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实录与评析.docx
- 文档编号:3240217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9.31KB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实录与评析.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实录与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实录与评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师:
同学们好!
大家看,今天谁来做客了?
(大象)大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请三个学生板演第1题,其余学生完成第2、3题。
1.笔算。
13+1320+6132
2.口算。
243315
625879
40+4030+30+30
20+20+20+20
3.口答。
8个十是()。
10个十是()。
15个十是()。
56个十是()。
师:
(指学生板演的竖式)三道题目答案中个位上的6表示什么?
十位上的2呢?
生:
(略)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
看来小朋友以前的知识学得非常扎实。
大家看(出示第76页例题的情境图)大象在干什么?
生:
大象在用鼻子搬木头呢。
师:
有几头大象在搬木头呀?
生:
3头。
师:
每头大象搬了多少根木头?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
我先数一堆是10根,两堆就是20根。
生2:
我用102得到20。
师:
想得都很好。
大象一共运来了多少根木头呢?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1:
320。
生2:
203。
生3:
20+20+20。
师:
大家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解答,真不错!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前面两个算式的算法,也就是乘法(板书)。
那203等于多少?
生:
(齐)是60。
师:
哦,你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
生1:
我是用20+20+20得到60的。
生2:
我是看图上有6堆,每堆10根,就是60根。
生3:
我先想二三得六,再把那个0加上等于60。
师:
这种想法有意思,你是先用了一句乘法口诀二三得六,那后来又添了一个0是什么意思?
生:
我是这个0先不看,乘出来后,再把这个0加上去。
师: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算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师:
请看屏幕,又来了一些大象(在情境图中增加2头大象),现在一共运来多少根木头呢?
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生1:
一共有5头大象,我用205。
师:
怎样算出205的积呢?
着重理解25=10,205=100这一口算方法。
师:
像图上这样,如果一共有8头大象,一共运来多少根木头呢?
生2:
208,想口诀二八十六,再添上0,就等于160根。
师:
有没有小朋友还有其他不一样的想法呢?
生3:
我不是这样想的。
开始5头大象一共运来100根,后来3头大象又运来60根,这样8头大象一共运来160根。
师:
你很会动脑筋,这种方法也不错!
师:
现在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看78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请大家直接把得数写在课本上,边做边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练习后,组织交流。
师:
像这样的算式你们还会算吗?
(会)好的,下面老师出一道题,请小朋友来对一道,看哪位小朋友对得快。
46=24,请小朋友来对一道几十乘几的题。
生1:
460=240。
师:
不错!
还可以怎么对?
生2:
406=240。
师:
很好!
其他同学想对算式吗?
(想)请同桌一位同学照老师那样先说一道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另一位同学对一道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然后把答案算出来,同桌之间交换进行。
学生举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
同学们,请看猴子也来到我们中间啦!
(出示第77页例题的情境图)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
有两只猴子在采桃。
生2:
一只猴子采了14个,另一只猴子也采了14个。
生3:
14个桃都是10个放在一个筐里,还有4个放另一个筐里。
师:
两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个桃?
怎样列式解答呢?
生1:
14+14。
生2:
142。
生3:
214。
师:
这道题怎么算呢?
同桌间可以商量一下,需要摆小棒的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商量。
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出结果的?
生1:
我用14+14得到28。
生2:
我是看图的,右边筐里一共是8个,左边筐里一共是20个,合起来是28个。
生3:
我是用乘法来想的,10乘2等于20,4乘2等于8,20加8等于28。
生4:
我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
14是2个7,乘2后就是4个7,四七二十八。
师:
哦,你这种想法真好!
(全班学生为生4鼓掌)
师:
(指着屏幕)刚才有位同学说4乘2等于8,其实就是指哪一部分呀?
生:
是图上右边那两个筐里的8个桃。
师:
那么计算左边两个筐里的桃就是算什么呢?
生:
10乘2等于20。
师:
刚才我们先算了个位上的,再算了十位上的,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生:
相加。
师:
是啊,要把右边筐里和左边筐里的桃相加,就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桃了。
逐步板书完成教科书第77页左边的竖式。
师:
像这样的算法,我们称之为
生:
(齐)用竖式计算。
师:
对,是一种用竖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像这样的算法你们想试试吗?
