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docx
- 文档编号:3403476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19KB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docx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
《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估价
1、就学生而言,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心理状况是好的。
当然,由于我校生源范围广,涉及到全县各乡镇及周边各县市,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心理发展水平不一致,因而目前无法对我校的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作出精确的数量描述,而只能作出比较概括的判断。
2、无论是我校的初中部还是高中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在:
①自我认同感差,自我评价值低,不能辩证看待自身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②理想状况较差,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学习没有动力。
③人际关系紧张,一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交友原则,不能正确处理与周围人群的人际关系,显示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
④暴力倾向严重,相当部分学生有明显的暴力倾向,主张用暴力或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⑤是非观念淡漠,自尊心歪曲明显。
⑥法律意识淡漠,社会集体观念差,没有积极维护社会、集体、班级荣誉的正确认识。
(二)国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2、《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把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作为德育目标之一。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把健康心理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中学生基本的素质要求之一。
5、《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标准》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并以此规范教育实践。
6、1999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现实的需要,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全新的课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1、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开发潜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
2、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健康的情绪和性格特征,可以增强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效果,促进学生智能的协调发展与学习效率的提高。
3、心理健康教育能消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和不良行为,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4、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克服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促进积极向上的心理形成,进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缓解人际冲突、密切人际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研究目标
1、学生方面: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教师方面:
教师普遍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与学生进行教育的沟通,能有效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咨询能力。
部分教师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上有较大的提高,具有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能力,具有一定的教改研究能力。
3、家庭方面:
探索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力求形成较好的家庭育人环境,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研究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扰问题,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根据其年龄特点,初中重点放在自我和人际关系方面,高中重点放在人际关系和生活及社会适应方面。
(四)研究思路
课题开展后进行学习——遇到新问题——再学习——再修订——再发展
这种研究思路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形成一种有效的双向磨合和互动发展态势,其结果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五)课题研究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系统性原则:
对整个研究工作作系统安排,使各个系统形成有机整体。
3、可操作性原则:
课题研究应在学校工作系统的常态条件下进行,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效性。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体发展特点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5、教育科学辅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作用,同时启发和调动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6、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一)课题研究体系的建立
(二)具体措施
1、学校教育活动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①全校教育渗透心育
A、每学期举办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2—3次。
B、学校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游戏、娱乐活动和文娱演出。
C、政教处、电教室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大量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影音作品。
D、由校团委和学生会负责的心理广播站,每月都有一次“心灵直通车”专题,针对学生心理困扰较大的问题进行指导、化解。
②年级教育渗透心育
A、新生的军训内容中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B、根据各年级特点,进行年级专题心理讲座,如毕业年级进行“消除考试焦虑”的心理健康辅导,或进行心理问卷测试,及时发现问题予以化解。
C、为搞好家、校教育配合,特别是针对多数家长缺乏必要的心育知识与经验,学校要求各年级利用召开家长会之际,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培训。
③班级教育渗透心育
A、班主任利用每周班会时间,针对本班出现的学生心理困扰问题进行化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B、各班主任利用批改周记或随想录的方式,积极与学生沟通,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问题。
④个别教育渗透心育
一是发展性辅导,及时肯定学生的微小进步;
二是预防性辅导,针对学生表现的一定心理偏差苗头进行辅导,预防心理异常;
三是救助性辅导,确认学生存在不健康的心理现象时,进行矫正。
2、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妨碍他们学习,因此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必须加强学习心理渗透教育,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我校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如下方面:
情感教育、学习心理教育、认知障碍研究、思维与识记训练等。
3、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
学校主要在初一、初二、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
