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型电机基本技术要求.docx
- 文档编号:32259
- 上传时间:2022-10-01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492.12KB
隔爆型电机基本技术要求.docx
《隔爆型电机基本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爆型电机基本技术要求.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隔爆型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15703-1995隔爆型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隔爆型电机型式和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以及标志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用途的隔爆型电机。
各种用途的隔爆型电机如有本标准未规定的附加要求时,应在该种电机的标准中作补充规定。
某些用途的隔爆型电机,如对本标准的条款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该种电机的标准中作特殊规定。
本标准未作规定者应符合GB3836.2和GB755的规定。
2引用标准
GB3836.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2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
GB3836.3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e”
GB755—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4942.1—85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B531—83橡胶邵尔式A型硬度试验方法
GB1410—89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试验方法
GB2423.4—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12351—90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
GB11020—89测定固体电气绝缘材料暴露在引燃源后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
GB2900.25—82电工名词术语电机
GB2900.35—83电工名词术语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3型式和分类
3.1隔爆型电机类别、级别及温度组别
3.1.1隔爆电机分为Ⅰ类和Ⅱ类
a.Ⅰ类:
煤矿用电机;
b.Ⅱ类:
工厂用电机。
3.1.2隔爆型电机的级别,对Ⅱ类隔爆型电机按其适用于爆炸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分为A、B、C三级。
3.1.3隔爆型电机的温度组别是根据电机允许最高表面温度而分组的。
a.Ⅰ类电机表面可能堆积粉尘时,允许最高表面温度为150℃;不会堆积或采取措施可防止堆积粉尘时,则允许最高表面温度为450℃。
b.Ⅱ类电机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六组,其各组允许最高表面温度见表1。
表1
3.2外壳防护等级(见GB4942.1)
3.2.1电动机主体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接线盒不低于IP54。
3.2.2外扇冷电动机,通风孔的防护等级进风端不低于IP20,出风端不低于IP10。
3.2.3扇风机进风端防护等级不低于IP10。
3.2.4立式电机须能防止外物垂直落入通风孔内。
4环境条件
除非用户另有要求,电机应按下列海拔、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设计。
4.1海拔不超过1000m。
4.2环境空气温度,最低-20℃,最高随季节变化不超过40℃,煤矿不超过35℃。
如电机指定在海拔超过1000m或环境空气最高温度高于或低于40℃的条件下使用时,应按GB755的规定。
4.3环境空气相对湿度,最湿月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煤矿最高相对湿度不超过95%(当温度为25℃)。
4.4具有爆炸气体混合物。
5外壳材质及强度要求
5.1Ⅰ类采掘工作面用电机的机座须采用铸钢或钢板外,其余零件可采用HT250灰铸铁制成,非采掘工作面的电机的机座及其他零件均可用HT250灰铸铁制成。
5.2Ⅱ类电机的外壳可用HT200灰铸铁或抗拉强度不低于120MPa,含镁量不大于(重量比)的轻合金制成。
5.3容积不大于2000cm3的外壳,可采用阻燃塑料制成,但不允许直接在塑料外壳上制作紧固用螺纹(出线口除外)。
并须能承受按GB11020中规定火焰垂直试法(EV法)进行燃烧试验。
试验结果须不低于FV1级的要求。
5.4电机的外壳须能承受1.5倍参考压力(见附录A)试验,但不得小于0.35MPa。
主空腔与接线盒、集电环空腔等形成小孔联通时,应增大联通孔的面积,以免压力重叠。
5.5构成电机外壳的零部件,精加工后须进行水压试验,保持1min。
试验结果以不连续滴水(每间隔大于10s滴水1滴即视为不连续滴水)为合格,当未进行参考压力测定时,其试验压力为:
a.Ⅰ类、ⅡA、ⅡB电机1MPa;
b.ⅡC电机1.5MPa。
5.6电动机的下列外壳或外壳部件须进行冲击试验:
a.透明件;
b.轻合金外壳;
c.铸铁;
d.其他金属制成的外壳,其厚度不大于下列者
Ⅰ类:
3mm;
Ⅱ类:
1mm;
e.风扇保护罩及其他保护罩等。
6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
6.1平面、止口、圆筒隔爆结构
6.1.1Ⅰ类、ⅡA、ⅡB电机
静止部分隔爆接合面(见图1~图4)以及隔爆绝缘套管部分隔爆接合面的最大间隙或直径差W和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接合面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L1(见图1~图3),转轴与轴孔隔爆接合面最大直径差W和最小有效长度L(见图5)符合表2~表4的规定。
表2Ⅰ类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mm
注:
带有滑动轴承的圆筒结构仅适用于潜水电泵电机。
