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4文章类型和写作范例.docx
- 文档编号:3299585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39.25KB
申论4文章类型和写作范例.docx
《申论4文章类型和写作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4文章类型和写作范例.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4文章类型和写作范例
论证表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第一节议论文
一、议论文的写作步骤
议论文的写作步骤,包括审题、立意、谋篇、写作四个重要环节。
(一)审题
首先,要审请文章体裁方面的要求。
其次,要审清写作议论文内容方面的限制。
再次,要审清字数限制。
(二)立意
所谓立意,就是指要确立文章的中心或主要意旨。
文章的中心或主要意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最为重要的,必须首先予以确立。
要确立中心或主要意旨,就要根据试题的要求,从试题所给材料的主要内容揣摩思索中,选取一个自己熟悉、感兴趣、感觉方便写作的角度(或全面论证或从某一侧面论证),作为文章的主题。
文章的立意,虽然考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随机而定,但最佳方式应是“大中取小”,即从较大的社会现象中,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一个侧面,作为突破口,经过分析、开掘,揭示其普遍的、深刻的涵义,获得“小中见大”的效果。
(三)谋篇
所谓谋篇,指的是谋划文章的布局和篇章结构。
有的人喜欢打腹稿、胸有成竹;有的人不假思索,信马由缰,一挥而就;我以为申论文章最佳的谋篇方式是拟写作提纲。
拟一篇议论文的写作提纲(框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观点,二是结构,三是材料,四是文字。
通过拟写作提纲确立文章框架,对于这四个方面都要有一个基本考虑。
(四)写作
写作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考生全部构思和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
二、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议论文的具体形式,可谓千姿百态,但大体不离四大要素,即标题、论点、论据、结论。
以下我们依次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分析。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名称和标志,代表着文章的精华,是“龙眼”。
确定文章的标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其一,标题必须紧扣文章的中心和主题,是中心和主题的集中体现。
其二,标题的内涵不要太大、太空泛。
其三,标题的字句应尽量简短、凝练,避免冗长繁琐。
其四,由于申论考试实质是给材料作文,所以文章的标题说到底不能脱离材料的内容,应是材料内容的联想和引申。
那么,怎样才能立好文章的标题呢?
在拟定申论议论文标题时,有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即“点石成金法”。
所谓“点石”,是指借用它山之石,即材料中的典型事例、基本事实或主要问题作为“引子”;所谓“成金”,是指从典型事例、基本事实或主要问题中引申出富有警醒意义的观点、见解来。
这样经过“点化”,就使一般的材料具备了生命和活力,产生了不可思议的贵重价值,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效。
(二)论点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论述的核心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
论点是文章的主宰和灵魂,起到统驭全篇的作用。
论点一般放在文章的开头。
论点的提出,最好是简单明快、开门见山,直接点出所要论述的主题。
论点的提出,可以有多种方式。
我们以为,申论考试可以考虑用“三段式”的方法:
即事件——论点——意义。
(三)论据
论据就是论点的根据,是论点的展开和延伸。
文章内容是否深刻,结构是否合理,取决于论据部分的写作。
论据的写作可以有多种方式。
我们认为,在申论的议论文写作中,论据有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为什么”,即为什么论点是正确的,阐明论点所以正确的根据;一是“怎么样”,即怎么样解决论点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四)结论
结论指的是经过论证之后,对论点正确性得出的结论。
结论部分一般包括两层:
一层是归结全篇,强调和深化主题(论点);一层是抒发感慨或发出号召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般议论文最通用、最简易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三、例文解析
2006年申论考试第三题:
“当前,如何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是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请你就如何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要求:
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论证合理。
字数控制在1000-1200字之间。
”
下面,我们以表格形式对该题的“参考例文”给予解析。
提纲
例文
标题:
中心
一、论点:
事件
主题
意义
二、论据
(一)原因
1、由常设机构官员在政府机构中的地位决定
2、由突发公共事件本身的特点决定
3、由常设机构官员本身的状况决定
(二)对策
1、任用称职的官员
2、对常设机构官员进行培训
3、要求常设机构的官员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准备
三、结论
总结全文
展望未来
在其位必称其职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突发性的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如2003年的“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的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2005年江苏淮安氢气泄漏、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侵袭,不断发生的矿难等等。
这一系列的事件对各级政府的应对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它迫切地呼唤,必须迅速提高各级政府常设机构官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素质和能力,使其在其位必称其职!
