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动员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阶段限时检测卷2.docx
- 文档编号:3317006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61.78KB
高考总动员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阶段限时检测卷2.docx
《高考总动员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阶段限时检测卷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总动员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阶段限时检测卷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总动员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阶段限时检测卷2
阶段限时检测卷
(二) 分子与细胞
(参考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蛋白质之所以具有多样性,根本原因是DNA具有多样性
B.病毒的蛋白质只有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合成
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旦被破坏,蛋白质就失去其特有的生理功能
D.大多数酶、抗体和神经递质都是蛋白质
【解析】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多样性,根本原因是DNA具有多样性,A正确。
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合成自身的蛋白质,B正确。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决定其生理功能,一旦空间结构被破坏则失去其特有的生理功能,C正确。
大多数酶和抗体是蛋白质,但神经递质只有小部分是蛋白质,D错误。
【答案】 D
2.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浆中A的浓度高于正常值
B.植物细胞中,F可能是纤维素
C.C→G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D.病毒中的H是DNA或RNA
【解析】 A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要高于正常值,A正确。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属于储能物质,B错误。
G是蛋白质,C是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C正确。
H是核酸,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所具有的核酸就是病毒的遗传物质,D正确。
【答案】 B
3.下面两图是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A.甲图为高等植物细胞,判定依据是含有①⑦⑩并且不含乙图中的②
B.甲细胞所在的个体中所有细胞都含有⑦,能进行光合作用
C.乙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⑤⑦;其中⑤是有氧呼吸的场所
D.乙图中④⑤⑥⑧在结构和功能上没有联系
【解析】 据图及相关知识判定,甲为高等植物细胞,因其含①细胞壁、⑦叶绿体、⑩液泡,而不含乙图中的②中心体,A正确。
高等植物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乙图中⑤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乙图中④⑤⑥⑧均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密切联系。
【答案】 A
4.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心体广泛分布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内,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倍增并移至细胞两极
B.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
C.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所以可以相互转化,原因是具有共同的物质组成和相似的空间结构
【解析】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倍增发生在间期,在前期移向细胞两极,A错误。
分离细胞器一般采用差速离心法,B正确。
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可以吞噬并杀死一些抗原如病毒或病菌,C正确。
生物膜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成分,所以一些生物膜如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以相互转化,D正确。
【答案】 A
5.如图表示两种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方式。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甲 乙
A.甲表示胞吞,乙表示胞吐
B.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甲需要消耗ATP,而乙不需要
D.抗体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均与乙图中的方式相同
【解析】 从甲图和乙图中小泡移动的方向可以判断,甲表示胞吞,乙表示胞吐,A正确。
两种非跨膜运输方式实现的结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
胞吐和胞吞都需要消耗ATP,C错误。
抗体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都是胞吐,D正确。
【答案】 C
6.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B.乙醇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红细胞的
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这种物质的转运速率
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解析】 图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是物质从分子多的一侧运向分子少的一侧,即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肋,可判断这种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乙醇分子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由题图可知,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答案】 D
7.欲测定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人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A.其他条件最适,改变温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
B.其他条件最适,改变反应时间,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
C.其他条件最适,改变酶的浓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
D.其他条件最适,改变反应物的浓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
【解析】 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消耗量来表示。
测量酶的催化反应速率最可行的方法是在某一适宜条件下,用不同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消耗量来计算,也可以用相同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消耗量来计算,最后求平均值。
【答案】 B
8.下列曲线Ⅰ、Ⅱ、Ⅲ、Ⅳ中能正确表示人体消化酶作用规律的是( )
A.Ⅰ和ⅢB.Ⅱ和Ⅲ
C.Ⅰ和ⅣD.Ⅱ和Ⅳ
【解析】 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接近正常体温(约37℃),故第一个坐标中能表示人体消化酶作用的是曲线Ⅱ。
第二个坐标中,酶含量为a作为参照,当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而不是酶含量,所以酶含量<a时的曲线起始段应和酶含量为a时的曲线重合,排除曲线Ⅲ。
【答案】 D
9.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下单位时间内产生ATP数量的曲线是( )
A B C D
【解析】 氧浓度为O时,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当氧浓度较低时,无氧呼吸受到抑制,且有氧呼吸强度较低,所以产生的ATP较少(在一定的氧浓度范围内,随着氧浓度的增加ATP的产生量降低);当氧浓度达到一定浓度后,随着氧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逐渐增强,产生的ATP数量也逐渐增加,最后达到稳定。
【答案】 B
10.下列有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进行有氧呼吸时,释放的能量主要储存在ATP中
B.进行无氧呼吸时,释放的能量主要储存在ATP中
C.无氧呼吸无论产物是什么,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释放大量的能量
【解析】 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故A、B错误;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D错误。
无氧呼吸的产物无论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是乳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产生少量ATP,C正确。
【答案】 C
11.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呼吸底物为葡萄糖)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及利用。
