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收藏必读.docx
- 文档编号:3157067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147.17KB
瓷器收藏必读.docx
《瓷器收藏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瓷器收藏必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瓷器收藏必读
瓷器收藏必读——古瓷鉴定术语解释213条(上)
1、火石红:
是指古瓷露胎处,显示红色,也有黄红色,紫红色,灰红色等.个别火石红严重者,也可从胎上爬上釉面一、二毫米。
又分出窑时便有的,称“窑成火石红”;出窑后逐渐形成的,称“后天火石红”。
现代仿者不象。
古时的窑成火石红,其当时的面貌,只能从现代瓷器上推知。
其经历了若干年后,面且全非,其它的一系列古瓷持征干扰了它。
所以寻找古瓷特征,则以后出火石红为主。
一般会出现在器物的凹处丶支钉上丶片缝上丶吐筋线上丶火性土垢上,并面上会有金属光泽,这是千年氧化加之火性外吐所致。
时间不超过几十年的,不会产生金属光。
年代越久远,金属光越强。
火石红的主体成份是氧化铁红。
若瓷质本身的含铁量极低,则不容易找到火石红,有的须借助百倍放大镜。
若是一点儿火石红也找不到,则可判为新瓷。
若是瓷器凹处的后出火石红的金属光不明显,则需结合其它古瓷特征综合判判。
2、破泡:
是指釉面的气泡,因年久风化,硅胶化,经清洗,摩擦而产生的破裂,一般看到的是釉面上层的破泡,釉面损伤太严重时,才见到中下层破泡;宋瓷上,会有此现象,难仿。
如在破泡里找到臭干黑或黄水斑,就可判定为古瓷了。
另有种叫冰裂破泡的特征,很神奇美妙,气泡的顶端呈放射性的冰裂,更难仿,也仿不出来。
3、水流痕:
是指古瓷在封闭的空间,长达数百年,其四周的物体挥发的水汽聚集流淌的痕迹,有动感。
一般为深黄色,很难洗净。
仿者,易洗。
与土藏气丶土脏气有别。
水流痕,也是鉴定为古瓷的一个重要的证据,并且用容易肉眼鉴别出。
4、水银沁:
古瓷长久接触水银,会粘合,极难洗净。
目前,尚没见有仿者。
注意的是,古瓷上的与古铜上的水银沁的概念,是不相同的.古人为了防腐,多有用水银的.秦始皇的陵墓里,便大量地使用水银.以铜为山,以水银为河.水银沁,也就是指陶瓷上沾有了金属汞。
5、玻璃胶:
前人称陈骨胶。
是古瓷年久,釉面硅胶化,微水溶。
新瓷也有硅化胶,三次清洗,便无。
而古瓷,再多次清洗,都有。
目前,尚没见到有仿者。
玻璃胶特征,一直伴随着古瓷,直至釉面全部风化脱落瓦解。
随时检验,随时可感知。
检验感知玻璃胶,是鉴定古瓷的一个重要手段。
6、土香气:
是指古瓷在地下若干年,瓷吸收了土里的气味,水温之,则发出。
因地下环境各异,而土香气也有别,出世百年,都可闻到。
而干坑或烂坑出的,则又是另外的气味。
不同的气味,可判知出土时的大概环境。
这是一个判定古瓷的辅助特征,这需嗅觉敏锐的人才便于感知。
7、臭干黑:
是指腐败的有机物沁染了古瓷,多数表现在素胎﹑破泡处。
经长期水泡,会发软,涨大,而被洗掉。
作伪仿者,用河塘污泥。
在放大镜下有区别:
臭干黑,无定形,河塘泥,有土粒。
特别是微破泡里钻进的臭干黑,是需上百年才能形成,一般是出现在明之前的古瓷上。
清三代的瓷上也会有,但很少,用放大镜寻找,也较难。
晚清的,只有在欠火的低温瓷上,才能找到一点点。
8、黄金斑:
是指金器常年压挤古瓷,而渗透进釉泡﹑或毛粗糙处,而留下的黄金痕迹。
仿不出。
年代越久,渗透的越深,也不容易清洗掉。
9、蛤蜊光:
