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docx
- 文档编号:3360780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6.09KB
住宿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docx
《住宿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宿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住宿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住宿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2011)
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目录
1、住宿业卫生管理制度
2、证照管理制度
3、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
4、公共用品用具购买、验收、储存制度
5、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6、公共场所自身卫生检查与检测制度
7、洗衣房卫生管理制度
8、布草间卫生管理制度
9、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10、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
11、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12、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13、卫生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14、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15、卫生检查制度
16、旅业客房清洁卫生操作规程
17、卫生间、卫生洁具(面盆、浴盆、恭桶座垫等)清洗消毒程序
18、公共杯(饮)具洗消程序
19、棉织品的清洗消毒
20、公用拖鞋清洗消毒
2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
泰州市住宿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住宿业经营单位需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应置于醒目处。
二、应设立卫生管理部门或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做好自查和换洗、消毒等工作记录。
三、从业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从业人员操作时穿戴整齐干净的工作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四、应保持公共场所空气流通,保证空气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卫生管理办法》和相关卫生规范的要求。
五、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设置醒目的禁烟警语和标志,有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六、按规范设置专用消毒间、储藏间等功能间,配备清洗消毒和保洁设施,并有明显标识。
七、供顾客使用的用品用具应保证卫生安全,可以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应一客一换,并按照卫生标准清洗、消毒、保洁。
八、保持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墙壁、地面、屋顶、空调滤网无积尘无蛛网;有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
九、消毒剂、化妆品等卫生用品应按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明和其他相关资料。
十、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每年清洗消毒。
证照管理制度
一、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依法办齐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等证照方可营业;各种证照禁止涂改、伪造、转让、倒卖。
二、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场所醒目处(接待处、前台),经营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及许可经营项目应与实际情况和营业执照相符。
新建、扩建、改建旅店业,按规定程序申领卫生许可证。
三、专人负责管理单位各种证照,按相关法规规定按时办理卫生许可证等证照审验、变更、换证手续,避免持过期失效证照。
四、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上岗,并按要求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复检、复训,禁止无证上岗或持过期失效证件上岗。
五、供顾客使用的沐浴、洗发用品等化妆品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并能提供化妆品生产厂家有效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产品检验报告等复印件。
六、住宿场所使用的消毒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消毒产品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并提供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有效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和产品检验报告等复印件。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
一、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健康合格证明”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倒卖。
二、从业人员应当按规定参加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三、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
四、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
五、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
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公共用品用具购买、验收、储存制度
一、专人负责采购,采购人员要掌握相关卫生法规标准,并按要求进行采购。
二、采购的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法规规定。
禁止采购“三无”产品、假冒伪劣,采购物品应做好记录,便于溯源。
三、客用化妆品索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生产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产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近期检验报告的影印件或复印件,加盖公章,并归档存放。
四、购买消毒产品或洗洁产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产品的生产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批件和检验报告复印件。
五、采购的物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登记产品名称、卫生许可证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六、物品的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期物品。
