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发展简史.docx
- 文档编号:3344983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58.82KB
山西煤炭发展简史.docx
《山西煤炭发展简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煤炭发展简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煤炭发展简史
古诗吟咏煤火炕
火炕,是自古以来北方居家休息睡觉的设施。
因火炕连着灶台,做饭时,火的烟气通过火炕,使炕生热。
冬天人们睡在火炕上,暖融融,十分惬意,是一种别有一番乐趣的享受。
火炕之制在寒冷的北方不仅十分普遍,而且受到居家的欢迎。
当然,火炕有柴火炕与煤火坑之分,在柴薪缺乏的地区,特别是产煤较多、煤价便宜的地区,烧煤火炕者居多。
北京就是普遍使用煤火坑的地区。
据《帝京岁时纪胜》一书记载:
“西山煤为京师之至室,取之不竭,最为便利。
时当冬日,炕火初燃,直令寒谷生春,犹胜红炉暖阁,人力极易,所费无多”。
《水曹清暇录》中也讲:
“燕地苦寒,冬时比户皆卧热炕,西山之煤价不甚昂,颇获利济。
”
我国古代许多诗人都有睡煤火炕的经历与体验,因而对煤火炕有着独钟的情感。
兴之所至,也就不免吟诗作赋,把煤火炕作为吟咏的题材,因而也就产生了一批吟咏煤火炕的诗作,其中不乏名篇佳作。
提到火炕诗,我们应该首先介绍金代文人赵秉文的《夜卧炕暖》诗。
诗共20句,这里仅录与火炕有直接关系的几句:
“京师苦岁寒,桂玉不易求。
……近山富黑瑿,百金不难谋。
地炉规玲珑,火穴通深幽。
长舒两脚睡,暖律初回邹。
门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此诗直白浅显,直截了当地表示了对暖炕的钟爱。
诗中讲的是北京的情况,人们不仅为严冬的寒冷所苦,却更为薪柴缺乏与昂贵所苦。
然而北京西山地区却盛产煤炭(富黑瑿),只要有钱是不难买到的。
下面诗人集中写到煤火炉与煤火炕:
当煤在地炉中烧起来之后,煤火的烟气通过火穴,使得火炕温暖如春(“地炉规玲珑,火穴通深幽”)。
人们在暖和的火炕上可以伸直双腿,舒坦地睡大觉,暖气传遍全身(长舒两脚睡,暖律初回邹),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舒适,是一种另样的福份。
尽管外边下着大雪,寒冷彻骨,在屋内火炕上的人们却睡得无比香甜,甚至放心地打着呼噜(“门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
如果没有这样的火炕,肯定人们不知道要被冻成什么样,说不定蜷曲着身子挨冻呢!
这种隐含的对比,就把煤的重要性、火炕的优点,以及人们对火炕的喜爱都跃然于纸上,表达于诗句之中了。
作者赵秉文是金代文学家,河北磁县人,生于1159年,卒于1232年,曾官至礼部尚书。
此诗就收录在其所著的《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五。
写得特别有趣而生动的吟咏火炕的诗,是方朔的《暖炕诗》,此诗见于《北平风俗类征》。
诗写得较长,但读后令人回味,且记述异常详细,故全文引录于后:
“燕山之寒南所无,十月重袭已拥狐。
白日乘风面似割,夜气一肃尤彻肤。
欲卧又畏衾似铁,独坐往往依红炉。
主人慰予勿复尔,有炕胡不生火乎?
