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工测量注意事项.docx
- 文档编号:3339307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30KB
施 工测量注意事项.docx
《施 工测量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 工测量注意事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测量注意事项
施工测量注意事项
进行角度测量注意事项
由于视准轴和横轴的误差,水准管的整平误差,操作不规范引起的误差,自然条件引起的误差,读数误差等因素对角度测量成果的影响。
在进行角度测量时,我们必须做到:
仪器要架设稳定;
对中要准确;
整平要仔细;
目标要照准;
操作要规范;
估读要准确;
观测要校核。
进行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由于视线不水平,水准尺未竖直,仪器转点下沉,估读不准确,外界条件干扰等因素对水准测量成果的影响。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我们必须做到:
保持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限制视线长度和高度;
仪器脚架要踩稳,观测速度要快;
估数要准确;
检查塔尺相接处是否严密,消除尺底泥土;
记录要原始,当场填清楚;
数据反复核,书写要端正;
操作按规程。
测量管理的概念
测量管理就是为使测量任务高效完成,并取得成功而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因此,测量管理的对象是测量(内容和过程)。
必须强调的是,由于测量的一次性,我们所实施的测量必须成功,不许失败,要求测量管理的程序性、科学性、全面性,要运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
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在测量管理中也是适用的,测量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
该目标界定了测量管理的主要内容,那就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以及上述“三控制”配套的管理工作。
测量管理的基本职能
计划
计划是对未来活动的一种事先安排。
它包括确定未来活动的目标和方向;行动的程序和工作步骤;有效的执行方法;完成的时间;人、财、物的合理分配和组织等。
计划要求在于把握未来的发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组织
组织是把生产的各要素、各环节和各个方面,从劳动分工和协作上,从测量过程的空间和时间的相互联结上,科学地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组织职能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确定科学的管理组织,建立合理的测量生产结构,正确配备人员以及规定它们的相互关系,使组织机构得以协调运转。
控制
控制包括检查、监督、调节等工作内容,其目的是使管理活动符合预定的计划目标。
控制的过程就是把管理活动及实际成果与计划加以比较,发现差异,找出问题,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并防止其再度发生,必要时也可以调整原订的计划目标。
上述“计划—组织—控制”是有序地循环的。
它们环环相扣、无限循环,使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这种循环,也反映了管理工作的运动状态和管理工作的规律。
按照这一规律执行,管理工作不是越做越死,而是越做越活。
因此,测量管理工作应遵循这一规律,建立正常的测量管理秩序和完善的管理工作体系。
激励
就是要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做好测量团队的精神奖励,以充分发挥测量团队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测量的特征
(1) 任务是一次性的,每次任务都具有区别于其他任务的特点,需要进行专门的计划、计算、测量和组织管理。
(2) 测量程序过程的一致性。
基本形式为:
仪器检校→计算→器材准备→施工放样→结果复核。
(3) 测量任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
主要有:
测量完成的工期目标;按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完成测量任务,达到施工作业的使用标准。
工程测量的原则和方法
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也就是在测区整体范围内选择一些有“控制”意义的点,首先把它们的坐标和高程用高精度的仪器和方法精确测定出来,然后以这些点作为已知点来确定其他地面点的位置。
这些具有控制意义的点子组成了测区的骨干,称之为控制点。
采用此种原则和方法进行测量,可以有效的控制误差的传递和积累,使整个测区的精度较为均匀和统一。
测量管理的经验
我们在进行施工测量时,发生错误机率最多的地方主要是计算错误和操作错误。
我们通常把测量管理的重点放在这两个方面。
对于计算错误,我们可以通过同一工程的施工放样资料用三个以上的人(三人控制小组)进行计算,最后进行计算结果的复核和校对;或者采用同一工程的施工放样资料同一个人分为不同的测量时段进行计算(遗忘性检查法),最后进行计算结果的复核和校对,以获得正确、合格的放样资料;或者同时采用三种以上的计算工具和方法进行计算(计算机软件、计算器、电子手薄、全战仪),最后进行计算结果的校核……
对于测量时的操作错误,在平面施工放样中,通过两次后视检测后视点和置站点的坐标是否正确,采用罗盘和钢尺检测施工放样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关系。
在水准测量中,采用“双面尺法”等方法看施工放样点是否在测区闭合。
条件好的,可以采用三人小组对同一工程实施放样……
以上的测量管理主要是从组织行为上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作者建议,施工测量技术尽量细心和耐心,多花工夫在测量的结果的检查和复核上,并建立符合本单位的测量检查和复核制度,并努力贯彻实施。
质量保证措施
9.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
9.2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9.3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9.4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9.5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质
