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教案4篇与听课记录6篇班会1篇.docx
- 文档编号:3313446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58.45KB
实习教案4篇与听课记录6篇班会1篇.docx
《实习教案4篇与听课记录6篇班会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教案4篇与听课记录6篇班会1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习教案4篇与听课记录6篇班会1篇
乘法分配律
教学
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第45、46页。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探索中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1、学生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用语言叙述归纳乘法分配律。
3、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课前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这几天智慧老人家里正在装修卫生间,现已贴了两面墙(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估一估现在一共贴了多少块?
二、新授
1、师:
你们究竟估算得对不对呢?
那还要仔细算一算,请你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6+4)×96×9+4×9
=10×9=54+36
=90(块)=90(块)
3、师:
我发现同学们用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计算结果却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在两个式子之间加一个数学符号“=”。
(6+4)×9=6×9+4×9
4、师:
观察这个等式的左右两边,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估算。
学生计算,完成后汇报,集体交流。
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模式。
学生观察思考等式左右两边的区别和联系,并展开课堂交流。
步骤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
学
过
程
师:
也许你的发现只是一种偶然现象,一种猜测而已,能不能再写几个这样的式子进行验证呢?
5、师:
能写完吗?
是的,符合这种条件的式子还有很多很多。
点击鼠标,大频幕出示“观察与分析”中的三个问题:
(1)在这些等式中,等号左边的算式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右边的算式呢?
(2)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3)从上面的观察与分析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6、师:
谁能完整地说出这个规律呢?
师:
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叫做乘法分配律,出示课题:
乘法分配律
师:
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谁再来说说什么叫乘法分配律?
(学生说一句,鼠标点击一下,出示完整清晰的概念)是这个意思吗?
咱们齐说一遍。
7、师:
如果用a、b、c三个字母代表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等号左边的式子表示什么意思?
右边呢?
(点击鼠标)如果把式子反过来,它表示什么意思,你会说吗?
你们能写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师: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你感觉怎样?
这就是数学的美。
三、应用
1、根据乘法分配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①(10+7)×6=□×6+□×6
②8×(125+9)=8×□+8×□
③7×48+7×52=□×(□+□)
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举例来验证自己的发现。
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汇报、补充。
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归纳出乘法分配律。
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在此基础上再指名让学生说说乘法分配律。
学生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再一次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概念的认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字母式。
(a+b)×c=a×c+b×c
学生通过回答加深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对反式的理解是对乘法分配律反应用的基础,通过写例子来了解学生对反式的理解和应用的如何。
学生体会数学的美。
步骤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
学
过
程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2×(6+5)=2×6+2×5()
②(25+7)×4=25×4×7×4()
③(25×7)×4=25×4×7()
④(13+7)×4=13×4+7()
3、选择:
(1)28×(42+29)与下面的()相等。
①28×42+28×29②(28+42)×(28+29)③28×42×29
(2)与(10+8+9)×5相等的式子是()。
①10×5+8×5+9×5②10+5×8+5×9③10×5+5×8+9
4、将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连接起来。
①4×(25+3)A.(6+9+3)×2
②101×57B.(6+2)×2
③6×2-3×2C.4×25+4×3
④6×2+9×2+3×2D.100×57+57
E.(6-3)×2
5、试一试
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80+4)×2534×72+34×28
四、课堂总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请你用一、二句话评价自己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
学生练习。
通过计算体会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学生对自己进行总结评价。
XXXX学院“跟师活动”:
教案
课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课题
《乘法交换律》
跟师学校或幼儿园
XXXX
授课教师
XXXX
学号
XXXX
指导教师
XXXX
班级
XXXX
时间
XXXX
星期(X)
(上)午
第X节
设计
意图
通过回顾乘法运算,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然后借助主题图,拉开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探索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材
分析
本节教学乘法运算的交换律,在教学基础理论中,自然数乘法的定义有多种方式。
用“同数连加”定义乘法,相对于其他各种定义,比较直观,容易描述。
因为在引进乘法时,没有规定两个乘数的书写位置,没有包含乘法的交换律,所以教材在这里正式概括乘法交换律是很有必要的依据“同数连加”的定义,借助直观做出说明。
例如乘法交换律,可以通过直观说明b个a连加与a个b连加的结果相等。
教学
重点
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
教学
难点
1.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
2.乘法交换律的熟练运用。
教法
与学法
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积极地思考、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体验。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它进行计算。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口算。
50×70=4×25=11×7=
13×20=23×7=15×6=
2.复习乘法意义
(1).投影出乒乓球图。
(2).引导学生看图分析,回答问题。
横着看,每排放几个?
