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幼军 兴晋富民的博士省长.docx
- 文档编号:3166845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0.97KB
于幼军 兴晋富民的博士省长.docx
《于幼军 兴晋富民的博士省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幼军 兴晋富民的博士省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于幼军兴晋富民的博士省长
于幼军兴晋富民的博士省长
于幼军,江苏省丰县人,有“招财省长”之称。
1953年1月出生,哲学博士学位。
历任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广州市东山区委书记,广州市天河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深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等职;现为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站起来当伞,为民众遮风避雨;俯下身作牛,为人民鞠躬尽瘁。
”在当选为山西省省长之时,他面对代表的掌声和媒体的镜头,如此坦承心迹;
“山西不能再错过发展良机,再也耽误不起。
耽误了,就对不起三晋父老;耽误了,就是历史罪人!
”谈到加快山西发展时,他动了真情;
“谁破坏了投资发展环境,就是打烂了山西人民的饭碗,那我们只好打烂他的饭碗!
”力举“打扫门庭”、“开好菜单”的他,一路走一路“骂”,苦口婆心促“官念”转变……
山西和他以前经历过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土文化,于幼军是否可以以其“开明”、“开放”的执政风格,给山西政坛带来新的气氛,山西人多有期待。
一、半年时间跑遍大半个山西加班加点赶做“家庭作业”
2006年1月15日上午,热烈的掌声在太原市湖滨会堂响起。
在山西省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53岁的于幼军以全票新当选为山西省省长。
他是中部省份山西多年来从沿海开放地区调任的首位高官。
外界舆论认为,这包含了中国领导人对一个能源大省的改革期望,也意味着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开放方向。
面对代表们的热情掌声和媒体的镜头,于幼军的脸上显露出沉静自信的神色。
他说,山西省人民代表这530张赞同票,实在令人感动——我已经读懂了其中的含义。
全票当选为省长,于幼军的心情自然分外激动。
这是3300万三晋民众对他的厚望,对他的信任,对他的鞭策,对他的监督和压力。
于幼军说:
各级政府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纳税人是养活公务员的“衣食父母”。
各级政府干部和全体公务员理所当然应该尽心尽力地为人民谋利益、为基层和企事业单位服务。
全体政府公务人员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将“以民为根本,敬民为父母”的从政理念贯穿到政府工作所有方面和各个环节中,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纳税人服务,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要以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及根本利益的密切程度,作为政府工作轻重缓急的主要依据。
走上省长岗位,于幼军顿感到肩头责任重大。
他表示:
“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不辜负人民的厚爱和信任,殚精竭虑,谋划山西,不遗余力,造福三晋父老乡亲。
要时刻谨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时刻谨记并认真实践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向全省民众做出的郑重承诺,将以民为本,敬民为父母的从政理念,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全部环节。
”言谈间,于幼军加重语气: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站起来当伞,为民众遮风避雨;俯下身作牛,为人民鞠躬尽瘁。
通过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竭力实现山西的更快发展。
”
此前,在参加山西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经企组委员们的讨论时,于幼军真诚地与各位委员们“交心”。
他不经意地透露出自己的一些“个人隐私”:
在山西工作的半年中,精力主要集中在省情调查上,半年下来跑了40多个厅局、11个市、65个县区、10个经济开发区和300多家企业。
以前对煤这一产业是“两眼一抹黑”,所以现在每天都要做“家庭作业”,翻看资料书籍、相关材料,了解山西省情,集中思考“十一五”规划发展问题。
