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第三单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2.docx
- 文档编号:3279363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58.51KB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第三单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2.docx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第三单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第三单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第三单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2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2.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3.品味父爱、母爱的区别,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 媒体平台:
1.教学用具:
多媒体 展示台DVD影碟机等
2.准备课件:
利用PowerPoint教学课件、相关的文本、Mp3歌曲等
教学设计
1、教学过程分析:
这是一篇伦理学方面的随笔。
过去课本中关于父母之爱这类的文章选的较少而且是重感性的,本文是从理性的角度进行议论,对高一学生,学起来还是有一点难度的。
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前提下,教师应注意把握分寸,既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又要防止过于抽象。
实际上,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学生都是在父母的爱的阳光下成长的。
现在结合自己的体验读这篇文章,教师若能由浅入深地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可以上升到理论高度,完成学好本文之目的。
2、教学方法:
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一下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
老师可根据学生讨论中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提出几个疑难问题,完成探究性学习。
最后,再阅读课内拓展文章,自己完成文后思考训练题,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3、课时安排:
计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文脉梳理、疑难探究;
第二课时:
巩固落实、整合全文、拓展训练。
4、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说起父母之爱,我们都不会陌生,同学们能否列举一些古今诗词歌曲文章来证明这一点呢?
(或由老师播放一首歌曲,如《母亲》《父亲》或《儿行千里》等创设教学情境。
)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父母之爱确是人间伟大的情感,但是,这些作品都是感性的,多是用真实的细节或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深切的感受,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
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在学新课文以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节选)(课件展示)
“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
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这本书要说服读者: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
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如何来理解以上观点呢?
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
↘介绍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检查预习:
(课件展示,这块内容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处理)
1、正字音:
一刹(chà)那给(jǐ)予罪孽(niè)咄咄(duō)
2、辨字形:
辨认渊源履行咄咄逼人
↘文脉梳理:
这篇课文主要表述了怎样的观点?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追寻作者的思路,将文脉网络梳理出来。
请几位同学分别阐述一下自己的梳理结果,出现分歧时,可让大家分组讨论,然后再推荐小组代表陈述观点。
明确:
课文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用课件展示提纲)
第一部分(1-3段):
论述孩子感受爱及爱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
第一层(第1段):
婴儿只能意识到自己的内部要求,还不具备爱的能力。
第二层(第2段):
随着孩子不断生长发育,孩子开始接触外界事物,也开始有了对母爱的体验(是无条件的,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同时也产生了尚未成熟的爱。
第三层(第3段):
孩子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懂得“爱要比被爱更重要”,由被爱转变为爱别人,从而去创造爱,产生成熟的爱。
第二部分(第4-7段):
阐述父爱的性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
第一层(第4段)指出同爱的能力发展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随着认识世界的范围与能力的变化,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
第二层(第5段)介绍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爱,因此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深深地渴求母爱。
而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
第三层(第6段)概述父爱和母爱的本质区别。
对孩子来说,母亲代表自然世界;父亲则代表思想世界。
父亲是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第四层(第7段)介绍父爱的本质,是有条件的爱。
父爱的积极面是:
可以通过努力赢得;消极面是:
如果辜负父亲,就可能失去这种爱。
父爱可以受孩子的控制。
第三部分(第8-10段):
指出一个人会最终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成为自己的父母。
从而使人的灵魂健康,达到成熟。
↘疑难探究:
1、自主探究:
文章中还有哪些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请大家提出来,互相探究解决。
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老师因势利导提出几个有意义的问题,完成自主探究性学习。
2、合作探究:
(学生可分组探讨,用课件展示问题,最好不展示“答案”)
(1)文章中谈到两种爱的原则: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这两种原则区别在哪里?
明确:
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
“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
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比被爱更重要。
”后一种爱是成熟的爱,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
前一种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因为受到了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
(2)作者认为母爱和父爱有什么根本区别?
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
请结合课文和自己的亲身感受对作者的看法做一番评析。
明确: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母爱从本质上说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
父爱的原则是:
“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
母爱的积极面是,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能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到快乐。
消极面是,母爱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也容易让孩子失去独立性及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
父爱的积极面是,父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有时候就会咄咄逼人,过于严厉专横。
另外,父爱和母爱的差别还有几点,如:
母爱比较细腻,父爱比较粗犷;母爱比较着眼于眼前,父爱比较着重于未来;母爱以情感来感染和引导孩子,父爱以理智和行动来教育孩子。
(3)作者在本文中说,母爱是无条件的。
实际上真是这样的吗?
