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摄影记者拍摄人物和场景有哪些要求.docx
- 文档编号:3253781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5.97KB
如何做好摄影记者拍摄人物和场景有哪些要求.docx
《如何做好摄影记者拍摄人物和场景有哪些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摄影记者拍摄人物和场景有哪些要求.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做好摄影记者拍摄人物和场景有哪些要求
如何做好摄影记者
近几年,我们的摄影记者队伍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思想认识程度比过去深了,文化知识水平普遍比过去高了,掌握现代化摄影技术的能力比过去强了,但是面对新世纪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我们摄影记者队伍的总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
我连续参加过人民摄影报年度新闻摄影评选、中国新闻奖复评、中国记者金眼奖等全国性评选活动,虽然看到不少优秀的作品,但是真正动人心魄、把握社会时代主流的杰出作品还是不多,摄影记者中真正称得上“成熟的”还不多。
问题已经不完全在于努力不努力,深入不深入,辛苦不辛苦,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是摄影记者的综合功力。
从此次中国青年报摄影部招聘情况也看出,社会对摄影记者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
综合功力是一个整合概念,主要由思想、学养、基本功三方面组成。
思想,主要是指思想的全面性,即认识问题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对宏观全局的把握能力,成熟的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感悟力。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时刻要把握时代的主流步伐,关注社会,参与生活,真实地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
导向一直是全国各类新闻摄影评选中评委的第一要求,导向不仅仅是弘扬主旋律的问题,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是一名摄影记者对整个新闻摄影主流发展方向的把握和理解,是摄影记者应该关注什么,如何去关注的问题。
有一张非常著名的都市报四名记者在第四届金眼奖评选中全军覆没,不是照片拍得不好,关键原因是作品选送的路子不对。
在人民摄影报投稿中,一般化的题材多,有内涵、有深度、有感染力的照片少,说明记者缺乏对生活、对题材的观察和认识,新闻照片的深度体现出摄影记者自身的深度。
如果记者视野狭窄,缺乏对当今社会的深刻理解,只是凭感觉去抓新闻,就很难拍出更多的高质量的新闻照片,直至发展到不知什么是线索,难以出击的境地。
在思想上把握了全局,才能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才能从中捕捉到反映时代发展趋势的新闻题材。
针对一个题材,如何准确把握好题材,找准独特的切入点,合理运用摄影语言,也是同样的道理。
学养,主要是指摄影记者的综合学识修养,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学、哲学、美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学识修养。
现在有不少记者,工作不能说不努力、不深入、不辛苦,但是往往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再难超越了,这就需要从学养上来寻找原因。
没有丰富的学养,只可能拍出一两张好照片,但成不了一名真正成熟的摄影记者,只是昙花一现,不可能常胜不衰。
各类学科的知识是互相渗透的,正如一个人需要各方面的复合营养。
古人讲“特艺相通”,“隔行不隔理”就是这个道理。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蒋铎、工人日报摄影部主任于文国两位老师,一再告诫我多读书,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以至中外经典小说、影视大片等,同时要求我进一步学好外语、学开车、学开脑等各方面技能。
尽管不可能掌握得很精,但都需要懂一些,摄影记者的知识面必须要博一些。
经常有摄影朋友给我打电话谈到同样问题:
近来很是苦恼,感觉所拍思路、手法与五六年前无它,似乎无有进步,不知如何是好,处于苦思冥想中。
我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不断积累,全国汲取各方面营养,提高自身综合功力,等积淀到一定程度,你的瓶颈一定会有所突破。
大家如果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而思进一步超越自我,就必须走这条路。
近年来,在我们摄影队伍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高学养的年轻摄影记者,如新华社曾璜、中新社王瑶、人民日报李舸、南方都市报王景春、新快报李洁军、河南日报陈更生等等。
基本功,主要是指摄影技术,摄影经验,影像语言的基本功底和把握能力。
不论在全国新闻摄影年赛、人民摄影报年度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金眼奖评选,还是我经常参加的全国其它新闻摄影比赛活动,有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一些摄影记者基本功不扎实,好高骛远。
尽管现代高科技,让器材具备了各种优越功能,但在拍摄当中人的因素还是起决定作用的。
这个问题虽是老生常谈,但还是不得不谈。
在基本功培养方面没什么窍门,第一,能随心所欲驾驭自己手中武器;第二,摄影技术方面的各种技能、手段轻车熟路;第三,对影像语言的把握到位;第四,不断去拍,去琢磨,去积累;第五,虚心请教,善于借鉴学习别人的长处。
现在,摄影界的浮躁现象还是非常严重的,不仅表现在心态浮躁,更表现在对待拍摄照片的浮躁中。
在中国记者金眼奖评选中,我竟看到几位摄影记者的照片焦点都找不着,对影像语言的把握更谈不上,实在令人对这几位同志如何能成为一名媒体的专业摄影记者打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做事尤如做人,做人还是千万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踏实的好。
现今,摄影记者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综合功力的竞争,有了成熟的思维、良好学养、深厚扎实的基本功,便能从目的的明确性,思想的全面性,事件把握的准确性,镜头语言运用的合理性,表现手法的新颖性,照片的耐看性等几个方面的把握好,照片自然会“出彩”,也自然会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感染力。
读图时代的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新闻现场采编合一性。
现代报纸要求摄影记者理论准备、思维能力提高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对于摄影技术的认识和把握。
就整体而言,理论准备多厚实,拍出来的作品水平就有多高。
这理论并非仅指新闻摄影理论。
为什么在同样的场合,不同的摄影记者抓到的瞬间、场景相差甚大?
