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模块综合测评.docx
- 文档编号:3314515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00.71KB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模块综合测评.docx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模块综合测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模块综合测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模块综合测评
模块综合测评
(教师用书独具)
(满分:
100分 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1.如图为工业上利用苹果制备果酒、果醋的流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过程①②所需的最适温度不相同
B.过程②需要在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
C.若过程①人工接种酵母菌,则可缩短苹果酒的酿制时间
D.整个发酵过程都必须在严格无氧条件下才能正常进行
D [过程①所需的最适温度(18~25℃)低于过程②所需的最适温度(30~35℃),A正确;参与果醋发酵的醋酸菌是需氧菌,因此过程②需要在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B正确;若过程①人工接种酵母菌,则可缩短苹果酒的酿制时间,C正确;参与果酒发酵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果酒制作主要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而果醋发酵利用的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因此并不是整个发酵过程都必须在严格无氧条件下才能正常进行,D错误。
]
2.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曲霉是参与腐乳发酵的优势菌种
B.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制作腐乳可大大缩短制作时间
C.家庭制作时,菌种可以直接来自空气中的孢子
D.在腐乳发酵的全过程中必须保持发酵菌种的活性
C [毛霉是参与腐乳发酵的优势菌种,A错误;腐乳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5~18℃,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制作腐乳时,高温会抑制酶的活性,因此会延长制作时间,B错误;家庭制作时,菌种可以直接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C正确;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以后不用保持毛霉的活性,D错误。
]
3.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主要菌种不一定是真核生物
B.温度控制必须保证微生物繁殖速度最快
C.发酵过程会产生CO2并释放热量
D.可通过色、香、味等对产品进行评价
B [参与果酒制作的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原核生物,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是真核生物,A正确;温度控制必须保证微生物发酵速度最快,而不是繁殖速度最快,B错误;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都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并释放热量,C正确;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时,都可通过色、香、味等对产品进行评价,D正确。
]
4.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
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经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
下列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
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C.制作泡菜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
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则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
C [制作泡菜时,所用的泡菜坛要用白酒擦拭消毒,以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B正确;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消耗有机物,有机物的干重减少,但种类增多,C错误;如果加盐过多,则会抑制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较少,因此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D正确。
]
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步骤使用的培养基是已经灭菌并调节过pH的
B.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C.③到④的过程中,接种环共灼烧处理了5次
D.④步骤操作时不能将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相连
C [①步骤表示倒平扳,在倒平板之前已经灭菌并调节过pH,A正确;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以防杂菌污染,B正确;接种环在每次接种前和接种结束后都要通过灼烧来灭菌,所以③到④过程中5次划线操作前都要灼烧灭菌,接种结束后还需灼烧灭菌1次,防止造成污染,由此可见,③到④共需灼烧接种环6次,C错误;④步骤操作时不能将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相连,以免影响单个菌落的分离效果,D正确。
]
6.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且不需加工的培养基
B.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C [天然培养基是指用天然物质制成的培养基,但也需要加工;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应消毒,不能灭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不是碳源,需加入不含氮元素的有机物(如葡萄糖)作为碳源。
]
7.下列关于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倒平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倒好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B.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防止微生物落入培养基,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
D.倒好培养基的培养皿,要立即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C [培养基应该在倒平板之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A错误;倒平板时,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不可完全打开皿盖,B错误;为防止微生物落入培养基,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C正确;倒好培养基的培养皿,等培养基冷凝后再将平板倒过来放置,D错误。
]
8.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醋时,必须向发酵装置中不断地补充无菌空气,以保证醋酸菌的生长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须添加酵母菌菌种
D [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所需的酵母菌菌种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不需添加酵母菌菌种。
]
9.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进行生产时,都需要为其提供营养物质
B.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利用的微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别是有无核糖体
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实际数目少
D.探究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温度时,洗衣粉量、污渍的种类属于自变量
C [利用固定化细胞进行生产时,需要提供营养物质,而固定化酶不需要,A错误;制作果醋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制作果酒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二者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二者都有核糖体,B错误;在统计菌落时,因为菌落可能重合等,故统计的菌落数目比实际的要少,C正确;在探究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D错误。
]
10.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蔬菜,获得完整幼苗,这一过程并不涉及( )
A.细胞呼吸、光合作用
B.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
C.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D.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C [活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幼苗能进行光合作用,故这一过程涉及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发生在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中,故这一过程涉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故这一过程并不涉及减数分裂、受精作用;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发生在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中,故这一过程涉及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