予初恐热且蒸湿,快意不妨图须臾。
版炕三尺掘至地,砖门八寸开如窬。
石炭布满木炭引,焰一发处光腾舒。
覆以石块使之下,地风盛扇地火嘘。
始犹直入响习习,继乃横出烟徐徐。
三入三出热已偏,美哉衾枕皆温如。
乍探曲躬即可免,再眠□□犹能除。
三更转漱略为渴,几次将痰消成酥。
美满饱得双喜乍,一梦不知游华胥”。
此诗描写一个初到京师的外地人(可能是南方人),对北京冬天的寒冷十分不习惯,白天冷风割面,夜晚寒气刺骨,想睡觉怕衾被冷如铁,只好依傍煤炉独坐,真是十分的尴尬。
但是主人告诉他,尽管天气很冷,但困难很好解决,你只要把煤火燃烧起来就解决了。
在主人的指导帮助下,地炉点起来了,“石炭布满木炭引,焰一发处光腾舒”。
过了一小会儿,火炕就烧热了。
“三出三入热已偏,美哉衾枕皆温如”。
不论是枕头还是衾被,都是那样的温暖宜人。
这样一来,诗人不仅没有被寒风所冻,反而在暖和如春的火炕上睡个好觉,又做了个好梦,真是舒服极了。
他对这样的火炕很感兴趣,喜爱有加。
高兴之余,甚至忘记这是在寒冷的京华(一梦不知游华胥)。
作者通过抒发自身真实的感受,写出了火炕的形制、烧用方法和特点、好处。
真是表现得活灵活现,把煤火炕写活了。
历来描写煤火炕的诗实在不少,简直俯拾皆是。
这里仅取数例。
●元代文人欧阳玄(1274-1358年)有一首渔家傲词,题目是《熏炕》。
词中写到:
“十月都城家百蓄,霜菘雪韭水芦服。
暖炕煤炉香豆熟。
......回寒燠,梅花一夜开金屋。
”
●清嘉庆时佚名《燕台口号》中有一首竹枝词。
词中写到:
“嵇康饭灶事堪师,土炕烧来暖可知。
睡觉也须防炙背,积薪抱火始燃时。
”
●清道光《问青阁诗集》卷五载有樊彬的一首《土炕》诗:
“莫以牙床耀锦茵,聊依炕暖便安身。
土阶土俭风犹古,泥壁分材制亦新。
”
●清代《续都门竹枝词》中记有学秋氏的一首竹枝词:
“摇将煤堿作煤球,小户人家热炕头。
妇子三冬勤力作,攒花通枣夜无休。
”
●《北京风俗杂咏》一书中录有褚维垲的一首《燕京杂咏》:
“安排衾枕卧无床,土炕家家砌曲房。
移置砖炉深夜靠,贯熏煤气当焚香。
”
当然,与煤火炕有关的诗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一一例举。
由于这类诗词语句浅白好懂,读者可自解其意。
文人与煤炭 文/林两荫
苏东坡很多人都很熟悉。
像我,随口就可以背出他的几首词出来:
“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或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等等;而杭州人或许更加有印象,因为苏东坡在任杭州太守时曾发明了名为“东坡肉”的食物,据说它现在已成为杭州的特色小吃之一。
不过这些都不是今天我要说的,今天我要说的是苏东坡和煤炭的关系。
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最早的专门以煤炭为题作诗的,当属苏东坡的《石炭》一诗。
全诗较长,现只摘录其序,曰: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遗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也。
”彭城即今江苏省徐州市。
当时苏东坡为徐州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徐州市长。
苏东坡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市长,他上任不久就遇到了黄河决口,水临徐州城下。
该年冬天又降大雪,寒冷异常,柴薪燃料严重匮乏,别说冶铁,就连居民的取暖做饭都成问题。
苏市长体察民间疾苦,积极组织人力,去找煤了。
于是便有诗序中所叙之事。
苏市长乃豪放之人,寻找煤炭资源的艰辛只字不提,相反,在找到煤炭之后却兴奋如一玩童,“万人鼓舞千人看”中必有他的一份,在诗的结尾,苏市长更是语气惊人:
“为君作铸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真有气吞山河之魄力。
和苏东坡市长的豪放相比,同列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则显得有点“小资”了。
在欧阳修的《归田录》里有这样的记载:
“有人遗余清泉香饼一筪者,(蔡)君谟闻之,叹曰:
‘香饼来迟,使我润笔独无此一种佳物。
’…清泉,地名;香饼,石炭也,用以焚香,一饼之火,可终日不绝。
