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精品文档培训资料.docx
- 文档编号:3344154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50.09KB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精品文档培训资料.docx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精品文档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精品文档培训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精品文档培训资料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精品文档]
引言
0.1总则
为指导组织员工遵循科学的活动程序,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统计方法,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特制定本标准。
质量管理小组是各岗位员工自主参与质量管理、质量改进和创新的有效形式。
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时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升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
资料性附录为质量管理小组应用常用统计方法及活动现场、成果发表评审提供参考。
附录A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办法汇总表,附录B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表。
0.2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全员参与
组织内的全体员工自愿组成、积极参与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小组活动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作用。
b)持续改进
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升组织管理水平,质量管理小组应开展长期有效、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和创新活动。
c)遵循PDCA循环
为有序、有效、持续地开展活动并实现目标,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策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置(Action,A)程序开展适宜的活动,简称PDCA循环。
d)基于客观事实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的每个步骤应基于数据、信息等客观事实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与决策。
e)应用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应正确、恰当地应用统计方法,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验证,并作出结论。
基本原则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的体现如图1所示。
图1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基本原则示意图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程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组织员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9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质量管理小组qualitycontrolcircle
由生产、服务及管理等工作岗位的员工自愿结合,围绕组织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环境、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团队。
注:
质量管理小组亦称QC小组。
3.2
活动程序activityprocedures
遵循PDCA循环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步骤。
3.3
问题解决性课题problem-solvingproject
小组针对已经发生不合格或不满意的生产、服务或管理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改进,所选择的质量管理小组课题。
注:
问题解决性课题包括现场型、服务型、攻关性、管理型4种类型。
a)现场型:
以稳定生产工序质量,改进产品、服务、工作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现场环境等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b)服务型:
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c)攻关型:
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d)管理型:
以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3.4
创新性课题innovativeproject
小组针对现有的技术、工艺、技能和方法等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运用新的思维研制新产品、服务、项目、方法,所选择的质量管理小组课题。
4活动程序要求
4.1问题解决型课题
4.1.1总则
问题解决性课题目标根据来源不同分为自定目标和指令性目标。
自定目标和指令性目标的课题在活动程序上有差异,如图2所示。
P
D否
C
是
A
图2问题解决型课题活动程序
4.1.2选择课题
4.1.2.1选题来源
针对存在问题及改进对象,小组应结合实际,选择适宜的课题。
课题来源一般有:
a)指令性课题
b)指导性课题
c)自选性课题。
小组自选课题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落实组织方针、目标的关键点;
——在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存在问题;
——内、外部顾客的意见和期望。
4.1.2.2选题要求
小组选题要求应包括:
a)小组能力范围内,课题宜小不宜大;
b)课题名称直接,尽可能表达课题的特性值;
c)选题理由明确、简洁。
4.1.3现状调查
为了解问题的现状和严重程度,小组应进行现状调查:
a)把握问题现状,找出问题症结,确定改进方向和程度;
b)为目标设定和原因分析提供依据;
c)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分层和整理;
d)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具有客观性、可比性、时效性和全面性。
4.1.4设定目标
4.1.4.1目标来源
根据所选课题,小组应设定活动目标,以掌握课题解决的程度,并为效果检查提供依据。
课题目标来源:
a)自定目标。
小组明确课题改进程度,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的目标;
b)指令性目标。
上级下达给小组的课题目标或小组直接选择上级考核指标作为目标。
4.1.4.2目标设定依据
小组自定目标可考虑:
