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学案.docx
- 文档编号:3164670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16.99KB
届二轮复习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学案.docx
《届二轮复习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学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学案
【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
2.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各代表人物思想的内涵、特点、影响。
4.孔子思想的在中国和世界的地位和影响,与时俱进的现实生命力。
5.西方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与明清批判思想家思想的比较,理解东西方文化。
6.儒家思想在近现代的发展演变。
7.考查古代中国有哪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国粹。
8.从世界文明发展角度,这些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程做出了什么贡献,如四大发明对世界近代史的作用。
注意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多样性或多元化规律。
9.古代中国能够创造领先世界的科技和灿烂的文化的原因,但到近代为什么远远落后于西方。
10.要注意用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考查“科教兴国”“创新型国家”的主题。
注意通过比较掌握中国科技发展在古代、近代、现代、当今的成就和特点。
11.如何对待我们的国粹,如京剧、中医、国画、书法。
【重点、难点剖析】
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1.儒家
(1)孔子:
创立儒家学派,主张“仁”“克己复礼”。
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3)荀子:
主张“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认为“人之性恶”。
2.道家
(1)老子:
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状态。
(2)庄子:
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3.法家:
韩非子: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以法治国,实行君主专制,倡导及时变法
革新。
4.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二、汉代——独尊儒术,成为正统
1.汉代儒学
(1)思想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
“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增内容:
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
2.评价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特别提醒】新儒学有利于维护统一,神化皇权;儒家经典成为全国统一教科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共同促使儒学自汉代始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心学
1.程朱理学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
2.陆王心学
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阳明)“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影响
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四、明清之际——儒学的批判与新发展
1.背景
(1)政治:
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2)经济:
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概况
(1)李贽:
离经叛道,自称为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批判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2)黄宗羲:
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他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以后反专制斗争。
(3)顾炎武:
倡导经世致用,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4)王夫之:
继承发展以往唯物思想,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这对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有划时代的意义。
3.意义:
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
1.概况
(1)纸:
西汉前期,中国已有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
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
(3)火药:
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宋朝广泛使用。
(4)指南针:
战国时期制成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2.世界影响
(1)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对新兴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
(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对地理大发现起了推动作用。
(4)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六、古代中国的文学
1.先秦:
《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文学最高水平的代表,分别开创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风格流派。
2.汉朝: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特点是铺陈词藻、文采华丽。
3.唐朝:
唐诗是唐朝文学的代表,代表人物有边塞诗人王昌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4.宋代:
宋代的文学以词为代表,豪放派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词人有李清照和柳永,适应了市民阶层丰富生活的需要。
5.元代:
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话本是元代的小说形式,以关汉卿的《窦娥冤》为代表。
6.明清:
章回体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出现了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也很有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是兴盛原因。
七、古代中国的艺术
1.汉字、书法
(1)汉字
①基本脉络:
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时)→隶书(始于秦,流行于汉)→楷书、草书、行书。
②演变趋势:
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2)书法
①发展脉络:
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行书——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
②阶段特点:
秦篆汉隶——魏晋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隋唐风格多样——宋四家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明代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
2.中国的绘画
(1)起源:
新石器时代——战国两汉:
帛画——魏晋:
文人画出现——唐:
雍容华贵——宋元:
文人山水画,独立画种,注重意境——明清:
风格奇特。
(2)民间绘画:
北宋——《清明上河图》;明清——木刻版画、年画、剪纸画、布贴画。
【题型示例】
题型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例1.(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
“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答案】D
【变式探究】(2015·四川文综,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
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
【答案】B
【解析】“克己复礼”“民贵君轻”是儒家思想,“选贤举能”是墨家思想,“礼”是儒家思想,“法”是法家思想,“礼法兼用”最能体现思想领域的融合倾向,故B项正确。
【变式探究】(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
“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
【答案】C
【变式探究】(2015·天津文综,14)(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
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答案】
(1)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不仅……,而且……”提取信息做答;第二小问,立足于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其“修己”“复孔”的政治内涵分析。
题型二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和宋明理学
例2.(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
“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答案】D
【解析】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相违背,故D项正确。
朱熹是压抑人性,故A项和B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在孔子思想的发展,故C项错误。
【举一反三】(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齐”体现了“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项反映的是专制思想,故排除;C项强调向善的思想,故排除;D项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变式探究】(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变式探究】(2015·课标全国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古代儒学者,借称颂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之完美,批评现实政治希望君主能接纳儒家学派的仁政、民本、教化的思想主张,做一个贤明的君主来统治人民,达到稳固统治之目的,这本质说明儒学者没有看到时代的变迁,一味追求实现自己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故选C项。
董仲舒的汉代儒学、宋明理学都是被统治者采纳,故A项错误;B、D两项是对题干的错误阐释,排除。
【变式探究】(2015·浙江文综,13)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
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答案】A
【变式探究】(2015·北京文综,15)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朝鲜使者对王阳明学说的看法可知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故①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而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倡导“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说明二者观点明显不同,故③符合题意。
王阳明的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二轮复习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学案 二轮 复习 专题 03 古代 中国 主流 思想 演变 科技 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