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3184
- 上传时间:2022-10-0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32.26KB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docx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示例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1.明清经济的发展
2.“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难点
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方法
1.提问法。
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可以是本课的教法之一,也可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
2.重点讲解法。
本课内容涉及到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重点讲解。
避免面面俱到,不分重点。
3.材料辅助法。
对于本课中的一些内容,可以通过补充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
4.纵向联系法。
可以把清朝前期的闭关锁国和现在的改革开放作一比较,从而证明“锁国必然落后,落后导致挨打”的道理,做到以史为鉴。
教具准备
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在下面的这组投影里,讲了一个甘薯传入我国的故事,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具体内容。
甘薯之父陈振龙
陈振龙这位祖居长乐乡下的秀才,是我国的“甘薯之父”。
甘薯,由于当初是由“外番”引进的,所以又称“番薯”。
因地下块如瓜,我国北方又称地瓜。
甘薯有红、白、黄、紫等多种,可充饥,制淀粉,酿酒。
酿出的酒,当地人称“番薯烧”。
明万历年间,陈振龙弃儒经商,到了菲律宾。
他见菲律宾到处都种有甘薯,可生吃也可熟食,而且还容易种植,联想到家乡时常灾歉,食不果腹,就用心学会了种薯的方法。
1593年夏,福州一带大旱,振龙就让儿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建议试种番薯,以解粮荒。
金学曾同意试种,但提出要“秋皇算帐”:
就是到收成时要验收。
当时,统治菲律宾的西班牙人严禁薯种出境外传,陈振龙就悄悄买了薯苗,封装在竹筒里,捆扎在商船边,沉在水中,在海上走了七天七夜,经厦门带回福州。
7月份种下去,11月就收成果。
金学曾派人验收后很满意,感谢陈振龙为饥民度过荒年做出贡献。
第二年,金学曾就让各地推广,为纪念金巡抚的推广之功,人们改称“金薯”。
后来甘薯迅速推广到了山东、河南、河北、浙江、台湾等地。
陈振龙五代陈世元,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关于甘薯的专著《金薯传习略》。
国际上将振龙带苗回乡的时间定为甘薯传入我国的时间。
同学们,陈振龙把甘薯引入我国,改善了我国农作物的结构和食谱,成为我国旧时代度荒解饥的重要食物之一。
据古籍记载,荒年时,“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
清乾隆年间,甘薯已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地区。
目前全国甘薯种植面积达一亿多亩,年产量折原粮达三千万吨,占世界甘薯总产量的80%,清道光年间,福州人在乌石山建“先薯亭”以纪念这一成功的引进。
那么,在明朝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方面还有哪些成就呢?
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
导入语例示二: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内容:
明朝中期,广东人陈益去安南,当地酋长用甘薯招待。
陈益觉得它味道甘美,想带回去试种。
可是,那时东南亚各国,严禁甘薯外传。
他买通酋长的奴仆,得到薯种,偷偷带回老家种植。
后来,福建商人陈振龙到吕宋经商,看到当地漫山遍野都长着甘薯,在乘船回国时,用重金买下了几尺薯藤,缠在缆绳上,涂上泥巴,带回家乡种植。
就在他归乡的那一年,福建发生大饥荒,陈振龙让儿子把薯种献给福建巡抚,建议推广种植。
甘薯的种植,逐渐推广开来。
从上面这两件事不难看出,明朝的对外交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然而,清朝却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延缓了经济的发展,这是为什么?
导入语例示三:
你知道世界上种植范围最广、解决了全世界三分之二人口的粮食问题的作物吗?
它们是什么时候,又是怎样被传入中国的?
由于它们的生长条件低、产量大,成了荒年穷人度荒的“救命粮”。
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
阿Q准备把庙里最值线的物品——宣德炉偷出去卖掉。
在今天,据说一个宣德炉当值百万之价。
下图中的宣德瓶曾经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上创中国瓷器之天价。
你知道“宣德”是怎么回事吗?
中国瓷器是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出口的?