量总监和责任工程师核验,最后向监理报验。
9.6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
9.7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间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
证几何关系正确。
9.8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
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
9.9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
坏。
公路测量基础知识
在我们进行施工放样时,有时会忘记一些测量的原理、公式及算法,为此本篇将从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等的角度介绍这些公路测量的基础知识,同时结合作者多年的施工经验加以说明和解读,以给读者带来方便。
水平测量
在进行水准测量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不同的仪器进行水准测量。
当精度要求较高时通常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当精度要求不高、测站较远、高差较大时通常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在施工中,中平测量、基平测量、水准控制测量、路基(或桥涵、隧道、挡墙)的超平我们一般采用水准测量。
在进行横断面测量、地形数据的采集、路基坡角线(开挖线)的测量我们一般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采用水准仪和全站仪进行水准测量时不同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水准仪水平测量
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一般称为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一般在精度要求较高的地方应用。
如在中平测量、基平测量中采用水准测量。
当我们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控制时,如图2-1所示,由于水准仪的视线都在一个水平面上,设后视点BM的高程为H0,则转点的实测高程的计算公式为:
H转点=H0+h0-h1(式中“H0+h0”为视线高程)
其中:
h0为对后视点BM的后视读数;h1为对转点的前视读数。
水准测量的通用公式为:
视线高程=后视水准点高程+后视读数
测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读数
当换站进行水准测量时,可采用同样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计算如图的施工放样点的高程:
由于转点高程现已测得,现在后视转点,前视施工放样点,计算原理和公式同上。
如果要测定的两点相距较远,或两点之间高差较大,可用连续安置水准仪的方法来测定高差。
在测定高差时,任何一个读数不正确,都影响到两点高差的正确性。
通常采用双面尺法、两次仪高法来检验两个测站间的高差。
双面尺法。
一般将水准尺两面的刻度用红、黑两种颜色来标示,两面标示的刻度相差一个常数。
双面尺法就是在测量时,读取红、黑两面读数,如果两次读数之差与这个常数的差值超过规范要求时,说明读数不符合要求,必须重新读取双面尺的读数。
两次仪高法。
在同一个测站上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来测量高差,一般仪器的高度变化应在10cm以上。
如果两次测得的高差超过规范要求时,说明观测中存在问题,必须重新测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这种方法称为两次仪高法。
全站仪水平测量
因为用全站仪(附加棱镜)、经纬仪(附加塔尺)测量高程,是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和竖直角,应用三角公式计算两点的高差,用全站仪测定高程的方法通常称为三角高程测量(或称测距高程)。
用全站仪测量高程的特点是,精度比用水准仪测量低,但是这种方法简便、灵活,受地形的限制小。
因此通常用于山区的高程测量和地形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应在一定密度的水准测量控制之下。
通常三角高程测量是高程控制测量的一种补充手段,其精度应同同等级的水准测量相同。
当我们采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进行高程测量放样时,如图2-2所示,由于全站仪的视线不都在一个水平面上,而全站仪所读读数由正负之分,在进行高程测量放样计算时,我们输入的数据必须以全站仪所读读数实际输入,设后视点BM的高程为H0,在同一测站下(全站仪的仪器高恒等),放样点的实测高程的计算公式(以下为棱镜高度保持不变的放样点高程推导公式)如下:
视线高程H视线=H0-h0+v
放样点高程Hn=H视线-hn-v=(H0-h0+v)+hn-v
=H0-h0+hn
当棱镜高度改变时,设棱镜改变后的高度相对与后视时的高度改变值为w(改变后的高度减去棱镜初始高度),则放样点的的实测高程为:
Hn=H0-h0+hn-w。
为避免误差因距离的传递,各等级的三角高程测量必须限制一次传递高程的距离。
三角高程测量路线的总长原则上可参考同等级的水准路线的长度,路线尽可能组成闭合多边形,以便对高差闭合差进行校核。
除以上介绍的基本方法外,采用全站仪测量高程中,视线高程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若已知置站点地面高程,则视线高程为“置站点地面高程与全站仪仪器高之和”。
二、若已知后视点地面高程,则视线高程为“后视点地面高程减去后视高差读数加上棱镜高度”。
以上两种方法计算的视线高程是相等的。
由此可知,前视目标点的高程为“仪器视线高程加上前视高差读数减去棱镜高度”。
水准测量成果校核
水准测量成果的校核,首先应计算出不同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其计算公式如下:
(1)附合水准路线,如图2-3所示,实测高差的总和与始终已知水准点高差之差之值称为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即:
fh=∑h-(H终-H始)
(2)闭合水准路线,如图2-4所示,实测高差的代数和不等于零,其差值为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即:
