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全国白酒工业发展喜忧参半.docx
- 文档编号:3347137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73.98KB
度全国白酒工业发展喜忧参半.docx
《度全国白酒工业发展喜忧参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全国白酒工业发展喜忧参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度全国白酒工业发展喜忧参半
2004年度全国白酒工业发展喜忧参半
D
山东天府集团公司
42476.00
36.58
山西省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
37936.00
-1.98
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
37235.00
-5.61
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
35879.00
35.47
从白酒生产总量看,2004年白酒生产形势并不乐观,白酒主产区,包括名优酒主产在内的四川、贵州、安徽、山东等14个省产量下降,降幅最大为黑龙江省打27.21%;云南、内蒙古、河南、湖北、海南等省份较去年有所增长。
上表显示,产量在前十位的白酒骨干企业中有一半的产量是下降的。
据统计前100家白酒企业中近28%的企业的产量同比下降,其中最高降幅打43%。
二、销售收入平稳增加,利润增长大于税收增长,白酒行业的税收贡献和盈利能力处于较底水平。
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59.30亿元,同比增长19.21%完成销售收入612.30亿元,同比增长15.17%。
白酒销售额前5个省、区共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18.62亿元,占全行业比重68.29%其中四川232.44亿元,占全国比重37.92;山东72.60亿元,占全国比重11.84%;安徽44.37亿元,占全国比重7.24%;贵州38.47亿元,占全国比重6.28%;江苏30.74亿元,占全国比重5.01%。
2004年度全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前10位的企业是
企业名称
销售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138.10
13.96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2.67
21.20
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6
16.34
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9.47
17.74
山西省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
15.15
28.70
安徽省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11
26.26
四川沱牌集团有限公司
9.23
0.01
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
7.95
-13.72
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7.18
11.99
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5.69
16.20
2004年白酒行业实现利税158.75亿元,同比增长19.05%。
实现利税前5个省区的利税总额为115.61亿元,占全行业比重为72.54%.其中四川63.40亿元,占全国比重39.94%;贵州25.13亿元占全国15.83%;山东12.85亿元,占全国比重8.09%安徽8.02亿元,占全国比重5.05%;江苏5.76亿元,占全国比重3.63%。
2004年度全国白酒行业利税前10位的企业是
企业名称
利润总额
同比增长(%)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38.16
12.04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4.10
40.99
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76
25.97
山西省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
4.32
11.88
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12
9.02
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
2.89
848.94
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
2.33
-0.40
安徽省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18
-12.44
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7
28.15
四川沱牌集团有限公司
2.01
-2.49
以上数据显示,2004年白酒产量、销售收入和利税集中度继续提高,白酒行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特别是2004年白酒百强企业拥有占全行业76%的资产;完成全行业61%的产量;占有全行业77%的销售额和创造了全行业86%的利税。
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产业政策调控力度大和企业负担过重,2004年白酒行业平均经济效益指标虽然略高于整个食品行业平均水平,但与其他嗜好性消费品行业比较(以烟草和化妆品为例),特别是对于社会上长期以来形成的白酒工业高税暴利的概念,白酒行业的税收贡献和盈利能力,已处于较底水平。