“先天蛤蜊光”是指古瓷长期受污染,而产生的五彩光,发金属亮光,直视无,侧目有。
“后天蛤蜊光”是指经人们摩摸而产生的五彩光,其柔和,色淡,无金属光。
针对蛤蜊光,再综合其它一些特征,可大致推判其出土时的基本环境。
10、朦胧光,现在可用热释光原理解之。
古时视觉敏锐之人,在暗处,用开水烫古瓷,可见白色的﹑模糊的﹑略大于古瓷的光。
新瓷无。
11、软伤痕:
古瓷中的细货,一般都会受到人们的爱护,或不便实用,被放在冷僻处。
故硬伤很少。
仿者不知就里,故作硬伤痕。
出土不久的,大多釉面无伤痕。
12、冬瓜霜:
这是古瓷千百年自然风化的现象。
试将古瓷洗净,放在封闭的玻璃罩里,时两个月,便可感到瓷面上生有一层白粉。
依旧仿品也会有冬瓜霜,那是偏黄色,出窑年代不多,火性特重,与古瓷的白色冬瓜霜有差异。
这也是判定古瓷的一个重要特征。
13、豆腐花:
是前人用以此比喻釉﹑胎,因老化而分裂的形态,相似盐卤点豆腐,而产生的花形,无法仿。
缺点是需借助八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才能观察清楚。
14、白云纹:
是与豆腐花同指一种现象。
没法仿。
再经风吹日晒,便会转化为龟裂纹。
白云纹的边缘,没有直线条,都是自然的弯曲的交界不清的。
15、浮蜡:
又指百年蜡,是指有机物长期污染瓷器,而留下的蜡状物。
干燥时滑溜,湿热时涩手.仿者不滑手。
出土年久的,需清水泡半个小时才能感知到涩手。
天气干燥时,摸之,则如同摸小孩屁股一般,很细腻的感觉。
浮蜡,是判定古瓷的一个重要依据。
16、铁锈斑:
分:
青花铁锈斑;胎釉铁锈斑。
古瓷,因年久风化,都有水溶现象.故铁锈斑越洗越深沉。
新仿伪,难水溶,铁锈斑浮浅。
凡是天然青花料,都会有铁锈斑持征,只是浓淡轻重有区别。
17、水汽斑:
不同于黄水斑,是水汽微量久聚,静止若干年形成的,直视可见。
18、无色水斑,因无色,不易被感觉到,须侧目寻视,与周边有细微色差,洗不掉。
19、亚光:
因釉面年久老化,而生成的一种温和的暗淡的光。
又称一片光。
年越久,越温和。
尚没听说能仿出者。
因出窑十多年后,釉面结晶体分化瓦解,晶格组织之间,开始陆续产生无数肉眼观察不到的间隔,并随着年代的增长而加大,从而光线不能直射,产生散漫光,故见到的是亚光。
亚光,是判定古瓷的一个重要特征。
20、酥油光:
类同于亚光,但有油润,常见于官﹑哥窑。
没见有仿得三分像的。
因为人们还没能弄清古人的生产工艺。
21、过烧石灰:
石灰石遇到高温,会烧成熔融状,不是白色,而是蓝黑色,放在水里三天都不化解.如胎中含有过烧石灰颗粒,出窑后,遇水并不开炸,须经几十年﹑上百年,才会膨胀,而造成胎体炸裂。
因颗粒大小,深浅的原故,而有炸瓷,炸线,棕眼炸包之说。
22、棕眼;此术语特乱,在此文中特定为:
古瓷表面混杂有小颗粒,过烧石灰,年久风化后,膨胀,因在表面,而不炸瓷,只是逐渐从釉面冲出小眼跑出,形成空洞,曰棕眼。
仿伪者,洞眼可看出新迹。
23、炸线:
因胎中含有小颗粒过烧石灰,其膨胀﹑力度有限,只能炸出一至几道线,看线纹,可知过烧石灰的所在。
24、炸瓷:
因胎中含有大颗粒的过烧石灰,膨胀,而炸开瓷器。
一般是炸裂成大缝,很少断裂.究其理,炸瓷的过程是几十年,上百年的缓慢过程.没见有仿者。
25、脱落斑:
釉泡破裂,摩擦时,破裂的残体聚在一起,被人感知.无仿者。
摩擦的前后,釉面在放大镜下观察,有较大的变化。
古瓷因经年久风化,也经不住人手的摩擦。
26、活流纹:
北宋钧瓷特有的现象。
后人仿不出,只能造出牛毛纹。
似流水,又似流沙;活流纹中的色彩绚丽,在放大镜下看,很美,诱人。
另现代工艺仿的活流纹,纹路也太粗了。
27、牛毛纹:
象粗牛毛一样的流淌纹,有动感,但不及活流纹艳丽。
各个时期的牛毛纹,也各异.难仿.
