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单元综合检测 苏教版必修2.docx
- 文档编号:317907
- 上传时间:2022-10-0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43.56KB
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单元综合检测 苏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单元综合检测 苏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单元综合检测 苏教版必修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单元综合检测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单元综合检测苏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备环节;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
D
2.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作用,主要有利于下列何种情况的生物进化?
( )
A.幼小生物B.生物个体
C.生物细胞D.生物种群
解析:
自然选择以微小的不定向变异为原始材料,通过生存斗争来保存和积累有利的变异。
经过许多代,才能形成新的生物类型。
而生物个体在自然选择中可能大量地被淘汰。
只有产生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才能生存下来并演变进化成新的物种,所以说,自然选择的作用主要是有利于生物种群的进化发展。
答案:
D
3.自由交配和自交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依次是( )。
A.改变、改变B.不变、不变
C.改变、不变D.不变、改变
解析:
自由交配即随机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对已达遗传平衡的种群而言,也不改变其基因型频率。
自交不改变基因频率,但会使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提高。
答案:
B
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C.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D.对物种间差异的研究关键是看能否交配并产生后代
解析: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生物的进化,但生物进化和新物种形成不是一回事。
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
对物种间差异的研究关键是看能否交配并产生可育性的后代。
答案:
A
5
.人类与某些病毒的斗争是长期的,人类与这些病毒长期共存的原因是( )。
①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强,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强 ②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弱,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弱 ③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强,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弱 ④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弱,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人类能与这些病毒长期共存是二者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
C
6.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
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本质是( )。
A.药物诱发了病菌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病菌对不同的药物进行定向的选择
C.药物能诱导病菌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药物对病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使病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解析:
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抗生素对抗药性个体的产生仅仅起到选择作用,不是诱导作用,因为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与药物的使用无关。
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使病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答案:
D
7.化石研究表明,早期的爬行动物逐步进化为现代的( )。
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B.鱼类、鸟类、哺乳类
C.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D.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解析:
早期的爬行动物经过自然选择,逐步进化为现代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
答案:
D
8.华南虎和东北虎属于两个亚种,这两个亚种的形成是( )。
A.生殖隔离的结果
B.地理隔离的结果
C.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的
结果
D.突变的结果
解析:
华南虎和东北虎是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成为两个不同的虎亚种。
答案:
B
9.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
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还可能发生变异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解析:
重组后的酵母菌可发生各种变异,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A、B两项正确;重组酵母菌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C项正确;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不会因染色体结构变异而改变,D项错误。
答案:
D
10.养貂人让他饲养的貂随机交配,发现有平均9%的貂皮肤粗糙,这样的貂售价会降低。
他期望有更多的平滑皮毛的貂,于是决定不让粗糙皮肤的貂交配。
导致粗糙皮毛的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下一代貂中粗糙皮毛个体理论上的百分比是( )。
A.9.3%B.5.3%C.2.5%D.1.2%
解析:
据题意,粗糙基因的频率为=3/10,所以在F1中显性纯合子比例为49/91,杂合子比例为42/91,因而显性基因频率为70/91,隐性基因频率为21/91,下一代中粗糙个体为21/91×21/91≈5.3%。
答案:
B
11.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每个湖泊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
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
这一地区可能发生过洪水。
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下图所示的假设。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假说甲认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
B.假说乙认为湖Ⅰ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Ⅱ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混杂在一起
