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垄断行业的价格行为对我国钢铁行业的案例研究.docx
- 文档编号:3229435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27.68KB
寡头垄断行业的价格行为对我国钢铁行业的案例研究.docx
《寡头垄断行业的价格行为对我国钢铁行业的案例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头垄断行业的价格行为对我国钢铁行业的案例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寡头垄断行业的价格行为对我国钢铁行业的案例研究
寡头垄断行业的价格行为——对我国钢铁行业的案例研究
田志龙/贺远琼/衣光喜/赵昌旭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原载《管理世界》2005年第4期
【标题注释】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助号为70172032和70472058,特此致谢。
【内容提要】本文以中国钢铁行业为案例研究了寡头垄断行业的价格行为。
中国钢铁行业是一个近似的寡头垄断行业。
研究结果表明,在类似钢铁行业这样的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具有战略意义,企业战略导向定价模式的逻辑起点是准确把握市场大势,同时盯着其他寡头企业的价格行为。
基于这种战略导向的定价模式,在寡头垄断的中国钢铁行业存在较明显的价格领导者—跟随者现象。
但在信息不对称和市场疲软时,各寡头企业往往会有动机打破一贯的跟随者价格定位,价格行为表现异常。
因此,本文最后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寡头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是推动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有效策略,而政府、行业协会在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建立寡头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价格行为/寡头垄断/钢铁行业
古典经济学理论表明,寡头垄断市场中,若干个寡头生产者会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价格控制,并且相互之间对竞争对手的价格行为非常敏感,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寡头垄断的市场中,除了要分析市场供需,寡头生产者的定价决策也不能忽视竞争对手的行为(Fershtman&Pakes,2000)。
因此,寡头生产者常常面临下面两个价格难题:
(1)如何准确把握市场价格行情;
(2)如何有效地应对竞争者的价格竞争。
我国政府虽然已经逐渐放开了对钢铁行业的经济性管制,但是如何在中国特殊经济体制背景下推动钢铁行业健康稳步地发展仍然是一个探索性的问题。
另外身处其中的钢铁企业对于如何参与市场竞争也是困惑颇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价格竞争的问题(中国钢铁协会财务资产部、中国价格协会冶金价格分会、中国冶金价格信息中心课题组,2003)。
我国家电行业、民航业、零售业等带有血腥味的“价格战”也让发展中的中国钢铁企业提到价格而“慎行”。
我国的钢材价格从国家统一定价过渡到政府指导定价,直到现在的企业自主定价,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转变过程中,钢铁行业从行政性垄断逐渐演变成近似的寡头垄断,各钢铁企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上述两个价格难题。
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市场结构,然后基于对市场结构的分析,研究了我国钢铁企业战略性导向的定价流程,并分析了钢铁企业价格领导者—跟随者的竞争模式及支撑这种稳定关系的信息共享机制。
最后指出了本案例研究的结果对于政府和企业的意义,旨在推动中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钢铁企业的竞争效率和效益。
一、寡头垄断行业价格行为分析的一般框架
(一)行业市场结构
“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经济绩效”。
这是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的一种基本观点。
行业市场结构是指在某一行业中,企业在数量、市场份额、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业内部竞争和价格形成的市场组织特征。
它反映行业内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者与顾客之间的交易关系和地位,反映市场竞争与垄断程度。
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和市场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3个主要因素。
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竞争垄断程度的主要因素。
最基本的集中度指标是绝对集中度,通常用规模处于行业前几位企业的生产、销售、资产或职工的累计数量(或数额)占整个市场的生产、销售、资产、职工数量的比重来表示。
最早运用绝对集中度指标对行业竞争和垄断程度进行分类研究的是贝恩教授。
他将集中类型分成6个等级(见表1)来分析集中度的发展趋势(杨公仆等,2000)。
表1贝恩对美国产业竞争和垄断类型的划分
2.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顾客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产品间替代不完全。
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性在于对买者需求造成的影响,使顾客对某些企业或某些品牌产品产生偏好甚至愿意多支付钱,使同行业中不同企业的产品不可替代,带来了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寡占或垄断。
3.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衡量市场结构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指新进入者要克服的障碍。
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化的分析主要是侧重于行业内已有企业的数量和竞争强度。
而进入壁垒的分析,则是从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角度来考察市场关系,反映市场中潜在的竞争强度。
(二)企业定价模式与价格竞争
经济学领域对于寡头生产者如何定价的问题研究非常深入,而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往往是基于若干个假设,利用数学公式进行严密的逻辑推导,例如Monroe和DellaBina(1978),Rao(1984)等。
但是假设越多,其研究结果可能越远离现实。
现实生活中的企业并不一定会按照理论假设来行为。
因此对于寡头生产者如何定价的问题,另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域则是落脚于具体的企业行为,包括企业内部的定价模式以及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行为两个方面。
“企业中,谁在做决策,谁在影响决策,决策的规则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企业定价模式要涉及的,而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要理解企业的定价导向是什么。
学者们对于定价导向的理解主要体现在4个纬度上,即成本导向、利润导向、竞争对手导向和战略导向(如,Harris,2002等)。