心理健康活动课一般都由课题参研教师共定题目,共同备课,然后资源共享,在各个班级展开活动课。
活动课的方式一般从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到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进行心理体验。
4、心理咨询
①电话咨询
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
5201160
②信件咨询
建立了“心语”信箱,每天都有老师负责开启信箱,有值班老师负责回信。
③当面咨询
主要接待同学们的当面咨询,有不少同学会事先进行预约,指定接受咨询的老师,也接受了不少家长的咨询。
5、创办了一份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报纸——《心语》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心理调节方法,发表学生习作,展示学生的心路历程。
6、推动学生与老师的自我心理教育。
①学校图书阅览室订购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书籍和相关杂志。
②每周升旗仪式举行国旗下的讲话。
③参研老师坚持集体学习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能力。
④积极参与省、州组办的学术交流会、专题培训会和活动观摩课。
7、课题组档案室加强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建立和完善了课题组档案管理模式。
四、课题研究成果
(一)教师理论水平有明显提高,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与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1、课题开展之初,很多教师对课题持观望、等待的态度,通过学习培训和心理素质教育实践,广大教师认识到学生中的不少问题既不是政治思想问题、也不是道德品质问题,而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造成的心理承受能力问题、心里不平衡问题和心理失常问题。
教师们深感自己过去所学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不够,主动去图书室借阅相关书籍和订阅相关杂志的教师增多。
2、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组相关活动。
每当课题组组织理论学习和相关课题研讨会时,都有非课题组教师主动参与,交流心得体会。
3、很多教师主动向《心语》报投稿,主动提交心理教育论文,主动观摩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4、学校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全面负责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有所下降。
1、学生心理问题自助和求助能力提高
由于学校处于相对落后、封闭的农业县城,造成了学生的封闭心态,与心理咨询所要求的敞开心扉、渲泄情感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课题组刚开始开展咨询时,甚至出现了咨询室门可罗雀的现象。
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渐开展,以及部分大胆的同学通过咨询后感到受益匪浅而逐渐带动了更多的同学,有不少同学先是信件咨询,然后电话咨询,进而当面咨询。
也有不少同学在课间休息时间向教师进行倾诉、渲泄。
学生打开心扉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问题,提出化解方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学生自我意识普遍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比如高2003级的舒靖同学正确估计自己的潜能,制订适合自己的中短期奋斗目标,通过努力成为全州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大学。
3、学生意志向健全、坚强发展
我校高、初中都有几个学生,身患严重的疾病,有患白血病的,有患严重的下肢麻脾症的等等,他们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顽强地向病魔抗争,其中高中部的两名同学于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初中部的一名同学于2004年以650分的高分考入我校高中。
他们的意志之坚强,让所有人都为之感动。
4、学生人际关系趋于和谐
经我校住校生为例,以前不少住校生人际交往能力差。
生活管理员反映,通过实施全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住校生之间为小事争吵发生矛盾的比例下降,住校生学会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逐渐掌握正常交往的准则和技巧。
目前课题已接近结题阶段,但对全校师生而言,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才开了个好头。
今天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还有许多领域需要深入研究。
学校领导班子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要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德中的教育不仅应为社会输送大批人才,更应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的劳动者。
五、检测结论
2005年,德昌中学《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之子课题《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已完成工作目标,课题组向凉山州教科所提出结题申请。
为了实事求是地反映过程及效果,并给课题评审组提供有价值的事实依据,凉山州教科所对该课题进行了检测。
现将检测的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的检测:
课题组提供的资料有《会议记录及资料目录》《州教科所资料及指导性文件》《课题研究报告》《报表及总结材料》《专题讲座》《健康教育资料》《心语报》《心语信箱》《咨询记录表》《个案记录》《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问卷调查资料》《心语小报》(学生作品)《兄弟学校交流资料》《论文资料》《获奖证书复印件》《专业书籍及杂志目录》《论文集》共18类30盒864份
2、课题实施方案
制定的目标及研究思路和方法切实可行,阶段划分划分合理,研究的目标具体。
3、教师研究的经验总结和论文
近百篇论文,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该项子课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从不同研究角度反映了研究的成效。
这些论文反映出了该研究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得到了转变。
这些论文,反映了德中老师“在学校教育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4、课题组会议记载情况
查阅课题组提供的教改例会记录本。
学校在研究期间召开了课题领导小组会、研讨会、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会44次。
各年级组,教研组,校团委关于课题的研讨会若干次。
外出学习,参观及总课题组培训20多次。
另外,多次聘请专家、教授到校与全校教师、课题组成员举行专题讲座及讨论座谈。
5、学生情况资料
在研究期间,收到学生信件咨询300余封,电话咨询无数,《心语》报收到学生来稿几百篇。
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德中师生的理念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理论水平有明显提高,学校心理教育模式与工作机制其本形成。
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有所下降。
从而也反映了学校课题研究的真实可信性。
六、鉴定意见
德昌中学承担的《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课题于2001年10月开题,2005年4月结题。
该课题的研究方案科学、明确,有理性的深度,具有可操作性。
目标、任务、内容、原则、过程明晰,措施具体。
尤其是“学校教育活动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更具智慧和前瞻性。
目前,学校已形成了“学校教育渗透心育,年级教育渗透心育,班级教育渗透心育,个别教育渗透心育,学科教学渗透心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始终坚持实践第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把“尊重、理解、真诚、热情”作为工作的座右铭。
三年中,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实在而有效的工作:
档案的整理,学生信件的回复,个案的收集,活动课的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咨询的记录,各种资料的汇编,论文集《走进心灵》的出行等等,资料丰富而详实,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明显。
经评议,鉴定组一致同意课题结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 心理健康 教育 研究课题 怎样 化解 学生 学习 生活 中的 心理 困扰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