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_精品文档.pdf
- 文档编号:3177320
- 上传时间:2022-11-19
- 格式:PDF
- 页数:3
- 大小:165.28KB
浅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_精品文档.pdf
《浅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_精品文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_精品文档.pdf(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黎敏(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宁530004)摘要: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德国。
它既继承了传统译论的合理的成分,又突破了其束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为整个翻译界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发展思路。
本文将着重论述功能学派的四位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并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目的论中图分类号:
H3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1687(2006)12-0124-03作者简介:
黎敏(1978-),女,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学。
收稿日期:
2006-07-1020世纪60年代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如奈达(EugeneA.Nida)以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提出“动态对等”理论;纽马克(PeterNewmark)则将翻译纳入语义学的研究;贝尔(RogerT.Bell)根据心理语言学理论提出了翻译的心理模式。
其中,奈达的“对等理论”最为突出,他关注的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及翻译的信息交流功能,但忽视了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亦包括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导致功能对等理论在处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时显得捉襟见肘。
于是,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缺陷促成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中译语文化的转向,打破了传统翻译研究的文本中心论,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
德国的功能派便是其中一支,它摆脱了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明确提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翻译问题的,从而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丰富了翻译的涵义。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将翻译定义从翻译即把原语文本一一对应地转换为目的语的观点中解放出来,扩展到翻译行为,把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指出翻译涉及跨文化的一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转换。
功能派理论中对等原则的位置与语言学派大相径庭。
对等原则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基础,而功能派只将其视作特定情况下采用的原则。
除对等原则外,功能理论还有三大法则、忠诚原则及其它在特定翻译情况下的特殊原则。
功能主义理论是以目的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更符合翻译实践。
德国素有研究功能翻译理论的传统,莱思(KatharinaReiss)、弗米尔(Hans.Vermeer)、曼特瑞(JustaHolzManttari)、诺德(ChristianeNord)为其代表人物,他们为功能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下面将论述他们关于功能翻译的主要学术理论。
莱思在1971年发表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中,提出了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指出翻译批评的依据应是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
试图创立一种基于源语语篇和目的语语篇功能关系的翻译批评模式。
她认为理想的翻译是“目的语篇和源语语篇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实现对等。
”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译文的目的或功能都与原文的相同,翻译并不要求对等。
因此,翻译的功能优先于对等标准。
翻译批评家不再依赖原文特征的分析,而是根据翻译的环境来判断译文是否具有功能。
莱思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一书中还指出:
每篇文章不仅只有一种功能,但总有一种功能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具体的翻译过程应主要受控于占主导地位的功能,或受控于原文“skopos”(目的、功能)。
她认为,文本类型可以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对等程度,对文本类型分析有助于译者选择合理的翻译策略。
弗米尔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
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一种转换活动,也是一种人类行为,而行为都有目的,这便是他将其理论称为目的论的原因。
功能派目的论的核心内容是:
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
功能目的论包含三大法则:
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
目的性法则是指翻译行为取决于翻译目的,结果决定方法;连贯性法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语际连贯,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
忠实性法则从属于连贯性法则,而这两大法则最终取决于目的性法则。
曼特瑞比弗米尔更进一步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
她以行为理论作为基础,提出了“翻译行为”(transla2tionaction)的概念。
在她的理论模式中,翻译被视为一种“为2006年12月湖北教育学院学报Dec.2006第23卷第12期JournalofHubeiInstituteofEducationVol.23No.12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翻译行为”。
她还探讨了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并着重论述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行为发起者、译者、译文使用者、信息接收者)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条件(时间、地点、媒介)三个方面的问题。
诺德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于1997年撰著了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一书。
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德国功能派的翻译理论。
并针对功能主义存在的某些缺陷进行了补充完善,增加了另一个翻译准则:
忠诚原则。
她认为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应贯穿所有的翻译过程。
下面主要对“功能加忠诚”理论模式进行探讨。
