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
- 文档编号:3384330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64.69KB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始于宋代。
其实,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
传统社会是封闭式的固态社会,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职业具有非运动性,和前代相比,宋代呈现较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重要标志。
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张载在《经学理窟》中说:
“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
”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
宋代“朝廷无世臣”,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间可以转化。
沈伦原是以教书为业的穷书生,后来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随之中落。
宋代政治上的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
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华阳博议下》中说:
“五代以还,不崇门阀。
”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这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的旧习俗有所改变,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朱熹《增损吕氏乡约》)等新现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
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政治权力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刘克庄《故宅》)。
苏洵曾感叹:
“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
”商人比田主风险更大,“有朝为富商,暮为乞丐者”,达官显宦同样难免。
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
“富儿更替做。
”
我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被固化为四大类别——士农工商。
士列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民由四种不同身份演变为四种不同的职业。
范仲淹《四民诗》便将四民一视同仁,并为商人鸣不平:
“转货赖斯民。
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
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
”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宋代士商相混。
苏辙渲染道:
“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某些贱商旧规被突破,商人之子摇身一变而为士,再变而为官者大有人在;官吏也经商成风,甚至一身二任。
大将张俊既是枢密使,又是临安大酒店太平楼主,还经营海外贸易;亦商亦官者,如茶商马季良官至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等。
社会流动规模过大,势必造成社会动荡。
宋代的社会流动尚属适度,这是宋代既富有活力、又不曾发生全国规模的民众反抗事件的重要原因。
当然,宋代的社会流动是有限的,贫者贱者上升的概率不大,远远不足以填平贫富贵贱分化、阶级阶层分野的鸿沟。
(摘编自张帮炜《从社会流动看宋代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活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张载所说的“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来看,宋朝社会流动增大,贫富变化急剧。
B.宋代改变了前代门阀士族世代为官的现象,人们更加重视科举而不很看重门第,士庶可以通婚,有了交往。
C.我国古代,士列四民之首,商人居四民之末;宋代商人地位有了提高,彻底改变了士尊商卑的传统观念。
D.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士商混淆,某些贱商旧规被突破,商人可以为官,官员也可以经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政治、经济、职业三方面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的情况,与学界对宋代社会的认识有明显不同。
B.文章以原是穷书生的沈伦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中落为例,论证了宋代官民身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文章把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代社会进行深入的对比,集中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性强,开放性高的特点。
D.文章较多引用了典型的、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增添了文章的学术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增大了平民子弟仕进的机会,促进了政治方面的社会流动。
B.由于宋朝政府采取了宽松的土地政策,土地作为商品得以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C.贫富贵贱处于变动之中,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相互流动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宋代的社会流动尽管不能填平贵贱、阶级的鸿沟,但体现了观念上的一些变化,增强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父亲的半瓶酒
贾平凹
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
我从前的作品没有给他寄,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
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
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
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
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
”接到信,我十分羞愧,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但是,没过多久,我惹出一些事来,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
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
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惟恐被撞翻了担子。
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孩子搭车来了。
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滞呆。
一见面,我有点慌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
小女儿斜头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又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
“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
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
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
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总是说着小女儿的可爱,逗着小女儿做好多本事给我们看。
一到晚上,家里来人很多,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
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
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
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
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了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
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
“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
到了田野,他拉着小女儿跑,让叫我们爸爸,妈妈。
后来,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
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
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
我很纳闷:
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
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
“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
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
我原来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
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
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
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但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
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
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
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
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
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彤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
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了。
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
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
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着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有改动)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刻画人物运用了烘托、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
如细节描写:
“装着眼花”“揉”表现了他不愿意让儿子看到自己的担心,以免儿子难过。
B.全文以“半瓶酒”为题,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尾处画龙点睛,暗示“父爱”的中心。
所以说,“酒”是文章线索。
C.阅读全文可知,“我”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它的变化过程:
纳闷→惶恐→难受→感动。
并且本文描写语言风格朴实,形象具体,寓意深刻生动。
D.本文多处写到小女儿的事情,看似可有可无,其实很重要,写父亲帮“我”带孩子,间接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描写小女儿的细节,丰富了文章内容,使父亲形象更加饱满。
5.文章通过哪些事情来凸显“父爱”主题的?