一共有多少排?
图中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可以怎么解答?
(3).小结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用乘法计算比较
教
学
过
程
简便。
二.教学实施
1.课件演示主题图,图上有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抬水、浇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
2.分别演示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板书学生不同的解法:
4×25=
25×4=
3.引导观察,比较两种解法的结果。
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这个等式说明说明?
(把4和25交换位置,积不变)
4.举例
师:
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5.归纳小结
上面每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什么不同点?
你发现了乘法的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板书
相同点:
每组左边和右边的算式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乘的得结果都相等。
不同点:
每组左边算式和右边算式的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
师: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
……
板书: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师: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乘法交换律?
三.活学活用
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前面学习的加法交换律与我们今天所学的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不同?
加法中有结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有结合律呢?
有兴趣的同学下去研究一下。
课程内容延伸
乘法交换律与加法交换律非常类似,加法有结合律,那乘法有结合律吗?
能举例吗?
今后我们还会学到什么定律?
教学
得失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加法运算定律之后安排的,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一个可以借鉴的经验基础,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困难。
只学习乘法交换律,内容比较单一,我在上这一节课是,力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发现这一问题。
通过上这节课,掌握学生的难点,在教学时,加强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在联系中强化知识点。
课题
乘法结合律
授课教师
敦化市二小学孙艳莉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2006.4.26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观察—猜想—验证—总结——实践”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对规律性知识教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
难点
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意义,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及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导入:
小游戏:
快速背数字。
(发现小规律)
二、观察算式,总结规律。
口算比赛。
1、观察每组算式:
找出算式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验证发现的现象。
3、总结规律。
4、用自己的方法记住规律。
三、应用规律。
四、练习。
五、总结全课。
乘法结合律教案
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对于结合律的教学,我认为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启蒙教育,这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同时,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我一直期待着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不放弃每次可以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机会,自己也一直在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开发有趣的教学内容。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没按教材指引的例题开课,而是以学生看数背数的小游戏入手,使学生在情绪激跃之余,知道无论做什么都要找规律,体会到数学学科特有的特点。
进而,我又设计让学生参加计算竞赛,通过挑战,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验证、总结规律、实践应用、拓展提高这样的一个思路进行教学。
这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通过素材呈现后,让学生发现规律.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教学中倡导的基本理念。
我认为独立思考是合作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交流是空的,在本教学中也有适当的合作交流体现,例如在进行猜想验证的教学环节中,我要求每个学生自己也写几个式子,先同桌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在总结出乘法结合律的规律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概括,用自己的方法把这个规律记住。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
在练习的设计上,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练习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教学理念。
我想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备学生,备教材,更要备好细节。
奉化市尚田镇中心小学教师市级培训听课记录
上课教师
汪杰
学校
尔仪小学
班别
四年级
课题
《垂直与平行》
时间
2007.11.12
记录者
胡珊敏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上课前老师跟你们说说话,你们可要听仔细了,在谈话中也有很多数学知识呢!
老师跟你们是什么关系?
你有朋友吗?
你的朋友是谁?
**是朋友,**也是朋友可以这样说吗?
怎么说?
看来要说清楚关系必须说出谁是谁的朋友。
让学生说说位置关系,指出关系还是相互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板书)
二、画图感知,研究两条支线的位置关系
数学课上学习新知识一般都会用上旧知识,你觉得今天这节课会用上什么旧知识?
直线有什么特点?
看了今天的研究内容,你想知道些什么?
你想知道什么叫同一平面吗?
知道什么叫平面吗?
找找同一个平面。
(一)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
老师这里有一张纸,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个面无限扩大,在上面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
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会有那几种不同的情况?
(学生想象)
(二)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
媒体出示要求:
1、摆一摆:
把头脑中想象的两条直线不同的情况摆出来
2、看一看,跟你的伙伴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情况一样吗?
