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内容框架汇总.docx
- 文档编号:3204232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1.03KB
新课程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内容框架汇总.docx
《新课程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内容框架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内容框架汇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内容框架汇总
新课程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内容框架
评价内容
内容描述
阅读能力
获取信息
能够关注文本的具体内容,从文本中获取关键信息和细节。
具体表现为能够根据要求从文中找出明确陈述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并能通过简单的推论,找出文章中隐含的信息等。
①根据要求摘录词句或根据结论在文本中寻找依据;
②根据要求复述、陈述文本中的相关信息。
形成解释
利用文本中提取的信息进一步阐释有关文本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能联系自身经验,充分使用文本中的信息,对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关键细节、人物行为、事件、写作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和观点等进行充分、合理的解释等,从而形成对文本更为具体和完整的理解。
①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恰当意义,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②理解文中的关键性问题。
③概括文本的大意,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④领悟说明、记事、写人、借景物或事物抒情等表达方法。
作出评价
能依据共同的价值标准或个人观点对文本内容和信息做出判断。
具体表现为能将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较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相关信息,从多个角度对文本的内容或者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
对文本中人物行为、写作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判断和评析。
创意运用
能独创性地解决问题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具体表现为能利用文本中的信息完成实际生活相应情境的任务。
在理解文本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或提出表达的新方式。
我们借鉴PISA测量方法,要求学生独立阅读一篇新材料,采用“短文+少量填空题+选择题+少量主观题”的方式,一方面精心设计能体现“感知”“体验”等“阅读”中高综合度的答案选项;另一方面巧妙设计问题情景,以反映学生个体“评论”“创意”等“阅读”的独特性,
从以上题例可以看出,我们研究和关注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是否准确而深入,也注重文本语言表达的领悟和吸收。
而对于“作出评价”的考查,比如阅读《少年毛泽东》(《毛泽东传》节选),要求学生作答:
读了这篇文章,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围绕一个关键词,对少年毛泽东作出不少于80字的简要评论,充分关注到学生“阅读”的个体性和独特性。
三 评价标准,重在分层
PISA测量因为对评价内容作了细化和分层,不仅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作出整体判断,还可以具体说明学生在不同阅读能力上的发展情况,从而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
因此,我们在《新课程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内容框架》的基础上,借鉴PISA测量各项内容的具体评价框架,建构了《新课程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标准》,用于测评命题、测评后的分析反馈和给教学的建议。
(如下表:
)
获取信息
水平Ⅲ
通过简单推断,获取一个或多个隐含着的有用信息和细节。
水平Ⅱ
从文本的多项干扰中正确获取一条或多条有用信息。
水平Ⅰ
能从文本中正确获取一条或多条有明显陈述的信息。
形成解释
水平Ⅲ
能联系自身经验,充分使用文本中的信息,对文本相关问题作全面、准确、充分、合理、有序的阐释。
水平Ⅱ
要考虑到文本的多个要素,整合文本的一些部分,以作出推断、确认观点、理解关系或分析意义。
水平Ⅰ
有关问题在文本中观点明显,能正确使用这些观点阐释问题。
作出评价
水平Ⅲ
观点鲜明,并有一定独特性,能结合文本信息和自己的积累与经验,有序顺畅地表达。
水平Ⅱ
有自己的观点,并能结合文本信息和自己的积累与经验作出评论。
水平Ⅰ
能在文本中看到明显的观点,并能引用于自己的评论。
创意运用
水平Ⅲ
推断、联想到不同情境中问题解决的新方法
水平Ⅱ
找到解决相似情境问题的新方法
水平Ⅰ
通过信息提示,推断和联想到相似情境问题解决的新方法
借鉴PISA测量,对于客观性试题,我们把三或四种不同的选项分别设计成表征不同水平的描述,根据学生选择的选项不同,区分他们各自不同的思维水平,这改变了传统选择题只能区分学生的对与错,有效地测查出了学生各个层次的能力水平,为评价分析、后继的教学和有针对性地指导提供了较科学的依据;对于主观性测试题,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寻找答案背后蕴藏的思维结构的不同水平,根据思维结构的不同划分出不同层次的答案,从而使主观性试题的评分有了标准,减轻评分者的主观效应,能更多地评价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保证让学生自由发挥和表达。
新课程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命题结构(以《少年毛泽东》为例)
题目
形式
层次
评分标准
1.用两三句话概括第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封闭型回答
形成解释
水平Ⅱ
共3分。
【满分】用自己的语言有序连接文本中的主要信息,表述全面且简洁。
【1-2分】能连接文本中的主要信息,表述欠全面或欠流畅或欠简洁。
【零分】表述不清,不足以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
2.文章的主人公是:
A.少年毛泽东和私塾先生
B.少年毛泽东和他的父亲毛顺生
C.少年毛泽东和他的家人,以及私塾先生
D.少年毛泽东
单项
选择
获取信息
水平Ⅱ
【满分】D。
【零分】其它答案。
3.什么原因促使毛泽东决定离开出生地韶山?