28、吐筋线:
低温瓷,开片后,在片缝上会生长起一道隆起的线,不同的胎质,则色不同。
仿不出。
古瓷出土后,也会逐渐生成吐筋线,但要在片缝的基础上形成,并且需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
吐筋线,是判定古瓷的一个重要特征,并且容易感知到。
29、破泡眼:
釉面大泡破裂后,釉里出现一个较大的洞,口小内大。
内形不同于棕眼,破泡眼是呈园球状的洞.破泡眼内,常钻有陈附迹和臭干黑,或有黄水斑。
这也是古瓷的一个重要特征。
30、陈附迹:
有机物千百年来堆附挤压古瓷上,而留下的痕迹。
可以洗掉,须多次。
陈附迹,一般是指有机物的痕迹。
如衣服的陈迹,食物的陈迹,以及腐坏的纸张和毛发等。
31、蟹爪纹:
较多的出现在汝瓷上,是釉面开裂,裂缝上串有多个小气泡,后又被污染成黑色,故形象地称蟹爪纹。
难仿。
这也是判定古瓷的一个重要特征。
32、地釉变色:
不被人们理解,但却是一条重要的古瓷鉴定依据。
瓷为无机物,会变色,解释不通,但存在。
青花瓷地釉,一般是白色向鸭蛋青色过渡。
鸭蛋青色,封闭一年,色转白;开封三天,色转绿。
出现地釉变色现象的,其釉里都会找到一些﹑成蓝色点状的矿物料,无仿者。
33、苏麻离青会变色:
凡是含苏麻离青的青花,都会变色。
长期封闭转淡转白,日照越长色越深越艳。
如有一对古瓷,一比试便明。
苏麻离青,存世已很少。
34、泡黄浆:
宋官,哥瓷,在清水中泡上一天,清水会产生黄色的,较混浊的感觉,如黄釉官﹑黄釉哥﹑辽黄釉﹑更显。
疑是金丝与黄釉中的铁氯化合物被水解。
没见有仿。
35、脱粉:
是指陶瓷表面,因长年风化,经清洗,抚摸有粉状物脱落。
难仿。
比脱粉风化轻微些的是发粉,发粉一般只出现在高古瓷上,清代的五彩粉彩,则只是发矇。
36、脱釉:
是指釉面老化,一洗即成小片状脱落。
难仿,非人力所为。
因其脱釉的断裂处,常出现崭新的断口,易被人们误读。
37、翘翅:
指釉面开裂,收缩,边缘向外翘起,如鸟翅.古陶瓷特征,常出现唐以前的陶瓷上。
难仿。
38、开芒片:
指出水后,釉面重新开裂,裂片翘起,手抚如触芒。
个把月后,又自行关闭,如平面。
复置水中数年,再拿出,又会开芒片。
以临汝瓷,冰瓷为最。
39、活芒片:
开芒片后,片隙里进了脏物,则谓死芒片,不会再开闭。
活芒片是干净的,再经水泡,可重新开闭的。
40、探底:
砂纸磨底足,探知胎色﹑胎质﹑老化﹑火工等情况。
41、急干片:
古瓷出水后,没有慢慢凉干,便遭风吹日晒,不该开片的瓷器,也会开片,但因是同时急干片,故片纹色彩一致。
收缩缝小,以区别其它开片形式。
有仿,但太不象。
42、鱼籽纹,形如鱼籽的裂片,片较小,间隙大,色黑,古瓷特征,难仿.