否则将无力处理突发公共事件。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更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之所以要求常设机构的官员“在其位必称其职”,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
其一,是由常设机构的官员在政府机构中的地位决定的。
人所共知,政府代表党组织的力量,在突发事件中,党组织的力量比无序的民众更能有效地抑制突发公共事件的蔓延。
而在政府机构中,官员是行政首长,其决策直接决定着政府行为的有效程度。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的制约,各级政府常设机构的官员具有更大的行政权力。
可见,常设机构的官员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其素质和能力将对事件的处理效果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
其二,是由突发公共事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所谓突发性公共事件,就是指事件的发生,既带有突然性、爆发性,又带有公共社会性。
如果担负处理此类事件主要责任的官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其后果不堪设想。
就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天灾”来说,包括海啸、地震、飓风等,这些灾难的发生有时是难以预料的。
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主要官员有胆有识、有勇有谋,具备挽狂澜于既倒的魄力和能力。
就“人祸”来说,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期,由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
如由于下岗分流导致的静坐、游行、示威,因征地引起农民的集体诉讼、集体上访等。
这就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既有爱民之心,又有缓和矛盾、化解危机的理政能力。
其三,是由常设机构某些官员自身的状况决定的。
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不尽如人意。
在各级政府中,有少数领导干部,在其位而不称其职。
他们中有的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有的尸餐禄位、无所作为;有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样的干部,处理一般政务尚不称职,怎么可以想象,依靠他们去处理好突发性公共事件呢?
既然常设机构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千钧之重,那么如何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呢?
首先,要任人唯贤,任用称职的官员。
应建立正常的官员晋升机制,把最有能力的干部放到重要的岗位上。
要奖惩严明,及时调整那些不称职的干部。
其次,对各级政府常设机构的官员进行培训。
使他们掌握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和方略;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处理好经济正战功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再次,要对常设机构的官员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充分准备:
(1)加强调查研究,及早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2)建立预警机制和常态性预防机制,搞好组织分工,协调合作;(3)搞好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普及性常识教育;(4)必要的财力准备和物质储备;(5)加强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法规建设。
俗话说:
在其位,要谋其政。
在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多事之秋,在位者只谋其政是不够的。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仅要“谋其政”,而且要“称其职”。
治国者必待贤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更需贤才。
我们相信,经过精心选拔和在位者的励志磨炼,大批“称其职”的贤才一定会接踵而至。
第二节评论
评论作为一种文体,是指那些说理性的文章,它属于议论文的一种。
评论有两个大的分类,即立论性评论和驳论性评论。
考生写出的评论文章,可以是立论性的,也可以是驳论性的,采用哪种类型写作评论,取决于考试要求和考生的写作习惯。
由于评论属于议论文的一种,所以本文所论及的议论文写作步骤、基本结构、写作模式等,也大体上适用于评论性文章。
一、立论性评论的写作特点
所谓立论性评论,是指主要运用正面论述的方式,倡导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物、事件、经验、观念的评论类型。
立论性评论具备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一)突出说理
所谓突出说理,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多用笔墨,突出围绕中心论点所阐述的几方面道理中的最重要的方面,以防止平铺直叙、面面俱到;二是在阐述各方面的道理时,把笔墨集中于解释问题的要害,即问题的本质所在。
这样就不致使文字停留在事物的表面,隔靴搔痒,而把问题说清说透。
(二)适当运用驳论
在立论性评论中,适当运用驳论,就是通过批驳所立观点的对立面,来论证所立观点的有效性。
这其实是一种“反证法”。
这样做,可以增强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的表现效果;还可以强化正面说理,起到支持正面观点的作用。
(三)例文解析
2005申论考试第三题第2小题:
“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
从给出的文章题目《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来看,属于正面论述的题目,适合写作立论文。
下面,我们通过对“参考例文”的剖析,来说明立论文的写作特点。
提纲
例文
题目:
中心
一、论点:
两种思路
二、论据
(一)第一种思路的实质—指向了结构、体制问题
1、户籍制度的危害和实质
2、现行分配格局的实质
(二)第二种思路—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三、结论
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
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始终是农民问题。
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而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发展差距。
解决农民问题,缩减城乡差距,国家出台了多种政策、办法。
概括起来就是两种思路:
第一,以国家扶持为主,帮助农村农民发展生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完善制度,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二,鼓励和扶持农村地区劳务输出,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国家扶持为主,帮助农村农民发展生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完善制度,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这一思路正指向了多年来农村农民问题长期解决不好的根本原因——结构问题,体制问题。