表3ⅡA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mm
表4ⅡB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mm
6.1.2ⅡC电机
6.1.2.1ⅡC电机不应采用爆炸时间隙趋向增大的平面隔爆接合面。
但对用于不包括乙炔场所且外壳净容积不大于100cm3者除外。
6.1.2.2ⅡC(不包括乙炔)电机静止部分隔爆接合面的最大间隙或直径差W;隔爆接合面最小有效长度L;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接合面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L1;转轴与轴孔隔爆接合面最大直径差W和最小有效长度L,须符合表5的规定。
表5ⅡC(不包括乙炔)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mm
注:
1)对止口结构,平面部分长度不小于6mm,圆筒部分长度不小于表中L的一半。
2)转动部分应考虑可能磨擦而镶黄铜衬套。
6.1.2.3ⅡC电机,用于乙炔环境时,安全系数不小于1.5的条件下,结构参数可通过试验确定。
6.1.3轴和孔的隔爆接合面
6.1.3.1电机转轴和轴孔的隔爆接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磨擦,其结构可为下列形式之一。
a.圆筒隔爆接合面;
b.曲路隔爆接合面。
6.1.3.2采用圆筒隔爆接合面时,转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气隙K(见图6)须不小于表6的规定。
图6
K―最小单边间隙;m―最大单边间隙;D-d―直径差
表6mm
6.1.3.3滚动轴承结构,轴与孔的最大单边间隙m(见图6)须不大于表2~表5规定的W值的三分之二。
6.1.3.4采用曲路隔爆接合面,如能承受50次隔爆性能试验,其结构参数可不符合表2~表5的规定。
6.1.3.5滑动轴承结构,隔爆接合面之一须采用无火花材料(如黄铜)镶嵌。
ⅡC电机不应采用滑动轴承。
6.2螺纹隔爆结构
6.2.1螺纹精度须不低于6H或6g,螺距须不小于0.7mm。
6.2.2螺纹的最小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须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注:
1)试验安全扣数的2倍,但不少于6扣。
6.2.3螺纺结构须有防止自行松脱的措施。
6.3其他隔爆接合面结构
允许采用其他型式的隔爆接合面结构(见附录B),但结构参数与安全性能须经试验确定。
6.4维修余量和粗糙度
6.4.1Ⅰ类电机,由于修理的需要,在设计隔爆部件时,应将平面隔爆接合面的法兰厚度增加15%,但最少增加1.0mm。
6.4.2隔爆接合面的粗糙度Ra为6.3μm。
但轴的粗糙度Ra为3.2μm。
6.5防锈措施
隔爆接合面须有防锈措施,如电镀、磷化、涂204-1防锈油等,但不准涂油漆。
7衬垫与观察窗
7.1在维修中需要打开的外壳部件上,采用衬垫作为密封措施时,则衬垫不能作为隔爆部件,即在衬垫之外仍应有符合规定的隔爆接合面(如图7)。
图7
7.2观察窗透明件采用玻璃或其他抗机械、热、化学等作用的材料制成,并能承受规定的冲击试验。
7.3观察窗透明件采用衬垫螺栓固定时,衬垫可采用具有耐热老化性能的橡胶材料制造,其厚度须不小于2mm,嵌入部分宽度a(见图8)须不小于表8规定。
图8
1―外壳;2―密封垫;3―透明板;4―压板
表8
8外壳的紧固及紧固件
8.1紧固用的螺栓和螺母须加有防松装置,同时螺栓和不透孔螺纹紧固后,还须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厚度的螺纹余量。
8.2紧固用的螺孔不得穿通外壳壁,螺孔周围及底部的厚度须不小于螺栓直径的三分之一,且不小于3.0mm。
8.3工艺有透孔或结构上必须穿透外壳的螺孔,其配合应采用圆筒隔爆结构或螺纹隔爆结构。
外露的端头须永久性固定,也可将其埋在护圈内。
8.4结构上如有特殊要求时,采用特殊紧固件,如护圈式或沉孔式,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螺栓头或螺母设在护圈内,使用专用工具才能打开。
b.紧固以后螺栓头或螺母的上平面不得高出护圈。
c.螺栓通孔直径d1,护圈直径d2,护圈高度h(见图9)应符合表9的规定。
d.护圈可设开口,开口的圆心张角不大于120°。
e.Ⅰ类电机不宜使用内六角螺栓。
图9
表9mm
8.5紧固件应经电镀等防锈处理或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
9联锁和警告标志
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或电弧的电机,须设联锁装置,保证电源接通时壳盖不能打开;壳盖打开后电源不能接通。
采用螺栓紧固的壳盖允许用警告牌代替,警告牌须标有“断电源后开盖”的字样。
10电机的耐潮及耐轻腐蚀性能
电机具有耐潮及耐轻腐蚀性能,须按GB2423.440℃交变湿热方法进行经12周期试验后,应满足下列要求。
a.电机绕组之间和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10的规定。
表10
注:
U为电机额定电压。
b.电机绕组对机壳及绕组之间应能承受1min85%的标准试验电压的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
c.电机的隔爆面不应有锈蚀现象。
11接线盒
11.1引入方式
11.1.1直接引入方式
电机符合下列a、b两项条件时,允许采用直接引入方式:
a.正常运行时不产生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
b.Ⅰ类电机的额定功率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Ⅱ类电机的额定功率不大于1kW。
11.1.2间接引入方式
电缆或导线通过接盒与电机进行电气连接。
11.2当采用间接引入时,接线盒与主空腔之间的连接,可采用隔爆结构(见图10),Ⅱ类电机也可采用密封结构。
采用隔爆结构时,隔爆接合面的参数须按大空腔容积确定。
当接线盒空腔与主空腔之间采用螺纹隔爆结构时,须符合下列规定:
a.只限采用金属螺纹配合;
b.导电螺杆不得采用螺纹隔爆结构。
图10
1―连线盒;2―接线板(端子套);3―接线盒座
11.3接线盒结构尺寸的设计,须便于接线,并留有适当的导线弯曲半径空间,还须考虑正确连接电缆后,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表11~表12的规定。
表11
注:
①电机的额定电压可高于表列数据的10%。
②带电零件与接地零件之间,按线电压计算。
表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隔爆型 电机 基本 技术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