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docx
- 文档编号:3329522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58
- 大小:70.94KB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docx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①广义:
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
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
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
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
(德)鲁曼:
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①传播障碍:
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
②传播隔阂:
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
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
但其存在是必然的。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①口语传播时代:
人类开口说话—用手写字。
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②文字传播时代:
以手抄为主。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③印刷传播时代:
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文字信息的批量生产和大量复制。
印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④电子传播时代:
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
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①定义:
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美)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①示现的媒介系统。
即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口语和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无须依赖任何机器手段;
②再现的媒介系统。
其生产和传播需要使用物质手段或机器,但受众无需。
包括文字、绘画、印刷和摄影等;
③机器媒介系统。
传播双方皆需借助机器。
包括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①前者:
(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D.贝尔。
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②后者:
(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A.托夫勒。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①初级信息化阶段(50—80年代中期):
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
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
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①人工符号,人类社会的创造物;②既可表示具体事物,也可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③非遗传,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人赋予对象事物的含义,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①明示性和暗示性;②外延和内涵;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①传播者的意义:
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
②受众的意义:
符号本身的意义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而受众个体却依照各自背景理解和解释符号意义,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③情境意义:
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不具备的意义,并制约符号意义。
6、传播情境的定义
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包括具体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
广义上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
7、人类象征行为的定义
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通过象征符传达象征意义来实现。
8、象征性互动理论
①G.H.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创始;60年代后H.G.布鲁默等发展。
②象征行互动理论:
把人看作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的象征行为看作积极、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
认为研究象征行为对揭示人的本质、理解现实生活意义重大。
③布鲁默:
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互动关系。
三个基本前提:
人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意义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意义由人来“解释”。
9、象征性社会互动
①定义:
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效应。
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作为象征性互动过程的传播能扩大传播双方的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相互理解)。
②意义交换的前提:
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对传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共通的理解和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四章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①传播者:
即信源,信息发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②受众:
即信宿,信息接收与反应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③讯息:
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传、受双方社会互动的介质;
④媒介:
即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连接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纽带;
⑤反馈:
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
Who(谁);Saywhat(说了什么);Inwhich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向谁说);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
③内容:
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④评价:
a.意义:
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b.不足:
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B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
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噪源
③评价:
a.意义:
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
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①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
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接受和解读符号)、解释者(解释意义)和编码者(符号化和传达)的角色。
③评价:
a.意义:
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正确;b.不足:
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平等)的关系中不合适;仅适于人际传播,不适于大众传播过程。
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①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
a.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二者间是传达与反馈的关系;b.大众传媒(传播者)与一定的信源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信息与受众(个人集合体,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相联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③评价:
充分体现大众传播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备系统模式特点。
C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①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
②内容:
③评价:
a.意义:
克服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讯息、传达和反馈的任何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适用范围比较普遍。
b.不足:
未能指出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
4、传播过程的特点
①动态性:
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是传播者和受众的意义(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②序列性:
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③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各要素(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
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接也是其结构特点,各环节(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5、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A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①(美)赖利夫妇《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②内容:
③意义:
a.表明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传受双方都可被看作一个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身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个体系统间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不孤立,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群体系统的运行在更大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与社会政、经、文、意识形态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
*大众传播也是其中一种传播系统。
b.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微观、中观、宏观)既具独立性,又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B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①(德)马来兹克《大众传播心理学》
②内容:
大众传播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该系统各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
a.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同僚群体、社会环境、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及媒介性质的约束力等);b.影响和制约受众的因素(受众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群体影响、社会环境、媒介内容的效果、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c.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受众对媒介的印象)。
该模式表明:
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解释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要全面系统分析,不能轻下结论。
6、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日本学者:
把传播看作是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分析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考察。
