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初探_精品文档.pdf
- 文档编号:3177363
- 上传时间:2022-11-19
- 格式:PDF
- 页数:2
- 大小:98.91KB
湘南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初探_精品文档.pdf
《湘南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初探_精品文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南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初探_精品文档.pdf(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66ARTPANORAMA200712艺术理论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传统文化遗产极为丰富。
作为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中最普遍、最多的,与广大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民居,同样是丰富多彩的。
民居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各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人文条件、审美观念等的不同,加上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和细部造型特征也就各具特色,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
湘南地处湖南南部山区,气候湿热、多雨,日照时间较长,属南方汉民族聚居地区,受南方汉族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审美观念、人文地理、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湘南民居的建筑艺术形式具备了南方民居建筑的普遍特点。
其主要建筑结构是以木构架为结构主体,即抬梁式木构架砖砌山墙、坡顶瓦面,其平面主要特征为前堂后寝,中轴对称,内部天井规整严谨,总体布局结合地形变化,前低后高,一般坐北朝南,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非常自然协调;其外观主要特征为青墙灰瓦,稳重朴实,风火山墙,轻盈灵动,室内外装修装饰丰富多变,但不烦琐华丽。
湘南民居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最古老的建筑为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的雷宅(郴州桂阳庙下),其他的大部分为清代及民国初年的建筑。
由于是民间住宅,受宋营造法式和清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限制较小,所以湘南民居的建造者们能不断创新,在功能上注重明确性,布局上注重灵活性,材料上注重伸缩性,形成了具有湘南特色的建筑艺术,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显露出中国哲学思想的内涵。
一、湘南民居的总体布局和平面组合的艺术特征湘南民居村落取山环水抱之势,村落选址一般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犹如“太师坐椅”,坐北朝南,北高南低。
在南方湿热多雨日照时间长的自然条件下,坐南朝北有利于采纳南来之阳气,便于通风、采光。
北高南低,则使村落形成一个自然排水系统,使洪涝带来的对村落的危害降到了最低。
湘南民居尽管建筑现象多样,形式多变,规模大小不一,但其同属于南方汉族地区的天井式合院建筑,有着基本的平面布局,即单元建筑、前堂后寝、中轴对称,主次分明,严谨规范,外部有高高的封闭围墙。
整栋建筑沿轴线前有门斗,进入大门后为前堂,然后是天井,再是正堂,沿轴线两边各有厢房,左右厢房与厢房之间有通道,可以进入另一个院落,其他多进院落的建筑都是在此基础上衍生、扩展而形成的。
二、湘南民居的外形及结构的艺术特征湘南民居建筑的外形基本上为四边形,四周为高大结实的墙体,一层一般不开窗户,上层开四边形、六边形或圆形小窗。
建筑物北房是两坡硬山顶,其他三面都是斜向天井的单面坡,四周的墙头却高出屋顶以上以利于防火。
墙头的轮廓线可以自由处理。
山墙一般作阶梯状跌落13级,也有跌落5级的,称为封火山墙或马头墙。
山墙的墙面一般为清水灰砖,墙顶覆盖青瓦,只在接近墙顶处粉刷白灰,色调明朗雅素。