七、公共用品用具储藏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鼠害、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八、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10厘米以上。
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
九、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柜存放,上锁、专人管理,并有物品使用登记。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一、按范要求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消毒间,有专用清洗池、消毒设施及保洁设施,并保证能正常运转。
二、指定专人按操作规范对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和保洁工作。
三、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四、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五、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六、清洗消毒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及公共用品,应当完好无损,必须做好消毒记录,保证一客一用一消毒。
七、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污染。
八、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
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九、清洁客房、卫生间的工具应分开,面盆、浴缸、坐便器、地面、台面等清洁用抹布或清洗刷应分设。
十、卫生间内面盆、浴缸、坐便器应每客一消毒,长住客人每日一消毒。
十一、补充杯具、食具应注意手部卫生,防止污染。
十二、保洁时间较长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必须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十三、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建立出入登记制度,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
公共场所自身卫生检查与检测制度
一、卫生管理人员应每天进行卫生检查。
二、各部门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检查。
三、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卫生检查。
四、各类检查应有检查记录。
五、发现严重问题应有改进及奖惩记录。
六、检查公共场所各种设施、设备,损坏应及时维修并有记录,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洗衣房卫生管理制度
一、必须设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洗衣房,足够容量清洗消毒、烘干等专用设施,并且标志明显,外包洗涤的,应有相应合同与记录。
二、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涤消毒用品,有专业洗涤技术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的人员从事清洗消毒工作。
三、进入洗衣房清洗消毒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做好清洗消毒记录。
四、需清洗消毒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进入洗衣房后分类进行洗涤消毒,对有皮肤病病人等使用后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配备专人及专用洗涤设施进行清洗消毒。
洗涤消毒完成后经检验合格放入清洁的保洁袋内进行保洁运输。
五、客人使用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进入洗衣房后必须按洗涤程序严格清洗,并进行严格消毒。
六、洗衣房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出入登记制度。
并做好洗衣房日常卫生保洁,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
七、加强洗衣房洗涤消毒等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定期维护保养,设备出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洗涤消毒效果。
八、公共用品如需外洗的,应选择清洗消毒条件合格的承洗单位,作好物品送洗与接收记录,并索要承洗单位物品清洗消毒记录。
流程:
待洗涤消毒物品分类登记洗涤漂洗消毒
烘干
漂洗熨烫折叠出库登记保洁使用
凉干
布草间卫生管理制度
一、必须设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布草间,有清洁专用保洁设施,并且标志明显。
二、配备足够数量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有利于正常周转使用和严格清洗消毒。
布草数量与床位数之比达到3:
1。
三、客人使用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后,必须严格清洗,采取热力消毒或其它方法进行严格消毒。
本店无清洗消毒条件的必须与有资质的洗涤公司签订洗涤协议,确保洗涤消毒效果。
四、经清洗消毒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进入布草间过程中包装严密,确保不被污染。
进入布草间后经检验合格放入清洁的保洁柜内进行保洁。
枕巾、面巾、浴巾、脚巾、床单、被套等在保洁橱内应分类存放,且有标记。
五、保洁时间较长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六、清洗消毒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做好清洗消毒记录,保证一客一用一消毒。
七、布草间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出入登记制度,先进先出。
并做好布草间日常卫生保洁,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
八、打扫房间时,干净布草存放在工作车的布草专柜内,布草专柜需有门密闭。
九、配备专用脏棉织品收集容器,收集容器应有明显标识,易于清洗。
收集容器应密闭加盖。
脏棉织品收集容器不得放在布草间内。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一、有专人负责中央空调的卫生管理工作。
管理人员应进行有关的卫生知识培训。
二、空调通风的机房应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三、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须专物专用,严禁挪为它用。
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
四、空调系统新风量应满足每人每小时20~30立方米。
五、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
六、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过滤网,表冷器,冷凝水盘表面应保持清洁,定期委托专业清洗消毒机构进行检查、清洗、消毒,并进行定期检测评价。
七、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
八、必须建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维护、清洗和消毒档案。
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
