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指导.docx
- 文档编号:3159483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30.05KB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指导.docx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指导.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指导
2015年六年级科学期末复习指导
各学校,经教科局研究决定,鉴于今年六年级复习时间短,故本轮六年级科学抽测将采用书面抽测与实验操作抽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评价,并且今后的科学测评将逐渐淡化书面测试,以现场实验操作为主。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和老师们做一交流,希望能给老师们提供有效的帮助。
一、命题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导,以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在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着眼于学生探究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核心概念达成水平的考查,同时兼顾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本次测评将对课堂教学起到如下导向作用:
1.课堂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通过探究建构科学概念,提升探究能力。
(其目的是:
学生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2.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身边常见的实际问题,解释常见的生活现象。
(其目的是:
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3.绝对摒弃死记硬背、文本式教学。
二、命题的原则
1、基础性原则:
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测试中将侧重于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重点突出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运用,而不是纯粹的记忆和背诵。
注重基础不等于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技能的机械组合,而要通过灵活多样的考查形式,来评价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水平。
命题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力求起到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
2、学科性原则:
体现科学探究的理念,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注重对探究活动过程和探究能力的考核,如学生确认问题、制定计划、处理信息、归纳结论的能力,从而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如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与生活统一性原则:
命题将力求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科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善于探究。
4、渗透过程性:
命题本着“注重过程、促进发展”的原则,在命题时将增加过程意识,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三、命题的范围
1.书面测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内容。
2.实验操作:
由于今年复习时间短、复习任务紧,我们只抽测以下实验操作,今后会根据小教室下发的《关于实施小学科学3—6年级上、下册抽测实验的通知》中规定的实验项目,在每学期的抽测中,全部纳入本学期实验抽测范围。
本轮抽测实验为:
实验一:
观察白糖加热的变化
实验二: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实验三: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
实验四: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四、试卷结构及命题思路。
1.书面测试:
试卷为8开双面,满分为30分,测试时间为40分钟。
题型及分值情况如下:
卷面:
2分。
依据学生卷面的整洁、美观程度分为A、B、C三个等次,分值依次为2、1、0分。
(注:
在卷面上书写与考试无关内容,情节严重的该科成绩记为0分。
)
填空题:
约占5分。
主要以六年级下册教材的科学概念为考查点。
选择题:
约占5分。
一部分以课本知识点为考查点,一部分是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的题型。
判断题:
约占5分。
主要用于检测区别事实、观点的能力和认识因果关系的能力等。
【前三个题型重点考查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情况。
科学概念掌握的标准为:
准确表述、正确理解、有效运用。
】
生活运用:
约占5分。
要求学生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科学探究:
约占8分。
以六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为参考素材或载体,来考查学生通过科学学习达到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
学生在探究过程的每一环节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以及学生所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
【其它可能涉及的题型有:
连线、排序、分类、看图填空、画图、分析。
(这几类题型可能从中选择一种单作为一个题目,也可能融入以上题型。
原则上整个卷面不超过六类大题】
2.实验操作:
满分为20分,测试时间为10分钟。
样卷: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中的现象观察,发现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后生成了新的物质,产生了气体二氧化碳
二、实验材料:
小苏打、白醋、勺子、玻璃杯、玻璃片、细木条、火柴。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步骤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分
不检查的不得分。
(扣2分)
2
取适量小苏打和白醋,把小苏打小心地倒入杯底、再把白醋沿着杯壁缓慢地倒入杯中(顺序可互换)。
4分
A小苏打和白醋取的比例不正确(扣2分)
B操作不熟练,耗时过长的(扣2分)
C不能正确操作的(扣4分)
3
马上用毛玻璃片盖上玻璃杯
2分
A未能及时盖玻璃片的(扣1分)
B未盖玻璃片的(扣2分)
4
多角度地观察,并正确记录实验现象
4分
A观察实验现象不正确的不得分(扣4分)
B未能多角度观察的(两种以上)(扣2分)
5
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火焰熄灭。
4分
A操作不正确的不得分(扣4分)B实验不成功的不得分(扣4分)
6
实验结论
2分
结论不正确不得分(扣2分)
7
整理实验器材
2分
不整理不得分(扣2分)
实验分数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记录单
混合前材料
混合后现象
结论
小苏打和白醋的使用比例约为():
()
五、复习建议。
1.对于科学概念的复习,要注重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
科学概念既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制约着学生的探究水平。
没有科学知识做铺垫,学生就不可能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探究也会浮于表层。
但是科学概念的复习不能采用死记硬背的策略,要从概念的建构过程和联系上来考虑,重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复习策略:
⑴从探究中获得科学概念,注重概念建构的过程。
在建构过程中深入理解科学概念。
如:
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观察,在实践中体验放大镜的使用过程,总结出正确的使用方法。