”把香饼作为消闲享受之物,欧阳修先生可谓已有当代人的“小资情调”了。
欧阳先生用的“香饼”,又称发香煤饼或香煤饼,和煤炭关系极为密切。
它在明代杨慎的《升庵外集》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以及清代的《中州杂俎》等书中均有相关记载。
如杨慎《升庵外集》载:
“捣石炭为末,以轻纨筛之,以梨汁合之为饼,燃之可以终日。
”其他如“奇香分细雾,石炭捣轻纨”、“香散绮幕雕金炉”等等也提到了香饼。
这种“煤加工品”大概不像我们印象中的煤炭又脏又黑,而是耐用且燃之充满奇香,难怪欧阳修先生会对它另眼相看并引以为珍爱之物了。
煤炭业至明清已较为发达。
此时的文人也更富于创造和想象,他们已经把矿井和幽冥神鬼世界联系起来了。
这点无须为怪,不见天日是二者相通之处,封建社会矿工的困苦生活也绝不逊于“地狱”之态。
作这一比喻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大成者。
《聊斋志异》卷十中有一篇题为《龙飞相公》的小说是以煤井为题材,然后佐以神鬼传说的渲染,达到似真似幻的效果的。
蒲松龄乃一个创作严谨的作家,想必他也不会无中生有、闲情逸趣地“说一段聊斋给你听”,而应是听到看到某些事之后有感而发的,这才符合一个作家的历史身份。
在《龙飞相公》一文之后,蒲松龄借异史氏之口道明了真相。
他说:
“余乡有攻煤者,洞没于水,十余人沉溺其中。
竭水求尸,两月始涸,而十余人并无死者。
”这就说明了确有实事,并且,蒲松龄在最后还说了为何十余人能够生还的原因,有兴趣者不妨找来看看。
窃想,蒲松龄生活的年代应该还没有瓦斯积存、瓦斯爆炸、透水等等之说,不然,他将有更为精彩的文字传世也未可知。
和蒲松龄的“道听途说”有所不同,鲁迅先生却是“身临其境”的。
当时鲁迅先生“走异路,到异地”去了南京上洋学堂,首先上的是江南水师学堂,然后进了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学堂,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矿业学院之类的学校,学的是采煤开矿一类的专业,有他的话可以证明:
“我首先正经学习的是开矿,叫我讲掘煤,也许比讲文学要好一些。
”当然,后半句是玩笑话,当不得真的。
倒是鲁迅先生写过专业的有关煤炭的论文和著作是真的,像《中国地质略论》以及与顾琅合著的《中国矿产志》等等。
后者更是被当时学部批准为中学堂的参考书。
这是鲁迅先生关心中国煤炭业的最好证明。
此外,鲁迅先生也深切地关心和同情着煤矿工人的生活状况。
他在《朝花夕拾·琐记》里说,“到第三年我们下矿洞去看的时候,情形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是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点滴而下,几个矿工便在这里面鬼一般地工作着。
”鲁迅先生是文学大师,几句话就把旧中国煤矿的落后和凋蔽以及煤矿工人的艰难困苦描绘出来了。
除此而外,有一点还让我颇为吃惊。
在《中国矿产志》里,鲁迅先生对开平煤矿(即今开滦矿务局)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它的地理位置、沿革、煤层及倾斜度等等,并在与日本相比之后说,“顾其量,则甲东洋一切煤矿”。
文学进入当代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述及煤炭的作品越来越少。
除邓拓的《燕山夜话》、沈从文的《湘西散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之外,再也没其他可说的了。
其中尤以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影响为最大。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对煤矿和煤矿工人作了详尽的描述,其中主人公孙少平作为一名煤矿工人,他的工作、生活、爱情等更是以煤炭息息相关,这在当代诸多文学作品中是罕见的。
煤炭业工作条件恶劣艰苦,煤矿工人工作强度和难度大,然而,就是在这样常人无法想象的环境下,路遥却给我们刻划了平凡的煤矿工人孙少平等人做出的不平凡的成绩,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平凡的情感,这实在让人感动和自愧不如。