这里有机遇问题、时间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对瞬间思维的判断,在于摄影记者能否在时间、场景、人物最有摄影潜力的高潮点挖掘并抓拍到稍纵即逝的瞬间。
判断力基于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有没有这样的习惯和能力,决定了摄影记者能否抓到读者要看的东西?
编辑要编的东西?
记录事件最具瞬间表现力的东西?
没有这样的判断能力,仅凭体力和对摄影本身的认识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每个摄影记者都生活在特定的地方,你对这个地方发展趋势把握得如何?
面临竞争应对的策略如何?
决定报道水平能达到什么程度,没有这样的深层次考虑和把握能力,靠什么抓到独家的新闻图片?
又靠什么去做好摄影专题呢?
实际上,对总体形势运行状况的把握,对一个事件总体发展趋势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就决定一个摄影记者能否在竞争中获胜。
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想“独占”某一重要新闻,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同台竞争”中敏锐地抓住“独特故事”,才能满足不同读者的“特殊品味”。
可以断言,在新闻摄影“同台竞争”的今天,特色将成为致胜的砝码。
值得一提的是,媒体特别是都市类、生活类报纸,拼时效已是竞争的焦点之一。
然而,时间的重要性不能超越事实本身,更不能损害新闻的真实性。
要知道,新闻背后的精彩故事更有味道,它是靠摄影记者独特的眼睛和自身的内功磨出来的。
要达到上述要求,迫在眉睫的是提高摄影记者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新闻敏感、理论政策水平、文化艺术修养、现代科技知识等等。
那么,除了要继续呼吁各级领导“要把新闻摄影放在与文字报道同样重要的位置”、“总编辑们要像注重培养文字记者那样来培养摄影记者”、“继续克服重文字轻摄影的观念”等等之外,摄影记者如何在提高自身素质方面下功夫,谈一谈本人不成熟的粗浅思考与认识,与诸位同仁商榷。
A、摄影记者拿笔的必要性
新闻记者包括文字、摄影(电视媒体为摄像)记者,他们发的文字新闻或图片新闻少不了5个“W”(五要素)。
而图片的“五要素”通常是需要用文字说明来加以完善的。
一张图片的文字说明一般不超过300字。
要包括新闻事件的全部内容,必须肯定自己所拍摄的画面都是事实,片中人物的次序、姓名、时间要正确无误。
一条高明的图片说明往往能促使图片得到采用。
这是摄影记者除了拍好新闻图片所应具备的起码的技能。
而就是这个最低层次的技能,有的摄影记者却未能熟练掌握,难怪有的老总审稿时常叹曰:
“摄影记者说明说不明。
”“说明说不明”的摄影记者影响了摄影队伍的整体形象。
第二层次的摄影记者,应能拍专题图片,我们通常称之为“一组图片”,一般三四张到八九张都可拍成一组。
其中每一组图片表现的角度都是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说明同一主题。
“一组图片”通常需要一个总的文字说明,三四百字到一千字不等,多的达两三千字,图文相映。
其效果是:
感染力、说服力俱佳,给读者“烙”下深刻印象。
第三层次的摄影记者,则是图文结合得十分完美,既有感人肺腑和耐人寻味的文章,又有“过目不忘”的新闻图片。
尤其是遇到突发事件,能及时奔赴现场,熟练地运用自己的摄影器材,出色地完成拍摄任务,并用笔准确而有文采地表述自己所采访的有用的内容。
这是一个至高的境界。
新华社资深记者、摄影部主任徐佑珠说:
“以前,有人嘲笑摄影记者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而我觉得四肢必须发达,不发达怎么能吃尽辛苦到现场采访?
