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城市医院报告.docx
- 文档编号:3283681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71MB
地级城市医院报告.docx
《地级城市医院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级城市医院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级城市医院报告
地级城市医院报告
一2016届地级城市医院100强分析
本报告研究对象为位于地级城市(不含省会城市)的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和医学院附属综合医院。
报告将从地域分布、竞争力指数、竞争力要素等几个方面分别对2016届地级城市医院100强、300强、500强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能清楚了解地级城市医院的现状。
(一)100强医院分布分析
1.七大区分布
将最佳互联互通医院100强按七大区划分(见图5),华东100强医院数量最多,共45家,占100强的45%,竞争力指数为0.461,位居第1,无论是医院机构数和竞争力指数都与第2名的华南地区拉开较大距离。
华东、华北和华南三个地区的上榜医院占榜单的73%。
其他四个地区上榜医院数均低于11家,且西北地区仅有3家医院进入100强。
这说明在医院的互联互通方面区域分布严重不均衡,互联互通的上榜医院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
图52016届七大区最佳互联互通医院100强数量和竞争力指数
阶梯分组结果表明(见图6):
竞争力前10强医院来自华东(4家)、华南(1家)、华北(3家)、东北(1家)和西南(1家),前20强涵盖华东(7家)、华南(2家)、华北(5家)、华中(3家)、东北(1家)、西南(1家)和西北(1家),前50强覆盖华东(24家)、华南(8家)、华北(5家)、华中(5家)、东北(5家)、西南(2家)和西北(1家)。
可见,华东地区的医院数量在每个阶梯分组中均占较大比重,华东地区医院的互联互通较为完善;华南地区的17家100强医院中,虽然整体分布比较均衡,但仍与第1的华东地区有较大的差距;而华北的11家100强医院中,虽然近半数处于前20强,但中间断层现象明显;华中、东北和西南地区医院名次普遍靠后。
这进一步表明在医院的互联互通层面,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有优势。
图62016届最佳互联互通医院100强在七大区的分布
2.省份分布
最佳互联互通医院100强主要涵盖了广东(15家)、浙江(14家)、江苏(11家)等几个经济发达省份(见表1),以上3个省共40家医院上榜,所占比例接近半数。
竞争力指数前3名依次是:
广东、浙江、江苏。
上海和北京大部分上榜医院名次均在50名以内。
全国31个省份(港澳台除外),虽然有一半以上的省份进入最佳互联互通医院100强,但分布并不均衡。
表12016届最佳互联互通医院100强省份分布
从图7的最佳互联互通医院100强省份分布来看,可发现:
100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带和京广铁路经济带两个经济带。
这说明100强的省份分布与省域经济、人口增长、科学教育程度、医疗资源积累以及交通便捷有很大的关系。
图72016届各省份最佳互联互通医院100强数量和竞争力指数
3.城市分布
2015年全国共有334个地级区划城市(含地区、自治州、盟),其中广州入围9家,上海入围8家,北京和杭州入围7家,南京和成都入围4家,入围3家的城市有苏州、大连、温州、武汉4个城市。
从表2中可以看出,以北上广为首的经济发达城市较其他城市更善于利用医院间的互联互通技术。
记A为某省100强医院所在城市数量,记B为该省所有同级城市总数,A/B表示该省100强医院分布的均衡度。
A/B指数越大,说明医疗资源越均衡。
表22016届拥有最佳互联互通医院医院100强的城市
最佳互联互通医院100强分布于18个不同省份,47个城市。
由表3可知:
浙江均衡指数最贴近1,表明该省最佳互联互通医院分布较其他地区均衡。
表32016届最佳互联互通医院100强各省份均衡度分析
以各省互联互通100强医院数量为横坐标,均衡指数为纵坐标绘图,如图8所示,可以将这些省份划分为四个象限。
图82016届最佳互联互通医院100强省域矩阵图
浙江位于第一象限,江苏省和广东省位于第三象限,山东位于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之间,这4个省份入围的互联互通100强医院的数量较多且分布相对较均衡。
广东省入围100强的医院数最多,有15家,分布在该省1/3的城市,均衡指数在最佳互联互通医院100强省份中排第4;浙江省入围100强机构数仅次于广东省,有14家,分布在该省1/2的城市,分布均衡度最高;江苏省入围100强机构数为11家,均衡指数为0.462,排第2;山东省入围100强机构数为7家,均衡指数为0.353,排第3;其他省份(河北、湖南、福建、湖北、四川、河南、黑龙江、辽宁、广西、云南等)都位于第四象限,上榜医院数较少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没有省份位于第二象限。