2004年全国白酒平均每千升售价19668元,平均每瓶白酒出厂价不足10元;平均每千升白酒创造税收3211元,实现利润1882元;平均每500毫升白酒创造税收1.6元,实现利润0.94元,每吨白酒的税收贡献率约为16.33%,吨酒利润率约为9.57%。
目前看来,白酒行业已不能算作高税暴利行业。
三、白酒骨干企业基础建设投入加大,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2004年白酒行业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45.44亿元,新增固定资产32.78,新增固定资产项目256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201个,完成项目104个,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2.14%。
从白酒行业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分析,国家预算内资金仅占全部投资额0.06%,贷款占4.25%;利用外资占1.91%企业自筹资金占较大比重为86.06%。
白酒企业积极筹措资金,加强酿酒和配套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设备能力和装备水平,为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现代化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从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分析,2004年白酒横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亿元以上项目有7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8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25个。
白酒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食品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在18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中,直接用于白酒酿造、陈储、勾调和包装的新建、改造工程12个,其中五粮液、剑南春、沱牌、泸州老窖、黄鹤楼、金士利等知名企业,都在进行较大规模设施建设,优质白酒的生产能力,今后有望进一步增长。
四、酒行业的产量、销售额、利润和税金增长比例失调,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2004年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311.68万千升,同比例增长1.98%;销售收入612.30亿元,同比增长15.17%,实现利润58.66亿元,同比增产38.79%;完成税收100.08亿元,同比增产7.95%。
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实现利税的增幅,同产量增产之间的矛盾积其突出,1.98%的产量增产,使销售收入增长了15%以上,使利润增幅近39%,而实现税收增长幅度仅8%。
2004年白酒行业产量和利税增长比例失调的原因是,为规避从价和从量复合计征的白酒消费税,白酒企业纷纷压缩减产中低价白酒产量,白酒骨干企业五粮液公司、泸州老窖公司、北京红星股份、杏花村汾酒、山东兰陵股份、泰山、中轩、卫河酒业、安徽古井贡酒、金种子集团、河南仰韶集团等近30家大型骨干企业产量均同比下降,最高降幅达43以上,个别大型企业低价位酒减产万吨以上。
由于税收负担过重,使生产中低档产品微利或亏损,为平衡税收增加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企业减少生产低价产品,主推高价位产品,白酒企业在效益长增长的同时,造成产品结构失蘅,一些骨干企业生产经营多年,具有广大市场需求,质量稳定的知名中抵挡产品总量锐减,市场萎缩,一些靠偷漏税生存的小酒厂又死灰复燃,与大企业争夺中低价产品市场。
2004年白酒工业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2004年白酒行业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沉重的税收负担和一些地方保护主义限制,以及个别行政部门执法不公的干扰等不利因素,努力克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与此同时,白酒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白酒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白酒产品风格特点雷同的倾向进一步发展,除浓香型(多粮)产品占据市场绝对主导地位以外,其他香型产品的市场开发和消费习惯的培育工作进展缓慢,浓香以外的各香型产品产量总和不足总产量三成,生产企业不多,消费群体少。
2004年虽然有一些白酒企业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也围绕强化和创新产品风格特点作了大量工作,但一方面由于产品风格特点的形成需要对生产工艺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另一方面更需要大力开展市场的宣传、推广和培育,因而,目前白酒市场上,除传统名优企业和产品以外,富有个性化和突出的风格特点,质量优异,品牌声誉较高的产品很少。
为鼓励和支持白酒企业的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营销力度和手段,2004年中国食协白酒专业委员会在云南召开了白酒科技未来发展局势研讨会;北京、山西等省市白酒行业组织,在杏花村召集了华北5省市清香性型白酒发展研讨会;江苏、山东等省白酒行业组织,在洋河酒厂召集了苏、鲁、豫、皖四省白酒发展研讨会;这些会议都对白酒工艺技术的改造创新和产品质量风格特点的发展方向,以及白酒市场的开发、培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白酒行业繁荣与发展进行了积极的引导。