为了预防、控制和清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维护单位的正常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请单位全体员工遵照执行。
一、在岗工作期间,任何员工发现有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或值班负责人报告,领导或负责人核实后,在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报告主要内容为:
发现时间、地点、人数,主要临床症状,波及人群,事态发展趋势,已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报告单位、人员和联系电话等内容。
三、若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卫生行政部门到本单位调查处理前,值班人员或单位领导应当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如戴口罩、手套等),尽可能稳定病人情绪,并建议病人原地休息,尽量限制其活动范围,避免波及更多人群。
若出现其它健康危害事故时,应尽快抢救病人,并保好现场以便调查。
四、卫生行政部门到单位开展调查处理工作时,在岗人员和领导必须积极配合,并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门向本单位提出的各项要求。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或健康危害事故时都应按规定及时、如实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否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为及时调查、处理本单位的突发卫生事件,查清事件原因,减少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制定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防方案。
一、为防止危害健康的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发生,建立本单位传染病防治组织和机构,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健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
二、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三、当公共场所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①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②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
③因使用化妆品所致的毁容、脱发及皮肤病(包括过敏性皮炎及各种皮肤损伤);
④意外事故所致的:
氯气中毒、C0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02中毒、红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
⑤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四、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五、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六、卫生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撰写本单位事件总结报告,并上报有关单位和存档备案。
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有专人负责,专柜保管,随时备查。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每半年进行一次系统整理,做到分类归档保存,每件档案应有编号、目录以便于查找。
三、卫生部门的监督意见书、采样记录、检验报告、处罚文书及本单位建立的卫生管理制度、日常检查记录、奖惩意见等及时归档。
四、档案内容:
档案1:
单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时提交的各种表格资料复印件;
档案2:
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单位卫生管理机构、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卫生操作规程及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档案3:
卫生部门出具的卫生监督意见书、采样记录、检验报告、处罚文书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范、卫生标准、卫生操作指引手册;
档案4:
本单位制定的各项岗位职责、奖惩制度、日常检查记录、用品用具清洗消毒记录及单位采购使用的消毒产品、洗涤产品、化妆品、一次性消毒用品等卫生许可证件(批件)、检验报告复印件。
卫生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公共场所各类卫生设施(空调、消毒柜、冷藏柜、制冰机、排气扇等),必须严格按卫生要求和制度进行维护保养。
一、由专人负责督促、检查各类卫生设施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干净卫生和正常运转。
二、每天上班做好卫生设施的擦洗清扫,保证空调排进风口无尘土、无油污,排风扇叶片干净,冷藏柜内无异味。
三、空调出风口滤网每周至少清理一次,其他设施每15天进行一次彻底清洗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做好更换,保证各类卫生设施正常运转。
四、建立各类卫生设施维护保养档案,做到有计划的进行维护保养。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
一、公共场所二次供水设施及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
二、凡有二次供水设施的公共场所必须建立用水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饮水卫生管理工作。
三、从事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和清洁维修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从事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和清洁维修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得上岗工作。
四、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和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和清洁维修工作。
五、公共场所二次供水设施选址、设计、施工及所用材料,应保证不使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并有利于清洗和消毒。
二次供水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必须报卫生监督部门审查,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六、二次供水水池或水箱应封盖加锁,并保持二次供水设施周围的环境卫生,二次供水各级水池的人孔排气孔溢流管孔应加装砂网,水箱周围2m内不得设有污水管线及污染源。
七、二次供水的管线不得与市政管线直接接通,不得与非饮用水管直接连通,不得与大便器、小便斗直接连接。
水池的排气管和溢流管可是同一管,但不得与其他管相连,不得与排水池相连,应离地面50cm以上。
八、水池至少每年清洗消毒二次。
从事清洗消毒单位人员必须取得卫生知识培训证明及健康证明方可上岗。
请专业水池清洗队清洗水池,必须要求其出具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和清洗人员的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证明。
九、当公共场所二次供水水质受到污染时,经营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向当地卫生、供水部门报告。
卫生检查制度
一、卫生管理人员应每天进行卫生检查。