《平凡的世界》一出引来了世人极大的关注,路遥也因此获得了中国文学的最高奖——茅盾文学奖。
以他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这份奖励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因为劳累过度和疾病困扰,作家路遥年仅四十二岁就过世了,这是中国文学界的不幸,也是煤炭行业的损失。
因为,自路遥之后凡二十来年,中国当代文学在煤炭业方面的关注几乎是空白一片,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2004年刘庆邦《平原上的歌谣》的出版。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由于本人至今未曾购得《平原上的歌谣》一书,其中所叙具体何事也不敢妄加评论。
不过,看到报道说当代文学里又有人为煤炭业再添一笔,本人还是相当高兴的。
来煤炭行业工作已四月有余,身为一名文职人员,虽与主业存有较大距离,但,拳拳之心仍是深存心底的。
或许,不日之后,将有些许成就能令自己欣慰一笑也未可知。
在我国,煤的最早记载
2008-01-0215:
36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普遍使用,始于北宋。
《宋史》、《宋会要》都有记载,当时官府卖煤炭者就有数十场所。
汴京(今开封)及其周边地区数百万人家完全依靠煤炭,燃薪的没有一家。
北宋时的《猗觉寮杂》载:
“石炭自本朝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方出,逐及京师。
”北宋年间产煤最盛的当数山西。
到了南宋时已开始用焦炭炼铁了。
经过了宋、元、明三朝的发展,人们对于煤的种类、采煤的技术都积累了很多知识。
明宋应星在他的《天工开物》中就记载了煤的种类、找煤的方法以及采煤技术等等,而且还介绍了如何排除瓦斯、防止塌陷等措施。
古代我国称煤为石涅、石墨、石炭、山炭、炭等,明代始称为煤。
在我国,煤的最早记载,见于《吴越春秋》,那是公元前六世纪的事,而西方最早见于记载的则是公元310年,已晚于我国近九百年。
我国西汉文帝元年,河南宜阳矿难百余人死亡,足见当时矿上矿工至少有二三百人,而英国则是在十三世纪才开始采煤,已晚于我国一千四百多年。
山西煤文化1
2008-01-0123:
13
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位于黄河中下游交汇处的山西地区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中华文明孕育、成长和发展的基地。
山西大地至今仍保存着传说中女娲烧煤炼石补天的遗灶,同时它也因革损益,发扬光大,保留了悠久的关于煤的文化沉淀;芮城县西侯度文化遗址的挖掘,则将中华民族用火的历史推进到180万年前,而火正是引导人们发现煤炭使用价值的重要媒介;至于山西煤炭惊人的储量,在19世纪末曾有上万亿吨足可供全世界使用1000年的说法。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山西煤文化即是中国煤文化的缩影和精华。
山西有十大煤炭之最,由此可知其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1、山西省煤炭预测储量达92782亿吨。
2、山西省已探明煤炭储量为2608亿吨,占全国储量的三分之一,雄居全国之冠。
3、山西省煤炭产量居全国之首。
以1995年的34亿吨为基数,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这个数字比1949年增长了127倍。
4、山西省煤炭调出量列全国第一。
1995年调出量29亿吨,占全国煤炭产地调出总量的五分之四。
几十年来,山西煤炭工业所产煤炭在满足省内工业及民用的同时,源源不断地通过公路、铁路销往全国的26个省、市、自治区和8个计划单列市,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
山西每年调往上海的煤炭在1200万吨至1300万吨左右。
朱镕基总理在任上海市长时曾形象地比喻说:
“上海的工业火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山西的煤炭点燃的。