填写你认为合理的选项。
A.不能忍受封建礼教束缚
B.希望学习新知,见识广阔的世界
C.为了和父亲赌气而一走了之
D.去寻找救国的出路
E.不愿意从事挑粪的劳动
多项
选择
形成解释
水平Ⅲ
【满分】答案A.B.D.
【零分】其它答案。
4.读了这篇文章,相信你对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少年时期有了一些了解,少年毛泽东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围绕一个关键词,作简要评论。
(不少于80字)
开放型回答
作出评价
水平Ⅱ
共5分。
【满分】观点中有一个关键词且观点合理,能运用本信息解释观点,也能结合自己的课外了解,表达有序、通顺。
【3-4分】有一个关键词,观点基本合理,能运用文本信息解释观点,表达比较有序、通顺。
【1-2分】没有关键词,或观点不鲜明;运用文本信息和引用材料解释不太合理,或表达欠有序和通顺。
【零分】无关键词,解释不清楚或不合理,材料不贴切或不真实。
少年毛泽东的故事
一代伟人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
山冲的上屋场。
韶山冲是个美丽的地方,群山怀抱,绿树翠竹;在一片松竹
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座凹形的房屋,这种房屋当地称作"一担柴"
式民居。
房屋的墙都是用土砖砌的,一多半盖着青瓦,另一小半
盖着稻草。
毛泽东就出生在那青瓦屋里。
这里叫上屋场。
毛泽东
的家门口有两个池塘,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
毛泽东的父亲叫毛顺生。
毛顺生只读过两年书,7岁就当家理
事,但继承的却是一大笔欠债,不得已去当了几年兵,回来以后在
家务农。
他聪明能干,善于经商,还作粮食和猪牛生意,很快就还
清了债,赎回了15亩稻田,日子越过越好。
毛泽东的母亲叫文七妹,娘家离韶山冲只10几里地,与韶山
冲只隔着一座云盘山,在湘乡县的四都唐家坨。
文七妹中等身材,
长得清秀,圆脸庞,宽前额,聪慧又善良,勤劳又俭朴,乐于助人,
每逢灾荒之年,常接济穷人,深得乡亲们的赞誉。
毛泽东出生以后,父母非常高兴,满月的时候做"三朝酒",专
门请一位有学问的老先生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毛泽东",字润之。
毛泽东满月以后,母亲文七妹把他带到了外婆家。
外婆非常疼爱这
个外孙。
就请算命先生给外孙测了八字,说要平安长大成人,必须
拜一个长寿的干娘。
谁长寿呢?
外婆认为后山那块两丈多高的石头
最长寿。
于是,选了个黄道吉日置办了香烛酒醴,把毛泽东抱到那
块大石头前面,让他作了个揖,拜这块大石头为"干娘",还给他起
了一个名字叫"石三",按当地的习惯就叫他"石三伢子"。
外婆舍不
得外孙,毛泽东就留在外婆家,一直到4岁。
毛泽东从小就聪明,人们都夸他长大了一定有出息,是个天才。
那是石三伢子4岁的时候。
过年了,外婆给他穿了一身新衣服,
头上戴着一顶红风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有一个白胡子老头,
喜欢跟孩子们逗着玩。
他故意板着脸,翘起白胡子,吓唬小孩子们,
说:
"不许你们在这儿玩,我要割掉你们的耳朵?