不能单纯的死记教材上的两段话。
⑵在生活中应用科学概念,让知识回归生活、改变生活。
在实践运用中进一步理解科学概念。
如:
学生通过月相变化的探究,理解了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上半月,由亏到圆,亮面在右侧;下半月,由圆到亏,亮面在左侧。
在复习中重点不是死记住这一概念,而是要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去判断某一个月相大致属于一个月中的那一天,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⑶梳理归纳、总结科学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及区别,进而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利用思维导图,或其他方法对每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从单元的高度来盘点科学概念,审视概念之间的关系。
梳理过程要尽量先让学生自己来做,如果老师急于代劳,不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更不用说概念之间的关系了。
2.对于实验探究及实验操作的复习,要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⑴复习中避免走向2个误区。
①死记硬背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②反复操作实验,把学生培养成“熟练工”。
⑵复习中要注重以下5个方面。
①通过复习,让学生内化形成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
在复习科学实验时,切忌死背实验过程、重复操作实验,要着眼于探究能力的提升,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试想每当我们在实际生活、学习中遇到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这样来解决的:
提出问题、据经验作出假设、据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收集分析信息、做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他人交流完善自己的看法、最终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正是教材中每一个探究活动要经历的过程,更是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但是这一过程不能简单的让学生背住,而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内化形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这一过程用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究中。
因此在复习中要对实验进行剖析,由扶到放帮助学生认识实验探究的过程。
例如:
探究活动:
硫酸铜与铁钉的变化。
要让学生知道以下内容:
硫酸铜与铁钉会发生化学变化吗?
这是一个探究活动的问题;硫酸铜与铁钉会发生化学变化。
这是一个探究活动的猜想;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用镊子将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观察完毕将铁钉取出来,把实验仪器整理好。
这是一个探究活动的步骤;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浅蓝色的溶液颜色会变浅。
这是一个探究活动的现象;镊子和手不能直接接触硫酸铜溶液。
这是一个探究活动的注意;硫酸铜与铁钉反应产生了新物质。
这是一个探究活动的结果;硫酸铜与铁钉发生了化学变化。
这是一个探究活动的结论。
当学生熟练掌握了一个探究活动需要经历的过程,不妨抛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去运用科学探究的过程,真正达到内化形成对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的目的。
②通过复习,提升学生在科学探究各环节中所需的能力。
在复习中要以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提升探究活动各环节的能力,如:
主动提问题、确定问题,联系经验分析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动手实践,收集并处理信息形成证据,分析数据归纳结果,交流结果形成结论,以及分类、归纳、演绎等探究能力。
例如:
在做模拟实验探究“环形山”的形成时,小宇同学猜想
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下落的高度有关。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右图所示)。
经过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6分)
实验
序号
质量
(克)
体积
(立方
厘米)
下落高度
(厘米)
月坑
深度
(毫米)
1
20
8
50
2
2
20
8
60
3
3
20
8
70
4.5
4
20
3
70
11
5
20
2
70
12
6
60
8
70
15
7
80
8
70
17
(1)由1、2、3这三组数据可得:
“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有关。
(2)由()三组数据可得:
“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由3、4、5这三数据比较可得:
“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这一实验来源于教材,又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对对比实验的理解。
如果在复习中我们只是帮助学生把整册教材中的实验归纳出来,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反复操作,而不去关注对比实验中如何分析、处理数据,那么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将束手无策。
因此希望老师们在复习时要多关注方法的指导,达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③通过复习,对实验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实验类型的方法,进而明白不同的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
比如对比实验,要帮助学生学会确定检验因素,学会控制相同条件,学会改变不同条件,知道什么是实验组什么是对照组。
④在复习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学生经过前面3个方面的复习,能够知道探究一个实际问题需要经历提出问题、合理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实施计划、收集分析信息、归纳结论的一般流程,能够掌握流程中各个环节中所需要的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此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技能去亲自探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总之,探究能力的提升、方法的形成绝对不能寄希望于让学生背记来完成。
而应该在日常的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内化形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理解什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程序是什么?
如何选择不同探究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收集并分析数据?
最终形成科学的处理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哪怕是课本上未曾谋面的问题,学生也将有法可依!
在实验的考查中,我们依然本着以教材为核心,但又不拘泥与教材的理念,来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提出问题、合理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分析数据、归纳结论等)
3.注重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复习中切记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六年级 科学 复习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