”
5、山西省煤炭出口居全国之首,1995年出口煤炭达1527万吨。
出口到23个国家和地区,增加了我省的外汇储备,赢得了声誉。
6、山西省人均煤炭储量全国第一。
人均拥有煤炭储量24000吨。
7、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最大的煤城。
1995年原煤产量为8100万吨。
8、大同矿务局是全国最大的煤炭企业。
1995年原煤产量达到3676万吨。
9、平朔露天煤矿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露天煤矿。
设计原煤年产量为1533万吨。
所产煤炭主要销往美国、法国、意大利、香港等1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煤炭量曾占全国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10山西省左云县是全国最大的产煤县,年产原煤13196万吨。
在这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中国经济即将融进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去。
曾经为中国历史抹上浓墨重彩的山西煤文化,必将在未来世纪里为当代中国描绘出更加绚丽的图景。
一、中国煤文化的发祥地——平定东浮山
女娲炼石开中华民族开采煤炭之先河,她最早使用了煤。
女娲烧煤的遗灶至今仍留存在山西平定县城北25公里的东浮山上。
东浮山成了中国煤炭开采的圣地。
东浮山是一座海拔1200米的圆形山峰,山势平缓、山体厚实。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今天人们看到的“削平”了的山顶,正是传说中女娲烧煤炼石的遗灶所在。
一座壮观得超出人们想像的炉灶!
“灶”的周围遍地是紫色蜂窝状的松软山石。
石头布满气孔,轻得能够浮在水面上。
当地老百姓把它们看成是女娲补天所剩石液的凝固体。
东浮山虽不产煤,但它周围地区的露头煤却历史久远,迄今仍然随处可见。
关于女娲补天遗灶,明嘉靖癸丑科进士,后官至御史和太仆寺少卿的平定人甄敬在他的《重修人祖庙碑记》中留下了文字记载:
老百姓说,太古时候的洪荒之地,两位神仙各占据一座山头,并且相约:
两人的圆石磨如果吻合,就结为夫妇。
这样就衍生了人类,后人称他们为人祖,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是哪路神仙。
平定的这两座山,山上长着一种青茎红叶的脐带草,自山顶直至山脚,长着草的小路虽然只有一尺多宽,可散乱下垂的草叶却有八寸。
人们说是因为磨盘伏压所造成的。
这种说法固然是荒诞浅俗不足信的,可是我亲自到现场,一路上的草果然都是压得平平的。
难道这个地方的自然风物偶有不同吗?
不管怎样,人们还是愿意相信传说。
平定的史书说,这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有她遗留下来的炉灶为证。
不管怎么说,绮丽的远古神话毕竟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证据:
在山西大地上,人类使用煤炭的历史几乎和女娲伏羲衍生人类的时间一样久远。
从这个意义上说,东浮山的女娲遗灶无疑是山西煤文化乃至中国煤文化的发祥地。
明代嘉靖年间,翰林院学士、山西提学副使陆深不耻下问,就女娲炼石补天遗灶的传说遍询当地土人、耆宿和学士大夫,同时又考察了平定一带民间烧旺火“补天”的壮观场面,在他写的《河汾燕闲录》中得出了权威性的结论:
石炭就是煤。
东北人称为渣,南方人称为煤,山西人称为石炭。
平定生产的煤尤其好,坚硬而又乌黑发亮,火力极旺,史书上说女娲氏炼五彩石用来补天,现在她遗留下来的炉灶就在平定的东浮山。
我说这就是历史上烧煤的开始。
这一结论也为提倡“经世致用,亲躬践行”的明末学者顾炎武所赞同,他立即否定了自己原先认为烧煤之始在汉朝的观点,而采用了陆深的观点,并将上述发现全文收进他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陆深不为神话的原有模式所囿,他还对女娲补天的传说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即“开物而成务”,“补天之所不及尔”。
他认为:
远古时期,林木稀少,能当柴薪用的更少,而可供