a)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或要求;
b)顾客需求;
c)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d)小组曾经接近或达到的最好水平;
e)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预计问题解决的程度,测算小组将达到的水平。
4.1.4.3目标设定要求
目标设定应与小组活动课题相一致,并满足如下要求:
a)目标数量不宜多;
b)目标可测量;
c)目标具有挑战性。
4.1.4.4目标可行性分析
指令性目标应在选题后进行目标可行性分析,目标可行性分析可考虑:
a)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b)小组曾经接近或达到的最好水平;
c)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预计问题解决的程度,测算小组将达到的水平。
4.1.5原因分析
小组进行原因分析应符合以下要求:
a)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进行原因分析;
b)问题和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清晰,逻辑关系紧密;
c)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考虑,以充分展示生产问题的原因,避免遗漏;
d)将每一条原因分析到末端,以便直接采取对策;
e)正确应用适宜的统计方法。
4.1.6确认主要原因
小组应依据数据和事实,针对末端原因,客观地确定主要原因:
a)收集所有的末端原因,识别并排除小组能力范围以外的原因;
b)对每个末端原因进行逐条确认,必要时可制定要因确认计划;
c)依据末端原因对问题或问题症结影响程度判断是否为主要原因;
d)判定方式为现场测量、试验及调查分析。
4.1.7制定对策
小组制定对策应:
a)针对主要原因逐条制定对策;
b)必要时,提出对策的多种方案,并进行对策效果的评价和选择;
c)按5W1H制定对策表,对策明确、对策目标可测量、措施具体。
注:
5W1H即What(对策)、Why(目标)、Who(负责人)、Where(地点)、When(时间)、How(措施)。
4.1.8对策实施
小组实施对策应:
a)按照对策表逐条实施对策,并对对策目标进行比较,确认对策效果和有效性;
b)当对策未达到对应的目标时,应修改措施并按新的措施实施;
c)必要时,验证对策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4.1.9效果检查
所有对策实施后,小组应进行效果检查:
a)检查小组设定的课题目标是否完成;
b)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对比,判断改善程度;
c)必要时,确认小组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10制定巩固措施
制定巩固措施,小组应:
a)将对策表中通过实施证明有效的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纳入相关标准,如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等;
b)必要时,对巩固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跟踪。
4.1.11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小组对活动全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打算。
包括:
a)针对专业技术、管理方面和小组成员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
b)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次活动课题。
4.2创新型课题
4.2.1总则
创新型课题按照图3所示的程序开展活动。
效果检查
标准化
达到目标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分析
选择课题
否
P
D
C
A
是
图3创新型课题活动程序
4.2.2选择课题
4.2.2.1选题来源
小组针对现有的技术、工艺、技能、方法等无法实现或满足工作任务的实际需求,运用新思维选择的创新课题。
4.2.2.2选题要求
小组选题应满足以下要求:
a)针对需求,借鉴查新不同行业或类似专业中的知识、信息、技术、经验等,研制(发)新的产品、服务、方法、软件、工具及设备等;
b)课题名称应直接描述研制对象;
c)必要时,论证课题的可行性。
4.2.3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分析
4.2.3.1设定目标
小组围绕课题目的设定目标,目标设定应满足以下要求:
a)与课题所达到的目的保持一致;
b)将课题目的转化为可测量的课题目标;
c)目标设定不宜多。
4.2.3.2目标可行性分析
小组应针对设定的课题目标,进行目标可行性分析:
a)将借鉴的相关数据与设定目标值进行对比和分析;
b)分析小组拥有的资源、具备的能力与课题的难易程度;
c)依据事实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与判断。
4.2.4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4.2.4.1提出方案
小组针对课题目标,提出方案应:
a)提出可能达到预定目标的各种方案,并对所有的方案进行整理;
b)方案包括总体方案与分级方案,总体方案应具有创新性和相对独立性;分级方案应具有可比性,以供比较和选择。
4.2.4.2确定最佳方案
小组对所有整理后的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确定最佳方案:
a)方案分解应逐层展开到可以实施的具体方案;
b)方案评价应用事实和数据对经过整理的方案进行逐一分析和论证;
c)方案确定方式包括现场测量、试验和调查分析。
4.2.5制定对策
小组制定对策应:
a)针对在最佳方案分解中确定的可实施的具体方案,逐项制定对策;
b)按5W1H制定对策表,对策明确、对策目标可测量、措施具体。
4.2.6对策实施
小组实施对策应:
a)按照制定的对策表逐条实施方案;
b)每条方案措施实施后,检查相应方案目标的实施效果及其有效性,必要时应调整、修正措施;
c)必要时,验证对策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4.2.7效果检查
所有对策实施完成后,小组应进行效果检查:
a)检查小组设定的目标,确认课题目标的完成情况;
b)必要时,确认小组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8标准化
小组应对创新成果的推广意义和价值进行评价:
a)对有推广价值、经实践证明有效的创新成果进行标准化,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或管理制度等;
b)对专项或一次性的创新成果,将创新过程相关材料存档备案。
4.2.9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小组应对活动全过程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打算。
包括:
a)从创新角度对在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和小组成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找出小组活动的创新特色与不足;
b)继续选择新的课题开展改进和创新活动。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汇总表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汇总见表A.1。
表A.1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汇总表
序号
活动程序