学习了本课,你就会有所了解。
青花海水行龙纹扁瓶
[板书]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明清经济发展的内容,总结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
[学生看书]……
[学生总结]在农业方面,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种植。
明代从国外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
手工业方面,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到清代已有三万多台织机。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商业方面,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教师引导]请大家用最简明的语言来概括明清经济的发展状况。
[学生概括]农业方面,引进了新的农作物品种,粮食产量提高。
手工业方面,纺织业发达,制瓷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商业方面,大量的商贸城市的出现,商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学生在回答时,教师同时板书:
农业农作物品种增多
手工业水平高规模大基地多
商业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教师讲解]
玉米在明朝的文献中称为“御麦”“玉麦”“番麦”“西番麦”“玉蜀黍”“玉高粱”,原产美洲大陆从美国南部经墨西哥直到秘鲁和智利的狭长地带。
1492年,哥伦布航海到美洲大陆,见到玉米。
1494年他第二次航海归来,把玉米果穗作为珍品奉献给西班牙国王,玉米开始传入欧洲,而后向世界各地传播。
16世纪时传入我国,传入的路线有三种说法:
一是从西班牙传到麦加,再经中亚引种到我国西北地区;二是从欧洲传到印度、缅甸,再传入我国西南云贵地区;三是从欧洲传到菲律宾,再由葡萄牙人或中国商人经海路传到我国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
教材采用后两种说法。
玉米传入后,首先是从山区开始种植的,到明末,福建、浙江、云南、贵州、广西、河南、河北、山东、甘肃、陕西等地都有种植。
关于甘薯的种植,我们可以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内容:
明朝中期,广东人陈益去安南,当地酋长用甘薯招待。
陈益觉得它味道甘美,想带回去试种。
可是,那时东南亚各国,严禁甘薯外传。
他买通酋长的奴仆,得到薯种,偷偷带回老家种植。
后来,福建商人陈振龙到吕宋经商,看到当地漫山遍野都长着甘薯,在乘船回国时,用重金买下了几尺薯藤,缠在缆绳上,涂上泥巴,带回家乡种植。
就在他归乡的那一年,福建发生大饥荒,陈振龙让儿子把薯种献给福建巡抚,建议推广种植。
甘薯的种植,逐渐推广开来。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明清时期的手工业发展状况:
明朝的手工业,一是棉织业的由南向北移动。
明代的中、后期,棉纺织业的技术不断提高,工具日益进步,分布范围也更广泛。
松江府成为棉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上海县产的标布尤为盛行。
苏州府也是诸县皆产木棉布,浙江的嘉善县纺纱织布都很发达,所产棉纱数量尤多,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嘉善县城所在地)纱”之谣。
北方地区由于“风气高燥,棉毳断续,不得成缕……不便纺织”,明末北直隶肃宁人“乃多穿地窖,深数尺,作屋其上,檐高于平地仅二尺许,作窗棂以通日光。
人居其中,就湿气纺织”,后来就织出了细密几与松江中品相类的棉布。
以后,北方各地的棉纺织业便迅速发展起来。
特别是精美的松江布,每年输送京师达十万多匹,送入宫廷的有龙凤、斗牛、麒麟等花纹,染上大红、深紫、赭黄等各种艳丽的色彩。
一匹上好的松江布,可卖上百两的银子。
下面请同学们来看课本上的插图“明朝松江出产的棉布”(或者用投影打出):
明朝松江出产的棉布
[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我刚才讲过的内容(即:
在明代,北方地区用棉花纺纱织布,经常断纱,织不出高质量的棉布。
明朝末年,北方出现半地窖式房屋,屋檐高出地面二尺多,开窗透入阳光,在里面纺纱织布,织出了紧实细密的棉布)来判断课本上“动脑筋”中小男孩和小女孩谁说的对?
