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设计口语交际.docx
- 文档编号:316549
- 上传时间:2022-10-0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0.61KB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设计口语交际.docx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设计口语交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设计口语交际.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设计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一起做游戏”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
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习做游戏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
(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
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
师: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
老鹰捉小鸡。
师:
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
好玩极了!
师:
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
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于表达的愿望。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
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1:
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
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
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
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
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
小朋友们说得真好!
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
生:
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
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
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生:
太好啦!
师:
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
(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
生:
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师:
当然可以!
(一个主动报名的学生在大家的指引下和加油声中,给小熊贴上了鼻子,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
师:
现场采访这位勇敢的小朋友,你是怎样把小熊的鼻子贴到准确的位置的?
生:
我被蒙上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凭感觉摸到了大概的位置,多亏同学们提醒我呢!
师:
是啊!
你第一次就把鼻子贴到耳朵上了!
(全班同学哄笑。
)
生:
我猜小熊鼻子可能和我的眼眉差不多高,可第二次我还是贴高了,就听同学们喊:
“往下!
再往下点!
再往左!
”我就一点一点在大家的指挥下慢慢移动,最后才找到合适的位置。
师:
看来你真是个有心人啊!
还事先判断了一下大概位置呢,这就是成功的关键啊!
生:
可是我没有判断准确,还是贴偏了,还是要谢谢同学们提醒呢!
师:
刚才听到同学们一阵阵开心的笑声,我想采访现场的同学,说说你在笑什么。
生1:
他的动作太滑稽了!
生2:
他把鼻子一会儿贴到小熊的耳朵上面,一会儿又贴到脑门儿上,太逗了!
生3:
大家看哪!
到现在,小熊的鼻子还歪着呢!
师:
同学们,这个游戏真有趣!
那大家说说刚才游戏的整个过程好吗?
咱们要把这个游戏说得既有顺序又完整。
想想需要做哪些游戏准备,需要几个人玩,先怎么玩,接下来怎么样,结果赢没赢,哪里最有趣?
生:
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没有鼻子的小熊脸,然后找一个同学,蒙住眼睛,拿着鼻子粘贴去贴。
要先判断小熊鼻子的位置,比如说大约走几步到小熊的脸,鼻子位置和自己的身体比较,当然,还要认真听大家的提示!
如果贴歪了就会引起大家发笑,这个游戏太有趣了!
师:
说得很好。
你们谁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游戏?
生1:
老师,“木头人”就是蒙上一个人的眼睛,别的小朋友在他周围喊: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他就伸手去摸小朋友们,摸到谁谁就被淘汰了。
生2:
我们那次玩“丢手绢”时,小朋友们都蹲下围成一个圈,我就拿着一个手绢在小朋友背后跑圈圈,大家拍手唱“丢手绢”的歌。
我悄悄地把手绢丢到一个小朋友的后边,然后使劲儿跑,那个小朋友刚开始没发现,后来发现了捡起手绢跑也来不及了,我把他抓进圈里,他为大家唱了首歌,真开心啊!
生3:
亲子游戏也好玩。
我去年在幼儿园时,和爸爸参加了钻门洞接力比赛。
爸爸先捧着皮球跑,我在门洞前接过球,爸爸把住门洞帮我钻过去。
然后我捧着皮球继续跑。
我们小组六个人比赛,我是冠军呢!
爸爸也非常高兴。
设计意图:
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
一年级学生需要教师做好示范,这也是规范学生口语,展开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合作游戏,人人参与
师:
小朋友们说得太棒了!
老师奖励你们:
给你们10分钟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选择你们喜欢的一种游戏,开心地玩一玩吧!
1.生兴奋不已,迅速组成小组,各自游戏。
2.室内外气氛热烈,每个孩子都兴致勃勃,积极参与到喜爱的游戏之中。
设计意图:
给学生创造实际的生活场景,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感受,才能激起他们更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样学生才会把亲身经历的过程说得清楚明白,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四、分组讨论,交流体会
师:
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
生:
太开心了!
师:
把你最开心的地方说给小组的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好吗?
每一个小组选一个说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
生1:
我刚才和我同桌玩的是“反口令”游戏。
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按照口令相反的动作做才对。
比如刚才,我让他“摸左耳”,他就得摸右耳,又让他“抬左腿”,他就得抬右腿。
当我说道“闭左眼”的时候他就听话了,哈哈!
结果他就是这么失败的!
生2:
这个游戏真考验人的反应啊!
生3:
我们六个人玩的是“蹲蹲游戏”。
我们每个人代表一个词语:
萝卜、白菜、西瓜、土豆、苹果、橘子。
我们站成一排,我代表萝卜,我就一边蹲一边先喊:
“萝卜蹲,萝卜蹲,萝卜蹲完西瓜蹲。
”代表西瓜的人马上就得接上,一边蹲一边随机指定下个人:
“西瓜蹲,西瓜蹲,西瓜蹲完苹果蹲。
”然后就这样代表苹果的同学再往下接力,谁没接上谁就输了。
生4:
刚才我看你们玩“蹲蹲游戏”了,简直太好玩了!