明确:
作者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不错,母爱是最少明确意识到爱的动机和目的的一种形式。
它很少有需要报偿的明显动机。
但是,作者忽视了一点,即母亲之所以爱孩子,是因为孩子给她慰藉和希望。
这种慰藉和希望虽然通常存在于母亲潜意识中,但它的客观存在往往会使母亲产生“望子成龙”的思想意识,这也是相当数量的母亲所难以超脱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母爱并不是完全无条件的。
(4)课文第7段指出“同父亲作用紧密相关的是另一个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作用,随着私有制以及财产由一个儿子继承的现象出现,父亲就对那个将来要继承他财产的人特别感兴趣。
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
父爱是有条件的爱。
……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
”你同意作者的这种观点吗?
注意:
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果有分歧或争议较大的地方,可指导同学们通过仔细阅读或朗读弄懂句意,明确作者思路,再去探究蕴涵的意义。
只要言之成理,即给予适当肯定。
有些理论性的问题,鉴于学生学识和理论素养的局限,不必深究。
↘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将本节课梳理探究的内容用简明图示概括整合出来;
2、在总结梳理的基础上试总结本文的主旨。
第二课时
↘巩固落实:
请同学们将上节课布置的课外作业展示出来,可口头阐述,也可上台板书。
↘整合全文:
1.整合思路:
谁能把全文论述思路整合一下?
(学生总结发言后,教师课件展示板书)
2.概括主旨:
(引导学生总结,教师课件展示)
明确:
本文运用发展的眼光,论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爱的发展变化直到成人和爱的成熟的过程,辨证地分析了父爱和母爱的特点及其本质区别,指出父母之爱的无私伟大,既给人以比较清晰而深刻的启迪,又使人学会了在更高更深的层面上去爱去尊重自己的父母。
↘拓展训练:
阅读《父母的爱》,回答1~4题。
(文章可印发,多媒体展示训练题)
父母的爱
梁实秋
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
一个孩子,自从呱呱坠地,父母就开始爱他,鞠之育之,不辞劬劳。
稍长,令之就学,督之课之,惟恐不逮。
及其成人,男有室,女有归,虽云大事已毕,父母之爱固未尝稍杀。
父母的爱没有终期,而且无时或弛。
父母的爱也没有差别,看着自己的孩子牙牙学语,无论是伶牙利齿或笨嘴糊腮,都觉得可爱。
眉清目秀的可爱,浓眉大眼的也可爱,天真活泼的可爱,调皮捣蛋的也可爱,聪颖的可爱,笨拙的也可爱,像阶前的芝兰玉树固然可爱,癞痢头儿子也未尝不可爱,只要是自己生的。
甚至于孩子长大之后,陂行荡检,贻父母忧,父母除了骂他恨他之外还是对他保留一分相当的爱。
父母的爱是天生的,是自然的,如天降甘霖,霈然而莫之能御。
是无条件的施与而不望报。
父母子女之间的这一笔帐是无从算起的。
父母的鞠育之恩,子女想报也报不完,正如诗经《蓼莪》所说: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父母像天一般高一般大,如何能报得了?
何况岁月不待人,父母也不能长在,像陆放翁得诗句“早岁已兴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篇”正是人生长恨,千古同嗟!
古圣先贤,无不劝孝。
其实孝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的,否则劝亦无大效。
父母子女间的相互的情爱都是天生的,不但人类如此,一切有情物莫不皆然。
我不大敢信禽兽之中会有枭獍。
父母爱子女,子女不久长大也要变成为父母,也要爱其子女。
所以父母之爱像是连锁一般,代代相续,传继不绝。
易云:
“天地之大德曰生。
”维护人类生命之最大的、最原始的、最美妙的、最神秘的力量莫过于父母的爱。
让我们来赞颂父母的爱!
1、字词积累:
注音不辞劬()劳呱呱()坠地蓼莪()枭獍()
2、文中说“父母的鞠育之恩,子女想报也报不完”即指《蓼莪》中的。
3、文章第一段在论证“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
”时主要从哪两个角度来阐述的?
