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模块)上册.ppt
- 文档编号:334604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PPT
- 页数:292
- 大小:6.62MB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ppt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基础模块)上册.ppt(2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课程结构,第一单元,”一花一世界“,语文的世界就是美的世界。
本单元安排了荷塘月色、白杨礼赞、故都的秋和合欢树四篇文章。
朱自清的散文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寓灵秀于朴素之中,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便是如此。
热情洋溢的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礼赞表达了矛盾对共产党、对根据地军民的衷心赞美。
“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转”,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这一理论的创作实践。
合欢树中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
阅读与欣赏,第一单元导读,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年-1948年),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1903年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改名为朱自清。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第一课荷塘月色,阅读与欣赏,二、写作背景,1926年,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作者怀着愤怒的心情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悼念三一八死难的清华学生)。
1927年,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全国出现了白色恐布的情景。
作者不满这样的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时又看不清前进方向,心情苦闷而彷徨,思想是矛盾而复杂的。
本文正是他当时生活处境和思想状况的真切而委婉的写照。
阅读与欣赏,三、内容解析,
(一)划分层次、归纳段意,全文分三部分第一段: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点明题旨)第二至六段:
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主体)第七、八段:
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偏重抒情),阅读与欣赏,
(二)阅读第一部分并思考问题,“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章开头第一句就给全文笼罩了一层低调的情绪,主人公为什么会心里颇不宁静?
作者“不平静”的两个源头客观: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叛变;主观:
选择的困惑既不满现实,又不能如另外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那样参加“以暴易暴”的武装斗争。
(三)阅读第二部分并思考问题,阅读与欣赏,1.课文第二段中,沿着荷塘,作者注意到哪些有特征的景物?
2.第三段中的“这一片天地”、“另一世界”,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3.第三段中哪一个词可与作者心中的“妙处”相对应?
4.说说“妙处”的具体内容。
5.第四段中“薄薄的青雾”指的是什么?
6.第四段中“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美丽形象?
阅读与欣赏,1.幽僻的路,蓊郁的树,淡淡的月光。
2.荷塘月色或者荷香月色。
3.自由4.想自己愿想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受任何束缚。
5.荷塘上的月光6.明艳透亮、闪烁晶莹、清新自然,阅读与欣赏,(四)自学第三部分,四、思维拓展,
(一)修辞手法:
通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
例如:
(1)她笑得很甜。
(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嗅觉转为听觉)(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视觉转为听觉),阅读与欣赏,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小结:
比喻具体形象,1.比喻句,
(二)体会语言技巧,阅读与欣赏,3.通感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小结:
通感迷离精妙,2.拟人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小结:
拟人灵秀动人,阅读与欣赏,(三)美文欣赏与朗读,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阅读与欣赏,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阅读与欣赏,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阅读与欣赏,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阅读与欣赏,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阅读与欣赏,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阅读与欣赏,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阅读与欣赏,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阅读与欣赏,一、作者介绍,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茅盾是笔名,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
曾担任小说月报主编,并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著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散文白杨礼赞,等等。
第二课白杨礼赞,阅读与欣赏,二、写作背景,1940年前后,延安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多次粉碎敌伪的“扫荡”。
这一年,茅盾应朱德同志之邀来到延安。
他耳闻目睹延安抗日军民的生活和革命精神,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
当他在西北高原上看到“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地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时,他似乎找到了一种感情的寄托,对白杨产生了特殊的情感。
他把对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深挚感情全部倾注在白杨树身上了。
白杨礼赞应运而生。
阅读与欣赏,三、内容解析,
(一)解题,何为礼赞?
表示崇敬和赞美。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
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二)读一读,说一说1.课文哪些语段描写白杨树的外部形态与内在气质?
阅读与欣赏,总的概括:
力争上游(拟人),阅读与欣赏,2.读一读文中描写西北高原景色的语段,说一说高原与白杨树有何内在联系?
借景抒情:
烘托白杨树的不平凡,阅读与欣赏,3.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阅读与欣赏,哨兵形象(傲然挺立),由浅入深,精神和意志(品格:
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在运用象征手法时,要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要有共同之处。
四、思维拓展,
(一)朗读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第1段: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第9段: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阅读与欣赏,
(二)体会画线动词的表达效果,阅读与欣赏,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扑”与“奔”照应,写出了迎面而来的情景,形象而准确。
准确的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
2.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使用“涌”,说明感想很多,瞬间形成,有的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的喷涌而出。
一、作者介绍,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1896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5岁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1913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了创造社,是年七月,发表第一部小说集沉沦。
1923年7月,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
抗战爆发后,郁达夫赴武汉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后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一九四五年九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达腊。
第三课故都的秋,阅读与欣赏,二、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着“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因此,通过故都的秋可以了解郁达夫以及他所生存的环境。
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散文的阅读方法。
阅读与欣赏,三、内容解析,
(一)情境导入,1.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
讨论后,归纳总结秋天的感受。
一方面秋天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秋天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
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
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阅读与欣赏,2.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名篇: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阅读与欣赏,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
秋意如何?
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阅读与欣赏,
(二)品味鉴赏,1.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
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阅读与欣赏,2.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3.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
作者为何又喜欢呢?
(淡黄微绿到红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4.“唉,天可真凉了”。
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阅读与欣赏,5.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
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
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阅读与欣赏,(三)文章结构,第一至二自然段:
总写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三至十一自然段:
分写从记叙和议论两部分描写古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第十二至十三自然段:
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基础 模块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