3、画一画,把你想展示的一种情况画在纸上。
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于垂直的特征
教师把学生的不同情况加以展示
进行分类
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画出了这么多种情况。
能把他们分类吗?
为了方便,编上号,我们一起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那几号可以分为一类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分类)
三、归纳认识,明确互相平行的含义
1、揭示平行的概念
像这样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画得再长也不会相交,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
互相平行)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互相平行?
2、出示完整概念
3、判断练习
3、生活中找原型
教师找一组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让学生判断,从而让学生明确,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线,不仅需要看会不会相交还要看在不在同一个平面内。
总结:
同学们用数学语言再来描述一下什么是互相平行。
四、揭示垂直的概念
1、咱们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些角中有锐角、钝角还有什么角?
你们认为在相交的情况中,那种情况最特殊?
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了四个直角?
2、出示完整概念
3、判断练习
4、生活中找原型
五、小结梳理
教师用集合图的形式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梳理。
点评:
通过课前谈话提前突破难点:
让学生在谈话中理解了关系、相互的意思。
课前马上出示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带有明确的目的,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让学生把平面上出现的两条直线一条一条地出现,有利于学生想象出更多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现象能力。
由想象到摆一摆再到画一画,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初步认识直线的不同位置关系,并为下面的学习提供材料。
在这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相交的为一类,不相交的为一类。
教师的引导非常到位。
在练习中题1解决了互相平行必须用不相交,题2解决了互相平行的必须是两条直线,题3解决了只要符合上面两个条件,互相平行与直线的位置无关。
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用工具验证,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这里教师可以加入一组相交以后其中一对角成85度的情况,让学生来判断,这样更有利于强调用工具验证的必要性。
总评: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
解读教材,落实目标。
汪老师在《垂直与平行》这节课中
一、知识技能目标层层落实
如课前师生谈话,提前突破教学难点,因为学生往往会孤立地说某直线是垂线或平行线,所以汪老师在课前的谈话中蕴含关系、相互等学生的生活常识来突破教学的难点,感觉真的很精彩!
根据有学生会认为只有水平线和铅垂线的关系较垂直,只有两条水平线才是平行线,在练习的设计中出现判断,让学生辨析,练习高效到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处处渗透
在学生在纸上画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后,教师展示学生所画得不同情况,引导学生分类,在这个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摆一摆、想一想、画一画,让学生在想象交流中学到新知识。
在最后的总结阶段,教师用集合图来表示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不同情况的关系,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时体现
在验证两条直线相交惩治教时,问:
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了四个直角?
从而引导学生用工具来验证,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奉化市尚田镇中心小学教师听课周评课记录
上课教师
陈追军
学校
尚田镇校
班别
六
(2)班
课题
《求图上距离和线段比例尺》
时间
2008.03.25
记录者
李梦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概念复习,什么叫比例尺?
2、在一幅平面图上,用4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6米,求比例尺。
3、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你能推导出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的方法吗?
二、新授:
1、教学例。
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
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
200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先让学生自由完成,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有几种解法,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以下两种解题方法:
26米=2600厘米
14米=1400厘米
长:
2600×
=13(厘米)
宽:
1400×
=7(厘米)
列方程解:
解:
设篮球场长x厘米,宽y厘米。
X:
2600=
y:
1400=
x=2600×
y=1400×
x=13y=7
答:
长是13厘米,宽是7厘米。
指名说你学会了哪种方法,说明解题依据。
2、试一试。
P57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由学生板演,集体校对。
3、介绍线段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如例的比例尺,
的数值比例尺,可换成如下的线段比例尺:
表示图上1厘米的线段,相当于地面上的距离是2米。
想一想:
一幅地图上附有如下的线段比值尺,图上1厘米的线段相当于地面上实际距离是()。
三、巩固练习:
1、P58–1。
2、P58–5量一量、算一算。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一、作业:
P58–2~4
点评:
通过课前复习,让学生巩固了比例尺的知识,初步理解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为新课的教学作了铺垫。
新授时由学生熟悉的篮球场作为教学内容,请学生根据指定的比例尺,求出篮球场的图上距离,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教师没有直接把方法教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师通过简明扼要的介绍,让学生很快理解了线段比例尺,因此下面出现的填空就顺利解决了。
在练习中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建议:
新课即将结束时,是否可以加入一个让学生动手实践的练习,如请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将我们的教室平面图画在练习纸上,这样,更能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
乐趣。
总评: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
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巩固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能通过计算图上距离,画出简单的平面图;认识线段比例尺,会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会将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字比例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多数学生已学会方法,只有一些底子薄的学生还有一定的难度,目标落实基本到位。
在教学中,陈老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所喜欢。
奉化市尚田镇中心小学听课记录
上课教师
李维勇
学校
锦溪小学
班别
三
(1)班
课题
惊弓之鸟
时间
2007.11.10
记录者
沈玲玲
课前谈话:
你认识哪些成语?