二、各部门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检查。
三、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卫生检查。
四、各类检查应有检查记录。
五、发现严重问题应有改进及奖惩记录。
六、检查公共场所各种设施、设备,损坏应及时维修并有记录,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旅业客房清洁卫生操作规程
1.客房清洁准备工作:
检查客房清洁车内的各类布草、客用品、抹布、清洁用品等(包括马桶扫、百洁布、胶手套、清洁消毒剂)是否齐备,然后将客房清洁车和地板清洁用具推至需清洁房门口并紧靠房门。
2.客房清洁操作程序
2.1通风换气:
拉开窗帘,开启空调及排气系统,或开窗通风换气。
2.2清出不洁物品
将客房供客人用的各类布草、盆桶、拖鞋、杯具、冷热开水瓶等撤出,清倒垃圾。
清理完毕后洗手。
2.3整理床铺:
从客房清洁车取出洁净布草,按顺序换上床单、被套、毛毯、枕套,最后铺上床罩。
2.4清洁除尘
2.4.1清洁电话:
用干净抹布,从话简到机身电话抹干净,然后用消毒剂对话简进行消毒,或更换新的电话消毒膜(按产品设计要求定期更换)。
2.4.2清洁家具及室内物品:
从房门开始按顺序用另一套干净抹布从高到低将家具内外、窗台、灯具、电器、玻璃窗等抹擦干净。
2.5清洗垃圾桶及烟灰盅:
将垃圾桶及烟灰盅清洗干净、抹干后放回原处。
2.6地面清洁:
吸尘或湿式拖地。
完毕后洗手消毒
2.7补充物品:
补充食品、饮料和各类房内客用品。
2.8清洗卫生间
首先换上卫生间清洗专用衣,有条件的酒店最好是设立卫生间清洗专人。
然后按《旅业客房卫生间清洁操作规程》进行。
3.客房杯具的洗消:
由专人按《旅业客房杯具洗消操作规程》在专用的杯具洗消间内进行。
4.客房空调及排气系统保洁
4.1对空调系统的回风口、出风口和滤网进行定期清洁。
两周内不少于一次保洁,并保持干净。
4.2对客房及其卫生间的排气扇进行定期清洁,两周内不少于一次保洁,并保持干净。
5.客房地毯保洁
对客房内及过道的地毯必须进行定期清洁,应两周不少于一次保洁,并保持干净。
6.注意事项
6.1客房内供客人用的食品、化妆品,必须分别符合《食品安全法》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
6.2在上述各清洗过程中所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空气清新剂及有关用品,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6.3清洁过程不同用途的清洁工具、手套、衣物等,应按规定分隔存放,以免交叉污染。
卫生间、卫生洁具(面盆、浴盆、恭桶座垫等)清洗消毒程序
一、设施:
清洁面盆、浴盆、马桶、墙壁等的抹布使用不同颜色区分(抹布在回收车上按照颜色类别和用途分别存放,并进行明确标示)、刷子、拖把若干,消毒液专用容器(标识明显,有盖),去污洗洁剂,若使用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氯含量应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
二、要求:
卫生间、卫生洁具必须每天清洗消毒,并且清洗消毒放在最后操作,清洗消毒后的洁具无污垢,卫生间内无异味。
操作先后顺序:
面盆、浴盆、马桶。
三、清洗消毒操作程序:
(一)卫生间墙壁、面盆台面、水龙头等清洗消毒程序:
①用配比好的清洁剂刷洗墙壁、面盆台面、水龙头等。
②按浓度配制的消毒液倒在清洁抹布上,按照从上倒下、从里到外的原则进行擦拭。
③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
④用消毒好的干净抹布擦干。
(二)面盆、浴盆清洗消毒程序:
①用水冲洗面(浴)盆内、外壁。
②将配比好的洗洁剂倒在抹布上先擦拭盆内壁后外壁,必要时用刷子刷,除去污垢,再用清水冲洗。
③然后将按浓度配制的消毒液倒在清洁抹布上,先内壁后外壁擦拭,按此重复操作一次(重复操作时必须换另外洁净抹布);或者使用喷壶将配置好的消毒液均匀地喷洒在盆的内外壁。
④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
⑤用消毒好的干净抹布擦干。
(三)马桶消毒程序:
①放水冲去便桶内污物。
②向便桶内外壁喷洒配比好的洗洁剂,同时用刷子刷,除去污垢后用水洗净。
③将洗洁剂倒在抹布上擦拭恭桶座垫、盖板。
④将消毒液倒在湿抹布上擦拭恭桶座垫、盖板,待干后盖上盖圈、板。
⑤用消毒好的干净抹布擦干,贴上“已消毒”字样。
(四)物体表面消毒
对公共区域的地面、墙壁、电梯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话筒、等部位,用0.05%~0.1%过氧乙酸、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液拖擦或喷洒或擦拭,每天至少一次。
消毒原则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进行喷雾、喷洒或擦拭,作用时间30~60分钟。
(五)垃圾桶消毒
垃圾要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有效氯含量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
公共杯(饮)具洗消程序
1、收集:
在清理房间之前,先将脏的饮具用专用的桶收集送到清洗消毒间。
2、清洁(洗刷)
清倒饮具中残渣及茶水,按照清洁洗涤剂说明书的要求配制清洁洗涤液,在洗涤池内逐一彻底清洗饮具,去掉附在饮具上的油渍、茶垢,使饮具表面光亮、无水迹附着。
3、消毒
(1)高温消毒:
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
将清洁好的饮具在冲水池中用清水漂洗过后,依次放置在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柜(橱)内进行消毒。
煮沸、蒸汽消毒应保持100℃,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远红外线消毒(远红外线消毒柜)应控制125℃,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化学消毒:
按消毒剂使用说明,用量筒将配好的消毒液倒入消毒池(桶)中,将待消毒饮具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控制好使用说明所规定的消毒时间。
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时,浸泡消毒液有效率含量应达250mg/l浓度,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注意事项:
①所使用的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要求,且在保质期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储存。
②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
③配好的消毒液要定时更换,一般每4个小时更换一次。
④使用时要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
⑤保证消毒时间,一般公共用具用品消毒应作用15分钟以上。
⑥应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
⑦公共用具用品消毒前应洗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
4、冲洗
使用化学消毒法消毒饮具后再用洁净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
5、保洁
(1)采用高温消毒:
消毒后的饮具应干爽清洁,可直接放入保洁柜内。
(2)采用化学消毒:
在冲水池内,用流动的清水冲净消毒后的饮具残留的消毒液,倒置(不得超过15分钟)滤干或烘干后才能放入保洁柜内,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3)保洁柜内必须每天清洗、消毒,如果采用毛巾等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须每天更换、清洗和消毒。
(4)操作人员从保洁柜内取出消毒好的饮具供顾客使用时,注意事先须用肥皂将手清洗三次后捏住杯身取出,严禁触摸杯口及杯壁内侧。
6、记录
应做好饮具清洗消毒的详细记录。
记录应包括消毒对象、消毒设施、消毒方法、消毒日期、消毒时间、消毒人员等。
7、运送
从客房→消毒间运送未清洗消毒饮具,从消毒间→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住宿 卫生 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