4.其他特征分析
最佳互联互通医院100强以顶级医院和地级城市医院为主,其他层级医院数量相当。
从中西医医院来看,100强中,中医医院仅有10家,而且排名普遍靠后,可见西医医院竞争力远远强于中医医院。
从等级来看,最佳互联互通100强医院以三甲医院为主,有87家。
(二)竞争力要素分析
根据竞争力排名TOPSIS模型,医院竞争力包括规模、技术、运行3个维度,下文将针对几个重要指标进行分析。
实开床位数是衡量医院实力最基础的指标,而医院作为智力以及劳动力密集型组织,人力资源也是体现医院综合实力非常重要的指标。
下面将通过对比实开床位数、全院人数、高级职称人数、高级职称人数/全院人数这4个指标,考察中医医院在各地区间的差异(见表4、图6)。
表42016届东中西部中医医院100强部分指标均值
图62016届东中西部中医医院100强部分指标对比(100强均值=1)
从实开床位数看,西部地区的均值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
从全院人数看,西部地区的均值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
从高级职称人数看,东部地区的均值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
从高级职称人数/全院人数看,东部地区均值第1,中部次之,西部最小。
综上,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在高级技术人才的数量以及比例方面有较大优势,这与东部经济、教育水平较高有较大关系,但是从床位等规模因素看,仍有改进空间。
西部虽经国家扶持,床位等规模要素达到较高水平,人员也较充足,但是高级技术人才的数量以及比例仍有提升的空间。
中部则在实开床位数以及高级职称人数占全院人数的比例等方面居东部和西部之间。
1.规模要素
在规模要素方面,我们选取了实开床位数、年门急诊量、年出院量、全院人数4个指标进行分析。
东部10强即为全国100强的前10强,中部10强中有6家位居全国30~50强,西部10强中有7家跻身全国50~100强。
可见,东部的龙头医院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
对比东中西部前10强医院规模(见表4),东部10强占绝对优势。
东中西部前10强的差距比100强的差距大,说明医院的地区差距随上榜医院数的增加而减小。
表42016届东中西部医院规模指标均值
实开床位数(张)
年门急诊量(万人次)
年出院量(万人次)
全院人数(人)
东部
2252
200
8.74
3015
其中:
东部10强
2875
323
12.04
4239
中部
2453
139
8.66
2695
其中:
中部10强
2552
135
8.92
2877
西部
2218
155
8.39
2838
其中:
西部10强
2218
155
8.39
2838
100强均值
2287
187
8.69
2934
资料来源: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医院竞争力数据库。
|
Excel下载
表42016届东中西部医院规模指标均值
比较各地区医院100强的对比值(见图5),可直观地看出:
东部医院的年门急诊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医院,这一定程度上是受患者就医习惯的影响。
这种就医习惯可能是东部居民无论大病小病都会去看诊,而中西部的患者常常小病先扛着,熬不住才去医院。
图52016届东中西部医院规模对比(100强均值=1)
阶梯分组比较各组医院规模指标的100强对比值(见图6),1~10强医院的规模大约是91~100强的2倍。
整体上,名次靠前的规模对比值总量要比名次靠后的大,组间递减幅度逐渐变小。
图62016届100强各组医院规模对比(100强均值=1)
2.技术要素
医疗技术要素包括年住院手术量/年出院量、高级职称人数/全院人数、全院医师人数/实开床位数、医疗设备资产/总资产、省级及以上临床重点专科/总专科数、ICU床占比6个指标,下面将选取部分指标进行分析(见表5)。
从年住院手术量和国家级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数来看,东部10强均与中西部10强拉开较大差距。
在医疗人员方面,中部和西部的高级职称人数在绝对值和占全院人数的比重上均低于东部。
可见,东部医院高级人才所占比例更大,其原因可能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大。
在医疗设备资产方面,东部10强平均医疗设备资产值最高,其次是西部,中部最低。
东部医疗设备资产值高主要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良好、医院自身发展迅猛、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够大,而西部高于中部可能是得益于国家西部政策的大力倾斜与支持。
表52016届东中西部医院技术指标均值
年住院手术量(万台)
高级职称人数(人)
高级职称人数/全院人数(%)
医疗设备资产(亿元)
国家级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数(个)