简单的一句每天做“家庭作业”,看似轻松,却道出了这位省部高官的责任,这不是普通的日记,也不是记一笔流水帐,更不是为完成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关系全省发展的大事,是事关全局的谋划,让人感受到他那务实的躬耕精神。
作为一个省长,工作量是很大的,既要把撑全盘大局、运筹帷幄,又要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半年时间,他先后到这么多地方或部门考察调研,这个时间可谓紧而又紧。
何况又难免有开会、接待、陪同之类的繁事,加上晚上还要做大家的“家庭作业”,可想而知于幼军陪家人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潜心研究省情,必然会忽视自己的亲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每晚挑灯夜思,对症下药,制定新决策,把整个心思放到了执政为民上。
这个以省情为重的心情是最大的亲情,也是最珍惜自家亲情的亲情。
工作下班了,做人的节操和做官的底线不能下班或失守,浩然之气不可以休眠。
希望越来越多的官员都像于幼军一样,赶做亲民为民的“家庭作业”,决不偷偷抄袭李真、张二江式的危险“作业”——这样的“黑色作业”,字里行间埋满了地雷,随时都会引爆!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作业”,于幼军对山西有这样的感觉:
山西有很好的发展基础,要把握住机遇。
目前,全国已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期,这给山西带来了很多机遇,一是区域经济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延伸;二是市场对能源资源需求非常旺盛。
但有机遇不等于坐享其成,机遇只属于善于把握而且能乘势而上的人,山西不能再耽误了。
他感慨道:
“最大的政治就是人民的利益,最大的政治就是加快经济发展。
”一席话引来热烈的掌声。
他坦言:
“我们的目标是‘十一五’期间使山西的经济发展排在中部地区前列,如果这个任务没有完成,那我就无脸面再见三晋父老。
”
于幼军到地市调研的第一站,选择了晋西北贫困老区吕梁、忻州,他希望把山西的情况看得真切,把握底线。
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让他感触颇深。
在兴县恶虎滩乡卫生院,几间破旧窑洞,医疗器具只有温度计、血压计和听诊器,X光、心电图检查都不能做。
一路上坑坑洼洼,有的地段还要下车步行。
后来,他在许多场合说:
“比起广东、深圳,走在这段路上,时光好像回到20年前。
”“没有吕梁、忻州等山区、老区的小康,就不能轻言全省全面实现小康,就对不起老区人民。
要举全省之力,支持和帮助山区、老区加快发展,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
访贫问苦后,他道出了肺腑之言:
“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脱不掉贫困帽子,我们就无颜说发展。
”并针对这些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新模式,鼓励贫困地区开扩视野,选择项目,从本地优势出发,发动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
谈到加快山西发展时,于幼军动了感情:
“山西不能再错过发展良机,再也耽误不起。
耽误了,就对不起三晋父老;耽误了,就是历史罪人!
”
二、从“敢为天下先”的深圳到“中国煤海”山西
2000年4月,48岁的于幼军调任深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6月当选为深圳市市长——这是深圳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市长。
此前,于幼军在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任上做了6年。
中国有份家喻户晓的报纸叫《南方周末》,常以大特写的方式揭露贪污腐败,引导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入思考,很受读者欢迎。
在于幼军做广东省委宣传部长的时候,他就对这份报纸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情感。
“拓荒牛”是深圳最著名的雕塑,也是当年创业者们的一种精神实录。
所以深圳人对拓荒牛的情感十分特殊,因为它既是艺术的,也是精神的。
于幼军出任深圳市长后,提出要加快深圳经济发展,拉近与香港的距离,把深圳建成“效率高地”。
在向国家领导人汇报工作时,于幼军说,过去的深圳是在国家优惠政策扶持下靠着一股拼劲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只向中央要3个字:
“实验权”。
在2002年全球脑库论坛的开幕式上,于幼军的英语致辞让众人眼睛一亮。
十几分钟的英语致辞“秀”,虽不能说perfect,但也可以是good,特别是在数十位外国嘉宾面前开口讲英语,着实勇气可嘉。
于幼军很谦虚,会后说学英语学得“焦头烂额,没什么经验好谈”。
他说,直到到了深圳上任才又重新学起。
原因是:
“深圳的国际活动和会议很多,经常与外商有接触,考虑到深圳的国际形象,所以应该花些工夫把英语‘捡’起来,从近两年开始,不管工作多忙,每天都要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练习英语”。