下列关于[H]的产生和利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过程中的[H]来自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
B.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
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H]均来自水,和第一阶段产生的[H]都用于第三阶段中与氧结合
D.如果给某叶肉细胞提供H
O,则在该细胞中的氧气、葡萄糖、CO2中均可检测到放射性
【解析】 光合作用过程中[H]全部来自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A正确。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全部来自葡萄糖,第二阶段产生的[H]来自水和丙酮酸,B正确,C错误。
通过水的光解,H
O中的氧可以出现在氧气中,通过有氧呼吸H
O中的氧可以出现在CO2中,再通过光合作用出现在葡萄糖中,D正确。
【答案】 C
12.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再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B.在萌发过程中,在72~96h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C.胚乳中的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17.1mg·粒-1·d-1
【解析】 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A正确;在72~96h种子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多,为204.2-117.7=26.5(mg·粒-1·d-1),B正确;胚乳中的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在96~120h之间胚乳的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最多,故最大转化速率为(118.1-91.1)-(177.7-172.7)=22(mg·粒-1·d-1),D错误。
【答案】 D
13.某小组对一瓶混合了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进行实验,检测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9mol
12.5mol
15mol
30mol
产生酒精的量
9mol
6.5mol
6mol
0mol
A.氧浓度为a时,CO2产生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B.氧浓度为c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有ATP生成
C.氧浓度分别为a和d时,经过相同的时间它们消耗的葡萄糖比为10/9
D.氧浓度为b和c时,产生酒精的量与CO2的量不相等,是因为装置中同时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解析】 当氧浓度为a时,产生的CO2量与酒精量相等,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正确。
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均可以产生ATP,B正确。
氧浓度为a时葡萄糖的消耗量为9÷2=4.5(mol),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30÷6=5(mol),所以氧浓度分别为a和d时,经过相同的时间,它们消耗的葡萄糖比为4.5/5=9/10,C错误。
氧浓度为b和c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所以产生酒精的量与CO2的量不相等,D正确。
【答案】 C
14.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两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除图中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如坐标曲线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CO2的产生总量
B.甲中的产物除了CO2还有酒精,乙中除了CO2还有H2O
C.如果甲和乙产生同体积的CO2,乙中消耗的葡萄糖是甲的3倍
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CO2总量的增加趋势保持不变
【解析】 从实验装置及坐标曲线可以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了脱气处理,CO2的产生总量是实验的因变量,A错误。
甲中进行了脱气,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除了CO2外还有酒精,而乙中没有进行脱气,培养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物除了CO2外还有H2O,B正确。
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公式可知,产生同体积的CO2,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3倍,C错误。
该坐标曲线表示培养初期CO2的产生总量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由于葡萄糖的量及乙装置中的氧气都是有限的,所以CO2总量的增加趋势会发生变化,D错误。
【答案】 B
15.某同学观察一个正在分裂的某高等生物的细胞,发现中心粒正移向两极,由此可推测他观察的细胞属于( )
A.植物细胞分裂前期B.植物细胞分裂中期
C.动物细胞分裂前期D.动物细胞分裂中期
【解析】 对于高等生物而言,具有中心粒的是动物细胞,中心粒正移向两极,说明该动物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答案】 C
16.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特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DNA数量加倍 ②染色体数量加倍 ③两极发出星射线 ④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 ⑤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④①⑤③②D.②④①③⑤
【解析】 ①发生在间期,②发生在后期,③发生在前期,④发生在中期,⑤发生在末期,故这些特点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①③④②⑤。
【答案】 B
17.如图为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概念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B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
B.a、b、c、d、e五个细胞中,a的全能性最大
C.若c细胞凋亡,则细胞内所有基因都不再表达
D.若e细胞发生癌变,则其遗传物质会发生变化
【解析】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会改变;a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大;发生凋亡的细胞中与凋亡有关的基因表达加强;癌变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 C
18.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脑细胞缺氧而死亡是细胞坏死
B.细胞代谢速率减慢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
C.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
D.老鼠在胚胎期趾间有蹼出生后趾间无蹼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解析】 脑细胞缺氧(不利的环境因素)而导致细胞死亡是细胞的不正常死亡,属于细胞坏死,A正确;细胞代谢速率减慢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B正确;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也存在,当两者发生基因突变后细胞发生癌变,C错误;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内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是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老鼠在胚胎期趾间有蹼出生后趾间无蹼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正确。
【答案】 C
19.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
B.I~M段可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
C.基因重组发生在E~F段、K~L段
D.E~F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解析】 由题图可知,H之前表示减数分裂,HI表示受精作用,I之后表示有丝分裂;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为止,表示一个细胞周期,题图I~M段不能表示一个细胞周期;A~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此时会出现基因重组;E~F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答案】 A
20.图A为某哺乳动物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B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A 图B
A.图A中有2个染色体组的只有Ⅰ和Ⅲ细胞
B.图A中Ⅲ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为极体
C.图A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i、d、m区段
D.曲线中d和i区段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解析】 Ⅰ、Ⅱ、Ⅲ细胞中分别含有2个、4个和2个染色体组;根据图A中Ⅰ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为雌性,则Ⅲ细胞为第一极体,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为第二极体;图A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别对应图B中的i、d、m区段;曲线中d和i区段分别代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区段不会发生基因重组,i区段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0分)
