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总论部分课后作业5.docx
- 文档编号:3183003
- 上传时间:2022-11-1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55KB
皮肤性病学总论部分课后作业5.docx
《皮肤性病学总论部分课后作业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性病学总论部分课后作业5.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皮肤性病学总论部分课后作业5
第一次作业:
总论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约占人体体重的:
()
A16%B17%C18%D15%E14%
2.表皮通过时间为:
()
A14天B18天C28天D30天E32天
3.细胞核和细胞器在哪一层皮肤内消失:
()
A基底层B棘层C透明层D颗粒层E角质层
4.糜烂与溃疡的主要区别是:
()
A形状不同B边缘不同C深度不同D愈后结果不同EC+D
5.急性皮炎糜烂,渗出较多,选用:
A软膏B硬膏C涂膜剂D气雾剂E溶液
6.樟脑酊是一种:
()
A保护剂B止痒剂C腐蚀剂D抗真菌剂E杀虫剂
7.下列有关朗格汉斯细胞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有处理抗原能力B具有抗原呈递能力C是树枝状细胞D有Birberk颗粒
E分布于基底层
8.对顶泌汗腺分泌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性激素B温度C交感神经D年龄E种族
9.下列何处皮肤最厚:
()
A眼睑B掌跖C面颊D手背E腹部
10.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称为:
()
A瘢痕B结痂C苔藓样变D抓痕E斑块
11.糊剂不用于:
()
A面部B颈部C腹部D头皮E胸部
12.成人皮肤总面积约为多少平方米:
()
A1.0B1.2C1.5D1.8E2.0
13.鳞屑中的主要成分是:
()
A角质层细胞B透明层细胞C基底层细胞D棘层细胞E颗粒层细胞
14.真皮中何种物质含量最多:
()
A细胞B基质C网状纤维D弹力纤维E胶原纤维
15.有关风团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B暂时性、隆起性皮损C皮损可为红色或苍白色
D大小较一致E形态不规则
16.急性皮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
()
A溶液B乳剂C粉剂D洗剂E粉剂或洗剂
17.10%的硫磺软膏是一种:
()
A保护剂B止痒剂C腐蚀剂D抗真菌剂E杀虫剂
18.皮肤退行病变的是:
()
A瘢痕B结节C囊肿D萎缩E结痂
19.可形成水疱的原因有:
()
A棘层细胞松解B病毒感染,细胞水肿C细胞间水肿D真皮高度水肿E以上均是
20.红斑与瘀斑区别的要点是:
()
A颜色不同B压之是否褪色C大小D形状E是否遗留痕迹
21.黑素细胞约占基底层细胞的:
()
A10%B12%C20%D30%E50%
22.以下原发疹中不高起于皮面的是:
()
A斑块B丘疹C风团D瘀点E脓疱
二填空题(每空0.5分):
1.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2.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3.根据发生机制和特征的不同,斑疹可分为红斑、出血斑、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
4.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麦克尔细胞等构成。
5.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是桥粒,基底层细胞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连接结构是半桥粒,使表皮与真皮紧密连接的是基底膜带。
6.根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将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为5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
,透明层和角质层。
7.皮肤疾患局部症状主要有瘙痒、疼痛、烧灼和麻木。
8.继发性皮损有:
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
瘢痕、抓痕、萎缩、痂和苔藓样变等。
9.乳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油包水,称为脂;另一种是水包油,称为霜剂。
三判断题(每题1分):
1.风团可自行消退,消退后多不留痕迹。
(对)
2.脓疱既可以是一种原发性皮损,也可以是一种继发性皮损。
(对)
3.洗剂可用于头皮部位。
(对)
4.外用药治疗安全,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错)
5.色素沉着斑既可以是一种原发性皮损,也可以是一种继发性皮损。
(错)
6.黑素细胞的数量与肤色、人种、性别等有关。
(错)有关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
1.原发性皮损(primarylesion):
由皮肤性病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表皮更替时间:
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3.表皮黑素单位:
一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1个表皮黑素单位。
4.皮脂溢出部位:
皮脂腺分布广泛,存在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头面及胸背上部等处皮脂腺较多,称皮脂溢出部位。
5.洗剂:
也称振荡剂,不溶性粉未混合于水中,粉与水比例3:
7。
有止痒,散热,干燥及保护作用。
常用的有炉甘石洗剂。
五简答题:
1.简述皮肤科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答:
①视病选药:
即依据诊断选择不同的药物,如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过敏性疾患---抗组胺药。
②择期定型:
不同剂型的适用范围
急性炎症
无渗液
粉剂,洗剂
渗液多
溶液
亚急性炎症
糜烂,少量渗液
糊膏,油剂
丘疹
乳剂,洗剂,软膏,湖膏
慢性炎症
浸润肥厚
软膏,乳剂
苔藓化
软膏,酊剂,乳剂
③掌握浓度:
一些外用药常因浓度不同,治疗作用出现很大差别,如水杨酸:
1~2%止痒剂,2~5%角质促成剂,5~10%角质松解剂,20%以上腐蚀剂。
④正确施用:
为避免外用药的不良反应,一般先用作用较温和,浓度较低的药物,这对过敏体质,小儿,女性面部等尤为重要,另外应对患者详细交待用法,注意事项,如疥疮治疗。
第二次作业:
病毒性皮肤病
一,填空题
1.原发型单纯疱疹的临床类型疱疹性龈口炎,新生儿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接种性疱疹,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亲神经性和亲皮肤性的特性。
