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docx
- 文档编号:3233348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91.04KB
第 二 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docx
《第 二 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 二 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人性假设理论
一、人性假说原理
1、X理论,经济人假设
◆大多数人生性都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地逃避工作。
◆大多数人都缺乏进取心和责任心,不愿对人和事负责,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不喜欢负责任,宁可被领导。
◆大多数人都是以个人为中心,这会导致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必须依靠外力严加管制。
◆大多数人都缺乏理智,不能克制自己,易受别人影响。
◆大多数人都欺软怕硬、习惯于保守,反对变革,安于现状,为此,必须对他们进行惩罚,以迫使他们服从指挥。
◆大多数人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物质和安全需要。
人工作是为了钱,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他们将选择在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去做。
◆只有少数人能克制自己,这部分人应该承担起管理的责任。
启示:
在X理论的指导下,必然会形成严格控制的管理方式,以金钱作为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主要手段,以权力或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和引导员工。
2、Y理论
◆一般人并不是天生就不喜欢工作,大多数人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
工作到底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处罚,要视环境而定。
◆大多数人愿意对工作、对他人负责,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
◆人具有自我指导和自我表现控制的愿望。
◆一般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仅学会了接受职责,还学会了谋取职责。
◆所谓的承诺与达到目标后获得的报酬是直接相关的,它是达成目标的报酬函数。
◆人具有独创性,每个人的思维都具有其独特的合理性,但是在现代工作生活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启示:
以Y理论为指导,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发挥出员工的潜力,使员工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达到个人目标;对人的激励也主要是给予来自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让员工担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3、超Y理论
◆人们是抱着各种各样的愿望和需要加入企业组织的,人们的需要和愿望有不同的类型。
◆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要与工作性质和人们的需要相适应,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等要求是不一样的。
◆组织机构和管理层次的划分,员工的培训和工作的分配,工资报酬、控制程度的安排都要从工作的性质、工作的目标和员工的素质等方面考虑,不可能完全一样。
◆当一个目标达到后,会激起员工的胜任感和满足感。
4、社会人假设
◆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
◆工业革命和工作合理化的结果,使得工作变得单调而无意义,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求工作的意义。
◆非正式组织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因此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人有更大的影响力。
◆人们对领导者的最大期望是能够承认并尊重他们的社会需要。
5、自我实现人假设
◆人的需要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从低级到高级可划分为多个层次,人的最终目标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寻求工作上的意义。
◆人们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实现自治和独立,能适应环境。
◆人们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外部的激励和控制会对人产生威胁,产生不良的后果。
◆个人自我实现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并不冲突,而是能够达成一致的,在合适的条件下,个人会自动调整自己的目标使其与组织目标相配合。
6、复杂人假设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工作的动机不仅非常复杂而且变动性也很大。
◆人的很多需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形成新的需求和动机。
◆人们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模式。
◆一个人在组织中是否感到满足,是否肯为组织奉献,取决于组织的状况与个人的动机结构之间的互相关系。
◆人们依据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会对一定的管理方式产生不同的反应。
第二节激励理论
一、激励理论概述
二、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是研究激励的原因和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
◆最典型的内容型激励理论有: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
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安全需求:
不仅指身体上的,希望人身得到安全保障、免受威胁,还有经济上的、心理上的及工作上的等多个方面的。
◆社会需求:
有时也称作友爱和归属需要,是指人们希望与他人进行交往,成为某个组织的成员,得到他人关爱等方面的需求。
◆尊重需求:
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
自我尊重是指对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独立权等方面的需求;他人尊重是指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别人的承认。
◆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的一种愿望。
◆人们的这五种需求是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的,满足的顺序也同样应该如此;
◆在同一时间,人们可能会存在几个不同层次的需求,但总有一个层次的需求发挥主导作用,这种就是优势需求;
◆只有那些未满足的需求才能成为激励因素;
◆任何一种满足了的低层次需求并不会因为高层次需求的发展而消失,只是不再成为行为的激励因素而已。
◆这五种需求的次序是普遍意义上的,并非适用于每个人。
2、ERG理论
◆生存需求(existence):
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生理上和物质上的需求,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关系需求(relatedness):
指与他人进行交往和联系的需求,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中的他人尊重部分。
◆成长需求(growth):
指人们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在能力上有所提高,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需求,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需求及尊重需求中的自我尊重部分。
需求层次理论与ERG理论的比较
ERG理论与需求层次理论的区别:
◆ERG理论认为可以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需求占主导地位。