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关系、城乡结构必须改变。
要改革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渗透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形成的体制,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大市场,真正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
首先,现行的户籍制度把农民人为地分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是实行“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性依据,是形成目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条件,本身是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的。
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农民背着“农业户口”的身份,怎么参加市场竞争。
这种落后的过时的户籍制度,是造成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主要原因,也是亿万农村劳动力进城后只能作为农民工,引出诸多社会问题的原因。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也必须先改革户籍制度。
其次,现在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多年沿袭下来的,重城市轻乡村,重东部轻西部,重上层轻基层,这是形成城乡关系、地区关系不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体制性原因。
要解决农村农民问题,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原则,改变目前仍在沿用执行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可见,以国家扶持为主,帮助农村发展生产,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完善制度,是解决农民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战略思路,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出路所在。
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第二种思路,就是鼓励和扶持农村地区劳务输出,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取消城乡两种对立的户籍制度,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和服务。
使农民从土地、农村解放出来,使农民尽快变为非农业户口,特别是为那些具备初、高中文化水平的乡村青年,提供进城务工的机会。
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时常被雇佣者随意克扣工钱或拖欠工资等;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帮助建立一个具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组织。
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无疑将促进城乡经济的高增长。
解决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
一个是以政府扶持为主导,通过政策、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另一个思路,是鼓励农民自发地走出土地、走出农村,走出一条城市化的道路。
这两种思路,充分考虑了解决问题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搭建了农民走向富强的阶梯。
二、驳论性评论的写作特点
所谓驳论性评论,是指一切旨在否定某种事物或现象、行为、思想的评论。
这类评论以违背当代社会发展主流,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和观念为驳论对象,以批评、反驳、揭露、抨击为基本论说手段。
(一)选准“靶子”,瞄准“靶心”
这里所说的“靶子”和“靶心”,分别比喻驳论对象及其要害之处。
所谓“靶子”即文章的驳论对象,一般指的是试题所给材料中的错误事件、现象、行为、观点等;所谓“靶心”,指驳论对象的要害,包括问题的危害、实质,矛盾的症结等。
(二)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要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就要讲道理、摆事实,讲究论辩艺术,这一点与立论性评论的说理是一致的。
所不同的是:
立论文的讲道理、摆事实,是要证明立论观点的正确性,而驳论文旨在揭示驳论对象错在何处。
第三节讲话稿
讲话,属主要领导者在会议上使用的文种。
讲话是口述的议论文,讲话者将意见、主张、看法直接诉诸听众,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动员与会人员。
讲话一般专门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内容集中,中心突出,其内容根据会议主题、听众对象确定。
一、安全事故现场讲话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2003年申论考试第二题“情境之一:
给定资料B中烟花爆炸事故发生三天后的现场。
作为当地政府派出的事故调查处理的负责人,面对职工、死伤人员家属和有关干部的讲话”。
下面,我们对该试题的“参考例文”加以解析。
(一)参考例文解析
提纲
例文
标题:
主题句称谓
一、开头:
提出问题,表明态度
二、对企业进行安全教育(原因——对策)
三、对群众进行安全教育(原因——对策)
四、对干部进行安全教育(原因——对策)
五、结尾:
强调主题,提出希望
牢记惨痛教训,重建安全家园
各位老乡、各位干部、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我怀着很沉重的心情来到这里,面对这黄茅镇遍地的瓦砾、弥漫的硝烟和心中充满悲痛的大家。
首先我代表党和政府向在事故中死亡的同志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受伤职工、死伤人员的家属以及在事故中遭受损失的广大群众表示深切的慰问,你们将按照相关政策获取赔偿和救助,政府将保障你们的生活。
其次,对于这次烟花厂爆炸事故,我将对此做出调查的处理。
这次爆炸事故造成了14人死亡、61人受伤,还有暂时无法统计的经济损失。
这是一次由于安全意识不强、长期忽视安全隐患的典型事故。
我们将对事故责任追究到底,尽快妥善解决。
希望各位干部同志负起责任,做到心中有群众,协调解决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善后工作。
然而,我最希望能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大家能够真正吸取这次事故的惨痛教训,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真正关注安全问题。
我知道,咱们黄茅是江西乃至全国的烟花生产中心,烟花爆竹的生产给咱们镇和大家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但是,致富不能只看眼前,不顾安全,我们的经济利益是用多大的血的代价换来的呀!
