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文言文比较阅读31题.docx
- 文档编号:3319949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52.50KB
中考试题文言文比较阅读31题.docx
《中考试题文言文比较阅读31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题文言文比较阅读31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试题文言文比较阅读31题
中考试题文言文比较阅读31题
中考试题文言文比较阅读31题
文/网络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1、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4题。
(15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全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
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3济。
司马4曰: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
“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
“未可。
”既陈5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6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
“君子不重7伤,不禽二毛8。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馀9,不鼓不成列。
”(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1宋公:
宋襄公。
泓:
泓水,河名。
2成列:
指摆好阵势。
3既:
尽,全部。
4司马:
官名,这里指子鱼。
5陈:
通“阵”,指摆好阵势。
6门官:
国君的卫士。
7重(chóng):
重复,再次。
8二毛:
头发斑白的人。
9亡国之馀:
亡国者的后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神弗福也福:
______
(2)公伤股,门官歼焉股:
_______
11、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每句只划一处)(2分)
(1)下视其辙
(2)宋公及楚人战于弘
1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6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
(2)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
13、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3分)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_______。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
14、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2分)
【答案】10、
(1)赐福,保佑。
(2)大腿。
11、
(1)下/视其辙
(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2、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2)敌人多我方人少,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13、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及其未既济14、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2、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太、华、衡、庐:
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③翳:
遮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
①沿溯阻绝。
绝:
②或王命急宣。
或:
③不以疾也。
疾: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悉: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4分)
9.[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案】6.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
[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4分,各2分)
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2分)
3.(10~13,8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
①薜(bì)萝:
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
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
②英英:
声音和盛之貌。
③办:
具备。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四时俱备前人之述备矣B.遂葺宇其上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仆去月谢病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邑人奇之
1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12.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其作用是什么?
(2分)
13.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
(2分)
【答案】10.答案:
A(A完备B它;其中C辞官;道歉D奇美的山水;感到惊奇)评分:
共2分。
11答案示例:
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屈曲蜿蜒的玉带。
评分:
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
共2分。
12.答案示例:
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
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
若答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其它写法及其作用,符合要求即可。
评分:
写法1分,作用1分,共2分。
13.答案示例:
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
评价一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
评价二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
评分:
理解1分,评价1分,共2分。
其它答案合情合理即可。
4.(山东省济宁市,7~9,1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
母曰:
“子安得此金?
”对曰:
“所受俸禄也。
”母曰:
“为相三年不食乎?
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③曰:
“宜尔子孙承承兮。
”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
二十两。
②馆:
这里指家。
③《诗》:
这里指《诗经》。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
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归休:
8.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9.[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4分)?
【答案】7.答案:
①相约同行。
期,约定。
②退休回家。
评分:
共4分,答对一个词语得2分。
8.答案:
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②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
评分:
共4分。
每个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
甲文:
做人要讲诚信;乙文:
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评分:
共4分。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5.(四川省南充市)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24~28题(10分)
甲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文: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
“女忘会稽之耻邪?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终灭吴。
(选自《史记》)
24、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
(1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①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③吴既赦越()④与百姓同其劳()
26.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女忘会稽之耻邪?
翻译:
27.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28.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2分)
【答案】24、舜/发于/畎亩之中(1分)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①通“增”,增加②犯错误③赦免④劳动26、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2分)27、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意近即可)(1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卧薪尝胆(1分)28.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2分)
6.(四川省眉山市A卷)阅读下列课内文言文,回答7~9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
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王曰:
“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子墨子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
“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
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
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九:
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
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
入侵。
8.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挺剑而起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子墨子九距之
D.仓鹰击于殿上子墨之闻,起于鲁
9.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7.B8.A9.B
7.(浙江省金华市,17~21,16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②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
细绢。
②仅:
将近。
③令:
善,美好。
17.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前人之述备矣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4)岁衣缣一匹
1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以养群从之贫者
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20.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
(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分)21.《孟子·梁惠王下》中说: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
(3分)
【答案】17.
(1)通“俱”,全、皆
(2)详尽(3)轻视、看不起(4)每年(每小题1分)18.D(3分)19.
(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除。
(以上每小题2分)
20.先天下之忧而忧(或: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多写不给分,如有错别字,每个扣1分。
)(2分)21.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用具体的行动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
(“继承和发展”,1分,“忧国忧民”1分,两点都能兼顾到,3分。
)
8.(浙江省湖州市)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20~22题。
(8分)
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
母曰:
“他日苔汝未尝泣,今泣,何也?