C.假说甲说明湖Ⅰ和湖Ⅱ由于地理隔离的
作用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
D.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
解析:
假说甲表明在两个不同湖中的灰色鱼,均进化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假说乙中湖Ⅰ中的原有鱼种为红褐色鱼,而湖Ⅱ中的原有鱼种为金黄色鱼,由于洪水使两种鱼混合在一起;假说甲说明湖Ⅰ中红褐色鱼与金黄色鱼的形成过程中并不存在地理隔离,湖Ⅱ中也是如此;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代不育的现象叫生殖隔离。
答案:
C
12.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
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经长期的自然选择( )。
A.对基因型的比例影响很小
B.对显隐性基因的比例影响很小
C.会使隐性基因灭绝
D.会提高杂合子的比例
解析:
隐性基因型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会逐代降低隐性基因的频率直至为0。
答案:
C
13.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
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
那么,在这一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A.0.64和0.36B.0.36和0.64
C.0.50和0.50D.0.82和0.18
解析:
读题知,aa个体为3600人,AA个体为12000人,Aa个体为26400-12000=14400人。
A的基因频率为(12000×2+14400×1)÷(30000×2)=0.64,a的基因频率为(3600×2+14400×1)÷(30000×2)=0.36。
答案:
A
14.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则自交前A的基因频率、自交后A的基因频率、自交后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A.55%、45%、32.5%B.55%、55%、42.5%
C.45%、45%、42.5%D.45%、55%、32.5%
解析:
由题意可知,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而Aa个体占50%,据此可以计算A的基因频率=30%+50%×1/2=55%,自交后AA占的比例=30%+50%×1/4=42.5%,Aa占的比例=50%×1/2=25%,A的基因频率=42.5%+25%×1/2=55%,故选B。
答案:
B
15.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和aa的频率均为(1/2)[1-(1/2)n]。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
①发生了隔离 ②发生了基因突变 ③发生了自然选择 ④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⑤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
解析:
由题意可知Aa的基因型频率越来越低,所以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
A、a基因频率始终保持各占1/2,故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意味着没发生生物的进化,故④⑤是正确的。
从题干信息看,并没有新的基因产生,得不出“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结论。
没有出现哪种类型的个体被淘汰,得不出“发生了自然选择”的结论。
答案:
D
16.在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
那么这个种群中的“Xh”的频率是( )。
A.2.9%B.0.7%
C.3.96%D.3.2%
解析:
假设有100个学生,则0.7个血友病患者中有0.7×个男患者(XhY),有0.7×个女患者(XhXh),5%的携带者相当于5个XHXh。
100个个体等位基因的总数为50+50×2=150个,Xh的基因频率为:
(×2+5)÷150×100%=3.96%。
答案:
C
17.五界系统在各界生物相互关系方面,反映出真核多细胞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是( )。
A.植物界、动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B.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和真菌界
C.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
D.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解析:
五界系统将生物分成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其中的原生生物界包括一切真核的单细胞生物和没有典型细胞分化的多细胞生物,这些生物处于进化的低级阶段,它们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
在各界生物相互关系方面,反映真核多细胞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是指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在这一点上要注意与五界系统在生物发展史方面显示的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区别开来。
答案:
C
18.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错误的说法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B.动物的出现不影响植物的进化
C.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自然环境相互选择的结果,动物的出现会影响植物的进化。
答案:
B
19.下列不属于生殖隔离实例的是( )。
A.雄萤火虫给雌虫发出各自特有的闪光求偶信号,雌虫对异种雄虫发出的信号无反应
B.牛蛙的卵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合子,发育一段时间后死亡
C.玉米的花柱很长,拟蜀属植物的花粉在玉米柱头上能萌发,但不能到达子房
D.特纳氏综合征患者缺少了一条X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解析:
生殖隔离是指不能杂交(如选项A、C)或杂交后代不育,甚至杂交得不到后代(如选项B),而选项D是由于缺少了一条X染色体,不能产生配子所致,而不是有配子不能受精,所以选项D不属于生殖隔离。
答案:
D
20.通过化石的研究表明,恐龙等生物曾在地球上生存过一段时期,但后来灭绝了,能够解释这些物种仅短暂生存的最充分理由是( )。
A.这些物种不会发生变异
B.恐龙与环境斗争的结果使恐龙发生了变化
C.这些物种缺乏具有适应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
D.环境变化导致这些物种的灭绝
解析:
任何生物都有不定向的变异,并且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生存斗争,由于恐龙没有产生适应
环境的变异,而被自然环境所淘汰。
答案:
C
21.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
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
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
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
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
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
解析:
从题干中信息“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可推知A项;“同时也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单元综合检测 苏教版必修2 学年 高中生物 第五 生物 进化 单元 综合 检测 苏教版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