入新课要“趣”,学习知识要“活”,教师讲解要“精”,巩固练习要“实”,课后反思要“悟”。
每月组织1次备课检查,坚决杜绝不备课而上课的现象。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实行领导分组负责制,具体负责一个年级组的教学工作,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调研,现场指导教学,采用三种方法:
①调研课:
事先通知教师,教师有准备上课,上课结束后组织教学调研,检查上课效果。
②抽检课:
事先不通知教师,听课后将意见反馈给教师。
③达标课:
打出课堂教学综合等级,从而促进教师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三是落实“五个一”的要求,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即月写一篇教学随笔;每一学期上一节体现当前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的实践课;每一学期上交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每科教学完成后写教后反思(教后记);每一位教师必须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六、积极探索有效的师生评价机制,强化新课改的动力。
评价机制制约了教育教学过程的变革。
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完善评价体系是一大难点,又是一大重点。
1、教师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我们按照“综合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标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原则,制定《教师教学教研绩效评价奖励方案》,对教师的教育科研、教学效益、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情况等作综合量化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其年终评先、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
从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不断总结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学生评价。
我校提出了以“规范儿童的言行,解放儿童的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为目标,探索一条“加强过程性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改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评价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强化激励、多元参与“的评价原则。
在评价中,要求着力体现评价方式多样灵活,又简便易行有实效。
评价的过程又能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能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一是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落实 新课 精神 全面 推进 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