过去,内地的英语教育重读写轻听说,于幼军自嘲过去学的英语是“又聋又哑”,所以,现在重点放在听说能力的提高方面:
“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国际性的城市,对市民的素质要求较高,市民应当学习基本的交流英语。
”
“于幼军来深后,在基层选举、审批制度改革,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等方面都有创新。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政治学公共管理专业教授马敬仁说。
而让马敬仁印象较深、接触较多的还是于幼军在行政三分制的尝试上。
党十六大报告提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随即,中央编制办公室选定深圳作为试点改革城市。
于幼军是试点工作负责人,而马敬仁则是深圳试点改革方案起草人之一。
“于幼军是学哲学的,在工作接触中感觉他思路清晰,做事实际,有很强的改革意识。
”马敬仁说。
“在时任深圳市长于幼军主导的行政改革中,其成功与否有一点很好的例证。
”深圳市政府一位高级官员称,在非典时期,深圳较快较好地建成了应急指挥系统,这包括集中医院,应急处理;集中呼吸道科专家,直接对市领导负责;启动与外商的远程商谈系统等等。
“深圳54例疑似感染者除1人外,均转危为安,这证明深圳政府公共管理转型是成功的。
”
2003年5月,于幼军空降湖南,任湖南省委副书记,当年6月任湖南省常务副省长。
中央的意图十分明显:
一是意欲发挥沿海干部的优势,推动内地经济的发展;二是有融湖南于珠三角、融江西于长三角之意。
事实正如此。
履新不久的于幼军开始了湖南向南的战略构想。
第一个举措就是带队参加在深圳召开的第五届“高交会”。
借助“高交会”平台,于幼军还召开了2003年湖南(深圳)投资洽谈会,省级招商洽谈项目达938个。
于幼军当时称,将主动接受粤港澳经济辐射,积极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自觉融入华南经济圈,加大力度推动湖南与粤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
同年,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刚一提出泛珠三角“9+2”战略,于幼军几乎是第一个站出来响应。
并称,要把湖南建设成为“9+2”区域合作的产业转移基地、劳务输出基地、休闲旅游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
于幼军说这番话的底气是,湖南是资源大省。
湖南北靠长江黄金水道,南临广东沿海,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东部沿海与中西部的过渡带)。
湖南各种非流动性经济资源综合优势度在全国位居第8位;更以粮食等农作物位居全国重要地位,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
为贯彻这一思路,于幼军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软环境治理,具体事项包括加大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减少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整治市场秩序、营造诚信市场等。
2005年5月31日至6月3日,于幼军带队来香港举办“2005年中国湖南(香港)投资洽谈活动周”。
整个活动周,湖南共签定合同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协议项目329个,总投资76.53亿美元,引进外资62.97亿美元。
被公认为交际手腕一流、在商界极有人缘的于幼军,演讲时往往一语中的,同时又不失幽默。
他出席湖南永州市的招商活动演讲时,突然一瞪眼对当地官员说:
“不要东张西望,要懂得在最好的地方找全球合作伙伴,要南下,到广东走走看,到香港招商引资。
”湖南当时每年在深圳、香港分别举行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洽谈会,于幼军都扮演了穿针引线的重要角色。
对于湖南而言,要加快发展,必须积极接受粤港澳的经济辐射,主动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全面地融入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华南经济圈。
这是于幼军对湖南的战略发展定位。
应该说,于幼军在“湖南向南”的经济哲学命题上一直在寻找有效结合点,并找到了部分答案,但其役非短时间可期,没想到不多久就调往山西任一方诸侯。
在调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并提名为山西省代省长人选的消息宣布前两天,于幼军才率领湖南省政府代表团从美国归来。
在招商引资领域深有作为的于幼军,用他最擅长的方式,为工作了两年的湖南留下依依惜别的礼物。
“山西与湖南、深圳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于幼军 兴晋富民的博士省长 富民 博士 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