对曰: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选自《韩诗外传》)
司马芝。
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
“母老,唯在诸君!
”贼曰:
“此孝子也,杀之不义。
”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
节选自《三国志·司马芝传》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其母笞之(用鞭、杖或竹板打)B同行者皆弃老弱走(逃跑)
C遂得免害(于是)D杀之不义(指代母亲)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22.两则选文中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20.D21.以前挨揍非常疼,今天母亲老了,没劲了,不能打疼我了,因为这个我哭。
22.伯瑜的孝体现在为母亲的年迈和自己惹母亲生气而伤心落泪。
司马芝的孝体现在遇贼时宁愿自己死亡也不愿丢下母亲,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拜托山贼。
9、(安徽省,15~18,15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节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②野芳发而幽香芳:
①云归而岩穴暝暝:
④把酒临风把:
③而或长烟一空一: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②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
(4分)
《醉翁亭记》(节选):
《岳阳楼记》(节选):
(4)依据选文,填写下表。
(3分)篇目
写人的活动的语句
相同的内心感受
《醉翁亭记》(节选)
《岳阳楼记》(节选)
【答案
(1)①幽暗,昏暗②花③全④执,拿
(2)①这或明或暗、变化不定的,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的景象。
②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3)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
①主要描写了琅琊山早晚和四季景色的变化。
②主要描写了洞庭湖春和景明之时的美丽景象。
(4)写人的活动的语句:
《醉翁亭记》:
朝而往,暮而归。
《岳阳楼记》:
登斯楼也;把酒临风。
相同的内心感受:
快乐(或高兴)。
eHz中国绿色语文网——试题│教案│作文│课件│名著│演讲│中考│高考
10(湖北省宜昌市,6~13,16分)eHz中国绿色语文网——试题│教案│作文│课件│名著│演讲│中考│高考
一、领略先贤诗文之芳醇(16分)
[甲诗]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释】①晴天雨:
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乙文]
百丈山记①
朱熹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
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②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
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
台东径断,畏险者或不敢度。
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注释】①百丈山: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与今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690米。
②瀵(fèn)涌:
水同源分流喷出。
6.[甲诗]中作者观景的时间顺序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请选取诗中的相关词句填写在答案的空格处。
(2分)
7.请根据[甲诗]“晴天雨”的注释和相关诗句提示,说说“夏夜霜”是什么意思?
(2分)
8.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甲诗]和[乙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就()殚()若()或()
9.纵观[甲诗],有人认为是“望”字统领全篇,有人认为是“夕”字统领全篇,你赞同哪种观点?
请简要说明理由。
(2分)
10.通读[乙文],说说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
作者以立足点为中心,共写了哪几个方位的景物?
(2分)
11.请用“/”线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
(2分)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12.翻译下边的句子。
(2分)
台东径断,畏险者或不敢度。
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13.积累链接:
请默写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颈联。
(2分)
【答案】6.(2分)夕茫茫→灯火万家→月照平沙 7.(2分)是月光照在沙滩上明白(银白)如霜的意思。
8.(2分)就:
靠近,登临;殚:
完全,尽;若:
好象;或:
有的;9.(2分)认为“望”统领全篇的(1分),是从作者观景的视角来看(1分);认为“夕”统领全篇的(1分),是从景观的主体内容来看(1分)。
(两种说法各有道理,不分高下,言之成理即可。
)10.(2分)立足点:
石台(1分)。
方位:
(石台)东南;(石台)西南;(石台)下;(石台)东。
(答对二或三个给0.5分,四个全给1分)11.(2分)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画对一处得1分)12.(2分)石台东面,小路断绝,那些畏惧险途的人不敢走(过),到这里值得观赏的景物也就穷尽了。
(“者”“度”“是”“穷”四个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扣0.5分)13.(2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错一字扣1分)
12.(湖南省邵阳市,19---24,14分)(四)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9、解释下列词。
(4分)
俨然( ) 交通( )
悉( ) 要还家(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1、用“╱”线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分)
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
22、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现的画面。
(2分)
23、你认为作者在《桃花源记》和《饮酒》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
(2分)
24、上海世博会湖南馆的展示主题为“都市桃花源”,即取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意境。
请结合文意和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2分)
【答案】19
(1)齐整有序的样子
(2)交错相通(3)全(4)邀请20有良田、美池和桑林竹林这类(东西)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21、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22、例: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印入眼帘.23、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试题 文言文 比较 阅读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