(龙飞凤舞,画龙点睛,打草惊蛇,叶公好龙……)
一、导入揭题
板书:
惊弓之鸟
这个成语里面藏着两样事物,是什么?
(弓,鸟)
出示图文:
弓(认识“弦”字),箭,大雁(大雁排成“一”字形,爱惜小雁)
范写“雁”字。
学生写三个。
二、检查预习,了解大意
1、检查生字词:
大王更羸愈合裂开孤单失群悲惨
重点指导:
课文中那个大王是哪个国家的?
(引出“魏国”“魏王”)
范写“羸”,区别“赢”。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再次读通顺。
3、检查课文大意: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更羸是谁?
生: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著名的射箭能手。
理解“能手”。
读好句子。
在这篇文章中更羸做了一件怎样奇怪的事情呢?
(更羸只要一拉弓,大雁就射了下来)
三、精读课文
引入重点段研读:
课文哪一段在写这奇怪的事情呢?
呈现段落: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
1、自由读语段。
指名读,齐读。
师:
同学们,这里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却讲了好几层意思,你们说说,这段话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
2、理解——朗读——填空
更羸(),只听得(),那只大雁(直),(直)。
3、品读两个“直”。
能不能给“直”换个词?
(拼命,笔直)
师疑问:
这是怎么回事呢?
课文哪里讲到原因了呢?
引入课文最后一段研读,读懂了什么?
呈现段落:
更羸说:
“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
自由读语段。
填空练习:
更羸看到,想到,
更羸听到,想到。
生交流。
师:
我们都是这么想的,看看课文是怎么来写的?
再读课文语段。
A、感受“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
给课文排一排顺序。
B、交流:
听到弦响——心里害怕——直往上飞——伤口裂开——直掉下来
C、小结:
推理。
D、连起来读语段。
师:
你来推测一下更羸在怎么想?
出示:
更羸仔细看了看,心想:
(),然后,他指着大雁对魏王……
四、小结。
点评:
这里范写“雁”字,对于学生来说,我想永生不忘吧!
词语以归类的形式出现,这很不错。
特别是对于中段的学生来说,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
对于“这段话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
”这个问题学生刚开始有点蒙,确实就这一长句学生也说不出什么,就给句子加上先,再,最后而已。
在品味字词时,我非常赞同李老师的做法,能够通过换词的方法,这样对于理解句子情景很有帮助。
通过排序,能够让学生有一个理性的对于大雁如何掉下来的认识。
总评:
我是第二次听李老师上《惊弓之鸟》了,真的,听了李老师说已经是第九次,真是令人感激又钦佩。
感激的是李老师为我们呈现了这么一节精心准备的课,他的大气、潇洒的课堂,钦佩的是李老师能有如此的耐性和能力,钦佩他对语文的热爱。
对于两次不同教学的呈现,李老师做了很多改变。
《惊弓之鸟》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只拉弓不射箭,,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
可能学生对于这样的课文兴趣不是特别的足,但老师在课堂上依然可以洋洋洒洒地收放自如令人折服。
在课堂上老师为了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课文,运用了很多教学手段,通过换词的方法,这样对于理解句子情景很有帮助,又通过排顺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
让学生用顺序大雁掉下来的过程,目的是想通过“排”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只有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去感悟领会课文的内涵,才有可能准确地再现“惊弓之鸟”。
而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语文就必然起到了事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习 教案 听课 记录 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