下课也带我一个咱们继续玩吧!
生3:
好的好的,欢迎大家参与,人越多越有意思呢!
…………
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交流活动。
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提供尽可能多的说话机会,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历练、提高。
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交际课堂,自然地将儿童多彩的生活与口语交际“链接”起来,营造宽松的交际氛围,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多维的互动中得到切实锻炼。
五、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师:
还有没有大家都没有玩过的更有趣的游戏?
谁能把它介绍给全班的小朋友?
生:
我以前还玩过“跳大绳”的游戏。
生:
我玩过“捉迷藏”的游戏。
生:
还有“传球接力”的游戏。
师:
你们会玩的游戏可真多呀!
那小朋友们可以向他们询问一下你以前没有玩过的游戏的玩法。
也可以跟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曾经玩过的别的游戏。
设计意图:
生活是最大的课堂,游戏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课程。
让学生们把这一节课学到的交际本领拓展到课外,应用于生活,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学反思
对于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有兴趣地进行口语训练,这也是符合语文教学要求及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
另外一点,在本节课中,从一开始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入手激发兴趣,以“贴鼻子”的游戏进行观察、引导,逐步引导学生大胆表达,通过游戏玩乐——自由表达——人人参与——组内交流——拓展延伸,引发了学生思维的交叉及补充。
在各个环节中放手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得到了创新。
同时,学生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识以及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反思参考1)负荆请罪
教学《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我穿插读了人教版《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故事,让学生全面了解了《负荆请罪》故事发生的背景,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课后作业有这样一个练习:
从《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中,你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由于,我在教学时没有此设问,所以许多学生在概括人物特点时没有写完整。
这就给我提了个醒,今后的教学中,应详细分析学生学情,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在课上及时进行解析。
关键这样的设计应安排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个环节,是我所需要细致考虑的。
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尝试采用了边学习边做习题的方法。
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法优点与不足各半。
优点是:
提高了学习效率。
绝大部分作业能在两教时的教学过程中完成,避免了学生课后作业,减轻了他们的学习负担。
由于学生边学边做,所以作业的正确率也明显提高,比在课后做正确率要高。
缺点是:
由于边学习课文边做练习,整个课堂的练习味儿太浓,十分机械,学生时不时地会因为做题目而打断了学习课文的思路,情感被破坏,完整性不够。
如何扬长补短?
是否可以像数学课一样上?
新授完毕后再让学生做一做,练一练?
比如,这一课,课文分两幕,是否可以先学习完每一幕后做相关练习?
这样会不会又陷入了机械?
语文的人文性就大失?
或者,还是像平常一样上,像以往一样将练习中的题目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先学习再练习。
只是变学生的课后作业为当堂作业。
为了保证学生当堂作业,课上一些不重要的练习要减少,每一课抓住一两个重点部分,一两个重要训练点进行练习。
下次选篇课文再试一试。
(教学反思参考3)给家乡孩子的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一封书信,是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们的信。
教学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要想让学生与作品、与作者进行交流,以心换心,只有对文中人物有所了解,有了感悟,有了情感,才能读懂这封信,读懂这封信中所蕴含着的人生哲理。
为此,我带领学生上网查阅了大量的巴金“信息”:
《巴金百岁年谱》《巴金的<巴金箴言>》《巴金语录》等,从这些大量信息中学生了解了巴金老人从出生到百岁一个世纪来所经历的各重大事件,感受到巴金老人那崇高的人格精神与文学品位。
课堂上,我先出示了巴金被评为“感动中国2003年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的颁奖词,让学生对巴金有新的理解。
这课的重点是教学文中第三小节中几个重点句,我在课中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作了适当的引领,抓重点词句品读,拓展,还出示巴金是中国唯一一位不领工资的作家,并从1995年以来向希望工程捐款500多万,病床前叮嘱儿女定期向希望工程捐款这段话,来理解巴金所说的让生命开花结果。
最后还做了这样的一个环节 , 在我们生活中,像巴金爷爷这样的人很多很多,(出示图片:
5.12解放军抢救废墟中被困的人,建筑工人工作场面,清洁工人清扫马路,老师上课,园丁浇花)他们的付出令我们感动不已:
让生命开花结果,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相互交流,“对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这句话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教学反思参考3)麋鹿
《麋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称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同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要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堂伊始,我出示了一段自己组织的话,三个小节,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段话,可以说发挥了多重功能。
(1)就识字教学的角度看,这一段话实现了让学生在浓缩的语境中集中识字的功能。
因为这一段话,与课文内容相匹配又巧妙地将新词融合其中,学生在读这段话的过程就是复认生字的过程。
事实上,学习生字,如果老师一味鼓励甚至强求学生想一些独特的方法认字,例如编谜语、编故事等,只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其实,大部分字词只要反复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 下册 语文 精品 教案设计 口语 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