东部
3.76
471
15.62
5.75
0.4
其中:
东部10强
5.13
667
15.73
7.31
1.5
中部
3.47
397
14.73
2.78
0
其中:
中部10强
4.14
434
15.09
2.53
0
西部
3.27
392
13.81
3.85
0.3
其中:
西部10强
3.27
392
13.81
3.85
0.3
100强均值
3.65
448
15.27
5.17
0.31
资料来源: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医院竞争力数据库。
|
Excel下载
表52016届东中西部医院技术指标均值
以表5数据绘制图7,可以更直观地看出:
相比中西部,东部医院在医疗技术方面略胜一筹。
从综合规模要素来看,东部医院在规模、技术上都领先于中部、西部,其中年门急诊量、医疗设备资产、国家级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数较为突出。
图72016届东中西部医院技术对比(100强均值=1)
阶梯分组比较各组医院规模指标的100强对比值(见图8),1~10强医院技术是91~100强的近3倍。
结合图6,可发现:
技术指标组间的下降幅度比规模指标下降幅度大,说明地级城市医院间的技术差异比规模差异大。
因此,医院要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技术是关键。
图82016届100强各组医院技术对比(100强均值=1)
3.运行要素
在运行要素方面,我们选取了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天数、门诊均次费用/当地人均生产总值、住院均次费用/当地人均生产总值4个指标进行分析。
由表6可知,东部床位使用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最低,中部最高。
东部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最高,中部最低;但东部的门诊均次费用/当地人均生产总值、住院均次费用/当地人均生产总值最低,西部最高,这与东中西部经济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在运行指标中,西部与东中部的差距较为明显,其中以门诊均次费用/当地人均生产总值、住院均次费用/当地人均生产总值最为突出(见图9)。
表62016届东中西部100强医院运行指标均值
床位使用率(%)
平均住院天数(天)
门诊均次费用(元)
住院均次费用(万元)
门诊均次费用/当地人均生产总值
住院均次费用/当地人均生产总值
东部
103.3
9.55
271
1.38
0.004
0.19
中部
117.8
10.42
240
0.72
0.005
0.20
西部
104.6
10.14
259
1.13
0.007
0.31
100强均值
105.3
9.721
273
1.29
0.004
0.20
资料来源: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医院竞争力数据库。
|
Excel下载
表62016届东中西部100强医院运行指标均值
图92016届东中西部100强医院运行指标对比(100强均值=1)
综上所述,东部医院在医院规模、技术和经济运行上拥有显著优势,上述竞选的医院100强可以作为地级城市医院发展的区域性标杆。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14号),文件指出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服务体系碎片化、部分公立医院单体规模不合理扩张等问题依然突出,要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床位规模的不合理增长,对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采取综合措施,并选择拆分部分单体规模过大的国家卫生计生委预算管理医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开展试点工作。
政策导向的转变提醒医院要提高综合竞争力,不能过多依赖规模扩张,而应该通过提高效率、发展技术和改善服务来促进发展。
(三)纵横交叉评价
中医医院100强中,与顶级医院100强交叉的医院有5家,分别为广东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这5家医院在顶级医院100强中依次为第72、77、79、86、88名)。
与省会市属医院100强交叉的有9家医院,分别为武汉市第一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长沙市中医医院、杭州市中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南京市中医院、福州市第二医院、郑州市中医院(在省会市属医院100强中依次为第10、14、34、38、42、52、65、66、75名)。
与地级城市医院100强交叉的有2家医院,分别为佛山市中医院和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地级城市医院100强中依次为第25、94名),与地级城市医院101~300强交叉的有11家医院,与地级城市医院301~500强交叉的有18家医院。