请简要分析概括。
(6分)
6.结合全文,说明题目“父亲的半瓶酒”的含意。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8日,天津市海河医院“儿科停诊通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热传:
“尊敬的患者/家属:
因我院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自今日起儿科不得不停诊,何日开诊尚不能确定……”作为一家三甲医院,儿科医生竟然只有3名。
否则即便有人染病,也断不至全科“停摆”,可见压垮医生的,除了疾病,更有超负荷工作带来的身心俱疲。
而其背后,则是“儿科医生荒”的不争现实。
据《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目前我国城市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生数仅为0.57人,农村为0.47人,而按照《健康中国xx战略研究报告
》“到xx每千人拥有0.69名儿科医生”的目标,目前儿科医生缺口已直逼十万大关。
随着“二孩”生育高峰期的到来,儿科医生将更显紧缺,“补缺”更不易。
据统计,全国医学院校每年仅能培养1800余名儿科医生,但就在这本就不足的“后备军”中,还不乏有人“临阵退缩”,更别说近年来屡有辞职的儿科医生。
(摘编自2018年1月11日《北京晨报》)
材料二:
毋庸讳言,“儿科医生荒”早就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比较清楚:
一是儿科医生的培养有缺口,二是儿科医生的执业环境有缺陷。
我国的医学院校自1999年起,儿科专业停招,代之以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仅仅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一门课程存在。
虽然在xx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开始合作恢复儿科本科招生,但儿科停招18年造成的儿科医生缺口在短时间内难以弥补。
医务界常常用“高风险、高负荷、低待遇”来描述儿科医生的执业环境。
据了解,目前在各综合性医院中,儿科普遍处于弱势地位。
而在专科医院,高负荷的工作节奏则令儿科医生们频生去意。
以此次来势凶猛的流感疫情为例,xx12月,天津市儿科门诊总诊疗人次环比增长4l%,急诊总诊疗人次环比增长68%。
与之相应,全市儿科门诊医生每日出诊量增加了42%,儿科急诊医生每日出诊量增加了36%。
超负荷应诊让许多儿科医生叫苦不迭。
除了工作的高强度,更让儿科医生纠结的是不得不经常忍受无端的指责,承担难以预料的风险。
抱怨、指责、谩骂,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这些执业风险是近年来儿科医生不断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2018年1月17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摘编自《调研:
中国儿科医生工作现状,你所想不到的几个数据》)
材料四:
医治“儿科医生荒”需开综合药方,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医疗服务供需矛盾。
除了千方百计稳定儿科医生队伍外,还要完善分级诊疗体制,增加医疗资源供给。
目前,我国只有53.2%的综合性医院有儿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儿科的仅占12.6%。
此外,还要加强科普宣传,缓解儿科就诊压力。
不少家长一遇到孩子发烧哭闹,就抱着去医院,在治疗过程中也容易因常识和信息掌握不充分而和医生产生矛盾。
对此,有关部门要做好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宣传,开通多渠道咨询热线,指导家长从容应对,不盲目扎堆医院,就医期间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
(摘编自2018年1月11日《工人日报》)
7.下列关于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儿科医师紧缺的状况十分严重,每千名
儿童拥有儿科医师的人数偏低,这种状况在我国农村尤其突出。
B.目前需要增加近十万名儿科医生,才能完成国家相关战略计划,但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暂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
C.高风险、高强度、压力大、待遇低等多重因素叠加,造成儿科医生不断流失,这一现状的改变需要多方位的调整。
D.随着两年内超过三分之一的儿科医生辞职,以及“二孩”生育高峰的到来,儿科医生紧缺的状况还有可能加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天津市海河医院的“儿科停诊通知”说起,引出目前我国“儿科医生荒”这一现象,并通过一系列数据来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
B.材料二指出了“儿科医生荒”两大成因:
一是培养机制有问题,造成儿科医生来源不足;二是职业环境有缺陷,造成儿科医生缺口在短时间内难以弥补。
C.关于儿科医生的职业环境缺陷,材料二先将其概括为“高风险、高负荷、低待遇”三个方面,然后通过翔实的材料对这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D.材料三中的两幅图具有因果关系:
儿科医生中感受到每一项困难的比例均超过55%,这使得他们两年内完全没有辞职计划的还不到50%。
9.材料中说“医治‘儿科医生荒’需开综合药方”,从材料看,目前可以开出哪些“药方”?
(6分)
二、
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10~13小题。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
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
统和十四年始仕。
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
韩家奴曰:
“利己误人,非吾所欲。
”乃归直取牛。
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
重熙初
,同知三司使事。
四年,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
尝从容问曰:
“卿居外有异闻乎?
”韩家奴对曰:
“臣惟知炒栗:
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
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
不知其他。
”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
帝大笑。
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
“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
今之徭役何者最重?
何者尤苦?
何所蠲省则为便益?
补役之法何可以复?
盗贼之害何可以止?
”韩家奴对曰:
“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
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
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
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
求假
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
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
其鸭渌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
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
‘严刑峻法。
’太宗笑曰:
‘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
愿陛下裁之。
”
擢翰林都林牙,诏谕之曰:
“授卿以翰林之职。
朕之起居,悉以实录。
”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
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酬酢,君臣相得无比。
韩家奴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
韩家奴每见帝猎,未尝不谏。
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
帝见,命去之。
韩家奴既出,复书。
他日,帝见之曰:
“史笔当如是。
”帝问韩家奴:
“我国家创业以来,孰为贤主?