11.将从种植烟草的土壤里分离得到的尼古丁(C10H14N2)降解菌株SC接种到尼古丁培养基中,30℃摇床培养并定时取样,测定并计算发酵液中的尼古丁浓度和菌体浓度,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分离SC时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
B.培养36h时SC菌体数量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影响SC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O2浓度和pH
D.发酵液中的尼古丁为SC提供碳源和氮源
C [分离微生物时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A正确;由图可知,SC菌体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培养36h时SC菌体数量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培养过程中“30℃摇床培养”,因此O2浓度不是限制因素,影响SC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尼古丁含量等,C错误;根据尼古丁的分子式可知,发酵液中的尼古丁为SC提供碳源和氮源,D正确。
]
12.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由图中实验结果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的去污力最强
B.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
C.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的去污力不同
D.加大酶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
C [本题以碱性纤维素酶为背景考查实验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
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由图可知,本实验有三个变量:
污布类型、洗衣粉类型和酶用量,所以A、B项所述结论不能得出,A、B错误;污布类型2、3对应的洗衣粉类型和酶用量相同,由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的去污力不同,C正确;酶用量不同时,洗衣粉类型和污布类型也不同,所以不能得出“加大酶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的结论,D错误。
]
13.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与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机理相似
B.在上述工艺中,为重复使用纤维素酶,可用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
C.在上述工艺中,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
D.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间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分解纤维素
D [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与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机理相似,都是作用于纤维素,使纤维结构变得蓬松,增强去污或褪色的效果,A正确;固定化酶常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B正确;温度、酸碱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控制处理时间可控制布料中纤维素成分的水解程度,所以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C正确;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间糖苷键的水解分解纤维素,D错误。
]
1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一定是氨基酸
B.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以被长期利用是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之一
C.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多酶片制剂制作成糖衣片的目的是防止胃液的消化
D.加酶洗衣粉是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
C [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固定化酶技术是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能够反复利用;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多酶片制剂加淀粉制成糖衣,目的是防止通过胃部时胃液的消化,保证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能到小肠部位发挥作用。
加酶洗衣粉是指添加了酶制剂的洗衣粉,而不是直接添加酶。
]
15.淀粉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可释放淀粉酶分解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为了提高酶的产量,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
下列实验步骤中不合理的是( )
A.将生产菌株分为两组,实验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
B.制备含水、葡萄糖、氮源和无机盐等成分的固体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
C.把实验组的菌株接种于多个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同时接种对照组,相同条件下培养
D.观察两组菌株的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有透明圈的菌株即所需菌株
D [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的实验中,需要设置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而实验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A正确。
根据生产菌株能分解淀粉的特点,培养基需要加入水、淀粉、氮源和无机盐等成分;欲观察菌落周围形成的透明圈,则培养基应该是固态的;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B正确。
实验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C正确。
观察两组菌株的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有透明圈且范围最大、最明显的菌株即所需菌株,D错误。
]
16.下列有关月季花药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处于盛花期的花中的单核期的花药
B.利用焙花青铬矾法将花粉细胞染成蓝色
C.用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冲洗花蕾30s
D.接种损伤的花药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
D [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中处于单核期的花药;利用焙花青铬矾法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花蕾30s;剥离花药时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接种后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
]
17.下列关于橘皮精油提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橘皮在石灰水中浸泡时间为1小时以内
B.最好用干燥的橘皮,其出油率高
C.压榨液的黏稠度要高,这样可以提高出油率
D.为了使橘皮油与水分离,可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并调节pH至1~2
B [橘皮在石灰水中浸泡时间为10小时以上,A错误;干燥的橘皮出油率较高,B正确;压榨液的黏稠度太高,过滤时会堵塞筛眼,不会提高出油率,C错误;为了使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可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并调节pH至7~8,D错误。
]
18.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它们是( )
①PCR过程需要的引物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RNA
②PCR过程不需要DNA聚合酶
③PCR过程中DNA的解旋不依靠解旋酶,而是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来实现的
④PCR过程中,DNA不需要解旋,直接以双链DNA为模板进行复制
A.③④ B.①②
C.①③D.②④
C [由于DNA序列千变万化,因此PCR过程需要人工合成的引物(一小段单链DNA或RNA),而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不需要引物,①正确。
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均需要DNA聚合酶,②错误。
PCR过程中DNA需要解旋,但不依靠解旋酶,而是通过控制温度来实现的,而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来催化双链DNA解旋,③正确,④错误。
]
19.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和制作果醋所需的发酵底物、适宜温度等均相同
B.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制备的MS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消毒
C.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和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均需要水浴加热
D.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相比,血红蛋白移动较慢
C [制作果酒的底物是葡萄糖、果糖等糖类,发酵温度为18~25℃,而制作果醋的底物可以是糖或酒精,发酵温度为30~35℃,A错误;MS培养基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错误;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和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均需要一定温度的水浴加热,C正确;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相比,血红蛋白无法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较快,D错误。