老七种工具
新七种工具
其他方法
分层法
调查表
排列图
因果图
直方图
控制图
散布图
树图
关联图
亲和图
矩阵图
矢线图
PDPC法
矩阵数据分析法
简易图表
正交试验设计法
优选法
水平对比法
头脑风暴法
流程图
1
选择课题
●
●
●
○
○
○
○
●
○
●
○
2
现状调查
●
●
●
○
○
○
○
●
○
○
3
设定目标
○
●
●
4
原因分析
●
●
●
○
○
●
5
确定主要原因
○
○
○
●
6
制定对策
○
○
○
○
○
●
○
○
○
●
○
7
对策实施
8
效果检查
○
○
○
○
●
○
9
制定巩固措施
○
○
●
○
10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
○
●
○
○
注1:
●表示特别有效,○表示有效。
注2:
简易图表包括:
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甘特图、雷达图。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表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现场评审项目、方法、内容及分值见表B.1。
问题解决型课题成果发表评审项目、内容及分值见表B.2。
创新型课题成果发表评审项目、内容及分值见表B.3。
序号
评审项目
评审办法
评审内容
分值
1
质量管
理小组
的组织
查看记录
(1)小组和课题进行注册登记;
(2)小组活动时,小组成员出勤状况;
(3)小组成员参与组内分工情况;
(4)小组活动计划及完成情况
10分
2
活动情
况与活
动记录
听取介绍交流沟通查看记录现场验证
(1)活动过程按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程序开展;
(2)活动记录(包括各项原始数据、调查表、记录等)保存完整、真实;
(3)制定各阶段活动详细计划,每阶段按计划完成;
(4)活动记录的内容与发表材料一致。
30分
3
活动真实
性和活动
有效性
现场验证
查看记录
(1)小组课题对工艺、技术、流程、管理、服务的改进点有改善;
(2)各项改进在专业技术方面科学有效;
(3)取得的经济效益得到财务部门的认可;
(4)无形效益得到验证;
(5)统计方法运用正确、适宜
30分
4
成果的维
持与巩固
查看记录
现场验证
(1)小组活动课题目标达成,有验证依据;
(2)改进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或制度;
(3)现场已按新标准或制度作业,成果巩固保持在较好水准;
(4)活动成果应用于生产和服务实践,取得效果,其他相类似岗位、部门有推广和借鉴。
20分
5
质量管理
小组教育
提问或考试
(1)小组成员掌握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内涵与活动程序;
(2)小组成员对方法的掌握程度和水平;
(3)通过本次活动,小组成员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10分
表B.1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现场评审表
表B.2问题解决型课题成果发表评审表
序号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分值
1
选题
(1)所选课题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2)课题名称简洁明确,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3)现状调查数据充分,并通过分析明确问题或问题症结;
(4)现状调查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
(5)目标设定有依据、可测量;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5分
2
原因
分析
(1)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分析原因,因果关系要明确、清楚;
(2)原因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
(3)主要原因从末端因素中选取;
(4)对所有末端因素逐一确认,将末端因素对问题或问题症结的影响程度作为判定主要原因的依据;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5分
3
对策与实施
(1)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提出不同对策,必要时进行对策多方案选择;
(2)对策按“5W1H”原则制定;
(3)每条对策在实施后检查对策目标是否完成;
(4)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5分
4
效果
(1)将取得效果与实施前现状比较,确认改进的有效性,与所制定的目标比较,检查是否已达到;
(2)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
(3)必要时,对无形效果进行评价;
(4)实施中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施;
(5)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的水准,并有数据依据;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0分
5
发表
(1)成果报告真实,有逻辑性;
(2)成果报告通俗易懂,以图表、数据为主。
5分
6
特点
(1)小组课题体现“小、实、活、新”特色,即选题小、活动实、活动形式灵活、活动方式新颖;
(2)统计方法应用有创新和效果。
10分
表B.3创新型课题成果发表评审表
序号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分值
1
选题
(1)题目选定有创新;
(2)选题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等;
(3)目标具有挑战性,有量化的目标和可行性分析。
20分
2
提出方案
并确定
最佳方案
(1)提出的总体方案具有独立性,分级方案具有可比性;
(2)方案分解应逐层展开到可以实施的具体方案;
(3)用事实和数据对经过整理的方案进行逐一分析、论证和评价;
(4)用现场测量、试验和调查分析的方式确定最佳方案;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30分
3
对策与实施
(1)按5W1H原则制定对策表,对策明确、对策目标可测量、措施具体;
(2)针对在最佳方案分解中确定的可实施的具体方案,逐项制定对策;
(3)按照制定的对策表逐条实施方案;
(4)每条方案措施实施后,检查相应方案目标的实施效果及其有效性,必要时应调整、修正措施;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0分
4
效果
(1)检查小组设定的目标,确认课题目标的完成情况;
(2)必要时,确认小组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将有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进行标准化,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或管理制度等;
(4)对专项或一次性的创新成果,将创新过程相关材料存档备案。
15分
5
发表
(1)成果报告真实,有逻辑性;
(2)成果报告通俗易懂,以图表、数据为主。
10分
6
特点
充分体现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成果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5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管理 小组 活动 准则 精品 文档 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