与县级医院100强交叉的有1家医院,为昆山市中医医院,在县级医院100强中排第41名。
二2012~2016届地级城市医院100强纵贯分析
比较地级城市医院100强各项指标的增长差异(见图10),发现100强医院大部分指标持续增长,其中年住院手术量增长最快,其次是医疗设备资产。
高级职称人数和全院人数都在增长,并且增速相近,因此,高级职称人数占全院人数这一指标的增幅趋于平缓。
年门急诊量、年出院量和年住院手术量的增长快于实开床位数和全院人数的增长,反映出医院床位和人员的负荷不断增大。
总体来看,医院规模要素较前4届都有所增长,其中出院人数上升最快;技术要素中,年住院手术量和医疗设备资产迅猛增长,而人才增速相对较低。
图102012~2016届100强医院竞争力指标数据(令2012届各指标数据=1)
三2016届地级城市医院300强、500强分析
(一)区域分布
比较中医医院100强、500强中七大区的机构数(见图7),可见无论是100强还是500强,华东区都是最优,其在中医医院500强中占比甚至进一步加大,达到41.8%;华中区、华北区、华南区依次紧随其后;西北区在中医医院500强中占比下降到5.4%;而西南区、东北区的占比则有不同程度地上升。
图72016届中医医院500强七大区数量比例
从各省份来看,中医医院500强分布在全国30个省份,这相比中医医院100强分布于28个省份,进一步扩大了分布面(见图8)。
其中,江苏的500强中医医院数量最多,共55家,其次是山东51家、浙江45家。
图82016届各省份中医医院500强数量
中医医院500强分布在全国231个地级市。
其中河南、山东、安徽、湖南、湖北、江苏、河北、浙江、福建这9个省份的每一个地级市都至少有1家医院进入500强(见表5),表明这些省份的地级市中医医院分布均衡,且这9个省份均位于东中部,说明西部的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分布仍不够均衡。
表52016届中医医院500强各省份均衡度分析
以各省500强中医医院数量为横坐标,均衡指数为纵坐标绘图,如图9所示,其中可以将这些省份(未计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直辖市)划分为四个象限。
与100强中医医院的省域分布情况相比(见图5),500强中医医院的分布更为均衡,有过半数省份分布在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说明有过半数省份优质中医资源分布均衡。
位于第一象限的有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四川、浙江,这6个省份500强中医医院数量较多,分布较均衡。
位于第二象限的有河北、福建、湖北、湖南、山西、安徽、陕西、辽宁、江西,说明这些省份虽然分布均衡,但是入围医院数量较少,广西、海南这2个省份处于象限的交界处,刚好达到均衡的状态,而入围医院数量较少。
没有省份落在第三象限。
其余落在第四象限的省份表明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在该省份分布较不均衡、入围500强中医医院的数量也较少。
图92016届中医医院500强省份矩阵图
从城市分布看,有多个地级市拥有多家500强中医医院,其中,杭州拥有11家500强中医医院(含市辖区以及下属县域的中医医院,下同),位居榜首;而郑州以及广州则分别拥有9家和8家500强中医医院,分别位列第2和第3。
表6列出了拥有5家及以上500强中医医院的地级市。
除了浙江、山东、江苏3省外,其余省份拥有5家及以上500强中医医院的地级市均为省会城市。
从其他特征看,500强中医医院中三甲医院有282家(其中包括34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占入围医院总数的56.4%,而其中的三甲中医医院数量占全国三甲中医医院总数的77.9%(根据《2016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截至2015年年末,全国三甲中医医院共362家)。
三个区域500强医院的所有制情况、医院等级、中医医院类别各部分比例见图10。
中医医院500强中,有7家非公立医院入围,仅占比1.4%,其中东部、中部入围的非公立医院占比分别为1.2%、0.2%,西部的非公立医院没有入围。
可见,在500强中医医院中,非公立医院仍处于弱势。
表62016届拥有5家及以上500强中医医院的地级市
图102016届东中西部500强中医医院等级
在医院等级方面,中医医院500强中,东部和中部三甲医院的占比都略高于该区域非三甲医院的占比,而西部的三甲医院的占比则接近该区域非三甲医院的2倍。
在医院类别方面,中医医院相对于中西医结合医院有绝对优势,而民族医院则并未入围500强医院。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
