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墙施工技术方案.docx
- 文档编号:3186732
- 上传时间:2022-11-1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98.84KB
挡墙施工技术方案.docx
《挡墙施工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挡墙施工技术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挡墙施工技术方案
海南G360临城至新盈公路改建工程
挡墙施工技术方案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海南省国道G360临城至新盈公路改建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七年三月
海南G360临城至新盈公路改建工程
挡墙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
岗位:
复核:
岗位:
审核:
岗位: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海南省国道G360临城至新盈公路改建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七年三月
目录
1.工程概况1
2.编制依据1
3.施工组织1
4.施工工艺流程1
5.施工方案2
5.1施工场地准备2
5.2开挖2
5.2.1基槽开挖2
5.3基础施工2
5.4墙身浇筑2
5.5墙背回填及泄水孔,沉降缝设置4
5.6混凝土养护:
5
5.7混凝土拆模5
5.8混凝土缺陷处理6
6.安全措施6
7.质量控制措施6
8.工程质量7
9.质量检验7
9.1基本要求7
9.2外观鉴定7
10.环保措施8
11.安全文明施工措施8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海南省国道G360临城至新盈段改建工程,项目起点位于临高县临城镇,顺接现状跃进路,起点桩号K27+470,沿原路途经波莲镇等,终点顺接新盈镇文明路,终点桩号K43+733,路线全长16.263公里。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海南省临高县,沿线地形起伏不大,地形总体由内陆向海区缓倾。
地表基本上为水田、旱地和林地、地貌单元以玄武岩台地为主,局部为河流冲洪积平原。
本工程设计原则中考虑道经济实用、美女大方,节约占地的。
所以本项目路基防护工程中大量采用挡墙支挡结构,结构形式分为三种,均采用C25素混凝土,设计总方量为20737方,是国道G360临城至新盈段改建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项分项工程。
2.编制依据
1.1通过现场实地调查研究所得到的自然条件、施工条件、社情环境等资料及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
1.2我公司相似工程施工中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及相关项目管理办法。
3.施工组织
3.1图纸审核及原地貌复测,发现图纸有误或现场与设计不符的及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复查。
3.2确定C25混凝土配合比。
3.3修建临时施工便道、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及备料。
4.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地基承载力检测→立模加固→安装泄水孔→做滤水层→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养护。
5.施工方案
5.1施工场地准备
5.1.1测量放线,定出开挖边界线。
5.1.2清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
5.2开挖
5.2.1基槽开挖
采用挖掘机进行基槽开挖,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分段开挖,每段10或20米。
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20cm时,重新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开挖正确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进行基底清理,严格采用人工清理,确保基底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5.3基础施工
5.3.1基础施工前,试验室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小于120kpa方可继续施工基础,若试验承载力达不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则对基底进行换土处理或其他地基加固措施,使承载力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
5.3.2浇筑基础混凝土采用沿槽浇筑,浇筑过程中,选用C25混凝土,严格控制配合比。
5.3.3采用插入式50型振动棒进行振捣,混凝土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快插慢抽。
无漏振,无蜂窝麻面等。
5.3.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防止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混凝土收缩开裂。
在基础上墙身部分将混凝土拉毛,使基础与墙身连接紧密。
5.3.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28天后检测。
5.4墙身浇筑
5.4.1基础浇筑完成后,根据设计图及现场高程放出挡墙墙身浇筑边线。
5.4.2模板安装
(1)模板采用1.2x1.5m钢模板,使用前需检查钢模板有无变形,提前作好校正和清理工作。
(2)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
(3)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
(4)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膜剂,但不得影响模板结构性能。
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
(6)模板之间粘贴双面不干胶带,以减小模板缝防止漏浆,以保证混凝土面的观感质量。
(7)模板采用M14×500螺栓与预埋钢筋拉结配D48×3.5钢架管横、竖龙骨加固,并配以大号蝶形卡紧固,对拉螺杆按1000×500的间距布置,设置时将泄水孔位置与螺杆紧贴布置,紧贴模板的竖向龙骨间距不得大于500㎜。
5.4.