4、试比较本文中说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施与而不望报。
”“父母之爱像是连锁一般,代代相续,传继不绝。
”和弗罗姆文章中的观点有哪些异同之处?
[参考答案]1、(qú)(gū)(liáoé)(xiāojìng)2、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3、父母的爱没有终期;父母的爱没有差别。
4、(学生自主探究答案略)
↘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关注课后第三题,再搜集几篇译文,同学间探讨一下译文的特点。
2、作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取名《爱的艺术》呢?
请大家思考,学完本课后,你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有所领悟了吗?
●○ 教学设计说明:
亲情,是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大树。
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中呈现的可谓琳琅满目,但多是偏重感性的。
若从理性的角度进行认识分析,高一学生虽感兴趣,但还是有些难度的。
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我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比较妥善:
要引导学生在充分预习、精读文本、理解作者观点的前提下,通过理清思路,梳理文网脉络概括主旨的办法,教给学生把握理性文章的基本方法,然后通过质疑探究文中的重点难点句段,培养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在父母的爱的阳光下成长的,十几年的亲情阅历,和文化知识的积累,为他们思索质疑作者的某些观点,提高思想认识创造了条件,所以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亲身感受进行思考,这样既避免了抽象枯燥,又利于形成批判性思维。
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引导”上把握好分寸,能够由浅入深地设计(或在讨论中捕捉)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从自主到合作逐步深入探讨,可以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完成学好本文之目的。
最后,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题材的文章,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探究阅读,在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趋于成熟。
(张俊奎)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导入
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军事外交的发展史,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军事外交家,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既保国家人民安全,又为中国历史写下一篇篇瑰丽诗章。
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二.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左传》。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的史实,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氾(fan)南 佚(yi)名 夜缒(chui)而出 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3.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晋/军函陵,秦/军犯南。
②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三、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
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
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
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
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1.“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
(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
答:
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2.“以”是什么用法?
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答:
“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
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答:
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4.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
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答:
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5.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答:
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6.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答:
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国家安全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7.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答:
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小结:
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
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五、分析第二段:
1.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
怎样翻译?
答:
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2.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答:
“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
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3.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答:
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
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4.第二段为什么要写烛之武发牢骚,这会不会影响英雄的完美形象呢?
明确:
这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
概括这个形象的特点:
长期得不到重用;发牢骚,真实的存在;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勇气和信心;胸有成竹,对矛盾了如指掌;言辞委婉曲折有感染力。
5.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
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答:
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小结:
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
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六、作业:
1.练习一
2.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3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1.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答:
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
“为”字还有哪些用法?
答:
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
这两处都是动词。
“为”还有的用法是:
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③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本段中“东道主”“往来”“行李”等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答:
“东道主”“行李”跟现代汉语不同,“东道主”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
“往来”则与现代汉语相同。
4.这一段有三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具体说明。
答:
“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意思是满足;“秦伯说”中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5.烛之武是怎样劝服秦伯的?
答:
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
6.烛之武劝说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答:
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反而有害。
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怨,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
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的侵略。
小结:
这一部分集中笔墨表现烛之武的口才和聪明智慧。
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阅读第四段:
1.“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曾经在哪一篇课文学过这个词?
答:
没有的意思;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
我们还学过它的用法吗?
答:
“因”的用法是介词,意思是依靠。
它的用法还有:
①于是(定伯因复担鬼,鬼无重)②根据(因地制宜)
3.“以乱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
这个词还有哪些用法?
答:
“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还有:
①变更(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③改换(一客数败,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3.晋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讲求仁爱、机敏聪慧,有长远眼光的人。
小结:
这一段写晋军撤退,郑国解围,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1伏笔与照应得当。
秦、晋围郑的原因(矛盾小)--退秦军(伏笔)
“秦、晋围郑”,“国危矣”--“夜缒而出”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秦、晋联合,貌合神离,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②情节波澜起伏。
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
详:
烛之武推辞;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令退兵原因。
略:
其他经过。
2.主要人物: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
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
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
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3.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
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
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
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五.作业:
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写成的一篇小说(记叙文)或者评书。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临危授命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说服秦伯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附:
参考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
“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
“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
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人教版 语文 高中 必修 第三 单元 父母 孩子 之间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