2、为了应对税负增加和市场费用增长,2004年白酒行业开发高价位产品势头强劲,一些骨干企业由于对高端产品运行经验丰富,企业资金、人才、网络充实、健全,企业具有工艺技术优势,产品质量稳定,企业品牌声誉可靠,使高端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不仅为企业创造了较高的利润,也影响2004年白酒行业利润水平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
但由于社会总体购买力所限,在白酒经营渠道上,高价位白酒市场竞争激烈,销售费用居高不下,为推销高价位产品,企业被迫支付巨额广告费、进场费、开瓶费、堆头费、上架费、兑奖费和促销工资等名目繁多的开支,使企业销售费用剧增,苦不堪言。
由于白酒骨干企业主推高价位产品,减少了优质低价产品的供应量,将低价位、大众化的白酒产品市场,让给那些“白天不干晚上干,平常不干放假干,不建厂房租房干,风声紧了就不干”的无证无照的非法企业,对上市销售的白酒产品质量安全照成隐患。
3、除少量名酒厂以外,白酒行业对牢固树立以产品风格特点为核心的质量观念,是加强产品竞争能力的根本基础重视不够,在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酿造工艺、量质摘酒、分析监测、质量控制等科研创新上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以液态勾锐和增香增味的方法,降低成本,通过豪华包装、夸大宣传,虚高定价,诱惑骗广大消费者,得一时之利,造成市场上白酒产品质量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以适从。
为推销劣质高价的产品,采取买断经销权和高额奖励、回扣的方式,贿烙营销,使白酒行业无序竞争行为严重,制约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政策和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
1、税负过重,税收不公,偷漏税收。
1994年,国家粮食白酒征收25%的从价记征消费税,是各酒种中最高的税率;1998年,国家规定白酒企业广告费一律在企业所得税后列支;2001年国家又规定白酒企业在加征每斤0.50元的从量消费税。
按现行税收规则,企业增值税,消费税及各种附加,白酒企业的税负总和达45%以上,如全部依法纳税,绝大多数企业将无法生存,致使企业采取各种方法辟税和逃税,既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也严重制约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食品产业的健康合理发展。
同时,在规定税负积高的名义下,由于对小型白酒企业的税收征管不力和地方对小酒厂的保护,小型白酒企业偷税、漏税和欠税严重,即造成白酒企业税负不公,也严重影响了国家税收增加。
2004年白酒规模以上企业总产量331.68万千升,如果仅从量税量税一项足额征收到位,就可以实现税收33万以上,而实际上2004年全部税收只有100.08亿元。
其中销售税金为61.75亿元,可见以从价税为主的白酒销售税金征收严重不足,白酒企业的税负严重不公。
同时,由于销售税不许抵扣和从量税的出台,使企业减少产量,对增值税的合理增长,也造成不理影响。
2、对白酒企业监管部门过多,行政执法随意性强,以执法为名牟取部门利益,增加企业负担和侵占国家利益。
对白酒监管涉及各级地方的质检、工商、卫生、税务、酒类专卖、城管和公安等多个部门,2004年,一些地方的行政部门以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和维护流通秩序等为名,或出台地方保护色彩的部门规章,强迫企业交纳“贴标”费、“准运证”费等;或以执法为名,对包装印刷等本可以要求企业整改的非严重质量事故除以罚款;或以监督检验为名,对一些微量成分检测,在不了解事实真相,不听取企业申辩的情况下,作出百万元的出发决定,有的执法人员对产品工艺和白酒微量成分不了解,轻率的利用新闻媒体曝光。
这些以收费、罚款为目的地方的规章和执法行为,令白酒生产流通企业强烈不满,侵害了白酒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应得税收,也影响了政府的威信和行政机关的形象,作为白酒行业组织,2004年我们应白酒企业的反映和要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减负办、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和卫生部等有关部委支持下,协调处理了一些行政部门执法中的问题,但这种现象至今仍然存在,仍有个别地方以认定白酒中含有0.002克/L的甜味剂成分为由,对名酒厂进行处罚,还有一些地方无视《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酒类生产经营者以发证、年检为名收取费用。
3、产业政策和社会舆论缺乏对白酒产业科学健康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多年来白酒耗粮、滋生腐败、影响健康等观念主导下的相关政策和舆论,没有得到改善,对在我国加如WTO环境下,迫切需要与时具进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民族传统食品发笑技艺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广大人民群众千白年来食物消费需要的客观存在视而不见,造成白酒产业发展的政策限制,舆论片面,使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传统白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步履维艰。
对2005年全国白酒行业发展的分析
一、中高价位产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白酒的选择和消费行业为于理智,中高档产品消费将向传统名优品牌集中。
近年来,由于税负增加,粮食及其他原料张价,流通费用上涨等因素,使白酒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升高,为增加盈利,白酒企业加快推出中高档产品步伐。