使用的燃料又深藏着。
女娲为黎民考察寻找燃料,以便驱走黑暗,烧烤食物。
惟有开发煤炭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陆深的务实精神给后世煤矿的发展以很大的影响。
它改变了以山多为虑的世俗观念——“斯山也,虽未尝产金而煤窑十数座,亦不啻兴宝藏焉”。
它刺激了煤炭开采业的发展——“朝而往暮而来,奔走于窑冶者则十有八九焉”。
上述两段十分宝贵的记载见诸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平定县蒙村清泉亭庙内所立的石碑。
碑文的作者是一位开馆授业的教书先生。
许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受陆深的影响尤重煤炭:
“吾村之所赖以生者,煤窑属多,所急当培者士商最切。
”他还提出:
“士风可以丕振,
商贾可以日兴,欲勤稼穑而兼事窑冶者亦可以永享其乐”的观点,这是相当有见地的。
女娲的子孙们是不愿数典忘祖的,他们以各种方式纪念着这位曾给天地万物带来勃勃生机的不朽女神。
他们在女娲炼石补天的遗址上盖了娲皇庙,名为东浮山寿圣寺。
寿圣寺踞山而建,势磅礴。
这种力图将建筑群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设计构思,喻意深刻地表现了女娲顶天立地的英雄本色。
庙里曾经塑有5尺高的女娲坐像,塑像别出心裁地采用全裸体。
这在我国古代庙宇塑像中堪称绝无仅有,不过倒也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女娲创世说的传奇色彩。
她神态安祥、嫣然含笑,盘起的发髻衬托出形体的修长。
那柔美的曲线和丰盈的乳房,激发出生命的原始颤动和具有无限活力的创造潜能,一个迷人的东方艺术缪斯!
不无遗憾的是这样一座不可多得的女神塑像如今已荡然无存。
好在女娲的形象已经镶嵌在三晋大地人民最美好的记忆里,女娲的英魂将与山河湖泊、煤海矿脉同在。
鸟瞰三晋大地,圆润挺立、柔姿万千的东浮山和百里之外的寿阳西浮山,宛如女娲那对哺育了亿万人类的硕大无朋的乳峰。
而女娲俯仰天地、经纬万方的巨大身躯又恰好横亘在太行、太岳绵延不绝的群山之间。
诚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这些“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将“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
二、西侯度文化:
人类用火的最早记录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经指出:
“直到现在,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第一个伟大胜利的愉快的回忆,还半意识地继续存在于流行的迷信中,存在于世界上最有教养的民族的异教神话传说中。
”女娲烧煤炼石补天的神话无疑是一曲人类追求光明的赞歌。
山西煤文化将燃烧着的煤炭同开天辟地女神联系在一起绝非偶然,因为人类最早的使用火的考古发现,就在山西省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的芮城县。
1965年国家公布了芮城县西侯度文化遗址。
这处文遗址从此受到世人关注,除了发掘出土20多种古哺乳动物化石及数十件经过人工加工打制的刮削工具外,还由于烧骨的出土,证明了西侯度人已经用火从而产生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伟大的质的飞跃。
过去传统的结论是60多万年前的北京人开始了人类用火。
如今西侯度文化遗址的发掘,尤其是烧骨的出土,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向前推溯到180万年。
这是有雄辩物证的中国和世界人类用火的最早记录之一。
煤是火的延续和转移,是那个时代人们所能发现的火的最理想的载体。
但是煤炭往往深埋在地下不为人所知,引起人们注意的是煤的自燃。
据地质发掘,大同煤田侏罗纪煤层最早在第四纪早更新世,即距今约200万年前就开始自燃,仅在雁崖矿3号和11号煤层古火区就已烧掉了大约2000万吨煤。
那时候,人类对煤的认识还停留在表象上,大同矿区至今仍流传着天火把石头引着,人们方才发现这黑石头能烧,可以取暖做饭的传说,以及点火“木头不着石头着”的谚语。