我们一起来用竖式计算132、117、323。
请三个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学生板演的算式如下:
师:
我们来看黑板上的竖式。
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1:
它们都是两位数和一位数乘。
师:
你观察很仔细。
(板书课题:
两位数乘一位数)
生2:
第一次乘下来都得一位数,第二次乘下来都得两位数。
生3:
我发现第二次乘下来都得整十的数。
生4:
我发现得数个位上的数就是第一次乘得的数,十位上的数就是第二次乘得的数。
师:
大家观察都很仔细。
那么你觉得像这样写怎么样?
生1:
比较清楚。
生2:
清楚是清楚,不过有点繁,有些好像不要写两次的。
师:
是啊,要是能简单些就好了。
生3:
其实这个竖式的积里十位上的数字可以移动到个位数字的左边来,其余可以擦去的。
师:
哦,你的想法挺好的,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屏幕上动画演示竖式由繁到简的过程)老师也来写一次。
这样写比原来是不是简单多了?
生:
(齐)是!
师:
我们以后列乘法竖式时,要用简单的方法来写。
刚才写的三道竖式,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改成简单的写法?
学生改写。
师:
142与214都是两位数和一位数相乘,但是我们写竖式的时候,一般都将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
请打开课本看第77页试一试,在课本上完成竖式计算。
三、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反馈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师:
我们来看看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出示图)从这幅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1:
饮料每箱有12瓶,一共4箱。
生2:
问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师:
请同学们先在本子上写横式,再用竖式算出来,好吗?
学生动笔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提醒把两位数写在竖式上面。
3.乘飞机问题。
师:
星期天,一个班级小朋友到游乐园去乘飞机。
(出示下图)
你们能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呢?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师:
这次35号小朋友能上飞机吗?
40号小朋友呢?
生:
35号小朋友这次能上飞机,但40号小朋友不能上飞机。
师:
为什么呀?
生:
因为有3架飞机,每架飞机可以乘13人,那么总共可以乘39人,所以35号小朋友可以上飞机,但40号小朋友这次就不能上飞机了。
4.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自己确定买几件,再算出要花多少钱。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略)
[评析]
徐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可谓于平实中见新奇,于平淡中见功力。
这节课之所以能获得满堂彩,笔者认为与教者正确处理四个结合是分不开的。
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的有效结合。
新课改提倡情境创设,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情境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
教者在课堂上呈现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和精彩的动画课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导入时,教师不是一味地追求情境的新奇,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找准新知的生长点,创设了大象带来的问题这一简单情境,让学生有效复习旧知。
这样的情境少了几许花哨,多了一些平实。
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有效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直观教学的手段,化抽象为具体,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乘法竖式的计算步骤时,教师没有一味地去讲计算方法,而是紧紧地联系算理,让学生在直观算理的支撑下学习抽象的算法。
通过刚才有位同学说4乘2等于8,其实就是指哪一部分呀?
那么计算左边两个筐里的桃就是算什么呢?
这两个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视角投向竖式计算的实际情景中:
142,该分两步计算,先算4乘2,就是算了右边两个筐里的8个桃;然后算1个十乘2,就是算了左边两个筐里的桃;最后把20和8加起来。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联系主题图,很直观、明了地理解了抽象的算理。
学生学得很轻松,理解得也比较透彻。
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有效结合。
对一个计算问题来说,计算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只要思维的方法和过程合理、合乎逻辑,就应加以肯定。
教师在教学142的时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调动计算方面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和策略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再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形成自己的方法,并对自己的算法加以调整和修正,获得成功的体验。
如学习乘法原始竖式的计算步骤之后,教师并没有立刻把算式简化,而是顺应学生的思路,应用原始方法进行计算,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体会到比较繁,进而产生简化的心理需求。
在此基础上,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计算便显得水到渠成了。
教师很好地处理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矛盾,使两者得以完美地统一。
学生探究与适时引导的有机结合。
学生在探究中,教师不是看客,而是参与者和引导者。
本节课中教师注意审时度势,进行必要的引导。
例如,在学生探究出竖式计算的原始算法之后,教师没有直接引导出简便写法,而是让学生利用探究出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接着再适时加以引导:
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
你觉得像这样写怎么样?
要是能简单一些就好了!
通过顺应学生思维实际的问题,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目标:
原始算法比较繁,需要简化。
这时再通过动画演示由繁到简的竖式,学生对简便写法的印象十分深刻。
由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时,创建了民主开放、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注重了师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沟通和补充,因此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二 年级 数学 两位数 一位数 教学 实录 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