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3170546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56.92KB
最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最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 )。
桓帝延熹①中,幸②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
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
“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也?
”老父笑而不对。
温下道百步,自与言。
老父曰:
“我野人( )!
不达斯语。
请问天下乱而立天子邪?
理而立天子邪?
立天子以父天下邪?
役天下以奉天子邪?
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③,而万人以宁。
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④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子何忍欲人观之( )!
”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选自《后汉书·逸民传》)
(乙)楚庄王欲伐陈⑤,使人视之。
使者曰:
“陈不可伐也。
”庄王曰:
“何故?
”对曰:
“其城郭高,沟洫⑥深,蓄积多也。
”宁国⑦曰:
“陈可伐也。
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 )。
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⑧矣。
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延熹:
汉桓帝的年号。
②幸:
皇帝驾临。
③茅茨采椽(chuán):
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
④逸:
放纵,放任。
⑤陈:
国名。
⑥洫:
护城河。
⑦宁国:
楚国大臣。
⑧罢;通“疲”。
(1)下面四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 “不知何许人( )”的“许”是“地方、处所”的意思,吴均《与朱元思书》中“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许”表示约数,可译为“多”。
B. “汉阴老父”的“父”是古代对男性的谦称。
“立天子以父天下邪”的“父”可以解释为“像父亲一样(关爱)”。
C. (甲)(乙)两文括号中省略了语气词,应该填入的语气词依次是“也”“耳”“乎”“矣”。
D. 皇帝驾临,别人都出去围观,只有汉阴老父没有停止耕作去围观,从中可见其清高自持,有蔑视权贵的思想;身居乡野,却不忘忧国忧民,所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汉阴老父身上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
(2)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请问天下乱而立天子邪?
理而立天子邪?
②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4)根据甲文中汉阴老父和乙文中宁国的言论,分析两人就国家治理这个问题有怎样的共同见解?
【答案】
(1)C,D
(2)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
(3)①请问是天下动乱才设立天子呢,还是为了天下大治设立天子呢?
②如今你的皇上劳役百姓,自我放纵,放任游乐,没有顾忌,我真为你(有这样的皇上)感到羞耻!
(4)甲文中汉阴老父回答张温的话中指出立天子是为了治理国家,天子应该像君父一样爱百姓,乙文中的宁国根据陈国城墙高、护城河深、积蓄的财粮多推断出陈国百姓赋税重,民怨大,民力疲惫,从中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以民为本重视“人和”看重民心等,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分析】
(1)A: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许”表示约数,译为“多”不准确。
B:
“汉阴老父”的“父”是古代对男性的尊称。
故选CD。
(2)“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翻译为“南巡竟陵,经过云梦,抵达沔水,百姓没有一个不去看的”。
结合意思断句为:
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
(3)此题①“请问天下乱而立天子邪?
理而立天子邪?
”句中“立”意思是“设立”,“理”意思是“有条理”。
②“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句中“子”意思是“你”,“纵”意思是“放纵”,“羞”意思是“感到羞耻”。
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即可。
(4)甲文中“立天子以父天下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③,而万人以宁”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汉阴老父认为君主应该关爱百姓。
乙文中“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
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⑧矣”一句可以看出大臣根据这些现象推测出百姓怨声载道。
两文中都阐述了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
⑴CD;
⑵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
⑶①请问是天下动乱才设立天子呢,还是为了天下大治设立天子呢?
②如今你的皇上劳役百姓,自我放纵,放任游乐,没有顾忌,我真为你(有这样的皇上)感到羞耻!
