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docx
- 文档编号:3319074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19.63KB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docx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第一板块高考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
一、“以为”、“以……为”
文言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
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石钟山记》)
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新唐书·魏征传》)——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
5.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
第二,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
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
6.(满座宾客)以为妙绝。
(《口技》)——(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
(按:
“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
二、“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
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前出师表》)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世所以不传也。
(《石钟山记》)
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
如: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5.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
(《吕氏春秋·察今》)
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三、“如……何”、“奈……何”、“若……何”
古汉语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
“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
如:
1.王曰:
“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
沛公曰:
: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用“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来对译。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西门豹顾曰: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回头(看大家)说:
“巫婆、三老不来回话,对这事怎么办呢?
”
6.若先生与百姓何(《国语·周语》)——对先生与百姓怎么样?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作“怎么样”。
7.(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项羽本纪》)——问道:
“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
四、“何以……为”
文言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
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
“何以……为”用现代汉语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如:
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书·霍去病传》)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现在人家正处在宰割者的地位,我们处在被宰割的地位,还告辞做什么?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项羽本纪》)—
“何以……为”中的“何”字,有时换作“奚”、“恶”;“以”字有时换为“用”字,这样便形成“奚以……为”、“何用……为”等形式,意义不变。
如: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飞呢?
五、“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
“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有什么……的呢”。
如:
1.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传》)——这好比是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一样,有什么功效呢?
2.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3.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4.孔子云:
“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
六、“不亦……乎”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
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
“乎”字与前面的“不亦”呼应,构成反问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
如: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七、“无乃……乎”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揣测。
“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构成“无乃……乎”的凝固结构,这一凝固结构可以用“恐怕(只怕、大概)……吧”对译。
如: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部队(因长途行军)筋疲力尽,郑国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2.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论语·雍也》)——在简单的基础上,再行简单,恐怕是过于简单了吧?
有时“无乃……乎”中的“无”字换成“毋”字,成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义不变。
如:
君反其国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礼记·檀弓》)——您一返回国家便有了私心,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
值得一提的是,“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八、“得无……乎”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a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
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吗?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的意思,“得无……乎”可用现代汉语的b“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对译。
2.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九、“有……者”
文言文中,常用“有……者”这样的凝固结构,叙述某个特定的人物的行为事迹,以突出所要叙述的对象。
“有……者”可译作“有(个)……的”或“有(个)……的人”。
如: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揠苗助长》)
楚人有涉江者。
(《吕氏春秋·察今》)
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史记·魏公子列传》)
十、“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
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
如:
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
如:
4.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5.哀公曰:
“弟子孰为好学?
”(《论语·雍也》)——哀公问:
“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
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
如: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项羽本纪》)
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观望等待时机,哪里比得上顺应并利用它呢?
注:
“孰与”这个凝固结构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两点:
一是不能拆开理解,二是要译出它的“比较”意义。
十一、“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对译。
如: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
如:
4……从天而颂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十二、“与其……宁……”和“宁……无(不)……”
“与其……宁……”和“宁……无(不)……”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
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与其……宁可……”和“宁可……不……”对译。
如:
1.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可(倒不如)俭朴;丧事,与其治理的完备,宁可(倒不如)哀戚。
2.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新注四书白话解说》)——与其有聚敛民财的臣,宁可(还不如)有偷盗的臣。
3.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
(《左传·定公十三年》)——与其对民有害,宁可我一个人死去。
4.汉王笑谢曰:
“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项羽本纪》)——汉王笑着推辞说:
“我宁可斗智慧,也不能较量力气。
”
5.孙叔曰:
“进之!
宁我薄(通‘迫’),无人薄我。
”(《左传·宣公十二年》)——孙叔说:
“进军!
宁可使我们的军队逼近敌人,不让敌军逼近我们。
”
还有时“与其”中的“其”字不出现,构成“与……宁……”的形式,其意义也不变。
如:
与人刃我,宁自刃。
(《史记·鲁仲连列传》)
十三、“有以”“无以”可译作“有什么可拿来”、“没有什么可拿来”对译。
“用来(拿来)”、“来”等。
如:
1.项王未有以应。
(《项羽本纪》)
2.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羽本纪》)
3.曰: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羽本纪》)——(项庄)说:
“君王与沛公共饮,军营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作乐,请让我舞剑助兴。
”
十四、“……有所……”、“……无所……”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意思。
如: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项羽本纪》)——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
有时,“所……”词组用在“何”字后边,组成“何所……”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
如:
3.今大王诚能反其道:
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史记·淮阴侯列传》)
十五、“……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
可以翻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
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其……之谓也”的形式中“其”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
这样就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
如:
4.太史公曰:
“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
应当指出的是,本文只是就古汉语中常见的凝固结构进行大致的归类,所依据的也只是大家所熟知的古代文作品,和考试中常见的句式,那些不常用的及一些特殊句式所涉及的部分格式未作探究,诸如“……者哉”、“……者……也”之类;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古汉语凝固结构的诠释不能死搬教条,还要据其在不同语境中定酌。
第二版块特殊句式的归纳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二、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翻译的技巧:
“描述的对象”是(不是)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例如: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总体来说“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
翻译:
这是我的罪过啊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翻译: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
“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
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
比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
诚信而被怀疑,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赤壁之战》)
翻译:
吴巨是一个很平庸的人,又在边远偏僻的州郡,即将被人吞并。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
诚信而被怀疑,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
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赤壁之战》)
译为:
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邹忌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蛇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鼓;鼓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之,指蔺相如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之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于;于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
其倒装现象主要有: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美哉,我少年中国。
”正确语序为“我少年中国,美哉!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翻译:
“我的少年中国,美丽啊。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
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
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一般会前置。
否定句中一般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莫”等。
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例如:
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
“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再如:
沛公安在(
《鸿门宴》)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苏轼《前赤壁赋》
本来是一代英雄啊,可如今在哪里呢?
奚以知其然也?
怎么知道它这样呢?
斥鷃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斥鷃讥笑它说:
“它打算到哪里去呀”
3.固定结构中出现的宾语前置现象,一般有特殊标志的“是”、“之”为标志。
如
特殊的有“惟命是听”,还有“惟命是从”,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何陋之有”
(《陋室铭》)(应为“有何陋之”)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三)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
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
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译为:
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
“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
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
译为:
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
“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
再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此所谓战用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固定句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文言文 特殊 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