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答疑简录.docx
- 文档编号:3204224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9.67KB
小学语文学科答疑简录.docx
《小学语文学科答疑简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学科答疑简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学科答疑简录
小学语文学科答疑简录
问题一、怎样提高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
学科导师唐富春
1.课前导入激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导入新课,一般常用的方法有:
审题导入、插图导入、活动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实物导入、课外资料导入等等,有条件的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导入、音乐导入等。
2.课中设疑激趣
一种是教师精心设问,把“疑”设到点子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的疑问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好。
只要“疑”设到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上,他们便会随之迸发出不可遏制的学习兴趣。
另一种是鼓励学生质疑,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善问,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及动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3.用语言文字激趣
首先提一下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些老师认为没有多媒体设备,就不能激发语文兴趣。
其实计算机、多媒体进入课堂,对于语文教学应该是辅助作用,要用得好,用得适当才行。
语文课学习的是语言文字,用语文的方法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用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来吸引学生。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生动、具体的东西要比抽象的知识更感兴趣。
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是课文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形象。
因此,充分发挥课文的语言丰富、形象生动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极有利的条件。
例如,大部分学生认为读课文没什么,有的教师配上动作让学生作朗读表演,或者让读得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并录音,录了音就拿到班上放。
学生听了自己的录音很高兴,其他同学也会受到激励,一个比一个读得更好,很快,朗读的兴趣就起来了。
有不少古诗语言琅琅上口,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有的老师鼓励孩子背诵,孩子们在家背,在学校背,上楼也要背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把学诗、背诗当作精神上的享受。
这对于语文学习是多么大的动力啊!
我们常说“语文不是无情物”,教师如果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能够以情激情,用情感熏陶感染学生,也能有力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经常强调的品味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与作用,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等等,也都是能够吸引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
4.通过游戏激趣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比较差,而游戏又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组织学生参与游戏。
学生在这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忘我投入状态中,自然地学习大量的知识。
比如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表演童话故事情节,进行成语接龙,谜语猜字等等,学生在玩中学习,手动、口动,脑子也动,兴趣很高,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5.利用活动激趣
这里说的活动,一定是与语文学习有关系的活动。
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讲,脑子思考,真正地动起来,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也才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增强学习的兴趣。
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开讲故事会;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各抒已见、共同探讨;高年级可以就某些问题进行辩论,开辩论会,演讲会;还可以课内外结合开展活动,如到公共场所寻找错别字等等。
总之学生通过“讲一讲”、“说一说”、“试一试”、“做一做”等活动,不但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学习乐趣。
6.运用语言激趣
通过运用,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可以利用课堂上的运用,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语文。
通过运用,让学生体会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重要性。
可多渠道多形式学习语文,如过春节时收集春联,自己写一写春联,开展作文比赛,好的文章出班级的作文选、班级小报等等。
教师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并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
7.创设情景激趣
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的思维能够活跃起来,思考力得以发展,想象力得以驰骋。
因此,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景,调动学生情感参与认知活动,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又一个方法。
除此以外,老师们在教学中还有很多激发兴趣的方法,比如利用“预习”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利用“读写结合”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等等。
再有就是用教师个人的魅力影响学生。
作为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知识广博一些,上课时能旁征博引,就能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如果教师具有较深的文学功底,语言又幽默、风趣,能举一反三,谈古论今,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亲其师,信其道”了。
以上种种方法,老师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
问题二、怎样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科导师唐富春
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事,教师首先要重视这个事,要真的把它当做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的事情去做。
不要只流于一般的号召,浮于表面,那样学生也不会重视的。
除了重视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方法去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1、针对特点,确定内容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有不同的思想认识水平,教师应根据这些,进行不同的安排、指导。
如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有情节、有故事的读物容易产生兴趣,可以读一些简单的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等。
中年级学生认识的字逐渐多了,可以读一些神话、寓言、历史故事等等。
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可以读整本的书,可以读些小说、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
对于课外阅读,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从读书开始就要有整体的安排。