这攀达公司建厂至今就发生了4次爆炸,远的不说,1999年就死了42人!
烟花工厂、公司的安全责任我们一定会严厉追查,但同时最主要的是群众加强安全意识,因为真正处于危险而不自知的是你们啊!
以后希望大家,第一,在生产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不要只顾及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第二,发现事故隐患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寻求解决,才是自我保护的最有效手段。
最后,我要说的是政府部门干部同志们的安全意识问题。
烟花爆竹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但目前的安全状况严峻,这次事故表明,只有规范了安全生产,烟花工业才能真正成为安全快速发展的产业。
这个关系理顺了才能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哪怕牺牲眼前的经济利益,也必须让我们的人民获取长久的利益和安定。
各位干部、群众,事故的发生令人难过,但我们可以通过妥善解决这次事故,并从中吸取教训来减少更大的损失。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希望大家能牢记惨痛教训,重建安全家园。
在新世纪为实现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
通过对以上“参考例文”的分析提炼,我们可以得出安全事故现场讲话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二、工作总结会议讲话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一)例文解析
提纲
例文
标题:
领导+会议+文种
时间
称谓
正文
一、祝贺
二、主体
分项条陈式
(一)回顾历史
1、概括
2、分析
(二)形势任务分条
(三)今后要求分条
三、结束语希望
XX同志在XX市委党校
XX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XX年X月X日)
同志们: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党校的全体同志致以节日问候!
祝愿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刚才XX同志对党校的工作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我是非常赞同的。
下面,我讲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回顾去年党校的工作
回顾去年党校的工作,应该如何概括呢?
我想应该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去年是党校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年,是教学、科研工作取得明显进步的一年,也是党校的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的一年。
(略)
去年党校的工作,我看在这几个方面应该肯定:
第一,去年年初调整了党校的领导班子,充实了机构……第二,去年改革有了新的突破……第三,党校教学和科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第四,围绕教学和科研,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以上是我对去年党校工作总的概括。
二、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我想先给大家谈一谈今年的形势,主要有三个基本观点:
一是建立特区的第十五周年……二是综观现在国内的大好形势,总的来说,形势是很好的,我们要继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三是出路何在?
我看只能是苦练内功了……
三、对党校工作的几点要求
我认为今年的形势,对党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想提三点:
第一,加大干部培训的力度……第二,加强科研工作……第三,围绕教学、科研工作,后勤保障要加强……使党校教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以尽我当校长的天职。
我总的看法是,党校形势很好,成绩很大。
希望大家把握机遇,加快发展,使党校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从上述例文中,我们概括出工作总结会议讲话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第四节演讲稿
演讲,是在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表示自己的意见或者阐说某一事理的活动。
演讲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是演讲内容的视觉化,是口述政论文。
一、演讲稿的写作方法
(一)主题的确定。
(二)材料的筛选。
(三)结构的谋划。
(四)情感的调动。
二、例文解析
提纲
例文
标题:
立论式
正文:
一、开场白
设问法(能与听众交流)
二、主干
(一)提出问题
(二)根本原因
把金钱当作人生目的的根本原因,是魂飞魄散。
(三)解决问题的答案(英魂兮归来)
1.毛泽东英魂的榜样
2.民族魂的核心,现实表现和反面现象
(1)民族魂的核心
(2)民族的现实表现
(3)丧失民族魂的现象
三、重申主题,发出号召
谨以次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
英魂兮归来
你想出国吗?
是的,想。
你想到深圳、海南特区工作吗?
是的,很想。
你想赚大钱吗?
是的,太想了。
你想的都有道理。
年轻的朋友,我们身处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面对丰富多彩的现代化生活风暴,思想观念一日千里地发展变化。
但是,你想过这一切生活的根本目的吗?