3.根据临床表现特点不同,可将病毒性皮肤病分为新生物型,疱疹型,红斑发疹型三型。
二,名词解释
1.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
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伴有神经痛,统称ZAP。
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皮损消退后(通常4周后)神经痛持续存在者,称PHN。
3.Ramsay-Hunt综合征:
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三,简答题
1.试述复发型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特点。
答:
①复发型单纯疱疹:
指部分患者原发感染消退后,在诱发因素刺激下,于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多见于成人。
②好发部位:
皮肤黏膜交界处(口周,鼻周,外阴等)。
③皮损:
红斑,群集性小水疱,有灼痒感。
④病程:
有自限性,1~2周。
2.试述带状疱疹的诊断依据及治疗要点。
答:
⑴诊断依据:
①簇集性水疱②单侧分布③带状排列④剧烈神经痛
⑵治疗要点:
本病具有自限性,治疗以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为主。
1、系统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每次80mg,每天5次口服
(2)镇静止痛
(3)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30~40mg/d,疗程7~10天
2、外用药物治疗:
(1)外用药以干燥、消炎为主,防止继发感染
(2)眼部处理:
合并眼部损害需请眼科医生协同处理
3、物理治疗:
如紫外线、频谱治疗仪、红外线等局部照射。
第三次作业:
皮炎、湿疹
一、选择题(单选题)
1.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包括哪项:
()
A接触史B接触部位发病C皮疹呈单一性D病程有自限性E以上都是
2.湿疹的诊断不包括那项:
()
A皮损呈多形性B皮损对称分布C易反复发作D剧烈瘙痒E斑贴试验阳性
3.接触性皮炎最好发于:
()
A遮盖部位B暴露部位C掌跖D接触部位E臀部
4.钱币性湿疹好发部位:
A躯干B头面部C四肢D外生殖器E手掌
5.接触性致敏反应的两个阶段为:
A诱导期与激发期B初期与终末期C急性期与慢性期
D首发期与复发期E致敏期与变态反应期
6.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两大类物质:
A食物与衣物B原发性刺激与接触性致敏物C变态反应物与变质性物质
D药物与化学物质E以上都不是
7.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最主要的是:
()
AⅠ型变态反应BⅡ型变态反应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E非变态反应
8.慢性湿疹皮损主要表现为:
A糜烂B水疱C渗液
D苔藓样变E丘疱疹
二、填空题
1.接触性致敏反应的两个阶段为诱导期和激发期。
2.接触性皮炎为典型Ⅳ型的变态反应。
3.诊断接触性皮炎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斑贴试验。
4.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为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并积极对症处理。
5.接触性皮炎是指接触某种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一种急性
或慢性炎症反应性皮肤病。
6.局限性湿疹包括手部湿疹、乳房皮疹、外阴,阴囊湿疹、肛门湿疹,钱币状湿疹。
7.湿疹根据病程和临床特点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及慢性湿疹三种。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的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疹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8.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两大类物质是原发性刺激物与接触性致敏物。
9.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指接触物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该物质均可发病。
10.接触性致敏反应所致的接触性皮炎中形成的抗原复合物组成包括皮肤表皮细胞膜的载体蛋白及表皮内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免疫反应性HLA-DR抗原。
11.接触性致敏反应的两个阶段为诱导期和激发期。
12.急性接触性皮炎患处局部有瘙痒或灼痛感,搔抓后可将致病物带到远隔皮损部位,产生类似的病变。
13.由于接触物质的刺激性较弱或浓度较低,皮损开始呈现亚急性,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
14.尿布皮炎是由于尿布更换不勤引起、多见于婴儿的会阴部。
15.湿疹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
16.引起湿疹的外部因素包括食物方面,吸入物方面,生活环境方面,动物毛皮方面,各种化学物质方面。
17.急性湿疹多见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者可侵犯全身。
二、是非题
1.急性湿疹出现大量糜烂、渗出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
(错)
2.接触性皮炎的皮疹呈多形性,境界清楚。
(错)
3.湿疹的皮损呈多形性,对称分布,境界不清。
(对)
4.亚急性湿疹,皮损红肿渗液减少,以丘疹、鳞屑为主。
(对)
5.慢性皮炎、湿疹外用治疗首选溶液湿敷。
(错)
三、名词解释
1.湿疹: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2.contactdermatitis:
接触性皮炎:
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物质后,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3.尿布皮炎:
尿布更换不勤,产氨细菌分解尿液后产生氨刺激皮肤导致。
表现潮红,斑丘疹和丘疹。
四、简答题
1.试述急性湿疹的临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皮肤性病学总论部分 课后作业5 皮肤性病 总论 部分 课后 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