fh=∑h
(3)支(往返)水准路线,如图2-5所示,实测往返高差的绝对值之差,为往返水准测量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即:
fh=︱h往︱-︱h返︱
以上所讲的水准测量成果的校核,是目前教科书和规范所采取的校核方法。
目前的方法,都是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定和讲述。
但当我们进行往返水准测量,若两次往返发生的错误差值相等,该规范检查制度显得无效。
因此为获取符合要求的水准测量成果,在进行水准测量时,我们可把规范的水准测量检查制度不断细化:
把中间(水准)转点固定化,以检查局部出现的偏差,同时根据器材、时段、操作人员、测量方法等的不同采取实事求是的措施作用于同一水准测量项目。
导线选点应遵循的原则
(1) 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便于施测地形。
(2) 相邻两导线点间要互相通视,便于测量水平角。
(3) 导线点应沿着平坦、土质坚实的地面设置,便于丈量距离。
(4) 导线点要选得大致相等,相邻边长不要悬殊过大,以减小误差。
(5) 导线点位置必须能安置仪器,便于保存。
导线点的坐标计算
(1) 如图2-6所示,已知A点坐标(XA,YA),A至B的距离和方位角,则B点的坐标为:
XB=XA+△XAB=XA+ DAB·CosαAB
YB=YA+△YAB=YA+DAB·SinαAB
(2)如图2-7所示,已知A点坐标(XA,YA)和B点坐标(XB,YB),则A至B的距离、方位角计算如下:
△XAB=XB-XA
△YAB=YB-YA
距离DAB=((△XAB)2 +(△YAB)2)
方向角α′=tg-1((△YAB)/(△XAB))
方位角的计算按“方向角和方位角的关系表(方向角和方位角的关系图)”和方向角进行计算。
方向角和方位角的关系表
象限
△X
△Y
方位角计算式
备注
Ⅰ
>0
>0
α′
α′为方向角
Ⅱ
<0
>0
180-α′
Ⅲ
<0
<0
180+α′
Ⅳ
>0
<0
360-α′
导线点的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如图2-8所示,设起始边的方位角为QF,测量左角为PJ1,测量右角为PJ0,转角为PJ2,则下一边的坐标方位角有三种计算方式(左角、右角、转角):
(1) 采用左角计算公式为F=QF+PJ1+180°;
(2) 采用右角计算公式为F=QF-PJ0+180°;
(3) 采用转角计算公式为F=QF±PJ1(左转为减,右转为加);
闭合导线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由于测角时不可避免的有误差存在,使实测得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这就产生了角度闭合差,以fβ来表示,即:
fβ=∑β测-(n-2)·180°
式中:
n为闭合导线的转折角数;∑β测为观测角的总和。
算出角度闭合差fβ后,应根据所测导线的等级确定角度的允许误差fβ允。
如果fβ值不超过允许误差的限度,说明角度观测符合规范要求。
即可进行角度闭合差的调整,使调整后的角值满足理论要求。
在调整角度闭合差时,可将闭合差按相反的符号平均改正到每个观测角中。
即:
改正值Vβi=-(fβ/n)
特别注意:
各内角的改正数之和应等于角度闭合差,但符号相反,即∑Vβi=fβ。
改正后的内角值β测 =Vβi+β测。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如图2-9所示,闭合的纵、横坐标增量之和在理论上应满足:
∑△X理=0和∑△Y理=0。
但测角和量距都不可避免地有误差存在,因此根据观测结果计算的∑△X理和∑△Y理都不等于零,而等于某一个数值fx(纵坐标增量闭合差)和fy(横坐标增量闭合差)。
则导线闭合差fD =(fx2+fy2)。
如果导线精度K=1/(∑D/fD)≤K允(式中∑D为导线总长),满足规范精度要求,便可进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否则进行重测或补测。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将它们的符号按与边长成正比例改正到各边的坐标增量中,设V△Xi、V△Yi分别为纵、横坐标的改正数,即:
V△Xi=-(fx·Di)/∑D
V△Yi=-(fy·Di)/∑D
式中:
∑D为导线边长总和;Di为导线计算边边长。
改正后的坐标增量△Xi=△Xi算+V△Xi;△yi=△yi算+V△yi。
特别注意:
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后,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V△X=-fx
∑V△y=-fy
附合导线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如图2-10所示,符合导线连接在高级控制点A、B和C、D之间,它们的起始边坐标方位角αAB和终止边坐标方位角αCD可根据坐标反算求得。
但从起始边方位角αAB推算到终止边方位角α′CD时,由于测角有误差,推算的和反算的坐标方位角不可能相等。
其差数为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fβ,即fβ=α′CD-αCD。
附和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与闭合导线相同。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附合导线各边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起、终两已知点的坐标之差,即:
∑△X理=XC-XB和∑△y理=yC-yB。
由于测角和两边有误差存在,所以计算的各边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不等于理论值,产生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其计算公式为:
fx=∑△X理-(XC-XB)
fy=∑△y理-(yC-yB)
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和导线精度的衡量与闭合导线相同。
进行导线计算的一般流程为: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坐标增量的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导线精度的衡量→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坐标的推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测量注意事项 测量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