2、读有目标,体现引导
特别是在开始课外阅读之时,或者说学生还没有形成好的阅读习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
学生读书明确目的,每次阅读也就能有更多收获。
这个目标可以是长期的目标,如一年要读几本书,一个学期读多少;也可以是短期目标,每个星期读多少,数量、内容、或者时间都可以有明确的规定。
有的老师向学生布置固定的阅读任务,如每天读一篇好文章,每星期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学期看3—5本图书等,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3.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与课文教学、写作教学以及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学习《草船借箭》可以翻阅《三国演义》或其他相关读物;学习《猴王出世》可以指导阅读《西游记》,学习《鸟的天堂》可以指导对巴金作品的阅读;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读《安徒生童话》……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使课内学习指导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促进课内学习,使课内外融为一体,整体提高。
4.创设环境,熏陶感染
营造浓浓的阅读氛围。
首先,在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读书成长的挂图、诗词、名言等,让书香的气息时刻熏陶感染着孩子。
其次,可以发动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或全班同学想办法,共同集资购买一些书籍,共同保管,轮流阅读。
有条件的定期向学校图书馆借阅一些的图书,建议家长买书给孩子当生日礼物……把班级的四个角落都设置成图书角,摆满课外书、报刊等等,让学生在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拿到自己喜欢的书来阅读。
特别使人感动的是,有的老师想方设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课外读物,甚至自己为学生买书,或者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给学生读,老师们为了农村孩子的成长,真是费尽心血。
有了图书一定要安排学生阅读。
如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与同学一起阅读讨论,或者交流心得体会。
在班级创造出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相信这氛围能感染和带动每一位学生。
5.进行指导,注重效果
学生在阅读时常常存在着盲目性或随意性,所以老师要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一些常用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浏览等。
阅读的书籍不同,阅读的方法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
因此,应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读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丰富积累。
因此做读书笔记和卡片,是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培养学生不动笔不看书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在重点处和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并准备笔记本,摘录自己获取的知识或好词佳句,在读到特别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或别有新意的语句时,建议学生大声诵读出来,也可以细细品味。
还可以指导学生做卡片,把一些资料以及积累的词语句子,分门别类地放在一起,便于今后运用。
高年级学生还可以写内容提要和心得体会
6、多种形式,展示成果
学生爱读书后,要使爱好成为一种好习惯,教师还要继续做工作。
可以广泛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读书中;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使课外阅读更上一层楼。
可以每天几分钟或者每周为学生安排一节“读书笔记交流课”;也可以举行诵读会、演讲会、讲故事比赛,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把获奖文章分期分批地在墙报、校报上刊登,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在品尝成功喜悦的同时不断发展进步,增加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自觉性,从而形成课外阅读的良性循环,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7、实施评价,提高效率
为了督促学生自觉阅读课外书籍,要实施阅读评价。
恰当的评价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评价可以有各种形式,可以是各种活动,也可以是知识问答等等,总之,目的不在于评价本身,目的还是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
学生经历了读好书、爱读书、多读书的过程后,教师要提高要求,提高学生阅读速度。
提高阅读速度,可以帮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读更多的书。
学生爱读书之后,教师还要继续引导,提出要求,如平时学习任务重,时间不充足,在课外阅读的时间上就得好好安排,绝不能因为课外阅读兴趣浓厚而忘乎所以,要善于利用零星时间读书,做到课内课外两不误。
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教师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长远利益,并加以得当指导,学生便能自在、积极地在广阔的知识世界里遨游。
问题三、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张增甫
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可从很多方面研究。
如:
1教师要深入地解读文本,正确地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
2要制定明确、具体、适度的课时教学目标。
3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创造性。
4要了解学生,要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5要重视课堂上的生成,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6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式的教学模式。
(2010年7月,在全国小语会举办的大连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崔峦老师提出,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
今天重点围绕“精心设计,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和大家交流。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否应该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把握教材特点,抓住教材重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一事写一人,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详写董存瑞的动作、神态、语言。
课文重点是董存瑞舍身炸堡部分。
至于“冲向暗堡”这部分,完全可以以读代讲,略处理。
《草地夜行》:
也是一事写一人,也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也是详细写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但与《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相比,有两个明显的不同:
一是写了“我”(小红军)的心理活动,二是环境描写。
在抓重点内容(老红军身陷泥潭光荣牺牲)的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写描写小红军心理活动的作用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例《狼牙山五壮士》:
要着重抓三点:
一是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语句。
△段落:
“选择绝路”“英勇歼敌”“壮烈跳崖”
△语句:
描写五壮士动作、语言、神态的重点语句。
二是抓住“英勇跳崖”部分,理解五壮士宁死不屈的精神。
△为什么跳崖?
△跳崖前可能想到什么?
三是突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学习在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对重点段的朗读。
要让学生边读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学科 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