21.(15分)图1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种矿质离子的示意图,图2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1中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请你说出判断的理由(至少两种)________。
(2)如果图1中的矿质离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请你分析植物死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某种药物只抑制图2中a的运输而对c的运输无影响,请说明药物作用的机理:
________________。
若图2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________(填写字母)比正常细胞少,可以表示细胞吸收O2和排出CO2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
(4)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有其他膜结构。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
A B C D
【解析】
(1)从题图1中可以看出,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既需要载体也需要消耗ATP,而且是从浓度低的一侧运向浓度高的一侧,所以该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2)土壤中的矿质离子含量过高,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导致根尖细胞失水,最终引起植物细胞死亡。
(3)图2中物质a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物质c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所以该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物质a运输过程中载体的作用。
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D)减少。
细胞吸收O2和排出CO2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只是运输的方向不同。
O2是运入细胞,CO2是运出细胞。
(4)据题意可知,该细胞为成熟红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所以O2浓度不影响细胞对离子的吸收。
【答案】
(1)主动运输 需要载体、需要消耗ATP(或逆浓度梯度运输)
(2)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植物细胞失水死亡 (3)药物抑制了a运输过程中载体的作用 D b和c (4)A
22.(15分)如图表示某植物光合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图甲为光合作用的氧气产生速率,图乙是测定的氧气释放速率。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A点和B点限制氧气产生速率的因素分别是________。
C点对应图乙中的光照强度是________千勒克斯。
突然将光照强度由A点提高到C点后,叶绿体中C3和C5含量短时间内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2)请你根据图乙选择一个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
其中碳酸氢钠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针筒的初始位置在0.2mL,水滴的位置在X,经过30min后,将针筒容量调至0.6mL,水滴位置恢复到X。
能否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出实际光合作用速率?
________。
【解析】
(1)图甲中A点时,氧气产生速率没有达到最大值,所以其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而B点时,氧气产生速率达到最大值,所以限制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而是温度等其他条件。
图甲中的C点是光饱和点,也是氧气释放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最低光照强度,所以对应图乙中的5千勒克斯。
突然将光照强度由A点提高到C点后,由于光反应阶段产生更多的ATP和[H],导致C3的还原速率加快,而CO2的固定速率不变,所以C3含量降低、C5含量升高。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在25℃和5千勒克斯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3)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光合作用的速率,实验装置中碳酸氢钠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CO2浓度不变,保证植物光合作用之需,故装置中气体体积的改变是O2释放或吸收引起的。
该装置中的体积变化是植物体向外释放O2引起的,有一部分O2直接被植物细胞呼吸所利用,这部分气体的体积从提供的数据无法得知,所以不能计算出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
【答案】
(1)光照强度、温度 5 C3含量降低、C5含量升高
(2)25℃、5千勒克斯 (3)保持装置中CO2浓度不变 不能
23.(15分)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对菊花植株进行了观察和探究,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观察到菊花植株的成熟叶片呈绿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分离出菊花植株细胞中完整的线粒体,将其悬浮在含有葡萄糖且pH适宜的缓冲液系统中,并通入O2,发现葡萄糖并没有被消耗。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用菊花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茎中轴、侧枝、髓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测定其细胞周期的时间如表(单位:
小时),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分生
组织部分
周期总时间
间期
G1
S
G2
茎中轴
135.0
112.4
10.1
9.3
侧枝
51.4
30.9
7.9
9.4
髓
72.5
51.7
8.9
8.7
①测定细胞周期必须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各材料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约为__h。
③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主要取决于________期;DNA的复制是在S期完成的,则DNA聚合酶的合成很可能在________期(用表中字母“G1”、“S”或“G2”表示)。
【解析】
(1)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故菊花植株的成熟叶片呈绿色。
(2)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无法进入线粒体被利用。
(3)菊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液泡无色,用于观察质壁分离时,不易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
(4)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细胞周期总时间-间期时间,由表中数据计算可知,各材料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约为3.2h。
由表中数据可知,G1期占的时间最长,故细胞周期的长短取决于G1期;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NA复制发生在S期,则DNA聚合酶的合成很可能在G1期。
【答案】
(1)叶绿素(或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
(2)线粒体内没有分解葡萄糖的酶 (3)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液泡无色,不易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 (4)①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②3.2 ③G1 G1
24.(15分)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设计、结果预测和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
烟草幼苗、试管两支、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实验过程中光照强度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第1步:
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
此时,叶片均浮在水面上。
第2步:
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察到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
第3步:
将这两支试管先放在________一段时间,结果甲试管中叶片仍在试管底部,乙试管中叶片上浮。
第4步:
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________一段时间,结果甲试管中叶片仍在试管底部,乙试管中________。
结果分析:
(1)第3步中乙试管中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4步中乙试管中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4步中甲试管中叶片均不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总动员 届高三 生物 一轮 复习 阶段 限时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