远望湘南民居,青砖灰瓦,高大堂皇,平直和曲线构成了建筑的主调。
防火山墙层层叠叠、高低有致、曲折相向,顶部覆盖青色的瓦线,在白色、灰色的墙体与郁郁青山映衬之下,仿佛可以品味到音乐的节奏和律动,翼状上翅的檐角与门罩,深色的门和窗点缀其间,整齐、均衡而又和谐,表现出一种静穆的生命力与简洁、纯净之美。
湘南民居与我国传统的民居一样是以木构架为结构主体,多数采用穿斗式木构架体系。
沿房屋进深方向是一排柱,柱高直达各檩面,用以支撑各种檩子,柱间用长木横向贯穿,两片梁架之间除了檩子之外又用斗枋和纤子联系起来。
这种传统建筑木构架的结构体系,使建筑物的墙体不用承重,只起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因此平面和空间的划分具有很大的自由性,非常人性化。
木构架上的每一个檩子称为一架,各檩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这样可以使各檩子之上的椽条均匀地承受屋面重量。
湘南民居的坡屋面举折一般不大,各檩之连线基本等坡,所以各檩之间的垂直距离基本相等,这样无论房屋进深多少(三架到九架),都是以一步架的水平距离为模数来增减的,使各部件的尺寸规格简化,给施工、扩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使得湘南民居建筑形式丰富多变,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文主义精神。
湘南民居充分利用穿斗式梁架的优势,平面上灵活自由,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因地制宜的建造,体型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层次,尽管大部分的民居平面沿用的是方形形式,但仍有一部分民居充分利用地形的坡度或者不规则的宅基地来进行自由建造。
这类自由式民居,因地形或宅基地的限制,一般不取院落式的同边布局,只是在屋顶和平面相连的房屋内,创造出可以上下左右都能连通的内部空间,外向则开敞暴露,和自然融为一体;同时这类民居大多不求规整对称,由几座毗连的房屋组成曲折多变的平面,空间和体形也灵活多变,或屋坡前小后大,或屋顶有部分高起的阁楼,或外墙某处上部挑出的悬楼,或楼房与平房毗连,室内地面随地基标高而错折,或房屋一面和另一面的层数不同等。
如郴州桂阳庙下池塘边的一栋民居,沿池边一条狭长形的宅基地而建,前小后大,宽窄不一,极富个性。
这类自由式住宅多数规模较小,但也可以生长组合成较大者,其形式多样,组合灵活,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尽管湘南民居的形式多,变化大,但这些变化仍是使用传统木结构方式,或穿斗式,或抬梁式,或二者混合使用。
民居建造使用的建筑材料都是湘南的地方产品,青砖、青瓦、木材,配合着多变的形式,形成了色彩、肌理、形象的自然对比,真实地显露出功能需要,具有一种单纯天真的趣味和朴素的自然美。
三、湘南民居建筑细部的艺术特征湘南民居形式上显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体现出多文化融合的特征,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价值。
从细部特征来看,虽同属湘南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初探文/范迎春TheArtisticFeaturesoftheSouthHunanDwellings200712067美术大观艺术理论合院式天井民居,但湘南民居不同于徽派民居的精雕细刻、烦琐华贵,亦不同于广东民居的纷繁彩画、瑰丽荣华。
它具有自身鲜明的风格特征:
墙显原色、木不加彩,装饰装修服从于结构和实用功效。
湘南民居的外形细部特征主要体现在山墙和宅门上。
湘南民居一般是由三面或四面墙体围合而成的天井式民居,墙壁的位置显得非常重要,它既可分隔内外、界定空间,又具有遮蔽、防御的功能。
湘南多为山地丘陵,可用的宅基地不多,宗族多聚集而居,一座座房屋毗邻而建,甚至是首尾相连,鳞次栉比,公共空间很少,为了木造房屋的防火需要,工匠们渐渐总结出把房屋两侧的山墙加高,超过屋顶,形成防火山墙,以抵御火灾。
墙体的加高必定会影响美观,匠人们便把防火墙的顶部墙线进行自由的处理,最常见的是山墙顶线作阶梯状跌落三级,形成“五岳朝天”式三级马头墙,有的山墙顶线跌落四级五级,也有弧线优美的人字形马头墙。
马头的造型与其他地方有异,多倾斜向上,形成轻灵飞动之感,在大片的湘南民居群体中层层叠叠的山墙高低错落,天际线变化极为丰富。
防火山墙的装饰基本集中在马头和顶线附近,其他部位都保持青砖灰瓦原色。
马头的装饰造型多为马头形昂起,也有龙形、麒麟形或风火轮等。