小朋友们一听,都吓得跑掉了,只有石三伢子站在那儿不动。
白胡子老头就问他:
"你为什么不跑呢?
你不怕我割耳朵?
"石三伢
子一点都不害怕他,反而问道:
"老阿公!
你为什么要割我的耳朵呢?
"
白胡子老头觉得这个孩子挺有意思,一本正经地说:
"我要割下
你的耳朵做下酒菜!
"
石三伢子一点也不害怕,也一本正经地说:
"一个人做事要讲道
理。
老阿公,你讲不讲道理?
你如果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给你吃;
你要是没道理,我就扯掉你的胡子。
"
石三伢子边说边笑咪咪地望着白胡子老头,还把红风帽子的扣解
开,把耳朵露在外面。
白胡子老头大吃一惊,心想:
一个4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胆量和
聪明,真是少见。
毛泽东在外婆家住的时候,他的八舅开了一个家馆教孩子们读书。
4岁的石三伢子跟着去当"旁听生"。
几个弟兄背书的时候,因为他
们平时贪玩,一个个都憋得满头大汗,脸涨得通红,谁也背不下来。
这时候,小小的石三伢子站起来,说:
"八舅,让我背吧!
"八舅惊奇
地说:
"你能背吗?
""我能背下来,不信,你听!
"石三伢子从容地"赵
钱孙李,周武郑王…"一气背了下来,一个字不错。
外婆听说这件事以
后,高兴地说:
"石三伢子真是聪明,怕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
"
石三伢子6岁就开始跟着大人干活。
他常和几个小伙伴去放牛。
小
孩子贪玩,玩高兴了,就忘牛,不是让牛吃了人家的禾苗,就是牛吃
不饱。
怎么才能又让牛吃得饱,又玩得好呢?
石三伢子想了一个好办法:
把小伙伴们组织起来,一伙人放牛,一伙人采野果子,割青草。
然后,
把牛拴起来,让它们吃割来的青草,小伙伴们就可以做游戏,讲故事。
一次"胜利的罢工"
石三伢子在10岁的时候,为了反抗父亲和老师,曾经离家逃学。
32年以后,1936年的秋天,毛泽东在陕北一个窑洞里接见美国著名记
者埃德加。
斯诺时,曾经有趣地把那次离家逃学称作"胜利罢工"。
这是怎么回事呢?
石三伢子家门口有两口池塘,有一位叫邹春培的老先生在池塘的南
岸开了一个私塾,私塾建的像一个祠堂,青砖灰瓦,四个屋角上都有一
个高高的风火垛子,蛮气派。
私塾办在了厢房的楼上,只有七、八张桌
子。
这一年是1900年,石三伢子满17岁。
毛顺生把儿子从唐家坨接回
家,准备送石三伢子去私塾念书。
石三伢子到了私塾见过邹先生,就对着孔夫子的牌位磕了3个头,就
算拜了师。
邹春培老先生对孩子有名的严厉,经常打手板、打屁股、揪耳朵、
罚站、罚跪。
那时候的老师都信奉"不打不骂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好人"。
可是,石三伢子因为聪明好学,从来没有挨过板子。
邹老先生挺喜欢石三伢子,可是,不喜欢他的倔劲。
你看别的孩子,
总是大声的朗读,声音一个比一个高。
可是,石三伢子念书,总是不出声,
邹老先生以为他不好好学。
可是,让他背书的时候,他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一天上课的时候,邹先生让石三伢子背书,按规矩,背书要站起来。
可石三伢子说什么也不站起来,就要坐着背。
他说:
"先生坐着,我也坐着!
"邹老先生拿他没办法。
1904年夏天,石三伢子10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这一天,邹老先生要去吃生日酒,让学生们自己念书。
七八个学生坐在屋里,念着念着不耐烦了。
正是三伏天,热得不行,
坐在木楼上就像在蒸笼里。
有人提议到树林里捉斑鸠,还有人提议到稻田
里捉泥鳅,而石三伢子提议到池塘里去洗澡,又凉快,又可以学游泳。
大
家听了都赞成。
几个孩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小学生 阅读 素养 评价 内容 框架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