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厦门大学复习.docx
- 文档编号:3305192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2.83KB
自然辩证法 厦门大学复习.docx
《自然辩证法 厦门大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 厦门大学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厦门大学复习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体会和认识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这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以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
其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到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等广泛的领域。
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范围:
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
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
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
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
这一研究和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
学习它的意义:
1.建立更加全面,从而“更加科学”的自然观和科学观;2.思维的训练,精神气质的传承;3.促进科学与人文的共通1、提高科技工作者理论思维能力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架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4、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学习自然辩证法让我感觉到非常的充实,对生活和工作的帮助很大,比如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人类如何与自然友好相处等等。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这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其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到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等广泛的领域。
学习自然辩证法能够提高科技工作者理论思维能力,使得科技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试图按照物质世界的本来面目去看待世界的一种哲学学说。
自然辩证法作为科学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通过研究自然观、科学界树冠、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解释了自然界物质内部的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界物质系统的自身组织发展规律、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规科学结束活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规律,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自然辩证法是对科学的哲学理解,它本质上是对科学活动中的种种理论预设的揭露与反思,并在这种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中论证科学的人性基础,阐述科学的精神气质,这事的自然辩证法成为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独一无二的桥梁。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教授给我们关于科学事实发现,科学研究,科学理论,科学创新与科研选题的相关历史与其发展,这对于理科学习与研究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的。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们作为理科生,想要做出一定的成果就要深刻领会这门课程的内容,并将其总结、归纳,辩证看待然后发展、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通过学习这门课,使我拥有更加深刻的自然观和科学观。
对于科学的本质有了进一步认识。
这门课指导我在科学行为过程中,眼见不一定为实,要保持探索和怀疑的精神,并且要多方面思考科研问题。
同时这门课也让我对于科研与社会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要更加深刻地看待科学与环境,科学与伦理道德问题等。
我觉得其中最有实际意义的就是关于科研选题方面的知识。
适逢我们入学还没有定题,而科研选题中的三大步骤,四大原则,对于我们未来的研究生之路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战略)什么是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的内容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有何重大意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意义内容那一年?
联合国提出了个啥?
中国如何回应,又如何一步步发展,我国是如何重视?
意义:
生态自然观是当代自然观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在解决人与自然冲突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自然观。
它以有机整体论和自然价值论为理论基础,以生态学的观点为基本方法。
从生态整体性的高度,说明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辩证复杂关系。
借助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化和非系统化的方法,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生态平衡、生态多样西等对自然和人的重要意义。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有机整体论和自然价值论。
有机整体论认为:
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和其他自然存在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彼此互为存在的条件,形成了生态系统自身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观的建立就是为了要重新确立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确立人与自然界整体以及自然界其他生存无之间的关系。
自然价值论认为,自然界每一存在物都对人和其他生命存在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都对自然生态系统整体的完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人类有责任有义务尊重自然界及其中的存在物,有责任和义务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善。
特征:
生态自然观强调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和人的主导地位、强调了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性。
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可以重树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通过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来完善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从社会规模、国家规模乃至全球规模上合理地组织人类改造自然地实践活动;调整社会关系,建立起合理地社会制度。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
可持续发展观的要点是:
第一、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即既要有经济发展,也要有社会发展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只有依靠高科技进步提高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才是高质量可持续的。
第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把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内,才恩那个维持地球的生命支持体系,保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第四、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五、控制人口增长与消除贫困是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前提。
在实践中,可持续发展观可具体地转化为“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方针。
作为较晚步入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我国已经丧失了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容量、国际环境和增长机会等出事条件;另一方面我国还面临着人口总队、资源保证程度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总体技术水平低下、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
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出发,我国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可持续反正得总体战略和政策、措施方案。
西方学者以环境伦理学的形式展开的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提倡自然权利论和内在价值论,即所谓的生态自然观。
其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在19世纪,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尚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但是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1.1.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其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
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
其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1.1.2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1.1.3 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1.1.4 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1.1.5 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自然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人与人的问题、人与社会的问题。
)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现实根源:
“生态危机”1、“生态危机”的概念:
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32、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1)人口激增
(2)资源短缺“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
非再生性资源的枯竭、短缺、污染;可再生性资源的锐减、退化、濒危。
其中,土壤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等问题尤为突出。
(3)环境污染酸雨。
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
其三,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
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输人维持。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
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可持续发展战略
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国家在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战略:
指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它既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
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1981年,美国著名学者R·布朗《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给出“可持续发展“定义;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召开,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
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列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确认和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参与。
3.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2.2 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社会世世代代延续不绝的发展。
3.2.3 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只有全世界范围的共同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表现了人类所遇到的危机的共同性、安全的共同性和未来的共同性,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
3.2.4 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确认,人与自然的危机和人与人的矛盾不可分割,只有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性,才有可能达到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和谐。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科教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
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紧密结合。
--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四方面的积极性,政府要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发挥主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
--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加强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推进可持续发展。
--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科研选题什么是科学问题?