所要改变的,是头脑简单。
”这话的确切中了要害。
由于分工不同,摄影记者发图片新闻,文字记者发文字新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有的摄影记者便养成了一种习惯:
我拍我的,你写你的。
他似乎是一个拿相机的机器人,历来“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读者群在明显地发生变化,他们越来越多地注重图文并茂的新闻。
许多文字记者已经在不声不响地拿起相机,为自己的文章配上可以佐证的图片。
对新闻事业来说,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意味着“井水”与“河水”已经在默默渗透。
如今,摄影记者的行为也已经不能只停留在拍摄出好图片的目标上。
摄影记者必须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师,他还必须能写作,将一篇篇简练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报道奉献给读者,好的摄影记者具有能够把文字和图片融合在一起的能力。
有人会说了:
“有必要吗?
你都替人写了,还要文字记者干什么?
”对于庞大的中央或省级新闻机构来讲,这话不无道理:
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能较多地保证采访任务圆满完成。
但相对于人手少、经费比较紧张的地市级媒体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地市级媒体来讲,提倡摄影兼文字就很有必要。
假如有一个采访机会,只给一个名额,上级主管往往会毫不犹豫地派一个文字记者前往。
文字记者不仅可以发文字稿,还可以起码带个傻瓜相机,顺手牵羊地拍回一些图片来,这时就体现了文字记者的优势。
而假如摄影记者也有文字记者的一身功夫,你的竞争力就十分明显了。
2005年2月,时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莅临湖南怀化市的沅陵、会同、芷江等数个县(市、区)考察,因名额所限,报社老总原计划派一名文字记者随行采访,并要求带一台傻瓜机给厉教授拍一些生活照片;但厉以宁教授对此安排却不甚满意,点名要求派一名文字摄影都过得硬的记者。
我接到这个任务后,既兴奋又担心。
因为厉教授治学严谨,要求极高,随他出行采访不亚于随省、部级乃至中央领导人采访的难度。
采访结束后,我及时将刊登的文字及摄影报道连同一些生活照片做成了一个精致的影集,赶在厉教授乘火车之前送到了他的手中,厉以宁教授看过影集后,以罕见的口吻连声称赞:
“不错,不错,这么快就见了报,而且还赶制出了一本这么精美的影集,我真的想不到啊!
太感谢了!
”。
B、摄影记者写作的可能性
一个摄影记者同一个文字记者比较,有一点很不同,即:
每一次采访,他都必须到现场去,最好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而一个文字记者通过打电话,谈话和倾听当地人的闲谈,就能得到许多有用的材料,即使他不能进入或挨近发生事件的现场,他也能写出非常令人信服的新闻来。
但是,俗话说:
“近水楼台先得月”,摄影记者不仅耳闻目睹,还可以当场解决疑问。
摄影记者应有像猎鹰一样的眼睛,像猎人一样的鼻子,即使在拍摄现场,耳朵也要伸得长长的,尽可能多地回收信息。
这样的摄影记者写出来的新闻报道,就会更具感染力。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留心而勤奋。
把每一项摄影任务都看成是最重要的任务。
也许你会碰到单调无味的例行公事的摄影任务。
但是仍然要聚精会神,要绷紧每一根“搜索”的弦。
在某些场合必须既拍也听,留心听画面人物说什么,没准儿他的一句话就是你这张图片的最好注脚。
这里举一个例子:
1995年中美举行知识产权谈判时,中新社曾经编发过一张江泽民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传真图片。
当时在现场站在同一个位置的中外摄影记者拍到的画面都大同小异。
但是,中新社的那张传真图片引用了江泽民的一句话:
“你是我们的老朋友!
”这一简单明了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做好 摄影记者 拍摄 人物 场景 哪些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