3浇筑混凝土
(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a)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
b)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防温防裂措施。
c)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模版、预埋件的紧固程度。
(2)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混凝土采用沿槽浇筑,浇筑过程中,选用C25混凝土,严格控制配合比。
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若分几次浇筑,施工缝处插入石笋,以连接两次浇筑的混凝土。
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
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
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c)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d)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g)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e)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3)混凝土振捣
a)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
采用插入式50型振动棒进行振捣,混凝土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快插慢拔。
无漏振,无蜂窝麻面等。
b)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
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
c)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未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2)当振捣完毕需要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
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
3)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
4)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5)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d)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
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渡操作影响表面层混凝土的质量。
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
5.5墙背回填及泄水孔,沉降缝设置
5.5.1最低一排泄水孔以下用透水性材料进行回填,每层填筑厚度15cm,回填30cm,用人工分层夯实。
5.5.2墙后填料的内摩擦角应不小于350,基底摩擦系数不小于0.4,当墙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进行挡墙墙背回填,以确保混凝土墙体的质量。
5.5.3墙背回填石渣,石渣中石粉含量不应超过10%,压实度应≥92%。
反滤包采用土工布碎石反滤包,回填时应按30cm一层分层填筑夯实。
5.5.4泄水孔按3m间距成梅花形布设。
泄水孔采用Φ60mmPVC管,设5%的坡度,最下面一排泄水孔离地面不小于0.3m,应严格控制泄水孔位置,保证其位置准确,横平竖直。
同时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泄水孔5﹪的流水坡度,并保证泄水孔向外排水顺畅。
5.5.5挡墙沿墙身方向结合墙高每隔10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cm,挡土墙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填塞深度20cm。
5.5.6本工程中,部分路段挡土墙需要预埋波形梁护栏基础,具体位置及做法详见“交通工程”相关图纸。
5.6混凝土养护:
5.6.1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洒水养护,并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
5.6.2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采取土工布覆盖。
通过喷淋洒水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
5.6.3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5.6.4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做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5.7混凝土拆模
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5.7.1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季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失,方可拆除。
5.7.2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上一条的规定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
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
5.7.3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调运模板。
5.7.4拆除临时埋设与混凝土中他预埋部件时,不得损伤混凝土。
5.7.5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5.7.6拆除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5.8混凝土缺陷处理
5.8.1混凝土拆模后,如表面由粗糙、不平整、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却棱角等缺陷或不良外观时,应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不得自行处理。
5.8.2当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后,修补或填充的混凝土应与本体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在填充、养护、和干燥后,所有填充物应坚固、物收缩缝或产生膨形区,表面平整且与相邻表面平齐,达到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应等级及标准的要求。
修补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不低于本体混凝土。
5.8.3除监理工程师批准外,用模板成型的混凝土表面不允许粉刷。
5.8.4模板的拆除顺序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
设计物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进行。
5.8.5拆模时严禁抛扔模板。
5.8.6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对其进行维修整理,并分类妥善保存。
6.安全措施
6.1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工地”实施办法建设标准化工地,进行文明施工。
6.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由专职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监督。
6.3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堆放必须整齐,实行文明施工,对脏、乱、差的工地要严肃处理。
6.4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工地安全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坚决制止。
6.5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6.6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必须持证上岗。
7.质量控制措施
7.1组织学习各种有针对性的规则、规范,严格掌握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7.2抓开挖质量关,勤测量复核。
控制超挖,杜绝欠挖。
7.3抓好原材料及工程试验关,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使用。
7.4抓好立模支护关,控制好中线、水平、结构尺寸。
7.5抓好混凝土的浇灌、捣固关、混凝土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捣固密实,以内实为根本,外表平整美观,线条接缝整齐。
8.工程质量
8.1地基承载试验结果与设计一致,坑底表面无松软岩土。
8.2墙趾处岩土层尽量少受施工扰动,斜面地基平整无补贴。
8.3基础周边大致平顺整齐或基坑壁贴紧。
8.4回填分层夯实
8.5沉降缝、伸缩缝位置、缝的填塞符合设计规定。
8.6泄水孔位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挡墙 施工 技术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