煤的自燃,引起远古人类的极大注意,从而导致煤的发现。
这从古代神话的记载里能够找到踪迹,如晋代王嘉的《拾遗记》写道:
〖HTK〗在弯曲的水渠边生活的先民们,到了黑夜燃烧着石头来维持白天的光亮,这种石头出自燃山。
它的土石都很光亮,经过敲打碎开了,形状像栗子,往往燃烧一粒就能辉映一间屋子。
过去炎帝最初改变茹毛饮血的习俗,就是用它做饭的。
现在举国都进贡这种石头。
〖HT〗这里的“燃石”就是煤,它来自自燃的露头煤(“燃山”)。
炎帝利用煤炭之火,烧烤食物,变生食为熟食,基本上反映了原始社会的人们从自燃的煤炭那里得到启发,从而发现和认识煤的可燃性能并加以开发利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只能发生在人类上百万年漫长的用火实践之后。
火是引导人们发现煤炭使用价值的媒介,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只是在学会了摩擦取火以后,才第一次使某种无生命的自然力替自己服务。
”
女娲的子民们一直沿袭祖先烧石补天的壮举,这就有了风弥三晋大地的点燃棒槌火的习俗。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三日,阳泉等地都要用棒槌火来纪念这位司职光明的女神。
人们身着节日服装,围在广场或平坦地方,无数堆旺火在人们的注视下,熊熊燃烧,火光直冲云霄,将夜空烧得通明,堪称火的盛会。
这种习俗不但由来已久,而且遍及山西各煤矿。
尤以平定、阳泉、大同、昔阳、寿阳等地为甚。
据各地方志记载,届时无论坊肆里巷,士庶之家都在门口垒一座高达五六尺的炉子。
炉子里烧着杂石和煤炭,通宵达旦地烧,烈焰经久不熄,连天都映红了。
阳泉人沿袭女娲神话,称为“补天”。
有的地方还用煤炭围着泥塑的弥勒、判官、狮子焚烧,称为塔火、棒槌火。
由于使用煤作为燃料,它的热烈、升腾、粗犷、无拘无束都是元宵花灯难以企及的。
棒槌火风俗的风行,反映了人们对火的崇拜,对温暖的渴求,对光明的向往和美好心态,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崇尚燃烧的“拜物教”。
棒槌火风俗,是山西地区煤炭曾经广泛开采,并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必然联系的纽带。
三、孟门之山多苍玉人类发现和使用煤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对于煤的形成与演变过程的认识,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初的认识是表面的、直观的,认为煤炭不能归入土,因为土和了水能成泥,而炭成不了泥;煤炭又不能归入石头,因为石头点不着,而炭则可以燃烧;煤炭还不能简单地归入木柴,因为木柴遇斧子能被砍开,而炭则不那么软。
所以一种物质能够同时具有多种属性,要数煤炭了。
后来认识慢慢深化了:
大量的黑“石头”都生成在土层中。
将其剖开后,树干树叶的形状交错展现,纹理清晰得像雕刻一样。
不仅一块“石头”如此,那么多“石头”都这样。
一些学者还根据地震奇观来推断煤炭的成因:
地震造成巨大的地裂,两边的大树随着地壳的运动倒进深渊,接着又合为平地。
周围的树林和民居瞬间消失,几千年之后变化为煤炭。
这些想像基本符合煤炭生成的客观规律。
随着人类生产实践和科学发现,人们逐渐认识到煤不是一种普通的石头,而是一种可燃有机岩,是由大量的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一种沉积矿产。
煤炭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占了绝大部分,与植物有机体的化学组成基本相似。
煤层中的化石向人类揭示了煤由植物变来的真情。
自然界的植物大致分为两大类——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
低等植物如各种菌类、藻类,大都是构造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低等植物生成的煤叫腐泥煤类。
高等植物是多细胞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 煤炭 发展 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