诺德的理论深受莱思文本类型学的影响。
她认为译者一旦了解到原文的功能,就“将其与目的文本的预定文化功能进行比较,辨认出或排除原文中那些没有用的成分,从而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处理”。
同时,诺德也忠诚于弗米尔的目的论。
她承认译文目的居翻译过程一切确定因素之上,译文目的是对“预定目的环境的描述”。
在对曼特瑞“翻译行为”和“翻译”两个概念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诺德也对翻译的概念作了界定:
“翻译是创作起原语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afunctionaltargettext)。
它与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
翻译使得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
”诺德在翻译中的语篇分析一书中就提到过“功能加忠诚”概念。
曼特瑞把文本视为交际功能的纯粹工具,认为其固有价值完全从属于其目的,译者只需对目的环境负责,目标文本可以完全独立于原文。
诺德则认为“没有原文,就没有翻译”,“译者应同时对原文和译文环境负责,对原文信息发送者(或发起人)和目标读者负责”。
她称这一责任为“忠诚”(loy2alty)。
在翻译是有目的的活动中,更是专辟一个章节来论述“功能加忠诚”。
诚如批评家指出的,功能翻译理论过于片面注重译文的目的、功能的作用而忽视原文,在翻译过程中随意改写,不尊重原作者和原文。
“功能加忠诚”原则是诺德针对该派翻译理论的不足提出的,作为对目的论的补充。
功能加忠诚法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对翻译过程中的各方参与者负责,竭力协调好各方关系。
诺德功能主义理论的基石有二:
功能和忠诚,即翻译过程必须遵循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
这两条准则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两大支柱,是普遍原则。
功能指使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指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忠诚原则限制了译文的功能范围,要求译者既要尊重发起人和译语接受者,也要尊重原文作者。
诺德认为,忠诚“使译者双向地忠于译源与译入目标两方面,但不能把它与忠实的概念混为一谈,因为忠实(Fidelity/faithfulness)仅仅指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而忠诚是人际范畴的概念,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当发起人、译语接受者及原文作者三方有利益上的冲突时,译者须介入协调,积极寻求三方的共识。
但如果原文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不一致时,绝对忠诚是无法实现的。
二、意义与争议功能派翻译理论出现于对等理论盛行的20世纪70年代,既继承了传统译论中合理的成分,又突破了对等理论的束缚,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
其“目的论”把翻译从原语文本的镣铐下解放出来,从译者的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为翻译理论界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传统的翻译理论都以原文为起点,译文为终点,原文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唯一标尺。
而在功能派理论中,原文的标准作用退居到次要位置,取而代之的是翻译的目的和忠诚准则。
功能派认为,翻译皆有一定的目的,译文是否忠实于和如何忠实于原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传统译论中居于首要位置的对等或忠实要服从于翻译的目的或功能,可促使翻译批评摆脱无休止的“直译”和“意译”之争,使翻译过程中为满足翻译目的或译文社会功能而进行的适度的结构调整、形象替换以及局部增删具有合理性。
功能理论的三大法则、忠诚原则及其他特定原则形成了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更符合翻译实践。
功能加忠诚原则强调的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根据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这比传统的单一的对等理论具有更高的操作性。
功能派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自身也存在缺点。
纽马克认为,目的论强调要针对特定的读者,无视一个译本可能针对多种类型的读者的事实,导致翻译目的被缩窄,必然导致译文过于简单化,强调信息而牺牲丰富的意义,损害原语文本的权威性。
诺德提出功能加忠诚原则本是想打消“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疑虑,但实践中,在译文目的和原文目的不同的情况下,译者很难同时忠诚于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和翻译发起者。
甚至有理论家质问,如果翻译只以功能和目的为指向,置原文的目的或内容而不顾,那还算翻译吗?
三、笔者观点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形成以来,既得到了喝彩也引起了争议,亦说明功能派是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学派。
笔者虽是入门者但也想对该理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对于功能派理论争议最大的应是目的和忠实的关系。
功能派以翻译目的为出发点,认为具体的翻译策略应按照翻译目的来确定,追求的是译文的社会功效,即以社会功效或达到的目的为评价译文的标准。
但在译文目的和原文目的不同的情况下,就与传统对等论的忠实原则相矛盾,批评家认为有“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嫌疑。
但如李文革所言,翻译目的不是随心所欲赋予的,人们在赋予翻译目的性的时候还必须考虑翻译行为本身的特性。
即翻译必有蓝本原作,翻译应亦步亦趋地进行,决不可能因目的不同而译成其他意思。
诺德指出功能和忠诚是翻译的普遍原则,在普遍原则下还有特殊原则,如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
译者根据不同的交际功能决定具体的特殊原则。
笔者考虑应否把忠实法则列为第二性,应否将“目的”视为原则,“忠实”视为标准,而“直译”、“意译”则为标准下可供选择的具体策略。
521黎敏:
浅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诚然,功能翻译理论不能解决翻译中的所有问题,本身亦存在不足之处,但它却给我们提供了一条了解翻译、研究翻译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ne.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
Func2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Nord,Christiane.TextAnalysisinTranslationM.Man2chester:
St.Jerome,1991.3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张美芳.功能加忠诚J.外国语,2005,
(1).6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3).责任编辑:
郑诗锋(上接第49页)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各要素功能的组合形式,它制约着政府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及其发挥。
完善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建立一整套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的决策、执行、监督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
第五,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政府管理方式是管理的各种措施、手段与办法、技巧的总和,是实现政府管理职能,达到政府管理目标的基本途径。
科学的政府管理方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国 功能 主义 翻译 理论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