43、龟裂纹:
如龟壳的裂片,大片。
古瓷龟裂纹片缝大,色黑。
以汝瓷为最显著。
缝色是窑后形成的。
千年前形成的必有管状片缝迹象。
目前无人能仿出,也无人知晓这一特征。
无著作论及。
近百年面世后出的,多无色,与现代仿品差别不大。
44、脱衣伤:
瓷器长期受腐,釉面全部脱光。
脱衣伤,常有发粉和脱釉等特征伴随,容易鉴定。
45、陈酸斑:
长期受酸的有机物浸染,而形成的斑,斑痕深入胎骨,坑洼明显,坑洼边缘有锐角。
而仿品的酸咬斑,是急拿,有模糊感.并只是表面。
46、阳光斑:
老黄色,微红。
是经十年以上,长期定位在野外阳光下,日照形成的斑。
其斑点可透瓷面。
内外一致.破碎观胎,胎色也被晒成红黄的斑色。
47、针状芒硝:
出土瓷,不洗不动,阴干,一月后,会生成针状芒硝,唐之前陶瓷为最显。
48、烘酒香:
酒器,水湿之,文火烘之,土香气中可闻辩到酒香,陶器为最。
49、宝光:
五百年前的古瓷,若没经日晒,水烫,火烤,若闷热天,或大雾天,可见古瓷四周散发白光,大而圆,区别于朦胧光。
发光大时,隔布,隔纸,都可见。
因其神奇,故前辈称为宝光
50、甜水货:
是指古瓷常年埋藏于地下水位以下,水质不酸,不碱,不苦,谓之甜水,养瓷,其出土时,如新。
要用年久必然老化的观点,去观摩,考虑,才能找出古瓷鉴定的依据。
51、火坑:
指没有被开启过的,密闭很好的。
开洞时会有一股气体跑出,此气体遇到抽大锅头旱烟的,会发出“轰”的爆炸声。
按现代的科学角度分析,那是甲烷气体。
并非什么“宝气”。
火坑里出来的东西,曰“火坑货”,瓷器则崭新如故,当即手抓时有软质感,时过几分钟,风吹干后,则硬。
过渡用力,釉面会留下指痕,过后极难洗净。
在清末,火坑也只能是百坑而遇其一。
在民国,行里还有人能识别此类货。
52、破坑:
指历史上已被开启过的,金银软细已被取走的。
剩下的是不值钱的、不易变卖的、不宜带走的瓷器,曰“破坑货”,此类瓷器,也多是细瓷,曰细俏货。
大件常有人为地破损,这类东西,也有其具体的特征。
解放初期,仍有人能识别。
53、烂坑:
几百年前就被开启过的,其内有机物体已无法辨认的。
其内一般只存有陶瓷器,少数小件杂项、烂坑所出的瓷器曰“烂坑货”、烂坑货的特征比较明显,也是面世量大的一种,其关联词汇量也多。
如:
土沁、树根斑、草根须、黄水斑、臭干黑、土香气、脏气、陈酸斑、水流痕、水银沁、玻璃胶、脱落斑、浮蜡、百年蜡、吐筋线、陈附迹、蟹爪纹等。
54、干坑:
是指没有被水浸的,一般是地理位置高的,其所出之物曰“干坑货”,又曰“北边货”,其特征又是一番话。
干坑瓷的破泡里,钻入的是黄水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瓷器 收藏 必读