]
20.下列实验操作及目的,正确的是( )
A.将葡萄糖异构酶加入到冷却的海藻酸钠溶液中,以制备固定化酶
B.将新制得的固定化酵母凝胶珠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以去除凝胶珠表面的氯化钙
C.向含DNA的2mol·L-1NaCl溶液中快速加入蒸馏水,以迅速析出DNA
D.研磨植物细胞时加入洗涤剂是为了快速溶解DNA
B [酶分子比较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固定化酶一般不采用包埋法,A错误;将新制得的固定化酵母凝胶珠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以去除凝胶珠表面的氯化钙,B正确;向含DNA的2mol·L-1NaCl溶液中缓慢加入蒸馏水,慢慢析出DNA,C错误;研磨植物细胞时加入洗涤剂是为了溶解细胞膜,D错误。
]
21.下列关于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离与纯化蛋白质之前首先要用适当的方法使蛋白质释放出来
B.蛋白质可用电泳法进行分离纯化
C.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蛋白质能通过半透膜
D.蛋白质的粗制品可能是蛋白质的混合物
C [分离与纯化蛋白质之前首先要在蒸馏水和甲苯的作用下让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A正确;蛋白质可用电泳法进行分离纯化,B正确;透析的原理是小分子物质能透过半透膜,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C错误;蛋白质的粗制品可能是蛋白质的混合物,D正确。
]
22.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中的有关检验,不正确的是( )
A.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在微生物培养中,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污染的方法是用一组不接种或接种无菌水的培养基与接种培养物的培养基一起培养
C.检验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是否分离出了分解尿素的细菌,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则说明分离成功
D.检验胡萝卜素纯度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若样品中有杂质,则会出现不同的色素点
A [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然后再加入3mol/L的硫酸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的变化,A错误;在微生物培养中,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污染的方法是用一组不接种或接种无菌水的培养基与接种培养物的培养基一起培养,B正确;检验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是否分离出了分解尿素的细菌,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则说明分离成功,C正确;检验胡萝卜素纯度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若样品中有杂质,则会出现不同的色素点,D正确。
]
23.下列实验流程或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B.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C.制备MS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D.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浓缩→过滤→胡萝卜素
D [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为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
24.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提取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提取植物芳香油都必须用蒸馏法 ②水蒸气蒸馏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 ③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④萃取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B [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适用于提取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如玫瑰精油、薄荷油等。
萃取法的原理是植物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只要把溶剂蒸发出来,就可获得纯净的植物芳香油,适用范围较广。
压榨法的原理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适用于易焦糊原料的提取,如柑橘、柠檬等。
]
25.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的交联葡聚糖凝胶G-75,其中“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7.5g
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
C.用洋葱作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时,加入一定量食盐的目的是有利于溶解DNA
D.制取细胞膜、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均以鸡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D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的交联葡聚糖凝胶G-75,其中“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7.5g;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用洋葱作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时,加入一定量食盐的目的是有利于溶解DNA;制取细胞膜、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均不能用鸡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而应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后者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有利于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和血红蛋白。
]
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50分)
26.(15分)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相关的问题。
(1)过程①②均发生在酵母菌的____________中。
(2)过程④是醋酸菌在________________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________________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
(3)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
(4)制作果酒的条件是先通气后密封。
先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密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7)若在果汁中就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制作果酒、果醋的过程为考点,结合必修内容综合考查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条件等。
(1)
(2)过程①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过程④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
(3)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8~25℃。
(4)在制作果酒时,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后密封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
(5)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pH和通气量。
(6)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7)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会抑制醋酸菌生长,故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答案]
(1)细胞质基质
(2)缺少糖源、氧气充足 氧气、糖源充足 (3)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18~25℃ (4)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5)适宜的温度、pH、通气量 (6)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7)不能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
27.(15分)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科学家欲从果园的葡萄上或土壤中分离这种酵母菌,操作如下:
(1)制备酵母菌培养基要进行倒平板操作,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
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
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自然界中采集到的葡萄带回实验室,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将瓶中的液体用涂布器涂布接种于以木糖为唯一___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获得能利用木糖的多个酵母菌________。
实验中所用的培养基按功能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人教版 生物 选修 模块 综合 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