马头正面一般往檐内收三到四级,中间作泥塑,并施以彩绘,山墙的顶部覆盖着青瓦,只在接近墙顶和马头处粉刷白灰,并绘制少许连续图案和泥塑进行装饰;山墙的上部正中通常都绘有一个吉祥图案;山墙的两侧,根据屋顶外挑水的要求,通常作螯鱼挑水口,并在螯鱼附近进行少许的彩绘装饰;为了防御的需要,山墙通常在一层不设窗户,在二层上才设置方形、六边形或圆形的窗户,窗户尺度不大,窗花多呈开光团花等吉祥图案,通常也叫漏窗,它不但是通风和采光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装饰,不管是石雕、砖雕、木雕,做工都比较精良。
湘南民居的入口大门是民居正立面装饰和艺术处理的重点。
根据其造型特征,可分为门罩、门楼、门斗、门廊四种形式。
湘南民居的大门都有一副石制或木制的门框,由门仪石、门梁石、门槛组成。
一些大型的公用建筑大门通常还设有一副石鼓,双开大门为实木门板,门上一般不作装饰,只在门框上部装饰一副制作精美的门璋,也称卦木,有木雕和石雕两种,多雕有镇魔驱邪的人物形象或祈福的吉祥图案。
湘南民居建筑的主要入口大门大多都有门罩或门楼,门罩多用于侧入式住宅建筑,部分正入式建筑也用门罩(如正立面为马头墙的),大部分的门罩由木构架或砖木建成,下枋一般作成横匾,匾文题字墨书(或彩书),也有作砖雕的。
门楼则多用于宗祠或正中开门的大型住宅建筑。
一座门楼就是一座四柱三开间的牌楼,上覆飞檐翘角的歇山式屋顶,枋部有精美的木雕,气派不凡。
至于凹入式门斗、门廊,虽然没有门楼、门罩的装饰,但是由于其上部檐底使用砌上露明造,显示出木梁架的结构美和装饰效果;也有采用天花顶棚的,木雕、彩绘非常精美,同时廊部构架多有雕饰,左右两墙面上部又往往绘以彩画,装饰效果强烈。
湘南民居中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一字门,无多装饰,只是在门楣之上的墙体凹入一方匾额,写上或刻上匾文,或点出宅名,或意寓吉祥,也颇有生活气息。
值得一提的是湘南民居建筑中的宗祠大门。
大门前沿设立一列柱子,在门前构成一个柱廊空间,该空间由柱分开三开间门廊,廊柱托起上部的门楼。
廊柱用多层挑手木支托大出檐,上有平板封顶或使用砌上露明造。
门楼多由双层歇山顶构成,梁、枋、斗拱繁杂多变,木雕、彩绘布满整个门楼的木构件,装饰极为精美,显示出湘南民居建筑中最高的建筑装饰艺术价值。
湘南民居的内部特征除了建筑物本身内部的天井外,主要体现在建筑的装饰装修上。
而建筑物的装饰主要集中在木构架上,特别是在正向堂面和向着天井的露明构架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木作装饰”,这种对木构架的装饰是通过各种装饰手段来实现的。
第一是卷杀,就是将木构架中的构件如柱、梁、枋、斗拱、椽子等的端部砍削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使构架外形显得丰满柔和,或者再在上面雕刻图案。
湘南民居木构件的卷杀有一定的规矩,清中期的建筑使用得较为普通,清末至民国的建筑除部分斗拱的拱端保留卷杀做法,其他的一般都去掉了;第二种大木作装饰就是将木结构构件的端部做出各种花样,例如梁枋端,在湘南民居中常常作成桃形(桃尖梁)、云形(麻叶头)等,梁枋拱端做成菊花头、三岔头、三幅云等形状,还可以看到各种植物或龙、象等瑞兽头形。
湘南民居对门窗、廊檐、天花及室内分隔构件等小木作装饰的处理非常实用和朴实。
门上一般不作装饰,重要的大门(如宗祠大门)上才绘制门神,并装有铜质或铁质门环,门楣上多设一副门璋。
隔扇门和窗户的棂心是装饰的重点部分,多精雕细刻,隔扇门上的裙板、绦环板也常雕刻花饰或几何纹样,一般窗棂是直棂,正交或斜交方格,或者灯笼框、步步锦、冰裂纹及曲棂等形式,廊檐枋子下常雕刻雀替或楣子、柱落。
湘南民居建筑的门楼或正堂上多进行天花装饰,天花板有海漫式、井口式和卷棚式等形式,海漫式天花多为圆形,多边形覆斗,多为彩画;井口式天花多用支条分成隔,中间安装圆形木雕;卷棚式天花又称轩,为向上拱起的曲面天花,多以木雕装饰。
总之,湘南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传承了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又具有自己独有的地域特征,朴实、美观、大气,使建筑艺术与实用功能结合得非常完美和谐。
它汇集了多种建筑装饰艺术手段,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表达了湘南人民对美好、富庶、吉祥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湘南文化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
范迎春湘南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居 建筑 艺术 特征 初探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