同时、五粮液、茅台、剑南春等传统名牌产品先后涨价,水井坊、国窖1573、青花瓷汾酒、洋河蓝色经典、豪华苏酒一批超高端价位产品已为消费者接受,使白酒行业受到中高档产品的利益引诱,许多白酒企业相继开发投放了众多高价位白酒,特别是一些买断品牌经销商,由于对工艺和酒质不聊解,过分相信渠道优势和炒作经验,将从生产企业低价卖进的产品,定价积高,采取广告招商和投放大量渠道费用,进行虚假宣传,使中高档白酒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在流通渠道的门槛越来越高的同时,消费者却频繁感觉所购产品质价不符,屡次上当,正逐渐对新品牌失去信任。
名优白酒产品由生产企业所具有的优质基础酒和调味酒酿造能力,勾结尝评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分析检测设备和操作水平等质量控制能力和企业资本实力综合作用决定,决不是靠所谓渠道网络和包装足销就完全实现的。
因而,今后一个时期,白酒生产消费将渐渐理智和务实,传统名优白酒销量将较快增长,中高价位的新品牌将经受更多的市场考验。
二、以浓香型白酒为主导的市场格局继续稳定,清香、兼香和酱香白酒市场有所增长。
由于浓香型白酒固有的风格特点,已经长期为广大白酒消费群体所接受,浓香型白酒的名优企业数量较多,优质名牌产品供应量大和市场普及程度高度等方面因素,浓香型依然占据白酒市场主导地位的现状将继续保持;同时,由于行业和骨干企业协作进行宣传推广,一些消费者对白酒消费认识的变化和口味多样化需求,清香型白酒以其净爽的口感,适宜的价格和历史上的消费传统习惯,消费量将逐渐平稳增加。
兼香型和酱香型白酒近年来已有一定发展速度,湖北白云边,安徽口子窖,湖南酒鬼在近年来都有较强的产品研发和市场运作能力,消费量增长较大,企业效益显著;贵州茅台正在进行第二个万吨生产能力建设,郎酒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全面恢复,进入平稳发展期,酱香型白酒在争取高端消费群体的营销中,具有较大优势,市场占有量也将逐渐增加。
三、产量和经济效益将进一步向名优企业集中。
由于政策环境的逐步改善,白酒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宏观环境将逐步形成,白酒企业将面临较为公正、公平的发展空间,对大型骨干企业的发展更为有利,基础建设的不断投入和人才储备的优势,以及多年来品牌文化的积淀,成为今后白酒骨干企业的竞争优势,如果2005年,白酒行业的税收和相关产业政策能够一招客观有力的原则得到调整和改善,将为白酒骨干企业进一步增添活力,骨干企业的白酒产量将超过2004年增长幅度,销售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利润增幅趋于正常,税收增幅有所提高,同时,各项指标的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
四、政策法规将得到进一步完善,白酒产业发展环境更为有利,充分重视和发挥行业自律效力,提升骨干企业竞争能力,促进白酒工业科学健康发展。
2004年以来,由于行业组织和白酒骨干企业的共同努力,白酒产业得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和财政、税务,以及生产、流通监管部门的进一步了解和重视,并为白酒行业解决了一些急迫问题。
2005年,白酒专业委员会已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提出制定《促进白酒产业科学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建议,并得到支持,今后一个时期,将加紧研究分析白酒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使这一改善白酒产业发展环境,指导白酒工业走向良性发展的产业政策尽快完成。
税收过重和税负不公等问题,已经得到国务院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对是从量消费税,应当进一步加强工作,促使有关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改革和完善白酒税收政策大。
白酒行业组织和白酒骨干企业将进一步团结写作,共同创造有利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到今年7越,《行政许可法》实施一周年,与《行政许可法》规定不一致的地方和部门法规的过渡期结束,个别行政部门依据的地方和部门行规章将停止执行,白酒骨干企业和行业组织能够更加充分的依法保护企业和行业的合法利益,排除对白酒企业正常持续更为的生产经营秩序更为统一、开放、公平、有序发展。
经国家有关部门同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已经发布实施了全国白酒行业第一个行业自律性规约《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目前已收到名优白酒企业申报依照《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申请使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的报告。
白酒行业将通过《规范》的实施和对标志的宣传介绍,引导白酒企业重视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发酵工艺,弘扬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使白酒生产和消费行为更为科学合理。
同时,白酒行业还将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听取白酒生产经营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意见,不断建立和改进各项行规行约,并使之逐步健全完善,使白酒生产经营行为有章可循,使广大消费者权益得到维护,促进中国白酒产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健康持续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白酒 工业 发展 喜忧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