Ong(2003)通过研究发现,寡头生产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市场价格的预测,同时也非常关注竞争对手的价格行为,寡头生产者的定价是战略性的。
战略性的定价模式通常表现为3种:
(1)具有战略意义的价格是企业创造或者维持竞争优势的方法,例如,通过价格来维持市场的稳定性等(Nagle&Holden,1994)。
遵循这个定价模式的市场领导者往往会主动给竞争对手发送信号,告诉竞争对手自己的意图,从而引起价格变化,并控制跟随者的行为。
市场领导者的这种行为方式确保了行业的稳定性。
友好地说,价格领导者的行为是在鼓励非价格竞争;那些进攻性的、价格驱动的竞争是被限制的,甚至是要受到惩罚的。
在这种理念下,定价政策的成功由市场价格的稳定性和行业的长期绩效来衡量。
(2)另一个战略性导向的定价理念是强调客户价值。
该理念指导下的定价模式认为定价应该抓住客户价值,并对其做出及时的反应(Forbis&Mehta,1981)。
企业定价管理的重点在于教育客户,从而增加客户对产品的感知价值。
(3)第三种战略性的定价模式强调的是细分定价,即基于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价格,特别是对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根据他们支付的不同意愿来定价,也就是价格歧视的经济理论(Day,1992)。
而且,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寡头垄断行业通常采用领导者—跟随者的价格竞争模式。
例如,Scherer和Ross(1990)研究发现Kellogg担当了早餐谷类行业的价格领导者,在1965~1970年的15次价格变化中共领导了12次。
他们还发现,美国钢铁(注:
这是一家钢铁企业的名称。
)几十年来也担当了钢铁行业的价格领导者。
在汽油和涡轮式发电机行业也有明显的领导者—跟随者定价模式。
Roy等(1994)发现在美国汽车行业的中等规模的私家轿车细分市场也是领导者—跟随者的定价模式,例如Ford是Chrysler的价格领导者。
在软饮料行业,Gasmi等(1988)发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定价行为也遵循了领导者—跟随者的定价模式,可口可乐是价格领导者,百事可乐是价格跟随者。
价格领导是指行业中以某个企业作为价格变动的领导者,率先调整价格,而其他企业即“价格追随者”则根据其行为而确定自己的价格行为方式(Royetal.,1994)。
价格领导行为一般分为两种(张卫东,2003):
(1)晴雨表型的价格领导方式,此时起价格领导作用的厂商并不是固定的企业,而是首先进行价格调整的企业。
(2)支配型价格领导方式,这种方式中领导者一般比较固定,它不但在时间上领先其他企业,也具有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
价格领导方式比价格卡特尔更稳定(Royetal,1994),因为价格领导者调整价格后,其他厂商就会理性地决定是否跟从。
而在价格卡特尔中,如果需求下降,那么卡特尔企业就会争先恐后地降价。
价格领导型企业的领导力可能来源于规模经济效应,成本低,比别的企业有优势的其他特征(如管理出色或对市场行情变化的准确把握)等方面。
价格领导型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价格行为特征有:
(1)价格政策比较稳定,也即调价周期比较长;
(2)是行业中最先调价的企业,从调价时间上领先其他企业;(3)价格高于行业内其他企业。
(三)寡头企业价格竞争的过程分析
与垄断和完全竞争相比,寡头垄断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对手之间具有战略上的相互依赖性(Ring&VandeVen,1994)。
一般来说,行业中几个寡头企业之间的博弈是无限次重复的博弈过程。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主要涉及寡头企业之间的协商、承诺和行动等持续、反复的阶段(Arino&de1aTorre,1998;Doz,1996)。
寡头企业都在持续地评价其他企业的行为,从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因此,寡头垄断企业在决策时可能要面临的不确定性主要有两个来源,包括未来未知的事件以及其他寡头垄断企业对这些事件的反应(Doz&Hamel,1998)。
而这种种不确定性归根到底是由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相互之间不信任、不理解。
Lewicki和Bunker(1995)提出了3种形式的信任,即基于算计的(calculusbased)、基于知识的(knowledge-based)以及基于认同的(identifieation-based)。
在这3种形式的信任中,基于算计的信任是最初级的形式,而且非常脆弱。
当相互之间的知识随着互动增加的时候,基于算计的信任可以转化成基于知识的信任。
当基于知识的信任代表了各方构建共同身份的基础,那么就转化成基于认同的信任。
后两种转化的信任在遇到破坏性事件时有较大的弹性,不容易被破坏。
寡头企业间的相互作用越频繁,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的程度也会随之增加(谢识予,2002)。
当然企业之间的信任并不是凭空建立的,而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沟通基础上的(Duncan&Moriarty,1998)。
Mohr和Nevin(1990)提出用频率、方向、形式和内容4个纬度来描述沟通。
沟通的目的在于向对方传递信号(包括真实信号和虚假信号),试图改变对方的态度和行为。
Huttetal.(2000)和Moore(1992)通过研究发现,正式的契约或者个体之间的私人关系都是较有效的沟通方式,而且个体之间的关系似乎比正式契约更有效。
另外,竞争性企业之间自发形成行业协会来降低外部不确定性,成千上万的行业协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活动,主要职责是收集信息,并传播给行业协会的成员(Cason,1994)。
实验经济学对于西方学者在寡头垄断市场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西方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基于实验数据,通过模拟来分析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竞争行为(例如,Fershtman,2000等)。
当然有学者针对西方市场中的寡头垄断行业进行了实证研究(例如Royeta1.,1994;Gasmieta1.,1988等),涉及的行业包括软饮料行业、轿车行业等,其研究背景被界定在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机制下,所以其研究结果不能直接用于中国这个特殊的制度环境中。
而国内的研究也大多是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只有部分学者对部分行业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例如曾剑秋和赵龙(2002)等。
本文希望从现实的角度来探讨寡头生产者的价格竞争行为,并分析价格竞争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根据上述寡头垄断行业价格行为分析的一般框架,本文主要研究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1)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的市场结构及其特征;
(2)我国钢铁企业定价的战略思路,以及战略思路指导下的定价流程;(3)我国钢铁行业价格领导者—跟随者的竞争模式;(4)支撑价格领导者跟随者关系的信息共享机制。
这些问题总结起来是在探讨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现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以及如何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
对于这类“为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寡头 垄断行业 价格 行为 我国 钢铁行业 案例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