现代化的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
有些人不去想这一切的根本,把赚钱当作唯一的人生目的。
于是,有的贪污腐化,化作国库中的硕鼠,整天苦心焦虑于伪装隐藏之中。
最近党和国家严厉惩办三大案中德的罪犯就是这样的“能人”。
有的沉醉于歪风邪气,偷税漏税,营私舞弊,冷酷无情。
深圳一家工厂,起火烧死了上百个禁锢在铁条中的女工。
有的铤而走险,持刀行凶,侥幸逃脱法网。
街头布告,此类人物榜上有名。
还有的丧尽人格尊严,为了金钱挨打受骂,自居于奴才的地位。
《文汇报》报道,几个大饭店服务员竟向洋人下跪乞求小费。
更有的怨天尤人,身处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却一味想着高工资,沉溺在低级生活的欲海中。
我们身边也许就有这样的人物。
一言以蔽之,有人魂飞魄散了!
魂兮归来!
千千万万的人都会和我一样的感慨。
我们都要在党中央领导下同时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那么,来,让我们上下求索……
穿过时光的隧道,我们来到七十年前。
芙蓉国里,橘子洲头,一个年轻而又巨大的身影正在那里指点江山,挥柝方遒……
他穿一件平常的布衫,常常啃几口干粮充饥。
他遨游在图书馆的浩瀚海洋中。
他奔走在车间农田。
他创办夜大,为工友点亮知识明灯。
他创办《湘江评论》,与《新青年》南北呼应。
他创办新民学会,探讨中国和人类的前景。
这一切都没有人发给他工资、奖金。
不用说他是谁了。
连他的师范同学都在说,二十出头的他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毛伟人”。
让我们斗胆假设一下:
如果他满脑子想的是自己的高工资、高消费、小汽车……那么中国的今天会怎样?
半封建、半殖民地、军阀混战、外帝入侵……我们也许还在漫漫长夜中探索前行。
“粪土当年万户侯”,青年毛泽东想的是为人民大众谋幸福。
革命战争年代养成了他艰苦朴素的作风,一生都不用手沾钱,一辈子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终于,他带领党和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我们开辟了现代化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
他的恩泽遍及东方,万民敬仰。
他逝世至今十七年,然而我们仍然感到他还在我们身边。
是的,他在我们身边。
是他的伟大灵魂光辉灿烂。
英魂兮归来!
五千年民族魂,在他身上充分体现,正要我们来延续更生!
这英魂,最神圣的核心是,一个人要为着全中国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
正因此,毛泽东才有那样千古未有的豪迈心胸;正因此,毛泽东才有大气磅礴;正因此,毛泽东不畏千难万险;只手擎天。
这,不正是我们今天最需要的吗!
今天,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大业更需要发扬光大毛泽东的精神。
毛泽东的英魂,应当化为改革开放中万万千千有志青年的心胸。
我们已经有这样一些青年人。
他们志存高远,气概非凡,挑起了发展市场经济的重担。
他们想的是扩大再生产,多纳税金,想的是造福人民,赞助教育,想的是为中国更多地贡献。
这样的人,是毛泽东式的中华民族的好儿女;这样的人,是人们敬仰的英雄;这样的人,有着毛泽东那样的民族英魂。
据《文摘报》转载,山东省有一位姓王的青年,历尽千辛万苦,拼命创下家业,又把价值几百万元的企业奉献给乡亲,带领村人致富。
江泽民握着他的手赞叹:
“你是个好人!
”好人!
这日常生活的话语,令人感动!
简单的语言蕴含着当代青年人的人生目标。
也有这样一些人丧失了远大追求,走向反面,尽管他们颇有神通。
他们似乎看透世情,为赚钱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人性。
他们相信金钱万能,贪赃枉法,伤人致命,人莫予毒。
还有一些“大款”,夸富斗财,一掷千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他们是改革开放中的蛀虫!
他们混过短促的一生,只会短暂地遗臭于人世间。
一句话:
他们没有灵魂!
英魂兮归来!
相形之下,我们怎能不更加感到毛泽东的英魂伟大崇高!
朋友,请想象这样的图景:
如果你有如此英魂,你就会像毛泽东那样气度不凡、豪放潇洒。
你会开拓新的改革开放的伟业,你会为中国和人类去做前所未有的贡献。
这样,有人投给你一点贿赂,你一定不会自食恶果,要“鲲鹏展翅九万里”,笑对鹏问雀。
有人与你勾心斗角,你一定不会沉沦于市侩小人的名利场中,“风雨送春归,飞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申论 文章 类型 写作 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