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完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政策措施,加强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同时将民族医医药发展纳入民族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民族医医疗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民族自治地方创办民族医医院,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民族医医院和诊所。
这将为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社会办民族医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为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的发展与继承提供强大动力。
(二)省份分布
从省份分布来看,地级300强涵盖了全国22个省份,500强涵盖了25个省份,相比100强涵盖的16个省份,明显扩大了范围。
按各省份上榜机构数高低排序,则300强、500强位居前3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500强上榜机构数比300强有所增长。
根据《2016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截至2015年年末,全国31个省(区、市)中,四川、山东、江苏、河北、河南5个省份的医院总数量较多(见图12、图13)。
山东、江苏、河南3省300强医院数量较多,500强医院数量也较多;四川省300强较少,但500强较多;河北省300强和500强机构数都较少;广东省虽然医院总数比上述5个省份少,但300强和500强机构数都比这5个省份多,居榜单第1名。
300强医院分布在全国22个省份,180个地级城市(见表7),而500强则分布在全国25个省份,241个地级城市(见表8)。
其中有3个省份(山东、江苏、浙江)的每一个地级城市都至少有一家医院进入300强,此外湖北、河北、福建等10个省份的每一个地级城市至少有一家医院进入500强,表明这些省份地级城市医院分布较均衡。
图122016届各省份医院总数及300强机构数
图132016届各省份医院总数及500强机构数
表72016届300强医院各省份分布均衡度分析
省份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湖北
河北
福建
广东
A:
300强地级城市上榜数(个)
12.00
10.00
16.00
15.00
11.00
9.0
7.00
16.00
B:
全省地级城市数(个)
12
10
16
16
12
10
8
20
均衡指数
1.00
1.00
1.00
0.94
0.92
0.90
0.88
0.80
省份
陕西
辽宁
湖南
安徽
黑龙江
广西
四川
江西
A:
300强地级城市上榜数(个)
7.00
10.00
8.00
9.00
7.00
7.00
10.00
5.00
B:
全省地级城市数(个)
9
13
13
15
12
13
20
10
均衡指数
0.78
0.77
0.62
0.60
0.58
0.54
0.50
0.50
省份
山西
内蒙古
吉林
云南
贵州
新疆
A:
300强地级城市上榜数(个)
5.0
5.0
3.0
4.0
2.0
2.0
B:
全省地级城市数(个)
10
11
8
15
8
13
均衡指数
0.50
0.45
0.38
0.27
0.25
0.15
注:
统计全省地级城市数量时,不包括省会城市。
资料来源: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医院竞争力数据库。
|
Excel下载
表72016届300强医院各省份分布均衡度分析
表82016届500强医院各省份分布均衡度分析
省份
江苏
浙江
山东
湖北
河北
福建
陕西
辽宁
湖南
A:
500强地级城市上榜数(个)
12
10
16
12
10
8
9
13
13
B:
全省地级城市数(个)
12
10
16
12
10
8
9
13
13
均衡指数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省份
安徽
广东
河南
四川
江西
山西
广西
吉林
贵州
A:
500强地级城市上榜数(个)
15
19
15
18
9
9
10
6
6
B:
全省地级城市数(个)
15
20
16
20
10
10
13
8
8
均衡指数
1.00
0.95
0.94
0.90
0.90
0.90
0.77
0.75
0.75
省份
内蒙古
黑龙江
云南
海南
甘肃
宁夏
新疆
A:
500强地级城市上榜数(个)
8
8
6
1
4
1
3
B:
全省地级城市数(个)
11
12
15
3
13
4
13
均衡指数
0.73
0.67
0.40
0.33
0.31
0.25
0.23
注:
统计全省地级城市数量时,不包括省会城市。
资料来源: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医院竞争力数据库。
|
Excel下载
表82016届500强医院各省份分布均衡度分析
以各省份300强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级 城市 医院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