故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7、田中义久“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①从马恩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交往分三类:
a.与人的体质有关的“能量交往”;b.与物质生产有关的“物质交往”;c.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符号或信息交往)。
信息交往过程即传播过程,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上,与社会生产力、科技、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在阶级社会,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
(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②人际传播:
特定传播的双方作为有独立人格的思想主体从事社会认识和实践活动,传播是从事精神交往的纽带;大众传播:
传播是有组织的媒介企业,受众是具有一定自我能动性的个人。
—传播双方及其活动都受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景的制约。
8、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①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范畴;②考察信息传播就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③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一个社会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的精神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状态;④传播学研究要把信息“交流”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交往联系起来。
—总之,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
第五章
第一节人内传播
1、人内传播(内向传播、内在传播、自我传播)——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是个体系统内的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渡边一央视听觉信息处理模式(生理学过程的角度)
●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才是人内传播区别动物体内传播的根本特点。
2、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或要素:
1)感觉---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2)知觉---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
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4)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
5)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
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思维活动
3、人内传播的的特点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信息处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他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输入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对象也是外部环境)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间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其他类型的传播,都必然伴随着人内传播的环节;人内传播的性质合结果,也必然对其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
●人内传播不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还具有明确的互动机制。
是在个人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主导下的传播活动。
4、“主我与客我”
米德、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象征互动理论创始人
1)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2)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
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3)“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体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社会关系方方面面的影响),“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
4)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
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
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5、“自我互动”
布鲁默,美国,象征互动理论集大成者《象征互动论》
1)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
2)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
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
3)“自我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的期待,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重新加以组合。
这样,他人期待和自我都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而是新的。
4)“自我互动”理论有助于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
它说明,人不但与社会上的他人进行传播,也同自己本身进行传播。
自我传播也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和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
5、“内省式思考”
米德
1)内省式思考——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2)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此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和推测他人如何考虑、采取何种态度,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的态度轮廓,形成决策。
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是个社会过程。
3)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一个把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即个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会把有关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全部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进行重新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状况相适应的新意义和行为。
因此,也是超越既有意义开创新意义、超越既有行为方式开创新的行为方式、与人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活动。
4)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时,才会活跃起来。
第二节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是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2、人际传播的动机:
1)首要动机和目的就是获得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4)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3、“镜中我”
库利美国社会学家《社会组织》
1)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2)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形成的。
包括三方面:
①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③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3)前两项只有在与别人的接触中,透过别人的态度才能够获得。
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
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
●人际传播大致分为两种:
面对面的传播、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
4、人际传播的特点
1)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多种渠道和手段的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产生新的意义。
)
3)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尤其在说服和沟通感情方面效果好。
)
4)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主要建立在自愿和合意的基础上,是一种相对平等和自由的传播活动。
)
5、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1)对社会来说,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
2)对个人来说,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3)人际传播的状态如何,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6、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研究集中在: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镜中我”、“主我与客我”、“社会模仿”
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普及”
7、社会化——指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认”的过程。
1)从个人角度讲,指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以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
2)从社会角度而言,指社会成员形成大体一致的观念、价值和社会规范体系,从而使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的过程。
3)个人观念社会化包括自我观念的形成、社会观念的形成。
8、自我表达——传播者将自己的心情、意志、感情、意见、态度、考虑以及低位、身份等向他人加以表达的活动。
9、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1)人际传播在本质上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而精神传播需要物质载体,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符号载体)。
2)媒体即任何能够传播信息的渠道和手段。
3)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传播活动时,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他的传播渠道广,手段多。
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4)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是语言(声音语言、书写语言)。
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
10、姿态的传播功能:
船津卫日本
1)强调语言
2)补充语言
3)代替语言
4)控制语言
5)表达超语言的含义
11、社会价值规范对自我表达的制约
自我表达是以他人为对象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进行的,不顾及他人和社会价值与规范会招致误解和被社会孤立。
自我表达与他人和一定的社会价值或行为规范相联系,应该符合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真善美尺度。
第六章
第一节群体传播
1、群体——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日本,社会学家,原岩勉)
2、群体的本质特征:
1)目标具有共同性;
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共同性。
这两个特征意味着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互动机制和使共同性得到保障的机制,这种机制成为群体的组织性。
库利(美)——初级群体、次级群体
韦伯(德)——团体、一般群体
威瑟(德)——组织群体、非组织群体
3、群体的社会功能:
1)群体是将个人和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是“局部社会”。
2)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
3)群体可以团结个人的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4、群体对个人成员具有重要意义:
1)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
(需求和愿望需要加入一定的群体,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实现,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群体的能力大于参与群体的单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点 传播学 教程 笔记 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