[学生回答]小女孩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小男孩说的更准确,因为纺纱织布不仅要求一定的温度,更重要的是要求一定的湿度。
半地窖式的房屋既有利于保持一定湿度,也有利于维持常温,所以可以织出好棉布。
[教师讲解]丝织业在明代以苏州最为著名,明清之际遭到破坏,康熙时得到恢复,到雍乾时已有发展。
当时,“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
全城拥有织机三万多张,其中缎机通常由132个部件组成,所牵引的经线一般达9000根,有的多达17000根。
所产“江绸”“贡缎”驰誉全国,时人称:
“江绸贡缎之名甲天下。
”除此之外,发生在苏州的反税监斗争也能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苏州的丝织业地位。
下面请看苏州门券上的故事——伟大的织工抗税斗争。
[投影显示]
如果你去苏州旅游,去谒拜五人墓,你就会发现,傍着五人墓,有一座葛贤墓。
在苏州五人墓的门券上,也赫然印着“葛贤墓”的文字。
葛贤,原名葛成,也是明代的一位英雄。
明代的苏州,商品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各种手工业作坊遍布全城,纺织业尤为发达,仅纺织工人就有一万多人,苏州已成为明代纺织业的中心。
正因如此,苏州的纺织业,也就成了朱明王朝榨取的目标。
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初夏,苏州一连下了两个月的淫雨,酿成大水灾,农田一片汪洋,小麦颗粒无收。
桑田也同时被淹,严重影响养蚕,造成丝价昂贵,纺织业作坊的老板收缩业务,又导致大批织工失业。
城里城外,饥民啼饥号寒,惨不忍睹。
尽管苏州遭灾,人民受难,腐朽的朱明王朝,一点也不体恤,不仅不设法救灾、赈灾,反而变本加厉,加紧盘剥人民。
太监孙隆,被万厉皇帝派到苏州来加征税捐。
孙隆到苏州后,纠集了一批地痞流氓作爪牙,在各城门口和交通要道上设卡立关,对进出苏州的货物加征税捐,城内的商家、作坊,也加派税额,纺织业加派的税额最重。
充当税官的地痞流氓,更是浑水摸鱼,乘机勒索。
弄得客商不敢进城,丝绸布匹销路大减。
苏州的纺织业由于受到水灾的影响,已经风雨飘摇,难以为继,而孙隆之流的巧取豪夺,更使纺织业雪上加霜,濒临崩溃,全城纺织业作坊纷纷停工歇业。
一万多以出卖劳力换取生活费的纺织工人,面临失业,断了生计,一家老小,生活无着。
为了求温饱,求生存,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税斗争终于爆发。
在这一场伟大的斗争中,出现了一位杰出的织工领袖——葛成。
葛成,昆山县人,在苏州纺织作坊中打工为生。
他为人正直,生就侠骨义胆,因葛成在同业织工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抗税斗争兴起,理所当然被公推为领头人。
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六月六日,全城织工二千多人在市中心玄妙观的机房殿内集会,公推葛成、钱大、陆满等廿余人为领头人,焚香盟誓,奋起抗税。
浩浩荡荡的织工抗税队伍,在葛成等人的带领下,从玄妙观出发,首先冲向葑门税卡,把正在作恶的税官黄建节、徐怡春打死,继而兵分多路,把其他地方的税卡全部捣毁,许多税棍被打死,不死的也都抱头鼠窜。
愤怒的群众,还把十二家税棍的房屋点火烧毁。
在整个抗税斗争中,抗税群众表现了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群众的斗争锋芒,始终只对为非作歹的税官税棍,对其他人则秋毫无犯。
连明朝的万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止破起衅之家,不及无辜一人”。
抗税队伍包围了孙隆的税监司衙门,衙门前人山人海,绵延数里。
葛成手挥蒲扇,沉着指挥,“罢私税,捉孙隆!
”愤怒的吼声震天动地。
不可一世的太监孙隆,吓得面无人色,浑身抖,只能化装潜逃,从此再也不敢到苏州来。
轰轰烈烈的抗税斗争,进行了三天,打死税官税棍十七人,烧毁税棍房屋十二家,在群众斗争的强大压力下,苏州知府被迫宣布撤销新增各项税改,撤走各处税卡,斗争取得了胜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清 经济 发展 闭关锁国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