◆ERG理论有“挫折—倒退”的机制。
启示:
根据马斯洛和阿尔德佛的理论,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者必须明确员工的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员工最希望得到的是哪些需求,再有针对性地满足这些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员工的动机。
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激励因素:
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往往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相关
◆保健因素:
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则大多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相关
◆保健因素是必需的,否则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
◆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更努力地工作,有更好的工作绩效。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是彼此相对独立的。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启示:
◆促使管理者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
◆促使管理者在激励员工时必须要区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保健因素尽可能地转化为激励因素,从而扩大激励范围。
5、成就激励理论
◆权利需求:
对他人施加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欲望。
◆归属需求:
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别人接纳和友谊的需求。
◆成就需求:
人们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和追求事业成功的愿望。
成就激励理论的指导意义
◆在人员的选拔和安置上,测量一个人需求体系的特征对于如何分派工作和安排职位有重要意义。
◆由于具有不同需求的人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了解员工的需求与动机有利于合理建立激励机制。
◆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掘和培养员工的成就需求,给员工安排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从而使员工具有内在的工作动力。
三、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是研究行为是如何被引发、怎样向着一定的方向发展、如何保持以及怎样结束这种行为的全过程。
◆典型的过程型激励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1、期望理论
激励的效果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两个因素:
激励力(Motivation)=效价(Value)×期望值(Expectance)
◆在绩效管理中,给员工制定的绩效目标要切实可行,必须是员工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要及时对员工进行绩效反馈,帮助员工更好地实现目标。
◆对薪酬管理而言,要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及时给予各种报酬和奖励;要根据员工不同的需要设计个性化的报酬体系,以满足员工不同的需要。
2、公平理论
◆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获得的报酬和投入的比率与他们或自己过去的报酬和投入的比率进行比较:
(O/I)A(O/I)B
O代表报酬,I代表投入,A代表自己,B代表参照系
◆比较的结果:
(O/I)A=(O/I)B
(O/I)A>(O/I)B
(O/I)A<(O/I)B
◆当(O/I)A=(O/I)B时,人们会觉得报酬公平,因而保持原有的工作投入。
◆当(O/I)A>(O/I)B或(O/I)A<(O/I)B时,人们往往会感到不平衡,就会产生紧张情绪,并采用多种方法来消除这种不平衡,寻求感觉上的公平与合理。
◆减少不公平感的方法:
⏹改变投入、改变报酬、改变对自己投入和报酬的知觉
⏹改变对他人投入或报酬的看法、改变参照系、选择离开。
◆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报酬的绝对值,还有报酬的相对值。
◆激励时应力求公平,尽管有主观判断的误差,也不会造成严重的不公平感。
◆在激励过程中,应注意对被激励者公平心理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四、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如何来改造和转化人们的行为,变消极为积极,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
◆典型的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洛克的目标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目标理论
也被称作目标设置理论,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教授洛克(E.A.Locke)于1968年提出来的,他发现,对人们的激励大多是通过设置目标来实现的,目标具有引导员工工作方向和努力程度的作用,因此应当重视目标在激励过程中的作用,洛克提出了目标理论的一个基本模式。
激励的效果主要取决于:
◆目标的明确度:
目标能够准确衡量的程度。
◆目标的难度:
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
目标理论启示:
在制定员工的绩效目标时要做到:
◆目标必须具体、明确;
◆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
◆制定目标时要让员工一起参与,使员工能够认同和接受这一目标。
2、强化理论
改变行为的四种方法:
◆正强化
◆负强化
◆惩罚
◆撤销
强化方式的类型
强化理论具体应用的行为原则
◆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
◆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策略。
◆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
◆及时强化。
◆正面强化(包括正强化与负强化)比负面强化(包括惩罚与撤销)更有效。
激励理论的整合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分类
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辨别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
1、政治因素
◆政治环境的影响
⏹政治环境一般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但是能够影响到整个企业系统,进而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
◆政府管理方式和方针政策的影响
⏹政府管理方式和方针政策能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活动。
⏹如果政府管理方式和方针政策经常发生变化,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必须随之变化。
2、经济因素
(1)经济体制的影响
◆经济体制的不同会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不同。
◆计划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决策都是由政府做出的,企业更多的是执行政府政策,企业多数执行政府的政策。
◆市场经济下,政府不再统一制定各种具体的人力资源的政策,不再对人力资源进行统一的配置,而是由企业根据内外部的各种因素来自行做出决策,职能性和战略性工作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
(2)经济发展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影响
◆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前景,从而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则要考虑外部劳动力市场状况。
◆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 管理 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