”韩家奴以穆宗对。
帝怪之曰:
“穆宗嗜酒,喜怒不常,视人犹草芥,卿何谓贤?
”韩家奴对曰:
“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
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
臣故以穆宗为贤。
”帝默然。
(选自《辽史•列传第三十三》,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B.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C.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D.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弱冠,男子二十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
B.帑廪,粮仓钱库的意思。
在古代“帑”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廪”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
C.史笔,既是历史记载的代称,也可以指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还可以指执史笔的人,即史官。
文中是“史官”的意思。
D.穆宗,庙号。
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
庙号始于殷代,汉以后一般帝王都有庙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韩家奴品行高洁,为人着想。
他的奴仆高价卖了家中的牛,他忧虑别人会受到损害,退钱领回牛;对皇上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
B.萧韩家奴学识渊博,善于进谏。
他年少时好学,博览经史;他借炒栗之事讽谏皇上要掌握火候,才能使事情尽善尽美。
C.萧韩家奴熟悉国情,洞察时势。
在陈述治国之道时,他用唐太宗和大臣的对话,巧妙告诉皇上,治理盗贼的关键不是严刑峻法,而是减轻赋税。
D.萧韩家奴坚守职责,不卑不亢。
秋山狩猎致死伤数十人,皇上命他删掉相关记录,他当即表示坚决不删;他直言穆宗英明的原因,让皇上默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
(5分)
(2)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秋风(其二)
杜
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
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写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捣衣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
15.有人说,诗的后四句“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任由小舟飘荡于广阔江面时的潇洒惬意。
(2)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自诉身世梦中流泪的句子是“,描写诗人听完琵琶女最后一次弹奏而深情流泪的句子是“”。
(3)古人常借“杜鹃”寄寓哀怨、悲苦的情思。
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杜鹃”的句子是“”,李商隐在《锦瑟》中描写“杜鹃”的句子是“”。
第II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9分)
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考生心理也一下子从极度紧张的状态松懈了下来。
据媒体报道,有学生疯玩三天三夜,喝酒、游戏、运动轮番进行,结果晕倒送医。
这种不加节制的放纵也会对考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备战高考是一场身体和心理的持久战,考生们都经历了一段很长时间的超负荷学习,睡眠不足,压力_____。
而到了正式考试的三天,考生心理经历了急性应激期,应激反应到达顶点,心理能量也几乎枯竭。
一旦考试结束,机体虽然瞬间放松下来,但实际上身心疲劳远没有得到恢复,积压的负面情绪也才刚刚开始有机会释放。
这个阶段,学生们容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比如消化不良、内分泌紊乱等等。
这时候,考生们最需要的就是充足的休息,尤其是补充睡眠,保持有规律的作息。
用于放松的文体娱乐活动应该适度,压力的释放应该_______。
家长也需要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不能因为考试结束就对他们_______。
相对来说,更为普遍的一种考生心理其实是焦虑。
对成绩的不安和期待,使得很多学生甚至比考试期间还要紧张,彻夜难眠。
只要一静下心来,就会反复想到考试中的题目。
有的学生过分担心录取情况,______。
还有的考生认定自己考试不理想,( )。
这也是为什么心理专家希望社会和家长重视“后高考时期”学生们的心理问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3分)
A.与日剧增 循序渐进 放任自流 郁郁寡欢
B.日积月累 有的放矢 不闻不问 郁郁寡欢
C.与日剧增 有的放矢 放任自流 心浮气躁
D.日积月累 循序渐进 不闻不问 心浮气躁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考生心理也从极度紧张的状态一下子松懈了下来。
B.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考生心理也从极度紧张的状态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C.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使考生心理也从极度紧张的状态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D.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考生心理也一下子从极度紧张的状态放松了下来。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因而情绪低落、悲观,自我否定
B.并且自我否定,情绪低落、悲观,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
C.因为情绪低落、悲观,自我否定,所以做出一些极端行为
D.情绪低落、悲观,自我否定,甚至因此做出一些极端行为
20.下面是某市电力公司的一则通告,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通告
为保障春节用电顺当,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情通告如下:
计划于xx1
2月20日上午8时至12月21日上午8时,对以下区域采取临时停电措施:
北大街沿线、复兴大道沿线、金明大道沿线。
停电结束时间可能根据天气原因和特殊情况往后拖。
停电期间给大伙带来的不便实在对不起,请给予理解和支持。
21.下面是期中考试后,某班四种不同成绩学生的心理和应对方式的示意图,请把这个示意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宇。
(6分)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丰子恺在《静观人生》里有一段关于羊的描写:
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
有一位先生教我:
“绳子只要画一根。
牵了一只羊,后面跟来。
”我恍悟自己阅历太少。
后来留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