科研选题步骤四个原则
科学问题1.概念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解答域,但尚无确定答案。
科学问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疑问项和解答域。
疑问祥指出了科学问题的对象,解答域则包含了科学问题的指向、研究目标和可能答案的领域。
疑问项是科学问题的主体,它指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
解答域是指在问题的论述中所确定的域限,并假定所提出的问题的解必定在这个域限之中。
科学问题的特征,科学问题是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而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科学认识的深化,知识的发展,甚至已构成科学中的发现。
第一、科学问题的历史性,在科学问题的诸多特点中,历史性是最为重要的,只有依据当时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水平才能提出具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第二、科学问题的发展性,同一问题,在不同的理论背景下内涵深度是不同的,并且是发展的。
第三、科学问题的可解性,科学问题必须是可解的,即有一定的求解目标和方向,没有求解目标和方向的问题尽管还是问题,但不会成为科研课题。
第四、科学问题的可变异性,不仅科学问题的应答域是可变的,从而可以引出另一个科学问题。
步骤:
1文献调研,科学分析选题开始,首先要了解前人的工作,进行文献调研。
在调研的过程中,应该有分析的去看待他人的工作,博采各家之长,在选题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提出选题,初步论证调研之后要经过分析筛选,提出研究课题,还要对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
此外还需要了解所选课题是否属于科学理论或生产技术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估计其理论价值或社会和经济效益。
只对课题本身考察是不够的,还要考察决定科学研究能否顺利进行的其他因素,如经费来源等。
3评议和确定课题在初步论证的基础上写出选题报告,经过评议选出最佳课题。
在评议和确定课题是可以提出三问:
问专家,问同伴,问自己。
选题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馈的过程,常常需要反复调研和多次论证。
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应面向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的需要。
科研选题应将当前社会需要至于首要位置。
其选题方向,一方面应指向加强生产活动的技术基础,弄清技术机理。
另一方面,应在充分了解国内外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有市场潜力和能衍生新技术群体的成熟理论作为应用价值发现的攻关课题。
2创造性原则课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与其能从中产生创造性的技术成果。
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我们应该:
1加强情报工作,掌握科技动态;2要注意到最有希望出创造性科技成果、最需要创造性而且最能激发和砥砺出创造力的地方去选题;3加强学习,提高科学鉴识能力,注意锻炼有助于创新的思维方法。
3科学性原则所选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根据,把课题至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至于当时的科学背景之下,并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
贯彻科学性原则必须具备辩证分析的头脑,选题既要尊重事实又不拘泥于事实;即接受已有理论的指导,又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4可行性原则选择的课题应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根据已经具备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选题。
需要性原则规定着科学研究的根本方向,科学性原则体现了科研的内在依据,创造性原则反映了科研的本质特性,可行性原则是解决选题能否成功的关键。
既要遵循原则,又要结合实际,才能正确选题。
对于我们自己搞科研的话,科研选题的步骤与基本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确定课题之前,首先最重要的是学习专业知识,阅读自己课题组和相关领域的文献,对自己的方向,实验室的方向和一定的资源积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根据之前阅读的资料,选择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再进行深入学习,在符合四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提出几个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自己的课题备选。
将这几个问题与自己的导师,课题组同学进行探讨,其意义,可行性,课题组的资源和经费是否能够支撑,是否有一定的技术积累等问题,确定后,反复推论才作为自己的课题。
“选题”就是选定一个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
科研选题是否得当在研究工作中十分重要,它关系到科研的目标、方法、水平和价值。
所以科研选题应分四步走:
一、课题调研:
调研与考察是对有关课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要掌握前人对有关课题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已经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新的起点上选择课题。
课题大多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经验定律”型问题,其肯定回答就是经验定律假说。
(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例如:
科学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