⑷甲文中汉阴老父回答张温的话中指出立天子是为了治理国家,天子应该像君父一样爱百姓,乙文中的宁国根据陈国城墙高、护城河深、积蓄的财粮多推断出陈国百姓赋税重,民怨大,民力疲惫,从中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以民为本重视“人和”看重民心等,意思相近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了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做出选择。
⑵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⑶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⑷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
既可作答。
【参考译文】
(甲)汉江南岸有一位老翁,不知道他是什么人。
汉桓帝在延熹年间,南巡竟陵,经过云梦,抵达沔水,百姓没有一个不去看的。
唯独一位老翁没有停下耕种的活。
尚书郎南阳人张温感到很奇怪,便派人去问老翁:
“大伙都在观看圣驾南巡的盛况,你却自顾耕作不停下来,是何缘故?
”老翁笑了笑,没有回答。
张温从车上下来,在田间行走百步,亲自找老翁交谈。
老翁说:
“我是个草野之人,听不懂这样的话。
请问是天下动乱才设立天子呢,还是为了天下大治设立天子呢?
天子应该像君父那样(关爱)天下百姓呢,还是要天下百姓像奴仆一样来侍奉天子呢?
当初贤明的圣王在位,所住的房子用茅草作顶,用树枝作椽,却给普天下的百姓带来了安宁。
如今你的皇上劳役百姓,自我放纵,放任游乐,没有顾忌,我真为你(有这样的皇上)感到羞耻!
你怎么还忍心让别人都去看他呢?
”张温大为惭愧,问老翁的姓名,老翁没告诉他就离开了。
(乙)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
使者(回来以后)说:
“陈国不能够讨伐。
”楚庄王说:
“什么缘故呢?
”(使者)回答说:
“(陈国)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
”楚国的大臣说:
“陈国可以讨伐。
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
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
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
”楚庄王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耕者王清臣
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
一日,携榼①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②间,听之,皆杜诗也。
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田,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佣耕。
少曾读书。
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读而爱之,故尝歌,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
异日远度过其庐,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③,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
【注】①榼:
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②瞳:
村庄。
③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
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少曾读书________
②故尝歌________
(2)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一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B. 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C. 过几天张远度经过他家
D. 这一天张远度经过他家
(3)张远度来到“________”(用本文语句回答)的“颖南之中村”,见到王清臣,主动与他交谈的原因是________。
(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1)年幼;所以
(2)B
(3)地多桃花林;王清臣边耕种边吟唱杜甫的诗,令张远度很是惊奇
【解析】【分析】
(1)根据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
注意“少”这是是年幼的意思。
(2)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前面写张远度有一天见到耕者王清臣读杜甫的诗,对他非常好奇,过了几天就专门到他家里去拜访,因此划线句的理解应为:
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
(3)由“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可知第一问答案为:
地多桃花林。
结合内容分析,一日,张远度带着水壶独自出游,见到一个边耕种边吟诵的种田人,而且读的还是杜甫的诗。
张远度没想到一个种田人这么喜欢杜甫的诗,非常的惊奇。
据此可概括为:
王清臣边耕种边吟唱杜甫的诗,令张远度很是惊奇。
故答案为:
⑴年幼;所以
⑵B
⑶地多桃花林;王清臣边耕种边吟唱杜甫的诗,令张远度很是惊奇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要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⑵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
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⑶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内容的能力。
这类题目答题技巧:
①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内容的范围;②有些内容,直接在提取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内容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③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译文】
天启初年,颍川张远度在颍南的中村买了田地,田地(旁边)有很多桃花林。
一天,(张远度)带着水壶独自出游,见到一个边耕种边吟诵的种田人,在村庄里来回走着。
张远度听到(吟诵的内容)都是杜甫的诗。
(张远度)于是喊着与他搭话,种田人自称姓王,名叫清臣,过去有田地,害怕(沉重的)徭役,(就)把全部的田地弃给他的本族人,现在给别人耕种。
(种田人)年幼时曾读过书。
有个客人在他家丢失了一本书,(这本)书无头无尾,(种田人)读着读着就喜欢上了,所以经常吟诵(杜诗),也不知道杜甫是个什么人。
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都是(种田人)写的诗,后来(这些诗)经过战乱不知道在哪里了。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专题 训练 答题 技巧 练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