(3)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矛盾。
例如:
“悖论”,如罗素悖论等。
(4)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
例如:
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
物理学中的粒子说与波动说。
(5)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
例如:
如果社会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自然就会提出许多问题,其中有一些则会转化为科学问题。
二、课题选择:
根据调研和实际考察的结果,初选出诸个科学问题,认真分析其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制约科研能否顺利进行的其他因素等。
三、课题论证:
论证是指对课题进行全面的评审,看其是否符合选题的基本原则,并分别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性、根据性、创造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以确定选题的正确性。
课题论证一般采取同行专家研究评议与管理决策部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论证过程中,所选题目应当符合科研选题的四个原则:
(1)创新性原则。
好的选题应当是在现有背景知识中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真正有新意的科学问题。
(2)科学性原则。
好的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前的背景知识,一定要有相关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作为依据。
不要把“永动机”之类,或“伪问题”作为选择对象。
(3)可行性原则。
好的选题还要认真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额观条件,不宜选得很宽、很复杂,久功不克,导致半途而废。
(4)社会需求原则。
选题时还要把握好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需求因素。
四、课题确定:
经过课题论证之后,该课题若通过,即课题确定。
若没通过,该课题则被淘汰,需再按照选题的程序和原则,另行选定其他课题。
科学事实发现的理论有哪些
一、纯观察说
(一)主要观点
“纯观察说”是以英国哲学家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古典经验主义者们通过对包括科学知识起源和获得知识程序的考察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科学观察是一种纯粹的感官反应活动,它不受任何理论因素的影响,在观察中也应该排除任何理论的影响,纯粹客观的进行观察,他们认为观察和感觉是等同的,观察的过程就是人们对课题的感觉过程。
例如,洛克把通过观察获得的经验事实成为“简单观念”,认为这些简单观念是原始的,可靠地,是最不含糊和最少疑义的;只要观察者的相应感官是健全的就不会对他的意义产生疑问。
在此基础上,古典经验主义确立了有纯粹的观察可以导致理论发明的科学发现的逻辑。
古典经验主义的纯观察说曾在20世纪前的科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但是,独立与理论之外的纯观察说实质上是把观察过程等同于纯粹的生理反应过程,而看不到科学观察更重要的一面,即它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有其复杂的认识论机制。
二、中性观察说
20世纪30年代,逻辑实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古典经验主义理论传统,提出了中性观察说。
根据对观察性质的理解,他们将科学语言分为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
观察语言中的观察陈述是单称经验命题,它们所反映的是个别对象的性质、状态,所表达的知识是经验知识或经验事实。
理论语言从观察语言获得,它由理论名词和理论陈述构成。
理论语言指不可观察的事件、事件的不可观察的方面或特点,其意义必须借助于一个解释语义规则体系。
这种观察理论是一个富有逻辑性的理论
科研事实发现的理论,代表人物(3个),代表观点,并对各观点进行评析(意义、局限性)
(1)古典经验主义的“纯观察说”。
科学观察是一种纯粹的感官反应活动,它不受任何理论因素的影响,在观察中也应排除任何理论的影响,纯粹客观地进行观察。
代表人物:
洛克。
观点:
吧通过观察获得的经验事实称为“简单观念”,认为这些简单观念是原始的,可靠的,是“最不含糊和最少疑义的”;只要观察这的相应感官是健全的,就不会对它的意义产生疑问。
评价:
对20世纪前的科学界产生的极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但是,独立于理论之外的“纯观察说”实质上是把观察过程等同于纯粹的生理反应过程,而看不到科学观察更重要的一面,即它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有其复杂的认识论机制。
(2)逻辑实证主义的“中性观察说”。
逻辑实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古典经验主义理论传统,提出了“中性观察说”。
将科学语言分为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
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
代表人物:
石里克是意义证实论的主要倡导者,他指出:
“陈述一个句子的意义,就等于陈述使用这个句子的规则,也就是陈述证实(或否定)这个句子的方式。
一个命题的意义,就是证实它的方法。
”
评价:
这种观察理论是一个富有逻辑性的理论,他们对科学知识结构的语言——逻辑分析无意识富有启发性的。
但是,这种但过分地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逻辑实证主义者对观察语言与理论语言关系的看法是与科学实践相悖的,逻辑实证主义这种关于观察过程和观察语言是纯粹客观的、对任何理论保持中立的基本观点,已被科学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它完全忽视了观察主体的理论结构对观察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辩证法 厦门大学 复习 自然 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